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月薪3w的打工天堂,我真羨慕不來

2021-01-13 騰訊網

本文授權轉自公眾號:九行

id:jiuxing_neweekly

作者:鍾無豔

前不久一則來自國外的新聞刷新人類的想像——日內瓦引進了全世界最高的最低工資規定,即最低工資規定為每小時23瑞士法郎,每個月的最低工資標準為4000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29140元)。

聽著就很凡爾賽,很多網友看到都表示酸了,同樣是打工人,為什麼瑞士日內瓦的標準讓人望塵莫及。但日內瓦人還嚷嚷:這點錢就夠一家四口勉強餬口而已。

這話不誇張,不少網友憶當年,有的想起那個在日內瓦湖邊吃了約合人民幣150元的芝士土豆餅,有的說自己曾經用過大約300塊人民幣一瓶的洗手液,住的酒店最便宜一晚都要超過800元人民幣。

△日內瓦的高昂消費水平讓人望而卻步/unsplash

言下之意當然是別盯著人家世界最高的最低月薪酸了,也不瞧瞧當地的消費和物價有多高。

所以,被稱為「打工天堂」的日內瓦,當地打工人真實的生活面貌到底如何?

最低月薪3w是什麼標準?

每個月4000瑞士法郎是不是太高了?

據BBC的報導,日內瓦一家慈善機構工作人員查理說,這對住在日內瓦的人來說真的一點也不多:「一間房的月租金就要1000瑞士法郎,一個月夥食費最少最少也要500,醫療保險每人每月550,一家四口勉強餬口而已。」

在日內瓦擔任護士的蘿拉,也在哀嘆說:「我26歲了,還是住在父母家裡。」

△日內瓦人說自己其實過得不怎麼樣/unsplash

新冠疫情更加重了食物救濟中心的負擔,自從今年3月開始封鎖之後,日內瓦街頭派對領取生活救濟品的畫面常常登上新聞頭條。

即便沒有疫情,日內瓦依舊是一個非常昂貴、有錢人才能負擔得起的城市

這裡人口只有49萬,規模小於多數歐洲城市,但這裡卻是名列世界前茅的全球金融中心,不僅匯聚了大批私人銀行,還吸引了歐萊雅、惠普、寶潔等其他領域的跨國公司。

△日內瓦人的跨國公司和金融中心眾多/unsplash

他們的購買力簡直讓人留下檸檬淚,早有外媒報導,幾年前的瑞士人3天的工作就購買一部蘋果4S,如今他們工作2天多一點就可以人手一部蘋果最新款。

別垂涎人家日內瓦,畢竟高工資背後意味著很多。

最直接的就是高物價。眾所周知,瑞士被稱為「高價島」,全球最貴的巨無霸漢堡就在瑞士,一個高達6.91美元,折合人民幣將近46元。

△最貴的巨無霸漢堡在瑞士/視頻截圖

連喝杯咖啡都貴到咂舌,根據德國企業辦公管理服務(Service Partner One)公布的世界咖啡價格排行榜,瑞士四大城市日內瓦、伯爾尼、巴塞爾和蘇黎世以每杯平均20元人民幣的價格高居最貴行列

△去年finder上星巴克咖啡價格排行榜/finder

從日常小細節的吃喝都能瞥見肉眼可見的貴,更別提瑞士家庭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開銷了。

歐盟統計局曾對歐洲31個國家的550種產品價格比對後得出結論:瑞士食品、飲料和香菸這三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平均價格,比歐洲平均水平高36%

換句話說,在瑞士購買1公斤肉類的錢,在歐洲其他國家可以買到1.36公斤。

根據去年瑞銀的這項研究,對於日內瓦的普通三口之家來說,每個月用於購買食物的平均費用高達705.8美元,雖然僅排在蘇黎世之後,但日內瓦的住房成本卻是全球最高,平均值高達2340美元。

