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大晶片廠排行,華為摘得榜首,中芯國際無緣前五

2020-12-03 優碼控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國在科學技術發展上的進入是十分迅速的,但是我們也必須了解我們的缺點。發展雖然快,但是畢竟我們的起步點要遜色於那些國外企業,尤其是在晶片領域。如果不是美國對我國HUAWEI進行打壓,或許國人對於國產晶片的了解還不是很高,但是你知道國產晶片廠商都有誰嗎?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排名前五的都有誰。

Top 1:華為海思麒麟

這也是大眾最為熟知的一個晶片廠商,而且也可以說是令國人驕傲的一個廠商,不僅有自己的研發中心,而且其研發的晶片不僅應用在自家的手機平板領域,而且還涉及電腦晶片領域。前段時間就有消息透露,HUAWEI將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自家研發的電腦主機,而且很有可能是針對國企事業單位。

Top 2:清華紫光

成立於1988年的一家晶片企業,算是最早一批投入晶片研究的企業,其名下專利技術眾多,實力可以說非常雄厚。而且,目前紫光有著更好的發展前景。在過去的十年裡,清華紫光已經實現了「芯雲」產業的初步布局,而且在全球設有60個研發中心,擁有工人約4.5W名。

Top 3:豪威科技

OmniVision是一家專業開發高度集成CMOS影像技術企業,簡稱OV。這裡的OV並非過長的兩個手機廠商,而是OmniVision。在早些年,我國在CMOS上的研發一直落後於國外,而且CMOS專利技術一直在索尼手裡,而OV48C出現很好的改變了這一現狀,超強的規格甚至能夠挑戰索尼和三星的地位。

Top 4:中興微電子

該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是中國重要的晶片設計公司之一,成立於2003年,公司的前身是中興的通訊設計部。其主要產品包括手機SOC,以及通信電子等多個領域。可以說是與HUAWEI全球唯二的5G端解決方案提供商。而且隨著5G時代的推動,中興微電子很有可能佔領更多的國外市場。

Top 5:中電華大

成立於2002年的一個晶片廠商,也算是老牌的廠商了,目前只要提供國內的WLAN芯、以及筆記本和數位電視媒體晶片供應。而且,目前電子晶片行業前景一片美好,中電華大科技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沉澱,已經在移動通訊、身份識別等領域佔據了較大份額,連續三年蟬聯最有影響力安全企業

雖然排名中並沒有看到中芯國際這一企業,但是其實力也是非常不俗的,並且還在前幾日中芯國際上市了,引起了眾多的關注。由此可見,我國的晶片發展速度一點不慢,畢竟,只有當自己有硬實力了,在別人面前說的語氣才會變硬。

(圖侵刪)

