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中國,古老的節日的起源與原始的信仰、文化、天象以及與人文、自然文化都有一定的關聯。
我們人類的信仰大多數從兩個方面出發,一個是天地信仰,一個是對祖先的信仰。這些信仰多反映出古代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人們很多通過舉行祭祀活動,來表達對先人和自然的崇拜與敬仰,也蘊含著對先人的感恩以及傳承文明深邃的延續。
古老的文化的形成、發展需要一個過程,它在潛移默化中完善以及普及的。拿端午節來說,它有兩個主要的活動:一個是吃粽子,另外一個是競渡,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賽龍舟。
人們通過吃粽子、賽龍舟,來表達自己對先人、對歷史對文化的一種傳承,也同時給自己的生活添加一些樂趣。
需要糾正以及普及一下,很多人認為端午節是紀念屈原而發展起來的,這個認知是錯誤的。
其實我們現在的端午節是由在上古時代的龍圖騰祭祀慢慢演變而成的,很多人認為他的起源於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孝女曹娥、紀念介子推,但是在歷史演變的過程中,這些作為端午節的起源缺乏實際上的考考證,有點牽強附會。我們近代的端午節,其實在屈原年代以前,遠古時代就已經存在,並且經歷過幾百年的歷史發展以及演變而成的。
寫到這裡,祝大家端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