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AI裡程碑!華為麒麟970國內首秀:中國最強芯降臨

2021-01-10 快科技

北京時間9月2日晚,華為攜首款人工智慧計算平臺——麒麟970亮相德國IFA 2017大展。

會後,中外媒體競相報導,讚譽無數,因為這不僅是全球首款AI移動晶片第一次在世界舞臺公之於眾,更向外界展示了中國SOC製造的最高水平。

9月25日,華為將在國內單獨為麒麟970舉辦一場溝通會,向行業、媒體、消費者宣講華為最新旗艦晶片的獨到之處。

按照慣例,華為會在溝通會上分享更多麒麟970的研發內幕、功能特點以及消費者最為關心的技術細節。IFA上未能了解全面的花粉,此次溝通會不容錯過。

目前,快科技已經收到參會邀請。邀請函顯示,華為已定於9月25日在北京舉辦2017麒麟晶片媒體溝通會

據悉,此次溝通的主題為「智匯」,源於「篤學篤行,智匯於芯」,體現華為海思不斷研發實踐,將智慧融於晶片的精神。

溝通會倒計時1天,華為官方也放出海報為溝通會進行預熱,宣布「更智慧的未來已經到來」

海報文案直指麒麟970最大亮點——人工智慧。「當機器學會像人一樣思考,你是否能預見,更智慧的未來已經到來「,彰顯了麒麟970打開未來AI手機大門的信心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曾預測,未來的智慧型手機將成為真正的智慧手機,到2025年將有超過90%的智能終端用戶將從個性化、智慧化的智能個人助理服務中獲益。

為此華為率先提出了「Mobile AI」(移動智能)的概念,而麒麟970就像一個智慧大腦,將以往需要上傳到雲端的Deep Learning深度學習工作,直接在移動終端內完成,大大提升了服務效率

早在2012年,華為就開始考慮智慧終端該有一顆什麼樣的「大腦」,會幹什麼、學什麼、如何思考,並做了各種相關科學研究和應用嘗試。

經過麒麟950、麒麟960兩代晶片的積累,以及EMUI 5.0的Machine learning智能感知學習機制的前瞻性探索,華為麒麟970直接做到了晶片級的人工智慧方案——首次集成神經元網絡單元NPU(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並且和CPU、GPU、DSP組成了創新的HiAI人工智慧移動計算平臺。

就像GPU之於圖形計算,ISP之於成像計算,NPU可以簡單理解為專門為AI相關計算定製的高效能處理器。傳統的CPU、GPU亦可用於深度學習,但效率和NPU比較相差甚遠。

華為官方表示,相較於同樣四個Cortex-A73核心,在處理同樣的AI應用任務時,新的HiAI架構擁有25倍的性能、50倍的能效提升(即減少50倍的功耗)。

以圖像識別為例,在華為內部測試中,麒麟970可達到約2005張/分鐘。作為對比,三星S8使用CPU每分鐘處理速度僅有95張,蘋果iPhone 7 Plus同時使用CPU、GPU每分鐘也只達到487張。

據了解,NPU還能讓更多智慧型手機實用場景受益,比如:

將智能語音助手識別語音的大部分工作都在手機內完成,提高語音識別的精確度和交互體驗;

提升AR相機的實時渲染速度,大幅降低運行功耗;

快速識別拍照場景,選擇最合適的圖像算法,改善拍照效果;

讓雙攝背景虛化的邊緣處理,更加精準聰明......

除了AI應用之外,麒麟970國內溝通會的看點還包括:

10nm先進工藝製程、55億電晶體(移動處理器規模最大,超越蘋果A11、驍龍835)、4.5G全球最快LTE基帶(下行Cat.18,峰值速率1.2Gbps)、首次商用Mali-G72 GPU(12核心)、實際跑分性能......等等。

