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的食品分類解讀

2020-12-05 中國工商報


  近年來,食品安全標準執行過程中碰到不少問題,是因為目前我國沒有統一的食品分類規範,不同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通用標準又對應不同的分類系統,如再加之SC分類系統、抽檢監測分類等,可能在原料篩選、生產使用、合格判定等方面產生或多或少的困惑。為更好地規範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建立了一套涵蓋16個食品類別的食品分類系統。它是食品添加劑在使用時的定位工具。本文旨在指導使用者科學合理應用該標準中的食品分類系統。

食品分類原則
  食品分類系統針對食品添加劑使用的特點劃分食物類別,主要以食品原料為基礎,結合加工工藝進行劃分,同時以食品行業分類標準或食品標準體系作為重要參考。
  本分類系統包含了最大可能完整的食物類別,包括那些不允許使用添加劑的食物品種。考慮到今後食品中添加劑使用的管理,某些目前我國尚不普遍食用的食物品種,參照GSFA《食品添加劑通用法典標準》,也被列入本系統。
  食品分類採用分級系統,如允許某一食品添加劑應用於一個大類時,則允許其可應用於該大類下的所有亞類(另有規定的除外);同樣,允許一種食品添加劑應用於某一個亞類時,也就意味其次亞類食品亦可使用。
  本食品分類系統作為食品添加劑在使用中的定位方法,僅適用於本標準。

食品分類易混淆問題舉例
  與其他食品安全通用標準的混淆
  例如稀奶油在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屬於乳及乳製品,但在食品中汙染物限量標準中屬於動物油脂。
  與SC分類系統的混淆
  食品生產許可將食品分為31大類,兩個分類系統只有部分類別相同。現舉例說明:
  按照GB2760-2014食品分類系統,肉鬆類(食品分類號為08.03.07.01)、肉乾類(食品分類號為 08.03.07.02)、肉脯類(食品分類號為08.03.07.03)這3類歸屬於熟肉乾製品(食品分類號為08.03.07),與醬滷肉製品(食品分類號為08.03.01)是並列的關係;肉製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06版)將肉製品分為5個申證單元,其中醬滷肉製品的申證單元包括白煮肉類、醬滷肉類、肉糕類、肉凍類、油炸肉類、肉鬆類和肉乾類等,這3類食品和醬滷肉製品是從屬關係。在GB2760-2014標準中,亞硝酸鈉和亞硝酸鉀是可以使用在醬滷肉製品類(食品分類號為08.03.01)中,不可以使用在熟肉乾製品(食品分類號為08.03.07)中。因此,在判定這3類食品的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範圍、使用量時應考慮周全。
  在GB2760-2014食品分類系統中,料酒產品應歸為調味品(食品分類號為12.0)中的料酒及其製品(食品分類號為12.07),但是料酒的SC申證單元為液態調味料,可能企業會按照GB2760-2014中液態複合調味料(食品分類號為12.10.03)來使用添加劑,或者機構在判定時也可能考慮不周。
  按照GB2760-2014食品分類系統,麵包屬於焙烤食品中的麵包類(食品分類號為07.01),不屬於糕點類(食品分類號為07.02),且麵包與糕點雖同屬焙烤食品,兩者為並列關係;而按照生產許可分類系統,麵包屬於糕點,兩者為從屬關係。
  按照GB2760-2014食品分類系統,饅頭屬於糧食和糧食製品(食品分類號為06.0)中的發酵麵製品(食品分類號為06.03.02.03),不屬於糕點類(食品分類號為07.02),且饅頭與糕點類分屬不同的食品大類。但按照生產許可分類系統,饅頭屬於糕點,兩者為從屬關係。按照GB2760-2014糕點允許限量使用甜味劑如甜蜜素、安賽蜜等,而發酵麵製品不允許使用。