△日內瓦住房成本全球最高/unsplash

在瑞士日內瓦市區,能租到一套2000瑞士法郎(約合1.3萬元人民幣)的普通兩居室住宅月租金都算走運了。

對了,要是在瑞士生個病也貴到肉疼。醫療保險也是一筆大支出。

瑞士是強制性醫療保險,而且費用每年都在上漲。而且看牙和物理治療等等都自費,每小時100法郎,在瑞士居住還得強制性繳火災險、房屋意外險、居民稅等等。

了解瑞士生活的人都知道一個生活小貼士,連瑞士普通人都寧願開車到法國或者德國去看牙醫了,哪怕支付個全額款項都比本地便宜一大截。

這麼聽著,還是得好好算一筆帳才直觀。瑞士資訊swissinfo.ch曾經找到了兩位不同收入的瑞士人,讓他們寫下流水帳日記。可以看到房租絕對是瑞士人的最大開銷,除此之外,稅務、醫療和託兒費也佔比很重。

△其中月薪5k瑞郎和8k瑞郎的流水帳/swissinfo.ch

德國記者沃爾夫岡·考德在《誰的發明?在瑞士》一書中開玩笑說:「為什麼瑞士人很富有。因為他們生活所迫。」

所以就怪不得瑞士人月入3萬還要喊窮了,不是人家在玩凡爾賽,天下的打工人都是一樣滴。

打工人天堂為什麼是它?

由於疫情瑞士對德國、法國、奧地利都關閉了邊界,跨國界上班的通勤族計劃全被打亂了。

近4000個瑞士籍「虛假邊境居民」面臨著有家不能回的困境,這時候法國政府可解氣了:誰叫平日這些「假法國人」就知道鑽空子薅羊毛,非得要在我們國家蹭吃喝還不交稅。

平日常在瑞士工作的鄰國人也著急,沒能「瑞上淘金」虧大了。

△瑞法邊境存在著很多群體/Twitter

據統計,北義大利每天都有7萬人到瑞士工作,瑞士西北與法國交界,每天都有3萬多人搭火車或者自行開車流動。根據瑞士統計局2015年的數據,每天共有297938名跨國通勤者前往瑞士工作。

瑞法邊境的跨國群體其實都在打著同一個如意算盤——賺瑞士的高工資,過法國的好生活。很多法國人的夢想就是在瑞士打份工然後每天回家睡覺,還經常被瑞士人嫌棄拉低了當地工資,這也算得上歐洲國家的內卷形態了。

為什麼打工天堂是日內瓦?首先取決於它的地理位置。

日內瓦州與法國三面比鄰,北接日內瓦湖,和瑞士實際上相連的也不過是湖西邊狹長的土地,屬於瑞士的法語區,本身文化習慣上跟法國人相近。

△西班牙巴塞隆納的高速公路:「請待在家裡,讓新冠病毒止步」/Twitter

雖然日內瓦面積小,但依舊是瑞士人口密度第二高的邦州,本身自然資源就匱乏。加上這個國家在外交上更偏向於自我保護,長期游離於歐盟之外,也享受不到自由貿易區的便利,從二戰以來就一直以高工資和高物價傲然中立在歐洲眾國家之中。

難以想像的數字陸續有來,這個國家如果能直接從外國採購商品,瑞士企業和消費者每年能省下約33億瑞士法郎,折合252億人民幣。

△「假瑞士人」高達3萬/視頻截圖

即便日內瓦生活成本高到令人咋舌,這裡依舊是有吸引力的「打工天堂」。

外籍人士在當地人口都能佔到41%了,據滙豐銀行的《外籍人士探索者調查報告》,日內瓦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外籍人士年收入高達20萬美元,高收入人群比例僅次於中國香港。

很顯然,最初奔著日內瓦的外籍人士無非被高薪吸引,這裡是被認為瑞士最有國際範兒的城市,還是歐洲聯合國總部、國際紅十字會等國際組織和會議的所在地,由此還有人戲稱「日內瓦不屬於瑞士」

