「三秋」農業生產陸續展開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從市農業農村委獲悉,本市「三秋」農業生產陸續展開,全市4萬餘臺農機裝備已檢修完畢,可隨時投入生產作業。截至昨日,全市已機收玉米7萬餘畝。預計「三秋」期間,玉米和水稻機收率將達到98%,小麥機播率達到100%,機械化耕作率達到99%,主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9%。

  市農業農村委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以保障糧食生產機械化需求和作業安全為重點,以秸稈綜合利用和深松整地等項目實施為抓手,以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為社會化服務主體,發揮「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的典型示範作用,服務中小農戶。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做好「三秋」農機化生產。

  據了解,本市「三秋」農機化生產計劃作業時間自9月中旬至12月初。目前,已檢修各類農業機械4萬餘臺,可滿足秋收、秋種和秸稈綜合利用需求。協調做好農機保供,協調各區與當地農機經銷企業、農機維修網點及油料部門溝通聯繫,及時開展備貨,保障農機產品供應不斷檔、不脫銷。

  此外,開展機手培訓,同時組織農機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場院,開展技術服務。目前,已培訓和安全教育農機參與者近萬人。開展農機安全整治行動,組織各區深入農機合作社、設施農業園區和農機維修網點等農業生產經營組織,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專項治理行動,嚴格落實主體責任,確保農機安全生產。(記者黃建高)

