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賣才 11999+15 元,也就 12000 元多點。
華為 Mate 40 國內發布會前夕,在線外賣平臺餓了麼宣布加入華為 Mate 40 系列新品全球首發——於 10 月 30 日 18:08 開始,與各大官方渠道同步發售 Mate 40 系列新品。
據悉,用戶通過餓了麼 App 下單,即可購買華為 Mate 40、Mate 40 Pro、Mate 40 Pro+ 等新品,產品將從用戶附近門店發貨,最快 30 分鐘內可送達。
餓了麼最快 30 分鐘送達 Mate 40
10 月 30 日,華為 Mate 40 國內發布會在上海如期舉行,華為消費者業務執行長餘承東現身介紹新品。
與此前的線上發布會一致,四款機型 Mate 40、Mate 40 Pro、Mate 40 Pro+ 及 Mate 40 RS 保時捷設計發布,國內版價格也終於曝光。
眾所周知,華為目前處境艱難,因此發布會上餘承東還講述了代表華為精神的 Mate 40 素皮版本設計靈感:
胡楊林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
一方面,Mate 40 系列內置的麒麟 9000 晶片讓我們看到了國產科技產品的榮耀光輝;另一方面,華為 Mate 系列有可能就此終結。
受上述因素影響,站在歷史特殊節點上的 Mate 40 系列非常火爆:
天貓表示,Mate 40 系列首批貨上架 20 秒即售罄;在開放預訂後 24 小時內,Mate 40 系列衝進了雙 11 預售期單品成交前 10。京東表示,Mate 40 系列開售 11 秒宣告售罄;選擇 1 小時達購買 Mate 40 系列新品的用戶數環比華為上一代旗艦機增長超 600%。閒魚上已經出現大量加價代拍的現象,代拍價 200 元起。相比之下,餓了麼渠道最快 30 分鐘內送達 Mate 40 系列新機的操作顯得頗為矚目。
雖然目前尚不清楚通過餓了麼下單 Mate 40 系列的具體數據如何,但可以確定的是,餓了麼的確開始配送 3C 產品了。
一周前的 10 月 23 日,餓了麼官方發布了一則微博:
我餓餓子賣 iPhone 12,華為 Mate 40 也很快就會有貨的。
根據這條微博的配圖來看,餓了麼不僅支持配送最近大火的蘋果 iPhone 12 系列和華為 Mate 40 系列新機,其他型號華為手機、vivo 手機、OPPO 手機、耳機、影音、穿戴類以及各類配件都可進行選購。
此消息一出,引起了不少關注,「如何看待餓了麼參與華為 Mate 40 首發」的話題也於今天登上了知乎熱榜。
雷鋒網注意到,網友們的第一反應都是:怎麼手機和外賣還能關聯起來?
不過,正如名為"精分的曹小靈"的答主所說:
一個送餐平臺把自己的業務進行了擴展,以前送吃的現在送手機,牽涉到很多商業布局、流程重塑、銷售模式的創新。
餓了麼:創業從學生宿舍開始
早在 2008 年,餓了麼作為本地生活平臺創立,主要業務包括在線外賣、新零售、即時配送、餐飲供應鏈等。
餓了麼初期一度以 Everything 30 min(30 分鐘送達)為使命,致力於推動餐飲業數位化,其發展也很迅速。
2014 年,餓了麼的銷售額超過 70 億,日訂單量超 200 萬,覆蓋城市超過 260 個,用戶數量超過 4000 萬,成為「地球上最大的外賣平臺」。
2016 年 8 月,阿里巴巴與螞蟻共同向餓了麼投資 12.5 億美元,阿里+螞蟻成為最大股東,佔股 27.99%。
2016 年 9 月舉行的新浪 C+ 峰會上,餓了麼 CEO 張旭豪表示:
從 2008 年開始,因為在宿舍裡面要解決自己吃飯的問題,我們開始了創業之旅,創業到今天其實有大概 8 個年頭了,目前餓了麼已經成為一個日訂單量 500 萬的平臺。
2017 年 8 月 24 日,北京百度大廈內,張旭豪率將與百度外賣進行合併收購的最後環節,醞釀許久的一場收購案塵埃落定。
從此,餓了麼與百度外賣合併,誕生於 2014 年 5 月、作價 8 億美元的百度外賣成為餓了麼的全資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是此次收購的一個重要推手:阿里向餓了麼提供了 10 億美元的 G1 輪融資,其中 2 億美元用於支付收購百度外賣的現金部分。同時,百度通過換股方式成為餓了麼股東,佔股 5%。
