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燻蒸玫瑰花屬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

2021-01-17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硫磺燻蒸玫瑰花屬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

  網傳「玫瑰花茶八成硫磺燻蒸」  

  近日,微信群中流傳「市面上用來泡茶的幹玫瑰花,有八成被硫磺燻過」。報導稱,被硫磺燻蒸過的玫瑰花,會有部分因氧化形成的二氧化硫附著在玫瑰花上,進入人體後可形成亞硫酸鹽,長期喝被燻過的玫瑰花會危害身體健康,有致癌的風險。針對這一說法,國家食藥監總局最近通過官網進行了回應和解讀。北京晨報記者也採訪了相關專家,多角度探尋這則網絡流言的真相。

  國家食藥監:

  硫磺燻蒸玫瑰花製作代茶屬違法

  針對「市面上用來泡茶的幹玫瑰花,有八成被硫磺燻過」的說法,北京晨報記者進行了相關搜索,發現該流言大約始於2015年。部分發帖稱,用硫磺燻蒸乾玫瑰製成的玫瑰花茶顏色更為豔麗,賣相好。從成本角度來講,燻蒸過的玫瑰花不易返潮、生蟲,可以幫助商家避免損耗。而一些燻蒸玫瑰花茶一轉手被當作「純天然玫瑰花茶」出售,通過低進高賣,商家從中賺取差價,獲得利潤。

  最近,國家食藥監總局通過官網對「玫瑰花茶八成硫磺燻蒸」進行了回應和風險解讀。

  國家食藥監介紹,玫瑰花既是一種中藥材,被記載於2015年《中國藥典》中,其中的重瓣紅玫瑰在我國也被允許作為食品(主要為代用茶)。

  硫磺是我國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主要對食品起漂白、防腐的作用。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中規定,硫磺允許用於燻蒸水果乾類、蜜餞涼果、幹制蔬菜、淨表面處理的鮮食用菌和藻類、食糖、魔芋粉等食品類別。

  經硫磺燻蒸過的食品,允許有一定的二氧化硫殘留,最大殘留量從100mg/kg到900mg/kg不等。

  玫瑰花在GB2760食品分類系統中被歸類為茶製品,按規定不在允許使用硫磺燻蒸的食品類別之列。因此,用硫磺燻蒸玫瑰花的行為屬於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

  玫瑰花作為藥材和食品

  均有相應標準規定其二氧化硫的限量

  雖然玫瑰花作為食品在加工過程中不允許添加二氧化硫,但我國相關規定卻對作為食品或藥品的玫瑰花進行了二氧化硫含量的限定。

  對此,國家食藥監的解釋是,硫本身是自然界的元素之一,玫瑰花作為食品也有可能存在一定來自於自身或環境的二氧化硫本底。因此,即便在玫瑰花茶中檢測到二氧化硫殘留,也不能完全斷定其經過硫磺燻蒸或人為添加了二氧化硫,需要結合具體生產過程中的監管,確定是否有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

  據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增補本中規定,除11種中藥材(山藥、牛膝、粉葛、天冬、天麻、甘遂、天花粉、白及、白芍、白朮、黨參)工藝上必須用二氧化硫燻蒸的,其殘留量不得超過400mg/kg外,其他未經燻蒸但考慮到本底存在的中藥材及飲片,其二氧化硫殘留量規定不得超過150mg/kg。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也規定,「草藥及香料中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得超過150mg/kg」。

  玫瑰花如果作為藥材,應符合150mg/kg這一限量標準。

  玫瑰花作為食品雖然在加工過程中不允許使用硫磺燻蒸,但是由於存在本底帶入二氧化硫的因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供銷合作行業標準 代用茶》 GH/T 1091-2014標準,玫瑰花作為代用茶,其二氧化硫含量應不超過100 mg/kg。

  但值得注意的是,GH/T 1091-2014是行業標準,而非國家標準,這也就意味著,目前,玫瑰花作為代用茶還沒有統一國家標準來限定二氧化硫的含量。

  二氧化硫的健康傷害取決於攝入量

  玫瑰花茶中的二氧化硫殘留不可避免,是不是就意味著以後不能再喝了呢?

