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中國最出名的成就,應該很多人會說到「基建」身上。因為經濟的高速發展,如今我們國家的城市建設越來越快,各地城市的高樓拔地而起,各種各樣的居民小區一一興建,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城市風貌得到了不少外國人的讚美。並且不僅如此,中國如致力於地標性建築的建設和攻克各大工程困難,包括港珠澳大橋,包括三峽大壩的建築成就,更會為中國贏得了「基建狂魔」的名頭,雖然並不是特別好聽,但從側面來講,也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成就。其實說起來,中國的基建實力屢屢受到讚美並非沒有大道理,就比如這個貴州版的「布達拉宮」就是一個體現。
在貴州獨山縣有一個佔地面積達到5900平方米水司樓,它就是盛名已久的貴州版「布達拉宮」,也是一個有著「天下第一水司樓」的貴州建築。除了佔地面積以外,這個建築還有著高99.9米,共計24層,投資2億的特點。並且該棟建築已經申報了3項的金氏世界紀錄,分別是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築,世界最高水族。布依族。苗族民族元素建築和世界最大牌樓,所以一經曝光,很快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而談到水司樓建設的歷史也很奇特,黔南州下轄的獨山縣中,距離縣城中心近20公裡的影山鎮是水司樓的建設地,這裡擁有著獨特的水族風情,也擁有著清新靜幽的旖旎風光,所以當地準備打造一出淨心谷景區,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收心養性的度假神帝,靠近胭脂河谷山脊的這裡,風景正好,很適合人們避暑旅遊。而水司樓也是為了增添景區的名氣,所以建設起來的。
事實上,水司樓會擁有這麼大的名氣並不是沒有道理,這裡最讓人覺得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這麼一個巨型建築,但它整棟的建造中卻沒有使用過一根螺絲釘,要知道這可是佔地6000平方米,高99.9米的建築,全部使用中國傳統木工中的卡榫技巧,用「奇蹟」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所以起初建設之後,這裡來了不少打卡的旅遊群體,讓這裡還沒開業就有著不小的名氣。
不過雖然整體上水司樓已經基本完工,但卻因為一些原因,這個建築的收尾階段陷入了停工,並且已經成為一座爛尾樓,也讓很多國人感覺十分可惜。漸漸地這裡沒了名氣,就是遊客也見不了多少。或許等到水司樓完全建成的那天,這裡才能重新奪回人們的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