使用注意事項
  充分結合產品原料、工藝以及執行標準等綜合判定
  食品分類時,可借鑑一些產品標準。收集方式可搜索關鍵詞,如分類、術語、通則等查閱。如GB/T36193-2018(水產品加工術語)、GB/ T20903-2007(調味品分類)、GB/T30645-2014(糕點分類)等。
  分類不能僅僅以產品名稱來定義分裂,需綜合原料、工藝等。如產品名稱標稱為豆腐乾,但產 品 配 料 中 為 大 豆 蛋 白 ,該 產 品 按 照GB2760-2014食品分類系統應歸為非發酵豆製品下的新型豆製品(食品分類號為04.04.01.05);如某牛肉製品,生產工藝中涉及烤制(或油炸)工藝,雖產品名稱為風乾牛肉,但工藝與肉乾(GB/T23969-2009)工藝有所差異,可歸為燻、燒、烤(或油炸)肉製品類等;如粽子,食品分類系統中「07.02.01中式糕點(月餅除外)」涵蓋了水蒸類糕點,根據生產產品原料、加工工藝等特點可以歸類為水蒸類糕點的,可以按照GB2760-2014中中式糕點的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但速凍粽子結合其生產工藝特點卻歸為冷凍米麵製品(食品分類號為06.08)。
  綠色食品使用食品添加劑規定
  如某產品聲稱為綠色食品,其食品添加劑使用應符合NY/T392-2013綠色食品食品添加劑使用準則。
  餐飲食品使用食品添加劑規定
  無論是預包裝食品還是散裝食品,食品添加劑使用都必須符合GB2760-2014的規定。餐飲環節加工製作的食品如能按照GB2760-2014食品分類原則明確食品歸屬類別的,要按照標準相應食品類別的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如飲料、熟肉製品等。但應注意餐飲環節禁止使用亞硝酸鹽的規定。
  保健食品使用食品添加劑規定
  GB2760-2014食品分類系統中未單獨規定保健食品類別,但GB16740-2014中明確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GB2760的規定,是指產品具有普通食品通常形態和食用量的保健食品,如飲料、發酵乳等,可參照相應規定執行。
  其他可能的問題
  分類中常見因使用人員一些常識問題,可能導致混淆,例如想當然地認為食用菌製品歸屬為蔬菜製品,或葡萄酒歸屬果酒,而依據GB2760-2014,醃漬的蔬菜和醃漬的食用菌為平行兩類,食品分類代碼分別為04.02.02.03和04.03.02.03。而果酒和葡萄酒也為平行關係,食品分類代碼分別為15.03.01和15.03.03。

總結與體會
  食品分類一直都是食品標準使用中的難點,並且各分類系統只適用於相應的食品標準。日常工作中一定不能混淆與其他標準、SC等分類,認真理解掌握GB2760-2014中的食品分類系統,並參照配套實施指南中詳細的食品分類說明,充分結合原輔料、工藝、執行標準等,科學合理進行分類。另外,還要注意收集來自各部門的復函、回復等,並要注意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可能增加使用範圍的衛健委通告等。

□餘曉琴 (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院)

