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獨山縣燒掉400億」的視頻在網絡上熱傳,把堪稱水族「布達拉宮」的水司樓因為爛尾而被推上風口浪尖,也讓這座富麗堂皇、雄偉壯觀的建築走入全國人民的視野。據說,年財政收入不足10億的獨山縣,卻舉債400億打造景觀,其中,光是這座水司樓就花了2億,號稱「天下第一水司樓」。
水司樓在設計上也有其巧妙的地方,這樣一個巨型建築,沒有使用過一根螺絲釘,全部使用中國傳統木工中的卡榫技巧,用「奇蹟」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水司樓據說按照水族人依山傍水的傳統習俗修建,水書、幹豆花、馬尾繡等水族文化圖騰都被運用在設計之中,是水族人民的文化符號和智慧象徵。
雖然現在水司樓已經爛尾,但因為有著24層樓、99.9米高,進深240米的牌樓式宏偉外觀,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往參觀打卡,很多人都想親眼看看這樓有多震撼。更有遊客說,水司樓在夜景燈光的照耀下,很像《千與千尋》中湯婆婆標誌性的湯屋,非常有成為網紅景點的潛質。
天下那麼大,世界上還有很多爛尾建築成為了熱門旅遊景點,不知其中有沒有你曾經打過卡、發過朋友圈的地方呢?
最惹火的爛尾樓——故宮水晶宮
在著名的旅遊勝地北京故宮裡,原來也有一座爛尾樓!就是那部大熱的電視劇《延禧攻略》中魏瓔珞也是大家熟悉的令妃居住的延禧宮。延禧宮是故宮內的東六宮之一,到了現在,倒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水晶宮,如今是故宮著名的網紅景點。
為什麼有這樣一個名字呢?這個延禧宮戲裡戲外似乎都很招火,曾經一場火災把整個延禧宮都燒沒了,僅剩下一個宮門。復建不久後又被燒毀!皇帝感覺不妙,就找風水先生看一看,風水先生一個勁地說,哎呀,陛下,此地風水不好,容易招火,還是封起來吧。
等到溥儀當了皇帝,決定再重修延禧宮,但這地方容易招火呀!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那簡單,就建一個帶水的洋建築,以水克火!並命名為「靈沼軒」,俗稱「水晶宮」。整座建築中西結合,由巨大的石材建成,並且以金屬鋼架代替了木材,為的就是防火。
最有意思的是,在建築地下一層,原來打算是注水養魚,這樣在地下隔窗就可以欣賞水下景觀,其實有點兒類似於現在的海底世界。
但很快,清廷垮臺,延禧宮的大修也被迫停止,現在去參觀,只看見一個個空的鋼架子了。昔日輝煌的延禧宮,成為故宮裡唯一的爛尾樓,只是沒想到因為一部《延禧攻略》,這裡成為故宮最熱門的打卡勝地之一!
中國古代最大爛尾形象工程——陽山碑材
南京城同樣也是歷史古都和旅遊勝地,留下不少有趣的旅遊景點,其中之一,就是爛尾400年的中國古代最大形象工程——陽山碑材。
明成祖朱棣是趕走自己的侄子而當上皇帝的,可能因為這個緣故,他總有些心虛,怕自己死後沒有顏面見父親朱元璋!於是想著修一塊英雄紀念碑給他爹朱元璋,好減輕自己內心的愧疚感。
才一塊碑嘛,那還不簡單……朱棣要刻的可不是一般的碑!他要用一座山來做整塊碑!於是,全國數萬名工匠被徵集,在南京城附近的陽山開鑿碑材,所以又稱為陽山碑材。
這塊碑有多大?將整塊碑上下三部分豎起來,高有78米,足足有25層樓那麼高!重量更高達30000噸重!堪稱絕世碑材。為取此石材,有數千民工累死採石場,碑石附近的村就叫墳頭村,你細品一下這名字。
可是,朱棣的想法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要從南京邊上把這三塊如此巨大的石頭開鑿出來,拖到他爹的明孝陵,還要三個部分豎起來摞起來!這個工程放到現在也很難完成,不要說是幾百年前的明朝了!
最後這項形象工程在開工一年半後就不得不取消,倒是碑材開鑿現場留到現在,成為了南京城郊著名的旅遊景點。
一百多年沒有完工的違章建築——巴塞隆納聖家族大教堂
去西班牙巴塞隆納旅遊,一定會去參觀遊覽聖家族大教堂,這座大教堂建了一百多年,現在還在不斷施工。即使是違章建築100多年的爛尾樓,也減損不了它在世人心中的歷史地位。
這教堂真有那麼難搞嗎?要搞一百多年?
這個問題可能要問問教堂的設計者——西班牙天才建築大師安東尼奧·高迪。聖家族大教堂集高迪建築風格之大成,這被稱為高迪建築設計生涯裡的巔峰之作,只不過他已經去世差不多一百年。
聖家族大教堂始建於1882年,高迪於1883年接手主持工程,在設計中不斷融入自己的建築設計風格,像個瘋狂的甲方一樣,設計稿改完又改,這樣直到他73歲去世,教堂僅完工了不到四分之一,現在的建造者已經是第五代了。
有趣的是,聖家堂在過去136年裡都是違章建築,因為它一直到2018年才取得市政府頒發的建築許可證。聖家堂恐怕也是唯一沒有完工就被聯合國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並且還有136年的違章建築歷史的建築物。
這座巴塞隆納乃至西班牙最值得驕傲的偉大建築,據說會在2026年最終完工,那是高迪逝世100周年的日子。到時候來自全世界的遊客肯定蜂擁而至,又掀起打卡狂潮!
浪費800億!世界最大爛尾項目——杜拜「世界島」
杜拜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新興的熱門旅遊景點,除了哈利法塔、棕櫚島、阿拉伯塔等景點,這裡曾經也有一個耗資巨大,但最後不得不半道取消的旅遊項目——世界島。
杜拜的人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錢,所以總想搞些大項目,弄個大新聞!在2003年,就公布了一個相當轟動的「世界島」項目,耗資高達800億人民幣
這個「世界島」的野心很大,按照計劃,它總面積約為5.5平方公裡,採用填海造陸的方法造出大大小小300多個島嶼,擺出世界地圖的模樣,每一個島都以國家或者地區、又或者著名城市來命名,發展成一個具備世界各地風情的豪華度假區。
但這個野心實在大得沒邊了,2008年爆發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世界島」的開發商們資金被抽得乾乾淨淨,一個子都沒有了,更有陷入財務危機的受不住自殺。
最終,原計劃300個島嶼中有291個未被開發,只有9座島算是勉強成為了度假區。計劃中的非洲、亞洲、澳大利亞以及南美島更是除了沙子什麼也沒剩下。為這個項目投入的800多億,也像沙子一樣沉到了水底,「世界島」徹底淪為「史上最大的爛尾工程」。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