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海鮮網售火了!多地緊急提醒:這種海鮮近期謹慎使用

2020-11-30 千龍網

資料圖,千龍網發

走進海鮮市場,相比冷冷清清的現場批發零售,網上銷售卻是如火如荼。

為此,市場還為外賣員開了專門的拿貨通道,一時間快遞海鮮這種新的消費方式火了……

但最近多地發布食用海虹安全警示,吃這種海鮮,一定要注意。

快遞海鮮火了

「閃送17號,馬家堡的貨是誰的?」

「我的,在這兒呢!」

19日下午2點,來到北京京深海鮮市場北2門,只見兩張鐵桌子外20名快遞小哥正排隊取單。桌子的另一側幾位商戶提著剛剛包裝好的海鮮,看著手機,尋找著相應的外賣員。

「你看,這段時間,市場裡沒什麼消費者,但線上訂單成了購買海鮮的主要方式。像我用三部手機接單送貨,都忙不過來呢!」扛著兩箱貨的快遞員徐明邊往外走邊說。

記者發現,北2門已成了海鮮快遞的專用通道。除了排隊取貨的快遞員,一邊的道邊,樹下,三三兩兩的快遞員都拿著手機忙著接單。

路邊,幾十輛快遞專用電動車排了幾十米長。個別快遞員,剛停下車,就坐在車上開始了接單。

10多分鐘後,送完一單貨的徐明又趕了回來。

「如今,人們的消費方式變了。」在京琛海鮮市場經營了5年的老馬感慨地說,「前一段北2門還被一塊鐵板封著,我們隔著鐵板向來往的市民推銷海鮮,都沒人搭理,那時銷量是真少。」

「現在,每天銷量大多來自於線上,微信訂貨、轉帳,再由快遞送貨已成了趨勢。大家也都開了網店。像徐明他們,很多人也轉到我們這送貨。」老馬說,快遞海鮮真是火了,也解決了我們當前銷路的問題。

多地發布食用海虹安全警示

近日,唐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用海虹安全警示。

秦皇島山海關區政府也發布緊急通知,檢測出其貝類毒素超標4倍以上。提醒消費者近期不宜食用海虹。

消息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為什麼小小的海虹會引起這麼大的波瀾?

為什麼現在吃海虹易中毒?

海虹,是一種外殼呈現黑褐色的雙殼類軟體動物也被稱為「貽貝」,是我們北方地區常見的一種能吃的貝類。

之所以食用海虹容易引起中毒,主要是因為海虹等一些貝類生物食用了有毒物質,然後在體內蓄積毒素造成的。

通過麻痺性貝類毒素的發展規律發現,貽貝動物中麻痺性貝類毒素的含量在每年4、5月份將達到最高,這也是每年到了此時「海虹中毒事件」高發的根本原因。

需要明確的是,海虹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吃普通的海虹並不會導致中毒。

海虹有毒,主要是由於海虹食用了一種具有毒性的赤潮(含有麻痺型貝毒)之後,毒素在其體內蓄積所導致的。

這類毒素比較特別,它們極耐高溫,家中普通的加熱方式並不能降解毒素;就算是吃了已經烹調過的海虹,也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

毒海虹中含有的麻痺性毒素毒性很強,和河豚毒素、織紋螺類似。這種毒素不光可能在海虹中出現,在扇貝、牡蠣等貝類食物中同樣可能出現。

當食用了含有麻痺性貝類毒素的海虹等貝類動物後,很容易導致食物中毒,會出現頭痛、噁心、四肢肌肉麻痺、皮疹、發燒、甚至呼吸停止等中毒症狀。

如何預防海虹中毒?