另外值得期待的是,首款搭載麒麟970晶片的終端華為新旗艦Mate 10將於10月16日正式發布,此次溝通會有望提前展露麒麟970+Mate 10的超強實力。

華為新一代旗艦機將有何表現,首個搭載人工智慧移動計算平臺的手機終端將帶來哪些可能,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你全球首個手機 AI 晶片華為麒麟 970 是怎麼來的,以及它能做什麼
    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餘承東在柏林 IFA 展發布華為麒麟 970計算所和華為的這一聯合項目,直接催生了柏林 IFA 展上華為消費業務 CEO 餘承東捏在手裡供人膜拜的全球首款手機 AI 晶片——麒麟 970。粗略計算,這款晶片的開發歷時兩年半。此研發周期也可以反過來佐證近來流傳的麒麟 980 已開始流片、麒麟 990 啟動研發的消息。
  • 華為麒麟980首款7nm製程晶片亮相!AI性能與運行性能輾壓高通S845
    如同先前預告,華為CEO餘承東在IFA 2018如約發表新一代旗艦級處理器麒麟980,全新晶片採7nm製程,同樣圍繞在AI的應用,內核最高可達2.8GHz,將比麒麟970快20%、效率提高40%、電晶體密度提升1.6倍,在發表會現場,榮耀CEO趙明坐在臺下顯得格外興奮,因為榮耀Magic 2是率先採用該處理器的手機,不過更讓人興奮的是,餘承東同時宣布,麒麟980即日起發貨、Mate 20
  • 「中國芯」發展趣聞,看完別再吐槽國產晶片企業不爭氣了!
    全球首款內置獨立NPU的智慧型手機AI計算平臺——海思麒麟970晶片華為海思是一家半導體公司,前身是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它因自主研發的麒麟晶片備受關注,海思麒麟970晶片是一款非常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國產晶片產品。
  • 從智慧型手機到無人車,看AI晶片的「小趨勢」
    國內華為也有自己的SoC系統:麒麟980。為證明最新麒麟980的實力,華為號召了幾位大學生,設計出一套可以預裝在榮耀Magic2上便可操縱車輛的駕駛程序,佐證了麒麟980計算能力。國內封測企業興起的具有國際因素,例如松下等日韓封測廠在馬來西亞因工人債務問題,於2016起陸陸續續撤離當地,將新廠設立在中國大陸。
  • 格力500億造芯計劃進展如何?中國芯的國產化之路!
    雖然家用電器晶片也是顆中國芯,最少這個芯我們國產化了,但它遠遠算不上是高端晶片,其實做晶片就像一個無底洞,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未必會有回報,所以想繼續造芯,董大姐每年一百億拍是遠遠不夠的。造芯第一,不要搞研發。華為海思造型十六年,整整虧損了七年。從零八年到一七年,華為研發投入了四千億,光是晶片研發就佔到了百分之四十,也就是一千六百億左右。
  • 趕在麒麟990發布前 談華為功臣麒麟晶片發展史
    ——任正非說到華為的自研晶片,大家首先從腦海裡想到的肯定是海思麒麟系列。沒錯,正是因為有了自主研發的手機晶片——海思麒麟,華為才能快速佔據市場制高點,並且成為了中國手機行業的NO1。海思麒麟晶片,是華為與蘋果,三星平起平坐的底氣所在。那麼海思麒麟從何時開始發展,又有著怎樣的經歷?下面,筆者將簡述華為海思麒麟晶片研發的坎坷之路。
  • 華為麒麟晶片的發展史,來看看麒麟芯的歷程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華為麒麟晶片的發展史1.麒麟910晶片麒麟910晶片是在2012年發布,搭載的機型為Mate 2和榮耀3C,採用的是28nm工藝合成,性能方面可以輕鬆運行3D遊戲。4.麒麟970晶片麒麟970晶片是在2017年發布,是全球首款智能AI晶片,搭載的機型為mate10 pro,採用的是10nm工藝合成,麒麟970晶片代表了華為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真正意義上實現人機互動,值得一提的麒麟970晶片是趕在蘋果發布前夕發布的,這款晶片的研發也讓華為有了跟蘋果機掰手腕的自信,憑藉良好的性能華為開始在世界舞臺嶄露頭角
  • 首款商用7nm麒麟980今晚奇點將至!性能傲視同群
    【PConline 雜談】雖然目前國內大部分智慧型手機都是使用美國高通的處理器,還是多數旗艦手機的標配,但是華為不一樣,其採用的是自主研發的麒麟處理器。去年,華為發布的麒麟970處理器,首次加入了人工智慧移動計算平臺,使其成為了全球首款搭載硬體級AI的終端處理器,讓不少廠商嘆為觀止,獲得眾多媒體的一致肯定。在今天晚上8點於柏林的IFA大展上,華為將全球首發商用7納米工藝製程的移動手機晶片麒麟980,另據消息透露很有可能在下半年旗艦華為Mate 20系列上首發。
