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的召開對中國的體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英語要求,奧運會的裁判、奧組委工作人員及部分國內技術官員(NTO),他們為備戰奧運會,在學習英語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記者從英孚等英語培訓機構獲悉,奧運會後,體育工作者學習英語的熱情有增無減,掀起了報班熱潮。
那麼,曾經為選拔NTO出英語題的奧組委體育部官員高峰,將為他們學習英語提出哪些建議呢?
NTO等選拔英語要求高對於奧運會上的裁判以及其他的國內技術官員(NTO)來說,英語是與各國的運動員、教練員以及其他國家的技術官員交流時的必備工具;而對於奧組委的工作人員來說,在與國際奧委會、單項體育聯盟等交流的時候,英語也是最為常用的語言。2008年奧運會鐵人三項競賽團隊綜合事務經理高峰告訴記者,以鐵人三項這個項目為例,英語是國際鐵聯的官方語言。而對於奧組委與國外官員頻繁接觸的工作人員來說,工作時間大約60%的情況下也都在使用英語交流。而對於奧組委工作人員和奧運會NTO的人員的英語測試難度也是比較高的。在奧組委工作人員的招聘過程中,考試過程中的一大項是英語筆試、口試。而高峰認為這個英語考試的難度與大學英語6級水平相當。而如果要成為奧運會技術官員,也必須具備一定的英語水平。作為奧運會鐵人三項項目國內技術官員選拔考試中的英語測試題的出題人,高峰告訴記者,該次英語考試的難度在英語4級以上。
奧運前分級別培訓雖然通過嚴格的英語考試過後,已經能確保奧組委工作人員和NTO的英語達到一定的水平,不過,不同人員的英語水平差異仍然較大。高峰告訴記者,在奧運期間,北京奧組委還指定EF英孚教育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語言培訓服務供應商,承擔針對奧運會專職人士的英語培訓工作,北京奧組委工作人員和技術官員分別接受了相應的語言培訓。而在學習前,參加培訓的人員要經過語言測試,然後根據自己的水平被分為入門級、中級、中高級、精英級等不同級別進行學習。而在奧運會期間,英語是NTO以及奧組委的工作人員最為長期、密集使用的語言。高峰告訴記者,在賽場的時候,NTO可能會一直在說英語,這樣對他們的英語水平無疑會有很大的提高。
奧運後掀報班熱潮經過培訓和實戰後的奧組委工作人員和NTO英語水平都有了明顯提高,那麼在奧運會後,他們使用英語的頻率,在一定時期內顯然會有所下降。那麼如何保持自己的英語水平呢?EF英孚教育華北區總經理LoganWilcox告訴記者,不少人都選擇了報培訓班鞏固自己的英語能力,除了NTO和奧組委的工作人員,在奧運會後前去該機構報班的體育相關的工作人員都有了明顯增多,因為奧運會的召開也使得體育工作者們懂得了,要抓住大的發展機遇就必須要有好的英語水平做後盾。而為了迎合這部分學員高漲的英語學習熱潮,該機構還在學習區為學員準備了體育相關的小說以及單詞,而他們的生活俱樂部還會定期組織與體育有關的活動。而高峰則表示,只要工作時間允許,現在他周圍的一些同事都會選擇去培訓班,因為這樣可以有一個固定的外界因素促使自己每周去學習半天或者一天的英語。只要堅持下去,這樣會對英語語言的鞏固和提高有比較大的功效。
學英語有諸多竅門而對於目前英語水平亟待提高的一些體育工作者們來說,他們應該如何使自己的英語得到快速提高呢?而2006年就已經獲得鐵人三項國家級裁判資格並被任命為多哈亞運會亞洲鐵聯技術官員的高峰告訴記者,對於體育工作者來說,掌握學習英語的諸多竅門能幫助快速提高英語能力。首先,英語是有常規的套路的,比如,寫電子郵件或者在不同的場合,人們的交流都是有固定的語言的,所以首先要掌握不同場合下的英語的固定使用方法。第二,學英語要膽子大,敢說。東方人都比較內斂、含蓄,這就要求大家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克服內心的恐懼感,逐步建立信心,了解溝通的技巧。第三,要體會一些東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邏輯表達的差異等。英語的倒裝句比較多,所以我們說英語的時候經常會用漢語的邏輯,這樣說出去的話就會讓別人聽不明白,容易混淆。EF英孚教育華北區總經理LoganWilcox則表示,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是創造語言學習的好環境,一定要多加練習。他說自己在美國的時候為了學漢語,曾經兼職在中國餐館做送餐員的工作,而學習英語也應該是一樣的。
(責任編輯: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