1、購買要留神

貽貝等貝類食品可以食用,但要儘量避免購買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在4、5月份這種赤潮爆發的高峰期,建議不要採捕或購買(食用)野生貝類食品。

2、到正規場所購買

無論是貝類還是其他食品,購買時都要挑選放心、有保障的場所,大型超市或者正規農貿(海鮮)市場,其衛生和安全性更有保障,進貨、包裝等流程也會有嚴格的監測和質量把控,相對而言更加放心。

3、食用之前要去掉內臟

被麻痺性毒素侵襲的貝類食品,從外觀看起來和普通貝類食品並無太大差別,所以在食用過程中要做好預防。

在貝類生物的所有組織器官中,麻痺性貝毒在消化腺、裙邊、鰓部、性腺等部位含量較多。所以,食用前要去掉貝類食品的內臟,嚴格去除其消化腺和裙邊,減少毒素,降低中毒風險。

4、吃肉可以,不建議喝湯

麻痺性貝毒是一種水溶性生物毒素,在烹煮的過程中會逐步溶解到湯汁中,所以不建議喝湯。

並且,貝類等海鮮食品本屬於高嘌呤食品,一般湯中的嘌呤物質含量較高,食用會升高體內尿酸,增加高尿酸血症等問題的發生風險,因此也不建議飲用。

來源:北京日報、科普中國、千龍網綜合

資料圖,千龍網發

走進海鮮市場,相比冷冷清清的現場批發零售,網上銷售卻是如火如荼。

為此,市場還為外賣員開了專門的拿貨通道,一時間快遞海鮮這種新的消費方式火了……

但最近多地發布食用海虹安全警示,吃這種海鮮,一定要注意。

快遞海鮮火了

「閃送17號,馬家堡的貨是誰的?」

「我的,在這兒呢!」

19日下午2點,來到北京京深海鮮市場北2門,只見兩張鐵桌子外20名快遞小哥正排隊取單。桌子的另一側幾位商戶提著剛剛包裝好的海鮮,看著手機,尋找著相應的外賣員。

「你看,這段時間,市場裡沒什麼消費者,但線上訂單成了購買海鮮的主要方式。像我用三部手機接單送貨,都忙不過來呢!」扛著兩箱貨的快遞員徐明邊往外走邊說。

記者發現,北2門已成了海鮮快遞的專用通道。除了排隊取貨的快遞員,一邊的道邊,樹下,三三兩兩的快遞員都拿著手機忙著接單。

路邊,幾十輛快遞專用電動車排了幾十米長。個別快遞員,剛停下車,就坐在車上開始了接單。

10多分鐘後,送完一單貨的徐明又趕了回來。

「如今,人們的消費方式變了。」在京琛海鮮市場經營了5年的老馬感慨地說,「前一段北2門還被一塊鐵板封著,我們隔著鐵板向來往的市民推銷海鮮,都沒人搭理,那時銷量是真少。」

「現在,每天銷量大多來自於線上,微信訂貨、轉帳,再由快遞送貨已成了趨勢。大家也都開了網店。像徐明他們,很多人也轉到我們這送貨。」老馬說,快遞海鮮真是火了,也解決了我們當前銷路的問題。

多地發布食用海虹安全警示

近日,唐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用海虹安全警示。

秦皇島山海關區政府也發布緊急通知,檢測出其貝類毒素超標4倍以上。提醒消費者近期不宜食用海虹。

消息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為什麼小小的海虹會引起這麼大的波瀾?

為什麼現在吃海虹易中毒?

海虹,是一種外殼呈現黑褐色的雙殼類軟體動物也被稱為「貽貝」,是我們北方地區常見的一種能吃的貝類。

之所以食用海虹容易引起中毒,主要是因為海虹等一些貝類生物食用了有毒物質,然後在體內蓄積毒素造成的。

通過麻痺性貝類毒素的發展規律發現,貽貝動物中麻痺性貝類毒素的含量在每年4、5月份將達到最高,這也是每年到了此時「海虹中毒事件」高發的根本原因。

需要明確的是,海虹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吃普通的海虹並不會導致中毒。

海虹有毒,主要是由於海虹食用了一種具有毒性的赤潮(含有麻痺型貝毒)之後,毒素在其體內蓄積所導致的。

這類毒素比較特別,它們極耐高溫,家中普通的加熱方式並不能降解毒素;就算是吃了已經烹調過的海虹,也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

毒海虹中含有的麻痺性毒素毒性很強,和河豚毒素、織紋螺類似。這種毒素不光可能在海虹中出現,在扇貝、牡蠣等貝類食物中同樣可能出現。

當食用了含有麻痺性貝類毒素的海虹等貝類動物後,很容易導致食物中毒,會出現頭痛、噁心、四肢肌肉麻痺、皮疹、發燒、甚至呼吸停止等中毒症狀。

如何預防海虹中毒?