相關焦點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食品產品標準使用解讀
    2 標準主要內容和應用 前 言: 前言中一定要注意標準的替代情況,尤其注意修改部分的內容。這些內容可以從標準的編制說明、標準發布後的解讀充分掌握。
  • 硫磺燻蒸玫瑰花屬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
    硫磺是我國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主要對食品起漂白、防腐的作用。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中規定,硫磺允許用於燻蒸水果乾類、蜜餞涼果、幹制蔬菜、淨表面處理的鮮食用菌和藻類、食糖、魔芋粉等食品類別。  經硫磺燻蒸過的食品,允許有一定的二氧化硫殘留,最大殘留量從100mg/kg到900mg/kg不等。
  • 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評估
    申請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生產、經營、使用或者進口的申請人提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許可申請時應提交——    1.添加劑的通用名稱、功能分類,用量和使用範圍;    2.證明技術上確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資料或者文件;    3.食品添加劑的質量規格要求、生產工藝和檢驗方法,食品中該添加劑的檢驗方法或者相關情況說明;    4.安全性評估材料,包括生產原料或者來源
  • 食品安全標準中沙門氏菌解讀
    沙門氏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主要分布在人類和動物的腸道,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即腸道中的沙門氏菌從糞便中排出,然後由昆蟲或其他生物媒介汙染水源和食物,又被人或其他動物攝入,病原體又經糞便再次被排出,如此連續循環傳播。肉蛋類食品及動物飼料的地域流通加快了這一循環,導致沙門氏菌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分布。雞肉和雞蛋是人致病沙門氏菌的主要傳播媒介。
  • 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GB 10769)標準解讀
    該類產品主要包括嬰幼兒穀物輔助食品、嬰幼兒高蛋白穀物輔助食品、嬰幼兒生制類穀物輔助食品、嬰幼兒餅乾或其他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等。GB 10769主要內容  標準對所使用的原料、感官、能量和營養成分含量都有具體要求,並嚴格規定其汙染物、真菌毒素和微生物限量。
  • 皇家寵物食品解讀農業農村部寵物食品新規
    消費者可以遵照何種標準來挑選優質放心的寵物食品?寵物食品包裝上寫的一定是真實的信息嗎?在過冬屯糧之際,皇家寵物食品為大家詳細解讀行業新規。 就安全衛生問題而言,之前適用於寵物食品的衛生指標僅有沙門氏菌一項,而在新頒布的《寵物飼料衛生規定》中將檢測標準增加到了21項。在檢測項目中,沙門氏菌和真菌毒素是大眾最熟悉也最關心的項目之一。沙門氏菌可能會引起動物疾病的發生,嚴重的導致死亡。而真菌毒素嚴重的話則會造成食物中毒。
  • 桶裝水質量不穩定、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劑……達州整治...
    桶裝水質量不穩定、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劑……達州整治...整治「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進行時「你們要對生產過程嚴格管理,進一步提升生產工藝,按照《飲料生產許可審查細則》的標準開展自查自糾……」針對達州市2019年度「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中「食品安全監管不到位」問題,近日,萬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全市4家桶裝水生產企業負責人召開了質量安全約談會。
  • 關於擬廢止《食品添加劑 果膠》等8項輕工行業標準的公示
    按照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和推薦性標準集中覆審的工作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相關行業協會、標準化技術組織對《食品添加劑 果膠》(QB 2484-2000)1項強制性行業標準和《食品工業用助濾劑 硅藻土》(QB/T 2088-1995)等7項推薦性行業標準進行了審查和評估,擬予以廢止
  • 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關華豆膠被銷毀
    日前,質檢總局發布了1月份全國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信息,73批進口食品因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未準入境,涉及10類產品,主要是糖類、飲料類和幹堅果類,主要項目是標籤不合格、食品添加劑超標和證書不合格。其中義烏市雲玥進出口有限公司進口的冰淇淋粉,因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關華豆膠,被依法銷毀。浙江台州檢驗檢疫部門提醒消費者,在挑選進口商品時,要注意四個關鍵點,首先要關注權威機構的公告,列入問題產品名單或有風險警示的產品請勿購買。其次,要查看進口食品包裝上有無合格的中文標籤。
  • 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 福海源公司被罰1萬
    信網11月14日訊 近日,信網(0532-80889431)從嶗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獲悉,由於青島福海源水產品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海源公司」) 分裝生產超範圍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的食品,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依據該法,嶗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其進行了處罰,罰款福海源公司10000元人民幣。
  • 食品配料粉碎機_寶利機械使用方便
    食品配料粉碎機,寶利機械使用方便,在每一個階段,我們都將全心付出、時刻關注。食品配料粉碎機, 複合配料中在終產品起工藝作用的食品添加劑應當標示,推薦的標示方式為在複合配料名稱後加括號,並在括號內標示該食品添加劑的通用名稱。如醬油應標示醬油(含焦糖色)。複合配料中在最終產品不起工藝作用的食品添加劑,無需標示。
  • 衛生部規定食品包裝須註明添加劑以及致敏物質
    衛生部規定食品包裝須註明添加劑以及致敏物質   本報訊(記者李雙全)即日起,食品添加劑不再「躲貓貓」了,必須在食品包裝上註明通用名稱。由衛生部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昨日正式實施。
  • 青海發布2021年第一期抽檢信息,這批次調味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食品夥伴網訊 1月12日, 青海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1年第1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檢出1批次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  抽檢信息顯示,不合格產品為循化縣街子駝泉調料坊銷售的標稱生產企業為蘭州尤蘇福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恆味調味料,生產日期為2019-05-05,規格型號:90克/袋,經中譜安信(青島)檢測科技有限公司檢驗,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不符合GB 2760-2014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
  • 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超標!這9批次食品別再買了
    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超標!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合格樣品218批次,不合格樣品9批次。發現的主要問題是獸藥殘留、微生物汙染、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質量指標與標籤標示值不符。
  • 快餐食品包裝中檢出致癌物質|食品安全重「裡子」,也別忽視面子
    當日,涉事方回應稱,已經從全球的連鎖快餐店食品中撤掉了全部含有PFAS的包裝,正在與供應商探索進一步的改善方案。而針對中國市場,則均通過官方微博表示,在中國使用的食品包裝材料中沒有添加PFAS,完全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 酸梅湯加入過期食品添加劑,罰款三萬元
    近日,李滄區市場監管局集中向社會曝光了兩起食品藥品案件。自開展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專項行動以來,李滄區市場監管局秉持「處罰是最有力的監管、曝光是最有力的震懾」理念,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從嚴從重從快查處違法案件。
  • 山東這32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微...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中規定,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在韭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1mg/kg。韭菜中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超標的原因,可能是菜農對使用農藥的安全間隔期不了解,從而違規使用或濫用農藥。
  • 2017食品安全熱點7:無礬油條的鋁超標引關注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韓肖/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2日訊 (記者 吳曉薇)油條中有鋁殘留怎麼辦?2017年12月,上海一家網紅餐飲店的「無礬油條」鋁超標9倍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譚斌在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表示,「無礬油條」有別於無鋁油條。
  • 「中食安信解讀」GB 10769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徵求意見稿)
    中食安信將徵求意見稿與現行版本內容做比較,就其主要變化和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解讀如下:1.修改了範圍、術語、定義和產品分類的描述為了進一步明確法規的適用範圍,在徵求意見稿的適用範圍中更改為「適用於6~36月齡較大嬰兒和幼兒食用的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術語中更新了較大嬰兒定義,可以儘可能的規避因適用人群概念模糊而帶來的風險;定義中提高了穀物乾物質佔比含量為50%,主要原料中增加了小米的表述;在產品的分類描述中,增加了具體的產品類別「如餅乾
  • 貴州通報28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質量指標、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規定,鮮豆腐皮中不得使用山梨酸及其鉀鹽。造成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商家不了解相關標準,為了延長產品保質期而超範圍使用。山梨酸及其鉀鹽是一種相對無毒的食品添加劑,在生物體內可被代謝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