  對此,國家食藥監對玫瑰花茶中二氧化硫殘留進行風險解析時表示,食品中無論使用硫磺還是亞硫酸鹽類作為食品添加劑,最終都會以殘留二氧化硫的形式存在於食品中,人體通過食用含有殘留二氧化硫的食品而攝入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進入體內後生成亞硫酸鹽,並由組織細胞中的亞硫酸氧化酶將其氧化為硫酸鹽,通過正常解毒後最終由尿排出體外,因此少量的二氧化硫進入機體可以認為是安全無害的。

  國際權威的食品添加劑風險評估機構JECFA(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的安全性評價認為,二氧化硫的每日允許攝入量(ADI)為0.7 mg/kg bw。

  以體重為60公斤左右的成年人為例,即使終其一生每天都食用含有二氧化硫殘留的食品,只要每天攝入體內的二氧化硫不超過42 mg就應該是安全的。

  二氧化硫若攝入過量,會破壞消化道和呼吸道,使器官的黏膜受損,並產生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長期過量攝入二氧化硫則會引起慢性中毒,破壞人體內酶活力,影響對鈣的吸收。

  國家食藥監提醒,從生產角度,使用硫磺燻幹玫瑰花,會造成顏色漂白而變淺,並有二氧化硫的氣味,後期還要除味、加香。這樣造假成本會增加很多。但如果有證據證實確實用硫磺燻玫瑰花,則應按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處理。同時,消費者也不要過分追求產品的外觀特性,應理性購買食品。

  ■擴展

  這麼識別燻蒸玫瑰花茶靠譜嗎?

  針對如何避免購買到硫磺燻蒸玫瑰花茶,一些網友給出了看似很「實用」的建議,從外觀、味道、氣味等去分辨天然和燻蒸玫瑰,那麼這些方法真的靠譜嗎?

  受訪專家: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

  網傳辨別方法1:如果玫瑰花茶喝起來舌頭有刺激感、辣味或異味,需慎重購買,有可能用硫磺燻制過。

  阮光鋒:不排除有些企業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為了好保存、防止生蟲等原因,使用二氧化硫進行處理,這是違法的,應當嚴肅處理。但這種分辨方法可能並不太靠譜,實用性也不強。人的五官通常只能判斷一些過度燻蒸處理的產品,而且很多其他原因也可能導致玫瑰花茶有異味,並不能確認一定是二氧化硫。

  網傳辨別方法2:沒有用硫磺燻制過的玫瑰花茶,聞起來有自然的玫瑰花香,且花香較濃,用硫磺燻制的花香很淡,且帶一些酸味或刺鼻味。

  阮光鋒:這種說法不靠譜。在食品科學裡,感官評價的要求很高,大多是一些專業人士做的,普通人通過聞氣味、嘗味道根本無法區分出差異。

  網傳辨別方法3:沒用硫磺燻制的一般呈紫紅色,有點紫黑,用硫磺燻制過的紫黑色已褪去,玫瑰花茶看起來鮮亮明豔,賣相更好。

  阮光鋒:玫瑰花本身就有各種各樣的顏色。

  網傳辨別方法4:含硫的玫瑰花茶一般是高溫烘乾,特別容易碎,掉下來的是很細小的碎末。無硫的不容易碎,掉下來也是比較大的碎片。

  阮光鋒:是不是容易碎主要和花瓣剝下來的工藝及花瓣本身大小有關。有些工藝比較好,花瓣沒有弄破。有些在加工時可能花瓣已經被弄破了。

  ■延伸

  食用玫瑰花

  能行血理氣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於國泳介紹,中醫臨床上,入藥玫瑰花是乾燥後的玫瑰花蕾,具有理氣解鬱、和血散瘀的功效,用於肝胃不和,脘腹疼痛,胸悶嘔惡,飲食減少或腹瀉;婦女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瘀腫疼痛;血瘀出血,吐血,咯血;癰腫或乳癰初起。

  玫瑰花還是藥食同源的佳品,是養生和烹製藥膳的上好食材。一般會選用已經盛開的玫瑰花瓣,烹製玫瑰玻璃肉、玫瑰豆腐、玫瑰沙拉、玫瑰花粥等美味佳餚,還可以製成玫瑰花醬、 冰糖玫瑰、玫瑰醋、玫瑰花糖、玫瑰膏、玫瑰酒等。玫瑰花泡水代茶飲用,根據口味加糖或蜂蜜,有理氣和血、舒肝解鬱、降脂減肥、潤膚養顏等作用,對於婦女痛經、月經不調功效顯著。

  由於玫瑰花中含豐富的揮髮油(玫瑰油),可以經過蒸餾或是萃取的方法,提取玫瑰精油,口服有緩解焦慮、愉悅心情的作用,外用滋潤皮膚、促進細胞再生、淡化細紋、抗衰老。

  由於玫瑰花活血散瘀的作用,月經量過多的人在經期最好不要飲用,有出血性疾病急性期慎重選用。玫瑰花性溫,內熱熾盛者慎用。本身胃寒、腹瀉的人也不適於食用玫瑰花。常感到疲倦,身體虛弱的人同樣不適合食用玫瑰花,否則疲倦感會增加。

  夏日出汗多、胃口差

  可泡製玫瑰三花飲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於國泳表示,夏季烈日炎炎,一般人出汗較多,不顯性蒸發也增多,夏季養生要訣之一就是及時、適時補充水分。另外,大部分人夏天還會遭遇胃口差、睡眠不安等問題,為此,她特別向大家推薦一款三花茶。