1、購買要留神

貽貝等貝類食品可以食用,但要儘量避免購買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在4、5月份這種赤潮爆發的高峰期,建議不要採捕或購買(食用)野生貝類食品。

2、到正規場所購買

無論是貝類還是其他食品,購買時都要挑選放心、有保障的場所,大型超市或者正規農貿(海鮮)市場,其衛生和安全性更有保障,進貨、包裝等流程也會有嚴格的監測和質量把控,相對而言更加放心。

3、食用之前要去掉內臟

被麻痺性毒素侵襲的貝類食品,從外觀看起來和普通貝類食品並無太大差別,所以在食用過程中要做好預防。

在貝類生物的所有組織器官中,麻痺性貝毒在消化腺、裙邊、鰓部、性腺等部位含量較多。所以,食用前要去掉貝類食品的內臟,嚴格去除其消化腺和裙邊,減少毒素,降低中毒風險。

4、吃肉可以,不建議喝湯

麻痺性貝毒是一種水溶性生物毒素,在烹煮的過程中會逐步溶解到湯汁中,所以不建議喝湯。

並且,貝類等海鮮食品本屬於高嘌呤食品,一般湯中的嘌呤物質含量較高,食用會升高體內尿酸,增加高尿酸血症等問題的發生風險,因此也不建議飲用。

來源:北京日報、科普中國、千龍網綜合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海鮮網售火了!批發市場快遞小哥排隊取貨
    走進海鮮市場,相比冷冷清清的現場批發零售,網上銷售卻是如火如荼。為此,市場還為外賣員開了專門的拿貨通道,一時間快遞海鮮這種新的消費方式火了……「閃送17號,馬家堡的貨是誰的?」「我的,在這兒呢!」昨天下午2點,來到京深海鮮市場北2門,只見兩張鐵桌子外20名快遞小哥正排隊取單。桌子的另一側幾位商戶提著剛剛包裝好的海鮮,看著手機,尋找著相應的外賣員。「你看,這段時間,市場裡沒什麼消費者,但線上訂單成了購買海鮮的主要方式。像我用三部手機接單送貨,都忙不過來呢!」扛著兩箱貨的快遞員徐明邊往外走邊說。記者發現,北2門已成了海鮮快遞的專用通道。
  • 多地緊急警示!近期慎食這種海鮮,會引起中毒,嚴重可致命
    為抗擊疫情大多數人宅在家研究製作各種五花八門的美食點擊播放 GIF 0.5M而眾多美食中海鮮是必不可少的最近就有點不淡定了因為這種大多數人都愛吃的海鮮最近出問題了……前幾天唐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用海虹安全警示秦皇島山海關區政府也發布緊急通知檢測出其貝類毒素超標4倍以上提醒消費者
  • 賣相好海鮮泡過福馬林? 部門突查多市場未發現
    記者目擊執法:部門突查多市場 尚未發現相關部門提醒:臨時攤點監管難 謹慎購買   買來的海魚散發出奇怪的氣味,在攤點時明明還很光鮮,回到家有的部位卻很快爛成渣;深夜在燒烤攤點了幾條光鮮的魷魚,烤完一嘗卻味同嚼蠟……近期,接到幾位市民反映,懷疑買到了經過福馬林浸泡處理的海鮮
  • 多地提醒市民近期不要前往北京 近一個月內去過新發地等批發市場的...
    【多地提醒市民近期不要前往北京】6月13日和14日,河北遷安、內蒙古通遼、天津濱海新區和薊州區、遼寧省、江蘇蘇州、山西呂梁、黑龍江大慶及哈爾濱等地疾控中心接連發出提醒和排查公告:如非必要,市民近期不要前往北京市。
  • 以後淄博人民買海鮮吃海鮮的首 選之地在哪裡?
    搬遷後還能滿足市民對海鮮的購買需求嗎?什麼時候投入使用?   「老王,去哪裡?」   「到海盛去買點海鮮。」
  • 緊急通知!這片海域發生病害!大量魚類死亡!長春人夏季買海鮮要謹慎...
