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節去看「模範爸爸」:雄性海馬、海龍「代孕」孵化幼仔

2021-01-09 上觀

海馬、海龍是一類很有趣的海洋動物家族,「代孕」孵化幼仔的雄性動物堪稱「模範爸爸」。「五一」勞動節假期至5月底,浦東陸家嘴的上海海洋水族館將推出海馬、海龍科系列特展,運用科普與娛樂結合的展示方式,讓公眾較深入地了解這類生物。

 

據上海海洋水族館養殖專家介紹,海馬屬於刺魚目、海龍科,是一類小型海洋動物,有350多種,性成熟後身長5—30釐米。其頭部呈馬頭狀,與身體形成一個角,吻呈長管狀,因此得名「海馬」。它們的遊姿與絕大多數魚類不同,是直著身子、昂首挺胸地遊來遊去,或是拿尾巴將水草纏住,在水中小歇片刻,有獨特的觀賞價值。海馬行動遲緩,卻能很有效地捕捉到「敵情」並善於躲藏。海龍與海馬是親戚,同屬海龍科,有150—200種。

 

有趣的是,海馬、海龍生寶寶時,是雄性動物來承受「懷胎之苦」的。雌海馬會把卵產入雄海馬的育兒囊內,雄海馬排精後,海馬卵就會在爸爸的育兒囊裡呆上20多天,隨後出世。

 

5月特展期間,上海海洋水族館將展示具有代表性的4種「光榮爸爸」——大肚海馬、細吻海龍、槍吻海龍、短尾海龍。公眾可以近距離觀看大腹便便的海馬、海龍爸爸,了解它們的奇特長相和身體構造。

 

大肚海馬也叫膨腹海馬,生活在澳大利亞東南部、紐西蘭的多藻類和海草水域,喜歡吃小蝦和其它生活在海草中的小型生物。

大肚海馬

 

細吻海龍生活在東太平洋中大葉藻廣泛生長的海域。修長的身材和綠色的皮膚,讓它們看上去很像隨水流飄動的大葉藻葉片,所以能很好地隱藏在周圍環境中。細吻海龍媽媽產卵後,卵會粘在海龍爸爸的腹部,直到小海龍出生。

細吻海龍

 

槍吻海龍並不是海水魚,而是東南亞的一種淡水管口魚類,主要生活在水草豐茂、水流較急的河流中,主食是小蝦和其它小型甲殼類動物。與其它海馬和海龍一樣,槍吻海龍也是由雄性的育兒囊孵化魚卵的。

槍吻海龍

 

短尾海龍主要生活在東南亞水流緩慢的溪流及河口水域,喜歡吃蠕蟲、小型甲殼類和浮遊動物。短尾海龍也是由爸爸負責育兒——受精魚卵會在雄性動物靠近魚尾的育兒囊中進行孵化。

短尾海龍

 

特展展廳中還設置了多媒體特效投影,將向公眾介紹海馬、海龍的內部構造,展示雄性海馬、海龍產子時的奇妙影像。通過技術與生物結合的方式,公眾不僅可以觀賞海馬、海龍們奇妙的體貌特徵,還能更深入地了解關於它們的生物學知識。

 