△各種國際組織都聚集在日內瓦/unsplash

「和平之都」「鐘錶之都」「花園之都」各種美譽都屬於日內瓦。湖畔有很多世界名表勞力士、浪琴、路易威登等豪華商店,一塵不染的街道上經常能看到法拉利和蘭博基尼的豪車。

在義大利米蘭工作了20年後,索爾代尼獲得了到日內瓦銀行就業的機會,身為單親媽媽的她從2004年就帶著兩個孩子搬到這裡。

來日內瓦之前,她跟很多人一樣對這座城市懷有偏見:「在我們義大利人眼中,這裡很拘謹,文化上沒有多少靈魂共鳴。」

如今十幾年過去了,索爾代尼已經徹底融入當地的生活,甚至已經不想回到義大利了,兩個十幾歲的孩子已經掌握了法語、義大利語、德語和英語四門語言。

△各種國際組織都聚集在日內瓦/unsplash

對她來說,寸土寸金之地也有免費的好東西,那就是教育。

這裡的教育體系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體系之一,公立幾乎是免費的,普遍質量很好,而私立或國際學校,外籍人士通常可以協商將教育費用納入就業計劃。

△瑞士的教育質量很高/unsplash

要是能躋身堅挺在瑞士這座城市,即便高工資背後意味著高競爭高風險,但瑞士依舊是全球最穩定經濟體之一,失業率幾乎從未超過3.5%,這就足以讓歐洲兄弟國羨慕不已。

這得歸功於他們的失業保險制度,能拿到失業前薪水的七到八成,最高甚至可以拿到每個月10500瑞郎。

客觀上說,比起其他世界文明的城市來說,日內瓦這座城市的表情並不生動,它的文化含量似乎沒有那麼高,還必須承擔高昂的物價。

△日內瓦能滿足外籍人士對於大城市的想像/unsplash

但對很多國家的人來說,日內瓦依舊極具吸引力,這裡的經濟生活、國際吸引力、文化教育和交通都構成了令人嚮往的大城市該有的元素。

瑞士人的摳

可能比德國人還厲害

在日內瓦,高質量的生活只屬於那些有閒有錢,花錢毫無痛癢的有錢人,絕大多數的普通人一定練就了一項超乎常人的技能——想盡辦法精打細算地過日子。

最常見的「瑞士摳法」就是能跑多遠,就能省多少。他們日常就每隔一兩周跨越邊境到法國、德國、義大利等國家去買日用品囤著。

△瑞士人到法國德國買買買都是日常/unsplash

他們寧願多跑幾趟,就連買個菜吃個飯可能都跑到鄰國,扔個垃圾也偷摸摸丟到別國,因為瑞士還有昂貴的垃圾處理費

網上曾經出了個段子,說為了招攬瑞士人,德國農民甚至做起了接團的生意,他們把放拖拉機的穀倉空出來,囤放從亞馬遜買來的貨,等著瑞士人來光顧。

△瑞士人請客吃飯甚至自己吃飯都會選擇鄰國/unsplash

在瑞士的生活類論壇上,流傳著很多去法、德、意邊境的購物指南,事無巨細地告訴你如何開車或者搭公共運輸,到了哪購物最能省錢,回來入境時又如何退稅。

除了吃喝之外,瑞士的出行也並不便宜,這裡70%以上的市民日常出行第一選擇是公交車,10%騎單車或者步行上班,其次才是開汽車。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公民每年乘火車出行的裡程數超過瑞士人。不過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間,瑞士的火車票也急劇上升,比開車的費用增幅還大。

△日內瓦城市街道/unsplash

瑞士住房自有率是歐洲國家裡最低的一個,僅接近40%。在瑞士的傳統觀念裡,父母不會掏錢給子女交首付,因為確實貴,很多家庭都不願意被房子壓垮。

即便這裡生產著全世界最昂貴的手錶,各種奢侈品牌店鱗次櫛比,但真正到了這裡,你會發現除了金融工作者的西裝革履之外,大多數人都穿得很樸素舒適,甚至戴的都是swatch、雷達等等這樣的手錶。

