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消失的人類「表兄弟」——滅絕的古猿

2020-05-21 磁石防禦塔

最早的真正的猿類的化石記錄來自肯亞、納米比亞、烏幹達和衣索比亞。中新世時期猿的種類比現在豐富,它們生活在森林裡,以水果為主食,生存環境被大片森林植被所覆蓋。雖然現存的猿只有四個種類,但中新世時期猿的種類多達幾十種。

早期猿類身型與猴相近,但是顱骨和牙齒結構接近猿。大部分早期猿類是四足動物。它們的眼睛較小,所以基本在白天活動。現代猿類的祖先出現在中新世中期。一些猿類向北遷移到歐洲和亞洲生活。到中新世晚期,人類祖先從大猩猩和黑猩猩的支系中分離出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自己的&34;,已經滅亡的一些猿類。

已經消失的人類「表兄弟」——滅絕的古猿

原康修爾猿

原康修爾猿是中新世早期最發達的古猿種群。1947年,人類學家路易斯・李基和他的妻子瑪麗・李基帶領一支探險隊來到了肯亞的維多利亞湖區,結果瑪麗・李基發掘出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原康修爾猿標本。原康修爾猿的發掘和研究工作對研究古猿甚至人類進化意義重大。路易斯・李基如此評價原康修爾猿,&34;雖然隨後發現了許多其他中新世古猿,這一中肯的評價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已知的原康修爾猿有3個種類,體重從10.9—86.7千克不等。原康修爾猿背部修長,四肢纖細,體型似猴而非現代猿類。但是,原康修爾猿沒有尾巴,骨和牙齒更接近猿類,有古猿的牙齒構造。它很可能生活在樹上,擅長在樹枝間跳躍。原康修爾猿曾一度被認為是猿類和舊大陸猴最後的共同祖先,但現在另一種中新世古猿,英羅託類人猿被授予了這一稱號。與原康修爾猿相比,莫羅託類人猿更好地結合了猴和猿的特徵。準確地說,莫羅託類人猿的牙齒構造更接近猴而非猿,其後骨骼的後腦勻部分更短,更堅硬,有肩腳帶以適應猿類的手臂擺動,而非臂力擺蕩。

已經消失的人類「表兄弟」——滅絕的古猿

原康修爾猿


非洲猿

非洲猿平均體重為50千克左右,是體型較大的古猿。有頭骨、頜以及骨架殘骸。非洲猿的鼻子長且窄,眼晴較小,犬齒堅固,呈獠牙狀。上排突出的門齒寬且扁,似乎與大犬齒一起採擷和嚼碎堅硬的種子和堅果。科學家認為非洲猿接近現代古猿的祖先。

已經消失的人類「表兄弟」——滅絕的古猿


西瓦古猿

西瓦古猿是中新世古猿的一個分支,在中新世中期,連接非洲和歐亞大陸的大陸橋重建之後,這個分支開始擴張。西瓦古猿首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被發現,隨後在更多不同的地區發現了西瓦古猿,如土耳其、肯亞和中國。西瓦古猿的面部和牙齒特徵與現在的猩猩相似,它們很有可能是現代亞洲大型猿類的祖先。西瓦古猿的體型並不像猩猩,它善於抓握的腳更接近黑猩猩。西瓦古猿身長約1.5,牙釉質較厚,表明它們以堅果和種子等堅硬的食物為食。

已經消失的人類「表兄弟」——滅絕的古猿


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是歐洲古猿的一個分支,可能是現代長臂猿和大型猿類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體型小,會爬樹,有典型的古猿的齒,以水果為食。森林古猿身長約60釐米,身型更接近大猩猩面非猴。它們既是爬樹高手,在地面上行走也是遊刃有餘。這一適應在中新世後期顯得尤為重要,因為當時地球上草地和開闊的陸地更為常見。

已經消失的人類「表兄弟」——滅絕的古猿


皮爾勞爾猿

目前,皮爾勞爾猿是大型猿類和人類最後的共同祖先的可能性最大。皮爾勞爾猿存在的時期正好是猿類從其他古猿分離出來的時候。保存最為完好的皮爾勞爾猿標本是一個重約34千克的成年雄性古猿,保留了部分頭骨、手腳、脊椎和其他殘骸。皮爾勞爾猿胸腔扁平,下脊柱僵硬,手腕和肩胛帶靈活,所以很適合爬樹,同時也適合在地面上靠指背行走。

已經消失的人類「表兄弟」——滅絕的古猿


結語

這些人類的&34;曾經是中新世中期的霸主,但是它們最終因為無法適應環境而滅絕。有一些古生物學家認為人類的出現也促使一部分猿類滅絕,比如巨猿,早期人類出現以後可能會獵殺巨猿。而後,人類&34;了原始猿類,開創了全新的時代。