    今日關注緊急通知!連日來,福建寧德多地的大黃魚死亡,不少養殖戶損失慘重。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已經出手了!組織專家赴沿海四縣了解情況做好「白點病」防範工作!嚴防病死魚流入市場!每到夏季,不少長春人會吃吃海鮮,喝喝啤酒。對於購買食用海鮮、水產品這件事,在夏季要更加謹慎喲!那麼,夏天應該吃什麼海鮮比較合適呢?夏天吃海鮮又該注意什麼呢?跟著小編一起好好了解下吧!
  • 賣相好的海鮮泡過福馬林?專家教你識別毒海鮮
    【揭秘】★使用福馬林 保質久賣相好華洲水產品批發市場一位不願具名的海鮮批發商介紹,泉州的海鮮不少來自海南、廣東、浙江等地,尤其是休漁期。由於運輸過程較長,又逢全年溫度較高的季節,僅靠冰凍難以保鮮,一些商家就會先使用「藥水」浸泡海鮮再冰凍,特別是價格貴的。
  • 南部大橋鎮有人從北京海鮮市場回老家?真相是……
    傳播內容為:「親人們,我們大橋4大隊王**的兒子叫王**,在北京海鮮市場新發地昨天回老家了,今天晚上至明天早上就到老家了,告訴家裡的親人們明天趕場小心點,一點代好口罩哈。」 不知道編造此謠言的人是出於什麼目的,南部傳媒在此提醒廣大網友: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切勿相信、轉發與疫情相關的不實信息,更不要編造、發布不實信息。對於編造、散布謠言,擾亂公共秩序違法行為,公安機關將依法査處。
  • 最近大連海鮮怎麼了不能吃嗎 現在疫情期間大連海鮮能吃嗎
    大連本就是一個在海邊的城市,大連的人民也習慣了吃海鮮。但是最近因為新冠疫情是從大連凱洋海鮮公司開始的,於是很多人對大連的海鮮都有了警惕性。那麼大連海鮮現在還能吃嗎?會感染新型冠狀病=病毒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賣相好的海鮮都泡過福馬林?教你識別毒海鮮
    【揭秘】★使用福馬林 保質久賣相好華洲水產品批發市場一位不願具名的海鮮批發商介紹,泉州的海鮮不少來自海南、廣東、浙江等地,尤其是休漁期。由於運輸過程較長,又逢全年溫度較高的季節,僅靠冰凍難以保鮮,一些商家就會先使用「藥水」浸泡海鮮再冰凍,特別是價格貴的。「我周邊沒聽說有人用(福馬林)。」
  • 海鮮價格下探:帝王蟹甩賣 盒馬稱與海鮮企業共抗風險
    2月8日, 水產批發商上海風向標實業有限公司創始人石楚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每年海鮮銷售最尖峰時段在今年成了最低谷,單其公司一家,已經損失了4噸左右的波士頓龍蝦。2月7日,繼與餐飲業合作後,新零售平臺盒馬又宣布與海鮮企業一起共抗風險。
  • 厄瓜多進口凍蝦又出大事,多地緊急排查!
    針對濟南銷往西安的一批厄瓜多冷凍南美白蝦包裝及外環境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一事,發現同批次凍蝦流入多地,多地緊急排查!自接到協查通報至8月17日,該批次產品全部追蹤落實並下架、停售、封存,所有涉及場所全部進行消殺,281份環境及產品樣本、104名相關從業人員和密切接觸者的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綜合近期各地發布的相關信息,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檢測陽性的食品本身核酸檢測全部為陰性。
  • 但海鮮商戶虧大了,自曝「天天吃自家海鮮,周末...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6月13日起,全國多地市場進行了核酸檢測,截至本報記者發稿時,全國多地海鮮水產市場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儘管三文魚被證明與這次北京暴發的疫情沒有直接關係,但隨著北京部分海鮮水產市場陸續被封閉,加上人們對海鮮產品的擔憂,不少商戶們損失慘重。