「五一」假期期間,上海海洋水族館還將舉辦線下活動。看完海馬、海龍科特展後,公眾可以在一樓大廳憑門票免費製作軟陶海馬公仔,親手捏制一個海馬紀念品,並把它帶回家。

相關焦點

  • 致敬海洋光榮老爸 海洋水族館五一舉辦海馬、海龍特展
    圖片說明:在海洋中生活著種類繁多的海馬、海龍科生物。  東方網記者曹磊4月23日報導:在海洋中生活著種類繁多的海馬、海龍科生物。它們樣貌特別,習性有趣,充分展現著同科異屬生物之間奇妙的共性和差異。  今年五一勞動節期間,上海海洋水族館將向海洋中的光榮爸爸致敬——雄性海馬、海龍科生物擔負著撫養後代的重任,是海洋中公認的模範爸爸。在我們的生命中,父親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拳拳親情,無以言表。在這個特別的節日,上海海洋水族館也希望借海馬、海龍五一特展,向為家庭辛勤付出的父親們,表達真誠的敬意。
  • 動物都是雌性孕育後代,唯海馬海龍是雄性繁育後代,它為啥這樣做
    我們都知道動物都是雌性孕育後代的,然而自然界中卻有一種動物是雄性與後代,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這種動物就是海馬了。海馬是一種小型海洋動物,屬刺魚目海龍科,一般都生活在水溫相對較高的淺海中,特別是有珊瑚礁的地方。
  • 海馬好爸爸未必靠譜,有時候也是渣男
    ,大家對它的印象大多是動物界的模範「好爸爸」。因為海馬交配的時候,雌性海馬會把卵產到雄性海馬的育兒袋中,雄性海馬負責精卵結合,之後懷胎,待10-25天後產仔。海馬的育兒袋可以理解為哺乳動物子宮類的結構,它會為胚胎提供營養和氧氣。
  • 中草藥知識:海馬,海龍
    海馬行動遲緩,卻能很有效率地捕捉到行動迅速、善於躲藏的橈足類生物,分布在大西洋、歐洲、太平洋、澳大利亞。海馬和海龍的雌雄鑑別很簡單,就是雄魚有腹囊(俗稱:育兒袋),而雌魚沒有腹囊。雄性海馬確實從不跟它們的孩子一起玩耍,但是它們在另外一個方面勝過人類父親———生育後代。海馬是地球上唯一一種由雄性生育後代的動物。
  • 海馬|雄性育兒的神奇動物
    除擬海龍屬外,其他海龍由於具備尾鰭,不能像海馬那樣卷繞尾部。海龍育嬰囊的位置也與海馬不同,它處於身體外側,因此生產時只需抖動身體,而無需像海馬一樣通過激烈肌肉收縮把幼崽排出體外。<< 海馬找找看 (最後一幅兩隻!)>>04.育兒袋位於雄海馬的尾部腹側,是海馬孵化下一代的關鍵,也是區分雌雄的重要依據。雄海馬 腹囊(育兒袋)05.脆弱的鰭。腹鰭和尾鰭消失,靠背鰭擺動呈直立泳姿,扇動胸鰭和背鰭緩慢遊動,在波浪洶湧的海域會體力耗盡而亡。
  • 看海馬寶寶,當小小水族師 上海海洋水族館六一、端午體驗「小鬼...
    來源:上海海洋水族館供圖  致敬海洋光榮老爸——海馬、海龍特展在上海海洋水族館持續展出近一月有餘,雄性海馬、海龍好爸爸的形象已然深入人心。那麼,勞模爸爸們辛苦養育的寶寶是什麼樣的呢?這個六一兒童節,海馬、海龍寶寶將和遊客朋友們見面啦,它們將和親愛的老爸一起陪大家歡度六一、端午佳節。  記者了解到,節日期間,上海海洋水族館還將推出「小鬼當家,玩轉海洋」系列活動:大家可以看到形式特別的海馬、海龍幼仔特展,一次性飽覽這個大家族中幼體和成年體不同的體貌特徵,感受它們相濡以沫的溫情畫面。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的幼體海馬、海龍皆由上海海洋水族館生物繁殖中心自主繁育。
  • 看海龍、海馬寶寶,當小小水族師 上海海洋水族館六一、端午體驗...
    來源:上海海洋水族館供圖   【新民網·最新報導】致敬海洋光榮老爸——海馬、海龍特展在上海海洋水族館持續展出近一月有餘,雄性海馬、海龍好爸爸的形象已然深入人心。那麼,勞模爸爸們辛苦養育的寶寶是什麼樣的呢?這個六一兒童節,海馬、海龍寶寶將和遊客朋友們見面啦,它們將和親愛的老爸一起陪大家歡度六一、端午佳節。   記者了解到,節日期間,上海海洋水族館還將推出「小鬼當家,玩轉海洋」系列活動:大家可以看到形式特別的海馬、海龍幼仔特展,一次性飽覽這個大家族中幼體和成年體不同的體貌特徵,感受它們相濡以沫的溫情畫面。
  • 海馬|雄性育兒的神奇動物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除擬海龍屬外,其他海龍由於具備尾鰭,不能像海馬那樣卷繞尾部。海龍育嬰囊的位置也與海馬不同,它處於身體外側,因此生產時只需抖動身體,而無需像海馬一樣通過激烈肌肉收縮把幼崽排出體外。<< 海馬找找看 (最後一幅兩隻!)>>04.育兒袋位於雄海馬的尾部腹側,是海馬孵化下一代的關鍵,也是區分雌雄的重要依據。雄海馬 腹囊(育兒袋)05.脆弱的鰭。腹鰭和尾鰭消失,靠背鰭擺動呈直立泳姿,扇動胸鰭和背鰭緩慢遊動,在波浪洶湧的海域會體力耗盡而亡。
  • 海馬和海龍
    趕快往下看吧!海馬雄性孕育更添雄風▼海馬不是馬,而是一種小型的海魚,別名水馬魚,身長只有5-20釐米,最長不過30釐米,因其頭部呈馬頭狀、彎曲與身體接近直角而得名。眾所周知,海馬是地球上極少數由雄性生育後代的動物之一。在雄海馬下腹部近尾部的地方有一個育兒囊,交配時雌海馬將卵子是放到育兒囊裡,雄海馬則負責給卵子受精,待受精卵發育成型再把它們釋放到海水裡。
