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中國歷史上,中國向來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強國,一直佔據著亞洲一哥的位置,直到清朝時期,中國近代以來飽受屈辱。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清朝敗於日本,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大降低;《馬關條約》喪權辱國,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0名中國軍人埋在日本123年,墓碑被刻羞辱性文字,至今無法歸鄉。
甲午戰爭已經過去了123年,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清朝雖然戰敗了,但是卻也湧現出了很多愛國志士,比如像丁汝昌、鄧世昌等愛國英雄。在戰爭結束之後,日軍虜獲了多名清朝的士兵,而這些士兵的10位也被日軍帶回了日本。到了日本他們受到了日軍慘無人道的對待,每天不僅要從事著高強度的工作,還要忍受日軍的侮辱和打罵,他們最終也被折磨致死。
目前,在日本共發現了10座清軍官兵墓,分別位於日本廣島的比治山和大阪的真田山。1894年9月15日,盛軍總兵衛汝貴率4000人在北洋水師掩護下登陸朝鮮對日作戰,因為北洋水師遭到日軍重創,衛汝貴部失去後援節節敗退,部分官兵被俘,衛汝貴後來也被清廷處決。有關甲午戰清軍俘虜的事鮮為人知,清廷將活著回來的視為「不祥之人」,刻意讓他們被遺忘,至於死難的清軍官兵更是沒人會關心。
據說這裡原來刻著「俘虜」二字,二戰後,日本怕中國人前來弔唁,便下令將這兩個字糟去,但令人心寒的是並沒有親屬甚至國人前來祭拜。據日方記載,這些軍人大都是戰鬥中重傷被俘,作為俘虜必定不會受到好的待遇,水土不服、重傷難愈之下便早早地死在了日本。他們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浴血奮戰,但在史書中已經找不到確切信息和作戰經歷,如今留下的只是破爛的石碑,和無家可歸的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