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非洲】打造本土化經營團隊——以坦尚尼亞劍麻農場為例|中國...

2021-01-08 澎湃新聞

原創 管善遠 中國投資參考

導讀

充分發揮本土化團隊在處置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矛盾、風險的作用,很有現實價值。從企業的盈利承受能力考量,本土化團隊在人力資源成本方面具有優勢

●劍麻農場的做法

●和諧勞資關係對企業發展和聲譽的作用

●需要提升的幾個方面

隨著中國企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加快「走出去」發展的步伐,在實踐中就面臨著如何應對項目所在國政策環境、社會治安、勞資關係等問題。打造一支本土化團隊,並充分發揮本土化團隊在處置企業經營過程中不斷出現的問題、矛盾、各種風險的作用,很有現實價值。

與此同時,出於對本國就業機會的保護,很多國家對外籍工作籤證名額設限。從企業的盈利承受能力考量,本土化團隊在人力資源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劍麻農場的做法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中國農墾集團有限公司於1999年底在坦尚尼亞投資興建劍麻農場,該農場自2010年後隸屬於中非農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20多年來,中方管理團隊一直維持在數人,而僱傭當地員工約800名,這些員工來自不同地域,文化程度低,有的屬文盲;宗教信仰也有差異,即便是穆斯林也分屬不同派別;此外,還有年齡、性別上的差異。因此,農場十分重視人力資源的本土化建設。

以法律法規制度為基石。無規矩不成方圓。公司依法經營,健全內部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事、管人、管物、管財。倡導「忠誠、勤奮、細緻、制度、合作、尊重」的企業文化,規範公司中坦員工的行為。不斷完善相關制度,按照坦尚尼亞勞動法相關規定,與員工籤訂勞動合同。法規規定的職工休假享受路費補貼政策,公司在實施過程中,發現有的員工出勤天數不夠,認為原有規則不利於激勵工人出勤,因此有必要予以修正。公司提出按實際出勤天數折算年假天數,再以此折算每一休假天所攤路費,以此為議案,提交到農場主協會,由其出面與代表政府的劍麻協會和代表工人利益的工會協商,獲得通過,並在全坦劍麻行業實行,改寫了原來不合理的規則。

重視選拔培養當地管理層。公司一方面從生產實踐中發現與挖掘有管理能力的員工,另一方面從坦大專院校擇優招聘青年學生,打造一支本土化的經營管理團隊。

公司工廠執行經理 Majuto D. Chitema先生2013年入職,任人事部幹事,因工作踏實、勤奮好學, 2016年12月公司派他到海南參加「中非青年減貧與發展交流」活動,返坦後改任工廠執行經理;之後他萌發繼續深造的念頭,公司對此積極鼓勵,從學習時間和上學經費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在他自身數年不懈努力下,於2020年3月獲得坦尚尼亞開放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成為他的家族和他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公司還注重對重點崗位普通員工的挑選與重用。Godfrey Elias Kiwambe先生於2010年3月1日入職公司,任倉庫保管員。多年來,他愛崗敬業,對每一筆入出庫材料都有詳細記載,對有問題的出庫單及時向中方管理團隊報告,對用量比較大的柴油、水泥、木料等,他根據消耗情況提前讓中方管理團隊知曉以便預訂,避免因原材料短缺而影響生產正常進行;他任勞任怨,服從公司安排,倉庫通風、散熱條件極差,為了把庫管工作做好,他年復一年堅守著;他熱愛公司,深知公司給他帶來的機會,給當地人民帶來的實惠,所以對公司有高度的認同感,處處維護公司的利益,宣傳中國企業對坦尚尼亞發展帶來的幫助;由於宗教、文化、習俗的差異,他能根據實際,為中方管理團隊建言獻策,避免走彎路或發生勞資糾紛。經公司推薦,Kiwambe先生2016年被我駐坦大使館授予「愛崗敬業獎」光榮稱號。