相關焦點

  • 全球五大晶片代工巨頭誕生!國產芯成「一枝獨秀」:中芯國際排名墊底
    眾所周知,自從華為、中興事件爆發以後,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的發展也是空前的火熱,阿里巴巴、格力、聞泰科技等眾多國產巨頭也是紛紛加入到了「自研晶片」隊伍之中,但我們都知道,在整個晶片產業鏈流程中共有設計、製造、封測三個主要的流程,其中晶片製造更是成為了整個晶片產業鏈中,對於資金、技術等門檻最高的一個領域,這一點我們也是能夠從國內的晶片製造與目前國際領先的水準依舊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
  • ...華為成為中國最值錢消費電子企業;中芯國際N+1工藝晶片流片成功
    胡潤百富:華為以1.1萬億價值成為中國最值錢消費電子企業據胡潤百富微信公號,胡潤發布的《2020 胡潤中國10強消費電子企業》顯示,華為以1.1萬億價值成為中國最值錢消費電子企業,小米以4,340億價值排名第二,vivo價值首次超過OPPO,
  • 中芯國際同時擁有兩員猛將,意義深遠,中國卡脖子的時代即將終結
    天佑中華,與華為集團對國家高科技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中芯國際,於2020年12月31日晚發布公告,公告披露聯合執行長梁孟松博士沒有離職。公告公布的名單中,中芯國際董事會構成為董事長周子學,副董事長蔣尚義,聯席CEO梁孟松和趙海軍,財務長高永崗,非執行董事陳山枝、周杰、任凱、路軍、童國華,還有獨立非執行董事趙遵義、範仁達等四人。梁孟松博士仍在董事會成員名單中,可能是高層十分重視中芯國際,出面挽留了他。中芯國際出現一山二虎,也可以說是兩員猛將,其對中芯國際的意義各不相同。
  • 晶片巨頭【中芯國際】,到底是屬於臺灣省控制,還是大陸控制?
    一、中芯國際前兩大股東都是中國企業,所以總體上中國大陸說了算。 中芯國際是一家股份制企業,股權結構比較複雜,但最大的兩大股東都是中國企業,它們分別是:大唐電信、鑫芯香港。截至2019年底,第一大股東大唐香港(大唐電信100%持股),在中芯國際的持股權比例達到17%左右;第二大股東鑫芯香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100%持股),持股比例也高達15.76%。可見,中國大陸對中芯國際有絕對的話語權。
  • 中芯國際深度解析:中國晶圓代工龍頭,半導體國產替代先鋒
    目前,中芯國際在 14nm 甚至 7nm 有所布局,在 2019 年底實現 14nm 的實際營收後,在2021 年將有大量的量產計劃。我們認為,在後摩爾定律時代,晶圓製程迭代速度放緩給了以中芯國際為代表的先進位程追趕者更多的時間空間進行追趕,假設製程工藝路線保持穩定,追趕者與龍頭企業的差距將越來越小。
  • 【跨越】中芯國際14nm超十家客戶流片、年底批量出貨;
    集微網記者從中芯國際財報會上獲悉,公司14nm工藝進入客戶風險量產,首批客戶包括汽車電子等領域,目前總計已有超過十個客戶採用中芯國際14nm工藝流片,年底將有小批量出貨,屆時將會貢獻一定比例營收,而大規模出貨預計會在2021年。
  • 巨頭陰影下的中芯國際,能否複製京東方路徑?
    對比之下,中芯國際也是上市暴漲,隨後在10個交易日內,股價從82.92元/股跌至74.4元/股,降幅10.27%,與中石油上市前十天的表現一致。這讓不少人對中芯國際心存疑慮。 但從發展的軌跡和產業特徵來看,中芯國際和中石油並無可比之處。事實上,它更像京東方,一個主攻面板,一個主攻晶片,都是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也分別是中國科技行業過去和現在的「軟肋」。
  • ...華為計劃在上海建晶片廠;美團王興吐槽國內主流地圖應用|雷鋒早報
    金融時報:華為計劃在上海建晶片廠,目標 2022 年可生產 20nm 級晶片11 月 2 日消息,據金融時報報導華為曾試圖繞過美國的出口規則,但中國最大的代工廠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SMIC)目前能用來生產晶片的最先進工藝節點是 14 納米。新的 5 納米工藝將 1.713 億個電晶體裝進了一平方毫米的面積;相比之下,使用 14 納米工藝節點生產的晶片內每平方毫米的電晶體數量為 4300 萬個。
  • 格力500億造芯計劃進展如何?中國芯的國產化之路!
    雖然家用電器晶片也是顆中國芯,最少這個芯我們國產化了,但它遠遠算不上是高端晶片,其實做晶片就像一個無底洞,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未必會有回報,所以想繼續造芯,董大姐每年一百億拍是遠遠不夠的。造芯第一,不要搞研發。華為海思造型十六年,整整虧損了七年。從零八年到一七年,華為研發投入了四千億,光是晶片研發就佔到了百分之四十,也就是一千六百億左右。
  • 華為入局光子晶片,繞過光刻機?還把石墨烯晶圓放眼裡嗎?
    華為又彎道超車了?去年9月,餘承東表示沒有奇蹟發生;一個"雲手機"概念,就被傳出繞開了光刻機,實現了自主;一篇帖子就被爆出中科院研發出光刻機,但隨後就被該論文作者闢謠;華為剛建晶片廠,就被傳出自研晶片。
  • 追趕中芯國際,華力微28nm流片成功了
