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揚子鱷自然保護區,東北虎自然保護區可您聽說過東北黑蜂自然保護區嗎。東北黑鋒長得什麼樣,國家為什麼要給他設立專門的保護區呢?帶著種種疑問,我們這篇文章帶你了解東北黑蜂。東北黑蜂屬於蜜蜂科,蜜蜂屬,西方蜜蜂種,是在黑龍江省饒河地區特定的生態環境當中形成的具有典型形態特徵和生物學特性的優良地方蜂種。
東北黑蜂的具體形態特徵從鋒芒來看,體色分為兩種,一種背板為黑色,另一種第二三節背板有褐色環帶。東北黑蜂的雄蜂背板為黑色,毛色為深褐色至黑色,東北黑蜂的工蜂背板為黑色,有的在兩到三節背板有小褐色斑,毛色呈棕黑色,體長12到13毫米,吻長六點二到六點七毫米,肘脈指數為二點零至二點二,肘脈指數指的是將蜜蜂的前翅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前翅上兩條脈紋相接點的位置變化反映出來的數據。東北黑蜂的產蜜量高,在正常年段的產蜜期,十五框蜜蜂的群產量為五十到一百一十千克蜂蜜。但是東北黑蜂生產的蜂王漿量低,在東北地區氣候和蜜源條件下,蜂王漿的群產量為零點三到一點零千克。產花粉量居中,一般群產花粉三到五千克。
養蜂場應該設在有機農業生產區內或至少三年未使用過化學物質的自然植被區內,其次採蜜區必須有充足的蜜源植物並靠近清潔的水源。蜂箱必須遠離常規農田和遠離城鎮,工業汙染源,公路和鐵路垃圾填埋場,垃圾焚燒廠等容易受汙染的地方。其中特別需要作出補充的是定點蜂場附近三千米內需要有兩種以上的蜜源植物,例如椴樹,南瓜並有充足的輔助蜜粉源植物,例如山桃花,高粱花等,還有就是對清潔水源的要求,蜂場附近最好有清潔的小河,溪流不能緊靠水庫,湖泊,大河,因為蜜蜂返潮時很容易被風颳到水裡,蜂王交尾時也容易落水溺死。
了解了蜂場選址的要求,要想養殖東北黑蜂,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引進蜂群了,引進蜂群首先要注意時間,最好的時間就是購進蜂群後有一個主要蜜源的花期。你要是在東北養殖黑蜂,那就選擇在椴樹開花之前引進蜂群,這樣能夠保證蜂群飼料的儲備和培育適齡蜂。另外在引進蜂群時還要注意選擇品質優良的蜂群,這樣的蜂群裡的蜂王年輕產卵力強,從外形上看具有胸寬腹長健壯的特點。蜂群裡子脾的面積較大,封蓋子脾整齊成片,無花子出現,小幼蟲底部的蜂王漿多,蜂蛹發育飽滿有光澤。工蜂健康無病,幼年蜂和青年蜂多,出勤積極,性情溫順,開箱時安靜。巢脾平整完整,以淺棕色為好,雄蜂房少,具有這些特點的蜂群就是優良的風險了。
在東北關於黑蜂的養殖有這樣的一個諺語,春扎保暖壯蜂群,更換巢脾要跟緊,夏抓強群奪高產,蜂蜜蠟漿全實現,秋抓繁殖採蜜漿,椴樹花過轉回箱,冬抓管教保安全,加工風具備明年。這四句話涵蓋了黑蜂春夏秋冬的管理要點,下面的咱們就從春季管理說起,我們先看看春季管理都包括哪些內容。春季隨著氣溫逐漸回暖,應根據蜜蜂群勢和氣溫上升逐步撤出封箱的外包裝或保溫物。撤出時先撤上面,再撤四周,最後撤箱底,先撤強群,後撤弱群。經過一冬的蟄伏,終於拆掉保溫包裝了,每逢這時候蜜蜂都要進行排洩飛翔。我們要做的是選擇晴暖無風的一天,在上午十點以前把蜂群抬到場地,放在背風向陽的地方,每箱間隔二十釐米以上,可以分先後兩批,隔一箱打開一箱的巢門,並打開大蓋和草墊,促使蜜蜂出巢飛翔。
及時進行排洩飛翔可以改善蜜蜂的越冬狀況,促進繁殖,而且在排洩飛翔時,通過養蜂員觀察整頓蜂潮可以改進越冬存在的缺點,減少第二年蜂群在越冬時的損失。蜂蟎是節肢動物門,螯肢動物亞門,蛛形綱,厲蟎科的一種動物。它寄生在成年蜜蜂身體上或封蓋的蜂巢內,寄生之後會造成蜜蜂壽命縮短,採集能力下降,影響蜂產品的產量。當戶外溫度達到15攝氏度以上,黑蜂頻頻出巢,採集花粉花蜜時就要開始防治蜂蟎了,因為這時蜂群尚未大量繁殖,巢內子脾不多,蜂蟎沒有完全潛入蜂房中,比較好治。我們把蟎片放入蜂箱中,每隔半個月的時間要更換一次。蜂群過冬以後往往形成強弱不均的情況,如果全場蜂群的群勢都在五框蜂以上,可以過一個月再進行調整。如果平均全是在五框蜂,但強弱群勢懸殊就要進行調整。我們可以從蜂多的蜂群裡提出一框子脾抖落工蜂,放入群勢較弱的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