2018 年,對於餓了麼來說是一個特別的節點——4 月 2 日當天,當時中國網際網路史上最大的一筆現金收購達成——阿里正式官宣以 95 億美金現金收購餓了麼,餓了麼被並為阿里新零售基礎建設。
同年 10 月 12 日,阿里巴巴集團 CEO 張勇宣布,旗下的餓了麼和口碑兩大業務將合併,由此成立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
此後餓了麼的發展一如當年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餓了麼 CEO 王磊所說:
憑藉整個阿里新零售經濟體的力量,餓了麼將把自己打造為新零售時代的本地生活服務核心平臺。
外賣平臺,不只外賣
目前看來,餓了麼的目標是:不再只有到飯點才能被用戶想起,藍騎士在用戶的生活當中時刻準備著。
早在 2018 年 11 月 1 日,餓了麼就曾在天貓旗艦店開售電子消費券,包括星巴克、肯德基、五芳齋在內的多種消費券均有銷售。
到了 2020 年 7 月 10 日,王磊在品牌升級會上宣布:
餓了麼未來不只是送餐平臺,還會通過服務升級,打造消費者的身邊經濟。
同時,餓了麼的 slogan 還從「好而不貴,有滋有味」變成了「愛什麼,來什麼」。目前,送餐服務升級為全品類到家服務,生活用品、藥品、鮮花、代買跑腿等都包括其中。
前不久,服裝品牌七匹狼與餓了麼還進行了一場名為「餓狼傳說」的品牌跨界合作,迎合年輕消費潮流。
當然,說起外賣平臺,就避不開美團外賣。
2010 年 3 月 4 日,創始人王興推出「美團網」的概念,美團網成立。而美團外賣是美團網旗下的網上訂餐平臺,2014 年 1 月正式上線。
2018 年 9 月 20 日上午 9 點 20 分左右,美團點評在香港交易所敲鑼上市。
當年的招股書顯示:
美團的收入主要來自於三個部分:餐飲外賣、到店及酒旅、新業務及其他,其中,餐飲外賣收入佔比從 2015 年的 4.3% 增長至 2016 年的 40.8%,2017年則進一步增長至 62%。
無疑,外賣是美團旗下最重要的一項業務——上市當天一起敲鑼的,除了創始人王興,還有一位外賣騎手。
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在這一領域的地位如何,可以參考下面一組數據:
《2017 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分析報告》指出,美團外賣以 46.1% 的份額穩居市場第一(超過餓了麼與百度外賣份額之和),日活躍騎手人數 20 萬,美團外賣商家日活超 100 萬、APP 日均打開次數為 9 ,各項指標均位於行業首位。2019 年一份外賣市場份額統計數據顯示,美團外賣佔 62%,餓了麼佔 27%。截至 2020 年第二季度,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包攬了外賣市場近 95% 的份額。實際上在「破圈」這件事上,美團也很是積極。
2018 年 4 月,服裝品牌海瀾之家入駐美團外賣平臺。消費者在美團外賣平臺下單後,騎手將前往海瀾之家線下門店拿貨,一小時內即可送達至用戶。
2018 年末,美團曾聯合魅族共同打造了美團首家手機官方旗艦店——魅族真店。當時,廣州地區消費者可在美團外賣平臺搜索下單魅族手機,訂單提交後騎手將取貨、完成配送,類似餓了麼這次和華為 Mate 40 系列的合作模式。
總之,如今面對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行業服務範圍擴大,外賣平臺提供的已不止是外賣了。
引用來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8051459
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1804/JMccwMqKB3Ep10WN.html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