    除了中芯國際之外,估計大家想不出第二家大陸晶圓廠的名字了。同樣有政府背景的華力微電子(以下簡稱華力微),是為數不多擁有最先進的12英寸產線的本土晶圓廠,不過華力微卻比中芯國際低調了不少。昨日,華力微電子官方宣布,與聯發科技合作的首顆28納米通信晶片流片成功,成為大陸第二家擁有28nm工藝實力的晶圓廠。值得注意的是,華力微和聯發科是去年12月才宣布合作研發28nm工藝的,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28nm晶片的流片,超出了業界的預期。
  • 盤點五大口感好的香菸排行,軟中華居榜首,你抽過幾種?
    在克裡米亞戰爭中,英國士兵從當時的鄂圖曼帝國士兵中學會了吸食方法,之後傳播到不同地方。1843年6月25日,法國開始製造歷史上第一批用以商業販售的香菸。後來香菸就在各地流行起來。盤點五大口感好的香菸排行,軟中華居榜首,你抽過幾種?
  • 臺積電16nm南京工廠正式開工,中芯國際感到「鴨梨山大」
    中國工廠哪家強?中國深圳富士康。放眼全國,很多省份都建有富士康工廠,吸納上百萬的年輕勞動力從事流水線生產工作。雖然富士康依靠員工、廠房、設備等數量優勢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工廠,但富士康賺取的利潤卻很微薄,都是些辛苦錢。同樣是來自寶島臺灣的臺積電就不同,臺積電是中國利潤最高的製造企業。
  • 從美股退市到科創板募資超500億,中芯國際成色幾何?
    招股書顯示,若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中芯國際最多可募資532億元,即便不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中芯國際最少也可募資463億元。屆時,中芯國際將成為名副其實的科創板「募資王」。作為中國大陸晶片製造龍頭企業,如今備受投資者追捧的中芯國際在二十餘年的發展歷程中並非一帆風順:2004年,中芯國際在紐交所和港交所兩地上市,但由於業績表現平平,其遭遇了上市即巔峰的尷尬局面。
  • 中芯國際深度報告:國產芯自主的希望,上遊「賣鏟人」有哪些?
    中芯國際實現先進位程技術突破和量產。梁孟松博士加盟中芯國際,彌補了公司技術積累不足,實現 14nm 製程突破以及後 續 N+1、N+2 工藝規劃戰略。中芯國際代表中國大陸 IC 製造技術的最先進水平。中芯國際成功開發了 0.35 微米 至 14 納米等多種技術節點,主要應用於邏輯工藝技術平臺與特色工藝技術平臺。
  • 國內「雙非」高校排行,榜首很搶眼,燕山大學勉強擠進前十
    實際上,在我國近3000所大學中,名校只有不到200所,大部分都是以「雙非」院校為主,所以「雙非」院校的好壞才更值得關注,近日,國內「雙非」高校前30強排行出爐,榜首爭議很大。國內「雙非」高校前30強排行,榜首爭議大,燕山大學進入前十南方科技大學位居榜首,很搶眼根據軟科2020年中國大學「雙非」高校的排名來看,南方科技大學成功佔領第一名,非常的搶眼,但是卻引來了很多學生的爭議,主要是因為南科大的「資歷太淺」。
  • 老虎證券ESOP:中芯國際人事地震,內訌之下,股權結構隱藏哪些陷阱?
    梁孟松表示,此次的蔣尚義出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一職的人事變動,其是在12月9日才被董事長周子學告知,此前對此一無所知。言下之意則是,這項人事變動並未提前與其進行充分溝通。梁孟松覺得 「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上述事件也傳導到了資本市場,16日早間,中芯國際A股開盤大跌,截至收盤,股價跌幅達5.53%,報收55.20元。中芯國際港股下跌4.94%,報20.2港元。
  • 國際排聯公布女排扣球時速排行榜:第一不是埃格努,朱婷無緣前十
    北京時間6月10日,近日,國際排聯官方發布了一則數據公告,根據數據可以得出,現役女子運動員中,進攻速度排名前十名的球員被歐美運動員壟斷,歐洲女排隊員佔得了八個席位,而排名榜首的不是義大利女排強力黑馬埃格努,而是巴西女排重炮接應坦達拉,以106.9km/h的速度力壓埃格努、博斯科維奇等猛將排在第一的位置
  • 14nm超十家客戶流片、年底批量出貨,中芯國際邁向歷史新階段
    與此同時,第二代FinFET N+1技術平臺開始進入客戶導入,作為代表著大陸技術最先進、配套最完善、規模最大、跨國經營的晶圓代工企業,在努力提升集成電路自給率、加快國產替代的大背景下,中芯國際邁入了新的歷史階段。中國作為晶片行業的後來者,一直在努力追趕行業最先進的工藝製程。
  • 中芯國際港股盤中跌超20%
    相關報導:  中芯國際掛牌科創板 開盤價漲幅逾245%  7月16日,歷時46天,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國際」)正式掛牌科創板,股票代碼為「688981」。  中芯國際創造了一系列科創板新紀錄:6月1日公布申報材料,4日接受一輪問詢,7日進行回復,10日公告上會審核,19日通過。此前,最快企業是中國通號用時66天。7月5日,中芯國際發布上市發行公告,確定發行價。  此次戰略投資者繳款總金額(包含經紀佣金)約為242.61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