  • 部分厄瓜多產凍南美白蝦「立即停售」,鄭州市面上的蝦還能吃嗎?
    水產海鮮經營主體均已在第一時間開展自查,多位商家負責人稱目前主要銷售廣州、常德、北海等地的國產蝦。記者在現場看到,該超市蝦多為廣西北海的凍基圍蝦,有的還在做優惠活動,150g的凍蝦仁「原價28.8元,現價19.8元。」【電商平臺】厄瓜多蝦「在售」,且有促銷優惠厄瓜多凍南美白蝦事件讓國內的各大電商平臺以及生鮮零售企業再度繃緊了神經,並開展了緊急排查。
  • 文昌環球碼頭海鮮市場近期將拆除!想買海鮮,可以去這裡→
    記者4月14日從文昌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為確保清瀾港碼頭規劃的正常實施,恢復清瀾港環球碼頭的港口運輸功能,避免便民疏導點(海鮮市場)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對港口造成汙染,該局將於近期依法取締拆除由經營業主自發聚集形成的環球碼頭便民疏導點。
  • 多地相繼檢出凍蝦外包裝核酸陽性,冰箱存貨還能吃嗎?
    近期, 全國多地相繼通報 從進口凍蝦外包裝檢出 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三部門緊急通知:立即禁售 海關總署、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於7月10日向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下發《關於對部分自厄瓜多進口凍南美白蝦實施緊急處置的通知》,要求對部分自厄瓜多進口凍南美白蝦實施緊急處置。
  • 網紅烤了2隻 「甲蟲」 狀的海鮮,網友:竟敢吃活化石!
    圖中正在收拾著盆子中「甲蟲」狀的海鮮的,是越南的一位網紅,她經常在網上直播吃一些稀奇的美食吃,什麼像盤子那麼大的螃蟹,個頭很大的龍蝦、拳頭一樣大的福壽螺等,不過她最喜歡吃的還是海鮮了,龍蝦帝王蟹等都是她的最愛。
  • 疫情下的香港海鮮街:開門就虧本 2000多港元的蘇眉魚「自營自銷」
    【解說】鯉魚門,位於香港維多利亞港東面,以賣鮮活海鮮聞名。彎彎曲曲的小巷裡,匯聚近20間海鮮酒家,往常只要到飯點,巷子間熙來攘往,酒樓裡人滿為患。然而,這樣的光景自疫情發生後已不復存在。記者近日走訪發現,近八成酒樓已關門或縮短開店時間,有海鮮檔老闆稱,生意額下跌九成,一開店就虧本。
  • 奮鬥記|直播帶貨年銷售額50億元,一座海鮮小鎮的升級之路
    6月17日,江蘇連雲港的網紅工作室裡,一位主播在直播海鮮帶貨。萬物可直播,人人能帶貨。在薇婭、李佳琦等網紅主播順利「出圈」後,許多知名企業家紛紛跟進直播帶貨,加之疫情影響下的線下購買通道受阻,直播帶貨儼然成為了今年最熱鬧時髦的風口。
  • 大連:受雙節影響,近期海鮮價格上漲20%
    母飛蟹上黃還要等一個多月  9月25日上午,玉華市場的海鮮攤位前,陸續有市民前來採購海鮮。隨著休漁期結束,海鮮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多,飛蟹開始大量上市,不少市民選擇在中秋送禮或嘗鮮。常年主打飛蟹銷售的海鮮商老郝介紹說,現在公飛蟹肥美,母蟹剛剛上膏。說話間,老郝收到小販送來的一筐活蹦亂跳的飛蟹,馬上就吸引了顧客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