  取玫瑰花、綠萼梅、合歡花各 3-5g,用熱水衝泡代茶飲。綠萼梅有疏肝解鬱、開胃生津的功效,可以幫助緩解夏季胃口差的問題。合歡花能理氣解鬱、養心安神,有助於夏夜安眠。

  玫瑰花疏肝理氣、和血調經,可令氣血順暢。

  「這三花,氣味芳香,飲後讓人吃得香,睡得好,兼調氣血,可以安度盛夏。

相關焦點

  • 闢謠丨被硫磺燻過的食品,其實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
    硫磺燻蒸法主要應用於藥材加工,如菊花、生薑等,可用硫磺燻蒸的食物有銀耳、大棗、枸杞、桂皮、花椒、豆製品等,這種方法早在2005年時就以被完全禁用,而一些不法商販在利益驅使之下,無視人們的生命健康,仍違規使用硫磺燻蒸法。用硫磺燻蒸法燻制過的食物色澤鮮亮,外觀好,硫磺燻制可以破壞植物表層的蠟質,使需要脫水的食物更易乾燥,並且還能防蟲防黴,延長食物的保存期。
  • 硫磺燻八角,二氧化硫超標16倍,還能放心吃嗎?
    02二氧化硫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劑除了天然存在,大部分人擔心的是人為添加二氧化硫。實際上,二氧化硫在食品工業中也是一種食品添加劑,應用非常廣泛。早在16世紀,荷蘭人就發現在葡萄酒的釀製、貯存過程中,用硫燻或少量加入的方式可有效防止氧化變酸,保證酒質的穩定和口感新鮮。
  • 來論|又見「硫磺八角」,能否強制檢測
    然而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這個龐大的交易量背後,卻有著一個公開的秘密:八角市場正在被違規的「硫磺八角」吞噬。據檢測,這種八角的二氧化硫超原標準16倍。廣西是全國八角主要產區。然而這裡的八角卻與硫磺扯上關係。新華社2012年曾報導,九成八角靠「硫磺燻蒸」保鮮。曝光之後,當地有關部門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加大執法力量,增加抽檢頻次,以制止硫磺燻制八角流入食品藥品生產加工環節。
  •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的食品分類解讀
    為更好地規範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建立了一套涵蓋16個食品類別的食品分類系統。它是食品添加劑在使用時的定位工具。本文旨在指導使用者科學合理應用該標準中的食品分類系統。食品分類原則  食品分類系統針對食品添加劑使用的特點劃分食物類別,主要以食品原料為基礎,結合加工工藝進行劃分,同時以食品行業分類標準或食品標準體系作為重要參考。
  • [泰安]一次性筷子熱水泡出黃湯 專家:硫磺燻蒸漂白
    一次性筷子熱水泡出黃湯  專家稱,筷子或用硫磺燻蒸漂白對於這種情況有專家解釋這些「掉色」筷子極有可能是經硫磺燻蒸「美容」過。  「一次性筷子不能用,聽說廠子加工的筷子都要經過化學處理。」市民王女士對記者說,使用這樣的筷子對身體不好。  「我的女兒現在上高中,課程緊張,有時候就不回家吃飯。」王女士說,她給女兒買了一套盒裝餐具,裡面有不鏽鋼小勺、筷子和叉子。」
  • 廣西硫磺八角:20斤硫磺燻出2噸八角,二氧化硫超原標準16倍
    根據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硫磺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但八角並不在其適用範圍之列。8月底,新京報記者在該市場搜集硫磺八角樣品送檢,結果顯示,二氧化硫殘留量達到500mg/㎏,相比原八角國標,超標16倍多。
  • 青島這家饅頭店違法使用添加劑,罰款4000元!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8日訊 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今年第16期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情況的通告。嶗山區寶光饅頭店生產經營的「大饅頭」經省級抽樣檢驗,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項目不符合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 被硫磺燻蒸過的黃花菜,吃起來發酸,教你三招如何辨別真假?
    老丈人說,平時在小飯館吃的很多黃花菜看著很漂亮,但是吃著很多發酸,遇到差的還會有骨怪味,這種黃花菜就是用硫磺燻過的。用硫磺燻過的黃花菜顏色亮白,看著好看,所以賣的價格也高,一些無良商家就會通過硫磺燻蒸的方法來提高黃花菜的賣相,從而提高賣價,掙更多的錢。但是用硫磺燻蒸過的黃花菜,吃著口感不好,吃多了對身體也不好。
  • 開展透明工廠全球直播,洽洽食品的品質攻堅戰打響
    日前,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10批次不合格食品通報中,1批次洽洽瓜子位列其中。通告顯示,標稱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北京超市發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超市發甘家口店經營的小而香奶油味西瓜子,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隨後,洽洽食品對有關情況進行了公開解釋。
  • 硫磺燻制八角調查:二氧化硫超標16倍 銷往飯店食堂
    根據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硫磺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但八角並不在其適用範圍之列。8月底,新京報記者在該市場搜集硫磺八角樣品送檢,結果顯示,二氧化硫殘留量達到500mg/㎏,相比原八角國標,超標16倍多。
  • 藥典委:禁止以外觀漂白為目的對藥材進行硫黃燻蒸