由於當地管理層年齡、素質參差不齊,難以用同一個標準去要求他們的行為,所以對不同崗位採取差異化管理, 如對財務人員,要求必須細緻、規範;對人事經理,要求他遇事多協商溝通,主動與工會、周邊社區聯繫,並要求他學習坦尚尼亞法律法規,依法辦事。

公司建立重要事項協商機制,涉及公司發展規劃、職工薪酬調整、福利及住房分配、員工帶薪培訓等諸多事項,中方管理團隊主動聽取當地管理團隊意見建議,充分協商醞釀,達成共識,減少動蕩,不斷提高當地管理層的管理能力。

讓當地員工分享公司發展成果。按照坦尚尼亞的法律要求,公司興辦職工醫院,為公司員工及家屬、附近居民近萬人提供了醫療救助與服務,醫院各種醫療器械用品和藥物都由公司承擔。公司以職工醫院為橋梁紐帶邀請中國援坦醫療隊到公司義診,服務當地民眾。2017年,公司自籌資金100萬元美元新建60套水電俱全、集中無害化處理生活汙水的職工新村供坦籍員工無償使用,極大地改善了當地員工居住環境條件,這是坦尚尼亞自其獨立以來、在劍麻行業的第一個新建職工住宅項目。

公司重視當地民眾的減貧發展,將暫時閒置的部分土地以書面協議形式無償提供給公司職工種植糧食作物,並適時組織他們到中國援坦農業技術示範中心觀摩學習,還邀請示範中心的專家來農場對他們進行現場指導。公司還對社區小額信貸項目給予大力支持,鼓勵公司員工成為小額信貸項目成員,對小額信貸項目提供適量免息資金予以扶持,為公司當地員工投資其它項目如農作物種植、畜禽養殖、摩託車租賃、農用物資經銷等提供資金支持。

入鄉隨俗拉近與當地員工的距離。在坦尚尼亞,婚喪嫁娶都要「募捐」,當地舉辦活動如學校畢業典禮等時的即興表演也有「解囊」鼓勵的習俗。中方管理團隊入鄉隨俗,遇到這類情況都能理解並自掏腰包,從日常生活的細節處拉近了與當地民眾的距離。

與周邊社區團體良好互動。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國家治理體系為中央—省(大區)—縣(地區)—鎮—鄉—村—村民小組模式,其中,除了中央政府,村民委員會的作用相對突出些。坦全國共有19400個村級組織,約70%的土地和人口處於村級組織管理之下,村級組織在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行政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公司毗鄰的有5個行政村,人口合計達4萬人之多,公司不定期走訪周邊村莊,交換信息,對他們的合理訴求力所能及、分期分步予以解決。公司組織的重大活動,也誠邀相關負責人或長者參與,相互尊重、遇事商量,形成公司經營活動中隱形的「非編」支持力量。

正視當地工會的存在並發揮其正面作用。公司管理層尊重工人在省工會負責人見證下的民主選舉,並為工會設立辦公室,每月召開一次管理層與工會的聯席會議,共商公司發展與職工權益改善事宜。公司尊重工會為當地職工維護合法權益,在辭退員工、出臺獎勵處罰制度等方面主動與工會溝通,達成一致後再實施,避免由此引起動蕩。公司主動聽取工會的意見,量力而行改善職工福利待遇,公司設立職工俱樂部,與工會一起開展相關活動。如此種種也使得工會組織在工人群體中的威望不斷提升。

和諧勞資關係對企業發展和聲譽的作用

維護企業安全與穩定。每年7-10月的旱季,農場的劍麻園時常發生火情,工人們一旦發現就立即報告並主動參與滅火,視農場為其共同生活的家園。

提高工作效率與纖維產品質量。公司的主業是劍麻纖維生產,涉及多道工序,還涉及設備維修、水電保障等工種。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纖維產量和品質。和諧的勞資關係為公司有序安排生產創造了條件,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劍麻纖維品質,優級纖維佔比從原來的50%左右上升到85%左右。