相關焦點

  • 濰坊高密市農業農村局:立足職能 服務「三秋」生產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9日訊正值秋管、秋收、秋種的關鍵時期,10月9日,記者了解到,高密市農業農村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全力以赴做好「三秋」服務。截至目前,秋糧已收穫70.24萬畝,其中已收穫玉米68.6萬畝,地瓜0.18萬畝,穀物0.55萬畝。小麥已播種14.17萬畝。
  • 商丘市農業農村局積極備戰「三秋」生產
    映象網訊(記者 尚海東)近期,為強化秋作物後期管理,能夠全力抓好秋收麥播以及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商丘市農業農村局採取四舉措積極備戰「三秋」生產。因地因時制宜,根據不同作物、不同情況,持續做好各類作物分類指導和田間管理工作,以防範異常天氣為重點,著力做好災害天氣、重大病蟲害防範應對和綜合防控,確保秋作物生產順利進行。截至9月8日,全市秋作物病蟲害總發生960.81萬畝,總防治1251.7萬畝次。積極組織好秋作物收穫,提前做好農機具檢修和機手培訓,加強農機區域調度和應急調度,確保秋作物適時收穫。
  • 國網新蔡縣供電公司助力「三秋」生產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馬彬 通訊員 裘倩)近日,「三秋」生產工作開始,國網新蔡縣供電公司駐村工作隊緊緊圍繞「三秋」生產和幫扶困難群眾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為主題,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為確保打贏秋季秸稈禁燒攻堅戰,嚴控「三秋」季節焚燒秸稈和秸稈柴草亂堆,實現「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股煙
  • 在農村,有句俗話「雨過三秋」是什麼意思
    "雨過三秋"就是寒啊!一年有12個月,一共春夏秋冬4個季節,算起來也就是一個季節三個月。秋季一般是指農曆的七、八、九三個月份,同時這三個月又被分別稱作夢孟秋、仲秋、季秋。一般而言,秋季的三個月就被統稱為"三秋"。
  • 「一日三秋」的「三秋」指的是多長時間?
    在《詩經》中的一首愛情民歌有這樣的描寫,一天有個英俊的小夥子看上了一位採野生植物的姑娘,姑娘也很喜歡這個小夥子,但是有一天這位姑娘沒有來採植物,小夥子覺得一天不見就好像過了三天一樣,一天不見,又好像過了三秋九月,又好像過了三年。這裡的「三秋」指秋季的第三個月份,陰曆九月,也指三個季度,也就是九個月。在《採葛》中的「三秋」是指一個月,後來「三秋」泛指三年,常形容漫長歲月。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個月,也不是三年
    文/趣談歷史點滴「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個月,也不是三年老祖宗流傳下來許多俗語在現代生活中依舊可以聽到,就比如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句,「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俗語現在常被情侶之間用來表達思念對方的意思,那這句俗語當中的「三秋」究竟是多久呢?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個秋天,也不是三年
    那這裡的「三秋」到底指的是多久呢?是三個秋天嗎?還是三年?那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其實在我們平常90%的人都認為,這個「三秋」指的是三個秋天,也就是三年。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現在小編就來從一首詩中來給大家解讀一下。這首詩是《詩經·國風·王風·採葛》文中連用了三個排比句,我們都知道排比一般都是一種層層遞進的關係,下一句要比上一句的感情色彩更為濃烈。
  • 俗話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個秋天,也不是三年
    長時間沒有見過面的好朋友,舊友重逢時常會說真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確這句話在我們的生活裡被應用的很廣泛,無論是好朋友還是親人分隔異地之後,都會用這句話來表達強烈的思念之情,這句經典的話聽起來耐人尋味,寓意深刻,受到了人們的喜歡,有的人對這句話的意思理解有誤,認為三秋就是三年,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被誤解多年,不是三年也不是三個秋天
    但是你知道「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其中的三秋是指多少時間嗎?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話通常都是用來表示,對親友和情侶之間的思念之情,和對一個人的短時間的變化之大的意思。這些意思其實都是包含了兩人相隔很久才見了一面,對方的變化很大。但是這個相聚很久,有些人認為要根據「度日如年」得用法,三秋指的是度過三個秋天,也就是三年時間,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 農業生產託管帶來了什麼?
    從春種到秋收,廣袤的農村大地上,活躍著各種農業生產人員,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為農業生產付出著各自的努力。其中,農業生產託管的相關人員正吸引越來越多人的目光。伴隨著農業轉型發展和農業現代化進程而出現的他們,開始在土地上寫出新的「文章」。
  • 三秋是指多久?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 兮! 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比喻度日如年的心情,常用來形容情人之間思慕殷切,後引申為形容良師益友之間的思念之情。那麼,三秋究竟是多長時間呢?清俞樾認為三秋是三個月,就是農曆的7月8月9月。分別是孟秋,仲秋,季秋。孔子的三十一世孫,唐代著名經學家孔穎達解釋說:「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
  • 市農業農村局發揮職能作用保障農業生產恢復
    連續北上的颱風導致我市農業生產受到影響,為及時準確掌握農業戰線災情受損情況和指導恢復農業生產工作,市農業農村局深入各鎮受災嚴重村屯開展農作物技術指導、災後畜牧養殖技術指導和防疫工作,千方百計將洪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三秋」的真正含義
    那麼,三秋究竟是多長時間呢?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這是一首情歌,「採蕭」、「採艾」和「採葛」的意思相近。指的是一位勤勞的姑娘,也就是那個小夥子所喜愛的人那個小夥子和他所愛的姑娘分開剛剛一天,他就感到無比的想念,似乎「三月(三秋、三歲)」沒見面了,雖是誇張,卻真實地反映出了那度日如年的情思,本詩運用了回復的章法,表現出了層層遞進的特點,並且還同時出現了「三月」,「三秋」,「三歲」,形成了不同時間之差。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指的是多久呢?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指的是多久呢?文/小微小說解析 圖/網絡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如果要別人解釋三秋的意思大部分人都說三年,又或者是三個秋天,事實上並非如此。從整體的語句上就能夠體會出來這句話出自詩經國風王風採葛,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 什麼是智慧農業?ai+3d列印的三維農業生產數據監測系統
    什麼是智慧農業?ai+3d列印的三維農業生產數據檢測系統。它是由湖南智慧農業聯盟聯合湖南廣播電視大學、藍州天生科技共同打造的三維創新型農業產業生產信息系統。通過3d列印的立體智慧農業生產數據檢測系統,有效的預警農業問題,如病蟲害,營養消耗過快,農藥殘留超標,肥料使用過量等問題,從對接,代理商和經銷商對接,農業專業人員協助監督,品牌推廣,合作機構之間互聯互通,形成農業生產、農產品品牌的建設。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出自於詩經,我們卻曲解了三秋的含義
    古人口中的三秋究竟指的是什麼,難道是三個秋天?其實這句廣為流傳的話是出自詩經中的,裡面先說了如三月,然後又說了如三秋,最後說了如三歲,若是三秋的意思是三個秋天,那麼不就和最後一句的三歲相重合了嗎?所以三秋根本就不是三年的意思,一秋指的就是三個月,自然了,三秋就是九個月的意思,那麼為何大家會覺得三秋就是三年的意思呢?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古人所說的「三秋」,指的是多長時間呢?
    這個句子中,有個時間量詞「三秋」,這裡的三秋,指的是多長時間呢?會不會是網友們說的,經歷了三個秋天,三秋代表三年呢? 關於三秋,主要有三種說法。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啥意思?漲知識了
    但是這個相聚很久,有些人認為要根據「度日如年」的用法,三秋指的是度過三個秋天,也就是三年時間,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三秋」蘊含著其自身具有的更豐富的藝術文化內核,如果想要了解,必須了解它的源頭,首先「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話出自《詩經》中的名句「一日不見,如三秋兮」雖然全局只改一字,但是意境沒有變化。句子的原文如下「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 千古名句「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的三秋,究竟指多長時間?
    那麼,三秋到底是多久?這個問題的答案,人們一直以來都爭論不休,各執己見,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陣營。有的人認為三秋是指秋季的第三個月,也就是農曆的九月份。因為唐朝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時維九月,序屬三秋。」這裡的「三秋」,很明顯是指農曆九月。這樣看來,三秋似乎是指秋季的第三個月。有的人認為三秋指的是三年,很多人都贊同這個說法。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那麼三秋是多長時間,你知道嗎?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 兮! 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詩經》中都是戀愛之人,分開剛剛一天,就感到無比的想念,似乎「三月,三秋、」沒見面了,雖是誇張,卻真實地反映出了那度日如年的情思的戀愛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