    一、參照FAO及WHO制定的「食品添加劑通用標準」(第35屆CAC大會2012年更新)12.2.1項的有關規定,即草藥及香料中亞硫酸鹽殘留量「以二氧化硫計不得過150mg/kg」,比照了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1)中關於硫黃燻蒸的最大使用量標準,結合國內相關研究數據,經組織藥典委員、專家反覆研究,制訂了中藥材及飲片中亞硫酸鹽殘留量(以二氧化硫計)不得過150mg
  • 一次性筷子20分鐘染黃一杯熱水 或是硫磺燻蒸所致
    記者在鄭州街頭走訪發現,儘管一些餐飲企業也同時提供可重複使用的筷子,但仍有許多食客還是拿起了一次性筷子吃得津津有味:  記者:為啥選擇一次性筷子呢?  消費者:一次性筷子感覺還好點,別的筷子感覺好多人都用過。  在鄭州市健康路上一家燴麵館內,儘管餐桌上擺出來的都是消毒後的竹筷子,不過當有顧客提出索要一次性筷子時,店員也都很爽快地拿出來。
  • 廣西「硫磺八角」為何專坑國人?
    然而,這個龐大的交易量背後,卻有著一個公開的秘密:八角市場正在被違規的「硫磺八角」吞噬。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在高峰市場,為了縮短工時、降低成本,大部分商家使用硫磺燻制八角,而批發商為了逐利,也會採購硫磺八角,並銷往各地的飯店、食堂等,僅8月中旬,這裡的八角日均出貨量可達300噸左右。
  • 湖北通報16批次不合格食品 沃爾瑪超市售賣不合格漢江清水魚
    而硫酸鋁鉀、硫酸鋁銨在食品中作膨鬆劑、穩定劑使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中規定按照生產需要適量添加,但鋁的殘留量應≤100mg/kg,此次抽檢的老三峽餅經當地局核實為假冒偽劣產品。
  • 黑作坊滷鴨水裡加添加劑 老闆自曝行業潛規則
    執法人員發現,在該小區14棟3單元1樓有一家滷鴨子作坊,該作坊既無工商營業執照,也無食品生產許可證等證件,屬於典型的黑作坊。在對該作坊的檢查中,執法人員還發現了日落黃、日落紅兩種食品添加劑。執法人員在對作坊內的食品進行抽樣後,當即對餘下的食品進行了封存,並將作坊老闆楊某夫婦帶回進行調查。
  • 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 福海源公司被罰1萬
    信網11月14日訊 近日,信網(0532-80889431)從嶗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獲悉,由於青島福海源水產品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海源公司」) 分裝生產超範圍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的食品,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依據該法,嶗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其進行了處罰,罰款福海源公司10000元人民幣。
  • 食品或保健食品等中添加西地那非屬違法行為
    2016年5月1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食品安全風險解析:警惕部分產品非法添加「西地那非」》稱,西地那非為處方藥,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食品或保健食品等中添加西地那非屬違法行為。西地那非的商品名為「萬艾可」,1998年3月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FDA)批准用於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ED)。
  • 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關華豆膠被銷毀
    日前,質檢總局發布了1月份全國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信息,73批進口食品因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未準入境,涉及10類產品,主要是糖類、飲料類和幹堅果類,主要項目是標籤不合格、食品添加劑超標和證書不合格。其中義烏市雲玥進出口有限公司進口的冰淇淋粉,因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關華豆膠,被依法銷毀。浙江台州檢驗檢疫部門提醒消費者,在挑選進口商品時,要注意四個關鍵點,首先要關注權威機構的公告,列入問題產品名單或有風險警示的產品請勿購買。其次,要查看進口食品包裝上有無合格的中文標籤。
  • 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評估
    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評估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含義:    首先,每一種食品添加劑都需要經過嚴格的評價和檢驗,甚至經過一系列的動物實驗,對其急慢性毒性、遺傳毒性、致癌毒性等進行綜合評價,在確認其限量使用對身體沒有安全隱患後才可以被批准使用,以確保人體食用的安全性。
  • 酸梅湯加入過期食品添加劑,罰款三萬元
    近日,李滄區市場監管局集中向社會曝光了兩起食品藥品案件。自開展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專項行動以來,李滄區市場監管局秉持「處罰是最有力的監管、曝光是最有力的震懾」理念,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從嚴從重從快查處違法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