相關焦點

  • 人類的祖先竟是「老鼠」,曾與恐龍活在同一時代,成功度過大滅絕
    ,統治這個地球的並不是我們人類,從森林古猿開始在地面生活,到如今成為我們現在的人類,也僅僅只存在了大約500萬年而已。早期的古猿在大約2500萬年前開始出現,這個階段的猿類就是人類和猩猩還有類人猿的共同祖先,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大約1400多萬年前,古猿開始了分化,有一支隨著時間的演化成為了類人猿,隨後又到了600多萬年前開始又產生了分化,其中有一支演化成了黑猩猩,但還有一支,演化成了我們的人類,所以無論是黑猩猩還是類人猿還是人類,曾經都擁有著共同的祖先。
  • 新發現的南方古猿化石 或將重繪人類演化譜系樹
    新解  大約25年前,研究人員首次描述了湖畔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namensis)的化石。如今,這種一直被忽視的人類祖先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 人類的天敵是什麼?它們戰鬥力爆表,古猿骸骨上的傷痕就是證據
    筆者:三體-小遙對人類文明而言,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曾經出現了很多磨難,這都是大自然給我們的考驗,隨後的我們擁有了新的技能,其中也包括手的解放以及大腦的進化。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人類似乎不存在什麼天敵,因為惡劣的自然環境就是促使我們進化的重要因素。
  • 刻在基因裡的恐懼,人類最後的天敵是怎麼滅絕消失的?
    副劍齒虎追擊南方古猿,南方古猿是人類的先祖,在三百萬年前開始走下大樹,差點滅絕於這些大貓之口。恐貓襲擊人類,恐貓善於埋伏,藏於人類生活區附近,伺機偷襲,是古人類最可怕的對手。後貓襲擊古猿。古人類大戰異刃虎,開始使用武器,主動進攻,是人類的轉折點。
  • 遠古人求生記,北京人種被滅絕,僅非洲古猿因火倖存並佔領全球
    南方古猿最終進化出了很多分支,但絕大多數都滅絕了,包括北京人,喬治亞人,由於古人類行動緩慢,特別是夜晚完全處於視覺盲區,所以狩獵古人類對恐貓,花豹來說是很容易的,恐貓類似於小型劍齒虎,善於伏擊,古人類成為了它們的主要菜單,現代人類對貓科動物的恐懼可能就是那時候刻在基因中的,對貓科動物的恐懼和規避是人類本能,最終很多人種都滅絕在了歷史長河中,當人類掌握了火之後,局面開始翻轉,刀耕火種的時代開啟後,人類掌握了主動權,用火攻的方式滅絕了很多巨型捕食者,特別是像恐貓這類主要敵人
  • 人類和猿猴之間的物種是存在的!只是這些生物都滅絕了
    人類和猿猴之間的物種是存在的,只是這些生物都滅絕了。下面這張圖就是現代考古學家發現的已經滅絕的人屬生物——這些都是有化石證據的。尤其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尼安德特人,就是一種跟智人類似,但是又不是同一種類的人屬生物。
  • 當人類滅絕,宇宙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
    如果有一天人類文明滅絕了,地球上並不會荒廢,人類讓出來的空間和生存資源會支持新的物種重新佔領食物鏈的高地,它們會重新發現宇宙的規律,還會出現發現萬有引力的「人」、又會出現提出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人」,除了這些地球上還有180多萬個物種。
  • 人類真的沒有天敵嗎?史前一動物專吃人類先祖,差點吃到滅絕
    史前一動物專吃人類先祖,差點吃到滅絕大家都知道,就整個地球和生物演化過程來說,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其實很短,但是時間雖然短,但是進化的速度卻要遠超其他的物種,僅僅數百萬年的時間,就徹底的跳出了食物鏈的束縛,成為了智慧生物,人類似乎成為了地球的主宰,沒有任何的生活可以相比,那麼人類真的沒有天敵嗎?
  • 人類果真沒有天敵?一動物差點吃光人類祖先,如今仍有人感到害怕
    這個時代人類已經高度進化,地球上幾乎沒有任何動物可以威脅人類生存,不過漫長歷史中人類並非一直處於霸主地位。據相關記載,人類早期並不強大,無論智力還是體質都無法與現代人相比,當時人類在自然界有許多天敵,有一種動物將人類作為美食享用,甚至差點將人類祖先吃光,即便到了今天,依然有許多人對這種生物感到害怕,顯然恐懼已經刻入基因,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 科學家揭示晚中新世中國西南古猿倖存到消失的原因
    古猿在中新世曾廣泛分布在非洲、歐洲和亞洲南部(圖1)。晚中新世晚期,其數量在非洲和歐洲大幅減少,在青藏高原東南緣的雲南地區,卻發現多種祿豐古猿(約12-6 Ma)化石記錄。根據地質記錄,從晚中新世到上新世,全球氣候和生態環境發生重大轉變,這種變化對哺乳動物的生活環境及習性產生了哪些深刻影響,為什麼雲南可以成為晚中新世古猿「避難所」,「避難所」裡的古猿為何消失?
  • 南方古猿如何提供人類進化的見解