當地職工維護公司聲譽。2012年7月12日,我駐坦大使館安排坦尚尼亞三蘭港大學電視臺對公司進行採訪。期間,正值不少工人聚集在公司財務部外,記者突然來到人群間,用斯語問道,聽說這家中國公司對坦尚尼亞工人待遇十分苛刻,請你們講講自己的經歷。工人們立馬回答傳言與事實完全不符,紛紛陳述公司對職工的待遇好於周邊其它企業,包括按時發放工資、看病就醫、休假、繳納社保等等。

需要提升的幾個方面

增強意識。中資企業在對外投資時,往往對政局是否穩定、資本進出自由是否受限等投資環境格外關注,對投資成本、產品銷售價格等測算頗多,而對團隊的本土化建設關注不夠,需要引起足夠重視。

久久為功。百年樹人,當地團隊本土化建設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制訂與企業發展相匹配的團隊本土化建設規劃,從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專業崗位需求等方面通盤考慮,分步實施,不斷提高當地員工對公司的認同感與凝聚力。

尊重差異。中資企業走出國門到非洲發展,既有原宗主國留下的條條框框,又有所在國政府的政策法律,還有民眾的素質與價值取向,等等,要重視所在國法律的了解、風土人情的熟悉、人脈的拓展;同時,資訊時代、「地球村」的場景,不同制度、不同價值觀、不同文明觀的碰撞,需要踏踏實實面對和處置每一個具體問題。

學法懂法用法。「有的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往往習慣於按照國內做法辦事,不重視按照當地的法律規則辦事,最終吃了大虧」;「企業境外投資一旦發生法律風險,其處理難度往往大於國內處理難度」。