  • 當爸爸不容易!水族館中的好爸爸是誰呢?
    上海海洋水族館中就有這樣一群很不容易的爸爸呢~膨腹海馬爸爸是海洋中知名的超級奶爸,從孕育到養成,在小海馬的一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膨腹海馬爸爸的腹部有個小口袋,海馬媽媽把卵產在海馬爸爸的口袋裡,由海馬爸爸分別給它們授精,孵化成小海馬受孕成功只是第一步,海馬爸爸還要經歷「身懷六甲」的辛苦才能成功孵化小海馬。
  • 雄性也能生寶寶的海馬
    海馬形狀奇特,非常與眾不同,這使得人們很難相信海馬也是一種魚。海馬是具有直立的外姿,頭像馬,長著非常強壯的捲曲的尾巴,呈現出一種非常奇特的形象。然而,海馬僅僅是海龍目中一種非常著名的魚。和海馬一樣,其他海龍目的魚類完全都是海生魚類,僅有少數的海龍個體永久性棲息在淡水。
  • 地球上唯一雄性生育後代的動物,海馬爸爸在家生孩子,做模範丈夫
    雄性海馬有一個像袋鼠育兒袋的特殊器官,每當繁殖季節,雄海馬的腹壁上就會產生皺褶,慢慢形成一個寬大的「育兒袋」。而雌海馬會把卵子釋放到育兒袋裡,雄海馬在接受這個卵的同時,體內排出精液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會緊緊貼在海馬爸爸育兒袋的薄壁上,這個育兒袋裡能給海馬寶寶提供營養和氧氣。
  • 海馬寶寶是海馬爸爸生的,而不是海馬媽媽
    關於生寶寶,大家都以為只有雌性具有這項本領,有誰料到:小海馬是海馬爸爸生的?!
  • 動物界最了不起的爸爸:同時也是媽媽-動物,海馬,爸爸,媽媽 ——快...
    明天(7月18日)是父親節,介紹一位動物界了不起的爸爸——海馬爸爸。海馬為什麼「了不起」呢?請往下看! 然而,海馬卻在挑戰這一近乎通用的規則。在海馬的世界裡,懷孕和分娩是父親的事情!迄今為止,這可能是動物界最為極端的繁殖現象了。到了繁殖季節,雄性海馬開始主動追求雌性海馬,「求婚」儀式類似於芭蕾舞中的單腳旋轉。與此同時,雄性海馬身體的顏色也會發生改變。
  • 海馬:地球上唯一由雄性生育後代的動物,處境竟如此艱難
    然而,在整個動物界中,有99.9%以上的物種是通過雌性來完成生育的,但有一種動物卻不一樣,這種神奇的動物生活在海洋裡,因其獨特的外表而被人所熟知,它就是海馬——地球上已知的唯一一種由雄性生育後代的動物。讓人不禁好奇,為什麼海馬會選擇雄性生育後代呢?是什麼讓雌性海馬放棄生育的權利呢?雄性海馬生育後代,海馬幼崽的存活率又如何呢?
  • 海馬可是魚?!!
    除了它們獨特的外觀,海馬與其近親尖嘴魚和海龍一樣,是目前已知為數不多的由雄性繁殖的生物種類。海馬是屬於海龍科海馬屬,在這個家族中的生物都有一個融合的下頜,這一特徵在海馬中也很明顯。           海馬的全身都是骨質的甲殼,它們有一個靈活的可捲曲的尾巴,平時海馬不擅長遊泳,所以它們通過尾巴把自己固定在珊瑚上,有些海馬還會改變自己的顏色,從而偽裝自己不被發現。
  • 基因揭秘海馬雄性育兒之謎
    最特別之處在於它具有雄性育兒的繁殖特徵和特異的交配行為,雄性海馬具有育兒袋,受精卵可在其中孵化,這種特殊器官的發育以及繁殖行為的特殊性使得海馬在進化生物學和繁殖生物學的研究中受到科學界的高度關注。    「國內進行海馬基礎性研究較少,國外較多。」林強對南都記者表示,研究團隊成立5年來,一直在開展以海馬及海龍科動物為主的海洋動物的資源、生理和適應性進化研究。
  • 故事|海馬先生(守護寶寶的魚爸爸們)
    海馬媽媽在海馬爸爸的育兒袋裡產下了卵,隨即海馬爸爸就開始了孵化並保護這些海馬寶寶的歷程。海馬爸爸一路遊過,碰到了很多隱蔽的、兇險的魚(喇叭魚、獅子魚、葉魚、石頭魚);也碰到了很多同樣是在孵化寶寶的魚爸爸(刺魚、羅非魚、鉤頭魚、海龍、鯰魚)。
  • 海馬爸爸的育兒袋在功能上非常像是子宮
    但到目前為止,在脊椎動物裡,雄性海馬是唯一能夠兌現承諾的爸爸。這些非凡的海洋生物可以在一個「巢袋」中容納1000多個胚胎長達一個月的時間,它們釋放幼體時也會經歷陣陣痙攣。聽起來很像懷孕吧?但這還不是全部。現在,我們有線索,海馬育兒袋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像子宮。雪梨大學和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集中研究海馬屬的胚胎在其父親的照料下如何獲得營養的問題。
  • 地球上唯一雄性生育後代的動物,爸爸在家生孩子,努力做模範丈夫
    雄性海馬有一個像袋鼠育兒袋的特殊器官,每當繁殖季節,雄海馬的腹壁上就會產生皺褶,慢慢形成一個寬大的「育兒袋」。「雄性繁殖」的效果。 更令人驚奇的是,小海馬在還沒能力獨立生活前,也都還是由海馬爸爸來照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