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近代以來經歷了無數風吹浪打,最終站起來了,並且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這靠的是什麼?靠的是是我們幾千年來的積累。
五千年的歷史,這些底蘊足夠支撐我們長立不倒了。
歷史源遠流長的同時,也誕生了一些朝代,有朝代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生產活動。
可以說是我們國家的土地裡到處都是屬於自己的文物,各種朝代的都有,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東西啊,比如說三國時代的碗,秦漢時期的斷劍等,在某天不經意之間被一位路人撿到。
不過一定要上交給國家,文物這個東西,自己私藏不太好,畢竟讓自己自己欣賞不如讓大家一起欣賞,把文物據為己有,只會讓文物失去該有的價值而已。
前段時間,河南有個釣魚愛好者,而且還是重度釣魚發燒友,老爺子自從退休後為了打發時光,就重新找到老本行,幹起釣魚這活兒。
平時釣魚都不大不小的,偶爾釣上一條大的還是回家做給小孫子吃,但這天他在釣魚,發現一個問題,他似乎感覺自己釣上了一個重物,怎麼拽都拽不上來。
他心生疑惑,覺得不尋常,於是更加用力,一拽,釣上來的東西被他的魚竿抖落在地上,打了幾個滾。老爺子把上面的淤泥擦乾淨,好奇的看了幾眼,發現這是一隻「烏龜」。
不過大家不要被騙了,這隻烏龜並不是活的,是一隻「青銅烏龜」,背上插著四支箭頭,因為長年被浸泡在水中,表面上有不同程度的汙損,很有年代感。
老爺子本來想把它送到回收站賣點錢的,但是這隻烏龜實在是太奇怪,導致老爺子對它產生了疑問。於是就給文物局打了一個電話。
文物局專家來鑑定了,結果令老爺子十分吃驚,這隻烏龜是商朝的,距離現在已經有四千多年了,但是這並不是烏龜,而是一種叫「黿」的動物。
黿在動物界屬於鱉科,長得像龜但不是龜,這種商朝的文物,因為年代久遠,存世量少,每一種都價值不菲。因此,偶爾發現一個文物也是珍貴的。
老爺子一聽價值不菲就來了興致,追問專家多少錢,專家做出一個手勢,左手是一,右手是八,合起來就是十八。老爺子看的有點蒙,問:「是不是1800萬?」
「加兩個零」專家一臉雲淡風輕的回答道。
「十八億?」老爺子差點昏過去,這麼多的財富壓得他緩不過氣來,不過他主動表示:
「自己一份錢不要,這個東西就交給國家吧,讓大家都能感受到它的魅力。」
文物局自然也不能虧待老爺子,獎勵他一筆錢後,又調侃道:「您真是一竿子釣出來十八個億啊。」
隨後介紹了這種文物的性質,用處等等,原來這種文物的主人是商朝的最後一代國君帝辛。
帝辛是誰大家可能不知道,不過商紂王大家一定很熟,暴君就是他。這隻老爺子撿的「烏龜」學名正是「青銅黿」,根據青銅黿背上的銘文,專家得出結論,這隻烏龜是紂王一次外出打獵,所鑄的一個紀念性質的器物。
那天紂王發現一隻體型很大的黿,正在緩慢移動,一時興起射了四支箭。
箭無虛發,全中,紂王大喜,急忙命人鑄一隻青銅黿紀念,於是就有了今天被老爺子發現的這隻「烏龜」。
但是後來這隻青銅黿為何沉入水底,專家們對此也感到費解,史料沒有記載,希望有一天有一個重大考古發現會帶給我們答案。
紂王在後世史書和小說中,一直是一昏君和暴君形象出現的,他沉迷酒色,大造酒池肉林,還命令宮女和宮男當庭交歡,表演出一個「活春宮」,所作所為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
但是事實上真實的帝辛卻不具備一個亡國之君必備的素質,相反,他在位的時候,國家談不上盛世但也不至於是民不聊生。
紂王多次派兵攻打東夷等一些少數民族,在位時將領土擴大了一倍,對確立中華文明的地位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他還是一個「無神論」者,反對神權,強調以人為本,還打壓貴族,不讓他們過分佔據高位,而大膽的啟用底層寒人,使得底層百姓有了一個階級升躍的機會。
不過這肯定會得罪一些貴族的,就在商軍主力東徵的過程中,周人姬發聯合周圍對商不滿的小國,一起發兵進攻朝歌,兵力空虛的紂王自焚而死。商國也就走到了盡頭。
想不到吧,老爺子釣上來的「青銅烏龜」裡頭還有這麼多故事,這就是文物的魅力、坦然和厚重。
謝謝大家,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