原標題:《【投資非洲】打造本土化經營團隊——以坦尚尼亞劍麻農場為例|中國投資》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曾讓中國劍麻產量提升5倍的劍麻專家夫婦
    該對夫婦叫謝恩高和王東桃,是中國最早研究劍麻的科學家之一,擔任了國家多項劍麻研究重大課題,致力於中國劍麻的豐產及抗病兩個研究方向。王東桃告訴記者,劍麻是一種熱帶作物,它的硬質纖維質地堅韌耐磨,耐鹽鹼,用來做船上的纜繩,即使長期浸泡在海水中,也不會被腐蝕。它被廣泛應用在運輸、漁業、石油、冶金等多種行業中,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 【投資非洲】非洲竹產業潛力不可低估|中國投資
    2016年8月,由荷蘭政府資助、中國政府支持的東非竹產業價值鏈開發項目8月2日在京啟動。該項目將在國際竹藤組織的協調下,藉助中國和荷蘭在竹價值鏈發展、產品設計、市場和標準化方面的專業知識,幫助烏幹達、衣索比亞和肯亞等東非三國發掘本土竹資源的巨大潛力,通過竹產業發展促進區域綠色經濟增長、應對氣候變化和土地退化,推進貿易和減少貧困。
  • 【投資非洲】心有餘力不足--非洲國家農業支持能力|中國投資
    世界銀行的研究也發現,非洲的農業投資在公共支出所佔的比重為全球最低水平,人均農業投資僅為19美元,亞太地區則人均為96美元,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區人均為47美元,南亞地區人均為2美元。政府的公共農業投資是農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以衣索比亞為例,其政府投入到農業的投資達到了公共支出的9.6%,農業實現了4.8%的增速,而盧安達的農業投資也實現了CAADP的既定目標,農業增速也保持在6%的水平,但是大部分非洲國家的農業投資不足,使得非洲大陸的農業增速只能維持在3%左右的水平,和2.2%的人口增長率基本持平,人口快速增長抵消了農業有限增長帶來的剩餘,從而造成非洲的貧困人口和飢餓人口數量難以減少
  • 世界人口日:非洲糧食危機 中國的援助方案是什麼?
    有專家就表示,非洲每年要花費約350億美元進口食品;但如果將投資到資源產業和用於進口食物的錢投資到農業產業化發展,將帶來更持續的收益,可幫助非洲大量農民脫貧,同時減少對食品進口的依賴。就在最近,我國雜交水稻在非洲創高產紀錄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網友紛紛點讚中國專家和中國農業技術。
  • 歷經超強颱風漸復元氣的劍麻,纖維堅韌花柱硬朗的多用途經濟作物
    我們知道劍麻葉片內含豐富的纖維,具有纖維長,且色澤潔白,天生麗質,是因為其纖維細胞腔大而長,呈長形結構,壁厚。之所以被廣泛運用是因為用劍麻加工的產品質地堅韌,富有彈性,拉力強,耐磨、鹽鹼、腐蝕,不易打滑的特點,身影遍及運輸、漁業、航海、工礦、運輸、油田、冶金等各種行業,以及用於編織劍麻地毯、工藝品等生活用品。
  • 別樣非洲 -- 坦尚尼亞風光
    大遷徙在肯亞馬賽馬拉,坦尚尼亞,非洲,很多野生動物在自然棲息地,角馬和斑馬。非洲--坦尚尼亞--維多利亞湖非洲--坦尚尼亞獵豹Cheetah sitting on a rock andlooking away, Serengeti, Tanzania非洲白背禿鷲(Gyps Africa anus)在坦尚尼亞塞倫蓋蒂的樹枝上African White-backed Vulture (Gyps Africanus
  • 非洲坦尚尼亞,狂野非洲人也有柔情,來這裡看壯觀的動物大遷徙
    非洲坦尚尼亞,狂野非洲人也有柔情,來這裡看壯觀的動物大遷徙大家好,我是愛旅遊、愛探險、愛生活的小編。相信很多小夥伴聽到非洲第一印象就是「髒,亂,窮,狂野」。其實等你真正來過這裡後,你會發現原來非洲並不都髒亂,也並不都窮,那裡的人民在狂野外表之下也有著最柔情的一面。
  • 闖進「萬人遊非洲」之旅 奪坦尚尼亞國寶「海洋之心」
    這也意味著浙江與非洲進一步深化旅遊人文領域互惠共贏的合作大幕將徐徐拉開。日前,「暢遊非洲·新地平線」大型文旅交流活動即將拉開帷幕,由於飛機型號更換為最新型的空客A350飛機,目前尚有少量艙位可供遊客報名。隨著5月10日出發時間的臨近,大家對非洲大陸的準備情況也好奇滿滿,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航班呢?
  • 【認識非洲】安哥拉駐華大使:為私人投資開放更大空間|中國投資
    導讀安哥拉和中國正在制定《互惠投資保護協定》。我國開始對包括工廠、農場和銀行在內的195家國有公司和資產進行私有化的進程。希望看到中國企業參與其中9月25日, 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安哥拉總統若昂·洛倫索通電話, 若昂·洛倫索總統表示,歡迎中國企業加大對安哥拉的投資,拓展經貿等領域合作。並感謝中方向包括安哥拉在內的非洲國家抗疫提供幫助,希望同中方加強疫苗等領域合作。