  • 海思麒麟960老樹開新花,華為新品平板全全線裝備
    華為今天新品發布會發布了三個系列的平板產品,分別是M5 8.4"、M5 10.8"與M5 Pro,均為2K高清屏,哈曼卡頓調音。現在平板電腦市場需求逐年萎縮,市場上只是蘋果ipad和一眾國產平板電腦在苦苦支撐,可以說華為發布平板電腦新品還是很令人意外的。
  • 驍龍貓鼬勁敵 華為海思麒麟950深度解析
    隨著華為Mate8的發售,安兔兔等測試軟體的榜首之位終於被一顆國產之芯佔領,而這顆國產芯就是華為自家的海思麒麟950處理器。那麼,麒麟950又是憑藉那些秘籍實現了國產芯的逆襲呢?華為海思發展簡史在國產手機陣營中,華為是唯一擁有自主移動SoC(片上系統,集成了CPU、GPU、Modem、ISP、DSP等晶片
  • 領先蘋果,華為將全球最先發布5nm麒麟處理器:臺積電正最後趕工生產
    8月23日消息,據產業鏈最新消息稱,華為將在下個月發布新的旗艦版麒麟處理器,其基於臺積電5nm工藝,而它也將會是全球最先推出5nm移動晶片的廠商,這要比蘋果至少快近一個月時間,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15期:華為掀起半導體行業波瀾 「麒麟...
    華為半導體大放異彩 「麒麟」、「鯤鵬」接連現世上周,華為突然短暫地從一家通訊巨頭轉換成了半導體明星企業。9月6日,華為在德國發布了全球第1款旗艦級的5G集成晶片麒麟990。雖然在架構上,麒麟990未能採用ARM全新架構令人略有失望,但通過對舊架構的吃透,他們還是實現了性能的提升。並首次實現了對高通同一年度旗艦處理器的全面超越。更重要的是,在「5G元年」這一時間,麒麟990成為全球首款集成5G基帶的旗艦處理器,無疑更加激動人心,直接點燃了相關行業積蓄已久的5G熱情。
  • ...華為成為中國最值錢消費電子企業;中芯國際N+1工藝晶片流片成功
    胡潤百富:華為以1.1萬億價值成為中國最值錢消費電子企業據胡潤百富微信公號,胡潤發布的《2020 胡潤中國10強消費電子企業》顯示,華為以1.1萬億價值成為中國最值錢消費電子企業,小米以4,340億價值排名第二,vivo價值首次超過OPPO,
  • 中國五大晶片廠排行,華為摘得榜首,中芯國際無緣前五
    Top 1:華為海思麒麟這也是大眾最為熟知的一個晶片廠商,而且也可以說是令國人驕傲的一個廠商,不僅有自己的研發中心,而且其研發的晶片不僅應用在自家的手機平板領域,而且還涉及電腦晶片領域。前段時間就有消息透露,HUAWEI將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自家研發的電腦主機,而且很有可能是針對國企事業單位。
  • 感覺華為mate 10太落後了,要不要更換為華為mate 30?
    華為mate10從屏幕方面來說2K的屏幕,雖然耗電,但是顯示效果不錯,而且麒麟970處理器,我們知道也算是旗艦的存在,從平時使用的角度來說,日常應用,以及偶爾遊戲確實同樣還是可以滿足的,所以更換的意義不大。
  • 中國移動要求支持Cat7對華為聯發科影響有多大?
    中國移動要求支持Cat7對華為聯發科影響有多大?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通信漫談。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上一篇說到中國移動要求手機企業支持Cat7技術對聯發科和華為影響甚大,有專家很快反擊指這個僅是指中國移動對於入庫的並且是2000元以上的手機有要求,這對華為、聯發科等的影響有限,請勿過度解讀,那麼真的是影響有限麼?
  • iPhone X成本價曝光;國內航班將解封手機禁令;華為諷刺iPhone X...
    當然了,之前國內有分析師分析的結果顯示,iPhone X的成本價在2700元左右。國內航班將解封手機禁令9月18日,在中國民航局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民航局飛標司副司長朱濤透露,《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的第五次修訂中將放寬了對於機上可攜式電子設備(PED)的管理規定。
  • 華為nova5系列的敗筆,華為nova5i,一款言過其實的麒麟710手機
    不過只有華為nova5i作為同系列產品來說有些拖後腿,畢竟麒麟710的性能在華為nova5i所在價位來看太弱了,與其它兩款顏值高,處理器性能也強的手機相比較,華為nova5i更像是個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如果說華為nova5i定價十分便宜倒也可以理解,現在來看華為nova5i的價格比驍龍710的oppok3還高,這個價格來看,華為nova5i的競爭力實在是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