    這些化石揭示了猿類和人類特徵的結合,以前從未報導過。該論文:非洲古猿南非人猿達特堅信標本稱為「 Taung兒童」,代表了人類與我們祖先之間的絕種聯繫,達特通過郵船向《自然》雜誌發送了一份報告2。如果這些發現已經發表,它們可能已經影響了關於人腦是零星地,鑲嵌的方式還是以更廣泛的聯繫方式進化的爭論。一些鑲嵌學家仍然引用達特的《 1925年自然》論文,但他未出版的書揭示了他的全球化觀點。達特(Dart)的論文說:「我們可以自信地預期到我們進化中這一時期的許多互補發現。」
  • 這5種已經滅絕的動物,最遲的1937年滅絕,滅絕原因大都因為人類!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許多新的動物會衍生出來,但是也有很多動物走向了滅絕,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盤點一下幾種如今已經從地球上消失的動物。南加利福利亞貓狐這是一種狐狸,但是有沒有我們想像的狐狸那樣的妖媚,看著像貓咪一樣的可愛,消失之前生活在北美洲,不過後來由於人類侵佔了它們的生活環境,它們就一步步走向了滅絕。
  •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為什麼沒有尾巴?尾巴為何消失?
    如今的人類生活狀態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如今人類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智能的時代,正是有了人類,地球文明才會如此繁榮,那麼人類又是怎麼來的呢?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來看,人類是由古猿一步步進化而來的。
  • 演化還是滅絕: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開始了?
    在歷史上,還曾經出現過數次大滅絕事件,而這些大滅絕事件造成了極端的情況,出現集群式的滅絕,比如大家最熟悉的恐龍時代的大滅絕。五次生物大滅絕示意圖在歷史上,我們出現過五次生物大滅絕。有很多科學家認為,現在已經開始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前五次大滅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板塊運動等變化,使得地球氣候發生紊亂,導致物種大滅絕,或者是地外行星撞擊。
  • 闢謠:物種滅絕都是人類造成的?不要忽略了自然法則
    從人類的進化史看,從猿到人的第一階段就是距今約30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階段,這個階段也是猿向人進化的第一階段,也就是說,真正的人最早也就出現在距今約300萬年前。但是,在地球上5次生物大滅絕中,即使是最後一次的白堊紀大滅絕事件都發生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因此,地球上的5次生物大滅絕均與人類沒有任何關係,所以,說物種滅絕都是人類導致的,這個「鍋」我們不背。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人類還能掌控地球嗎?
    西方神話故事告訴我們,人類是由上帝創造出來的;中國神話故事中,人類是由女媧用泥土捏造出來的。但是現在科學都告訴我們,神話故事都是騙人的,現實的數據顯示,人類是從古猿進化而來。那個時候的「我們」大概和猩猩,猴子一樣手腳能並用,只是後來古猿變聰明了,學會了直立走路,還學會用石頭製造工具,使用火進行取暖和食物的加工。
  • 地質地球所揭示晚中新世中國西南古猿倖存到消失的原因
    古猿在中新世曾廣泛分布在非洲、歐洲和亞洲南部(圖1)。晚中新世晚期,其數量在非洲和歐洲大幅減少,在青藏高原東南緣的雲南地區,卻發現多種祿豐古猿(約12-6 Ma)化石記錄。根據地質記錄,從晚中新世到上新世,全球氣候和生態環境發生重大轉變,這種變化對哺乳動物的生活環境及習性產生了哪些深刻影響,為什麼雲南可以成為晚中新世古猿「避難所」,「避難所」裡的古猿為何消失?
  • 地球有人類以外的第二種人嗎?一種會說謊的猿,導致兄弟物種滅絕
    也就是說,從南方古猿到能人、匠人、直立人、尼安德人的進化序列,不是一條直線,我們不能說人類的直系祖先就是南方古猿。 能人、匠人、直立人和尼安德人都是地球上的人屬動物,而南方古猿則是地球上的人亞科動物。 無論是人亞科動物,還是人屬動物,現在只留下了一個物種,那就是現代智人。今天,我們所要討論就是其他人屬動物的滅絕原因。
  • 人類真沒有天敵?此動物差點就吃光人類祖先,如今卻都愛養其後代
    南方古猿生活在非洲的叢林,隨著地殼板塊運動,地球的地球也在不斷變化,叢林的面積越來越小,可供南方古猿生活的棲息地也越來越小。 不改變,就得死,古猿只能走下樹枝,適應草原上的陸地生活。然而當時的人類既沒有鋒利的牙齒、爪子,身材也並不高大魁梧,並且還不知道如何使用工具,草原上危機四伏,時刻都面臨著生命危險。
  • 這種動物曾是人類最大的天敵,差點就被吃光,至今有人看到仍害怕
    這隻雌性老虎在此之前已經吃掉了436個人,經過專家驗證,這種動物可是非常有名氣的,提到它,人人都要倒吸一口涼氣,那就是「查姆帕瓦特的食人虎」。人們發現,它的最大的武器--牙齒已經有了極大的損傷,失去了強大的攻擊力。這樣的話,它就很難捕殺自然界的其他動物。而失去了武器裝備的人類就稱為它的首要目標。人類看似強大,但那是在使用工具和武器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