  • 求學坦尚尼亞:在三蘭港大學研習非洲學
    【編者按】本文節選自《留學非洲是怎樣的一種體驗?》,作者為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盧平平,原文全稿刊發於微信公眾號「CRI行走非洲」。澎湃新聞經作者授權轉載,現標題為編者所擬。坦尚尼亞四面是水,東邊是印度洋,北面是維多利亞湖,西邊是坦葛尼喀湖,西南邊是馬拉威湖坦尚尼亞位於非洲東部、赤道以南,由於臨近赤道,只有旱季與雨季,或者熱季與涼季之分,而無四季的區別。每年11月到次年4月為熱季,異常酷暑難耐;5月到10月為涼季,涼爽舒適,夜間休息還需要蓋上薄被子。
  • 布局「非洲版抖音」Vskit,網易和傳音正在非洲打造超級流量入口
    現在出海非洲,是戰略布局還是為時過早?在大部分人還在躊躇觀望的時候,非洲已經迎來了一批中國網際網路創業者,他們來自支付、電商、內容等行業,希望在非洲找到平臺型的機會。布局大的賽道,打造流量入口,是很多公司出海非洲的邏輯。
  • 中國最成功的田園綜合體!打造了18個休閒農場,整合社會資本近20億
    魯家村能有今天的成績,得益於其開創性的家庭農場集群模式,即利用本村的4000多畝低丘緩坡,建設18個各具特色的家庭農場,通過社會招商吸引外部資本和專業機構投資運營,帶來鄉村旅遊的繁榮,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二、魯家村打造模式解讀 那麼,魯家村的家庭農場集群模式究竟是如何打造的?
  • 義商黃雲豐「牽手」袁隆平 共建安哥拉中國雜交水稻基地
    資料圖6月28日,義烏商人黃雲豐創辦的安哥拉幸運人集團與袁隆平的湖南袁氏種業正式籤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在非洲安哥拉建立中國雜交水稻生產育種基地,促進安哥拉當地糧食產業的發展,助力當地國家實現糧食自給自足。
  • 澳洲北方肉牛養殖農場經營的獲利技巧
    原標題:澳洲北方肉牛養殖農場經營的獲利技巧  澳大利亞肉牛養殖業大致分為南北方兩個養殖系統。南方系傳統出口市場,以北美和日韓為主,近年來對中國市場的出口逐年上升。北方以大規模集群放牧模式和活牛出口為特點,隨著澳洲對華活牛出口準入的漸近,引起中國投資者越來越多的關注。
  • 宋仲基宋慧喬御用造型團隊打造《她很漂亮》
    日前,劇組傳來重磅消息,最近掀起又一輪追劇狂潮的《太陽的後裔》造型團隊,以及豆瓣高分神劇《Signal》《未生》幕後服裝團隊首次共同來華聯手打造《她很漂亮》。這兩支堪稱「韓國熱劇收割機」的團隊將如何與中方聯手提升國內電視劇製作水準,引來各方期待。
  • 喬治·歐威爾《動物農場》將於2018年改編為模擬經營遊戲
    導 讀 動物農場最早出版於1945年,由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通過農場生活的動物角度而寫的小說
  • 國際服裝品牌:落地中國關鍵在於本土化
    國際服裝品牌:落地中國關鍵在於本土化 2013-06-03 09:53:20 來源:第一紡 併購國際品牌對中國企業的吸引力越來越大了。
  • 蔬菜種植走科技路線,天貓農場攜手壽光蔬菜打造數位化基地
    本次儀式旨在與壽光市政府共同打造壽光蔬菜天貓正宗原產地,並將天貓農場專屬合作基地稱號授予當地優秀企業山東鮮馥農業有限公司。會上,天貓生鮮行業運營總監劉海洋表示:通過天貓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為「壽光蔬菜」發展進行數位化賦能,與壽光政府一道,共同打造出一批有銷量、有品牌、有亮點的現代化農業生產企業,將種類豐富的高品質壽光蔬菜將經由天貓平臺,走到更多家庭的餐桌上。
  • 創業7年 他想打造中國本土「功夫熊貓級」原創動漫IP
    在電影上映前,潘戈還以自身IP打造攀登者電影海報,為電影進行聯合宣發。潘戈IP產生於四川弘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動畫人吳泓璉的心血。因想打造出一款中國本土的有國際水準的原創動漫IP,他在成都創業7年。因原創情結創業 為打造中國本土的國際動漫IP吳泓璉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1994年開始進入動畫行業,曾擔任深圳著名動畫製作公司高管。
  • 拍樂雲語音聊天室SDK,助力非洲版陌陌「Mochat」打造粉絲經濟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在非洲市場的普及率大大提高,本地化移動網際網路產品稀缺的非洲,成為了社交、娛樂類產品創業的沃土。騰訊系團隊Brobonds由五嶽資本和非程創新戰略投資(隸屬於傳音控股),是非洲網際網路創業圈裡的頂尖團隊,有著豐富的移動產品和運營經驗,對非洲創業有極大熱情,並十分注重本地化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