△瑞士人的日常/圖蟲創意

可唯獨讓他們大方花錢不皺眉頭的,是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

他們愛自己的國家和土地,尤其是高山,這裡還是人均摩託車擁有量最高的歐洲國家,他們喜歡騎著摩託奔馳在條條山道上。

對於他們來說,與其買名牌包包,還不如來一趟非洲深度遊,或者一場攀巖跳傘滑雪等體驗來得更讓人愉悅。

△他們更喜歡像滑雪這樣的戶外運動/unsplash

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人開玩笑,把瑞士這個有錢的國家稱為「大農村」

在這裡,城市和鄉村並不是涇渭分明的。他們寧願多花一倍的錢在山坡上修房屋,也不願將它們夷為平地。與自然融為一體是瑞士人安身立命的主題。

△乍一看不知道這是瑞士人住的/unsplash

日內瓦雖然並不見得有多少文化魅力,但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小巧玲瓏且帶田園風光。這座城是依山傍水興建起來的,隨處都是花園,位於美麗的日內瓦萊蒙湖之畔,法拉山和阿爾卑斯山近在眼前。

博爾赫斯曾經說過,日內瓦是給他帶來最大快樂的城市

因為巴黎不會忘記自己是巴黎,彬彬有禮的倫敦知道自己的是倫敦。然而日內瓦幾乎不知道自己是日內瓦,讓自己新生而不失掉過去。日內瓦並不出色,也不招搖,但不妨礙它能給人安全感,以及好的生活質量。

△日內瓦的魅力,也許就在於如此高質量的生活/unsplash

我們總是習慣豔羨旁人,看著一線城市高聳入雲的月薪和房價,殊不知那些光鮮亮麗的都市生活背後,藏著多少努力活出精彩的打工人。

這些人有的清醒自知終將回去,更難的是那些想要穩紮在原本不屬於自己的那座城市的人,他們身上似乎有一股不屈不撓的韌勁。

好的生活不一定見得有多貴,關鍵是我們要清醒預估自己能花上多大的代價,前提當然少不了——這座城市是否給予了打工人該有的尊嚴和安全感

參考資料:

瑞士日內瓦引進「世界最高」的最低工資 BBC

外派日內瓦的昂貴生活值得嗎?BBC

瑞士跨境通勤多 封邊境讓日常一夕改變 聯合報

喜歡跨國消費的瑞士人 中青報

全方面概述移民瑞士的生活費用成本御金烏

都說瑞士工資高,童話般的「貴國」真如你想像的那麼美好嗎?中新經緯

揭秘|在全球最貴的國度,物價有多高?騰訊財經

在瑞士月薪6000瑞郎意味著什麼?swissinfo.ch

鍾無豔

編輯 | 周芷若

排版 | 謝無忌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九行是《新周刊》旗下的新銳旅遊平臺,專注於研究一切不正經的旅行藝術。你的城市有什麼值得觀察?不如來看看診療單:奇遇記、旅行觀、格調局、覓食計、城會玩……分分鐘十萬靈感!

深玩deephobby

一個聚焦於深度興趣愛好

致力於提供原創化、個性化、專業化的

房車、自駕、旅行、DIY等內容平臺

相關焦點

  • 暖石|轉行3個月,我的月薪3W是怎樣煉成的
    哈嘍各位,我是暖石學員紙鳶,9月10日入職上海一家在線教育公司,圈外同學,目前負責社群運營。之前在一篇暖石網的推文後留言,說自己入職3個月左右、月薪3w,結果很多讀者質疑留言的真實性。在此和各位說明一下,「3w」的確不是一個特別準確的數字,但也沒偏離多少。
  • 打工天堂日內瓦:最低工薪標準3萬/月,卻只夠一家四口勉強餬口
    一月工資3萬,只能勉強餬口不久前,有著「打工天堂」的日內瓦公布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每小時23瑞士法郎,每月最低工資標準4000瑞士法郎。花園之都,日內瓦位於瑞士的日內瓦,不僅是「打工人的天堂」,更在2016年全球最佳居住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二。日內瓦被稱為「和平之都」「鐘錶之都」「花園之都」,整個城市依山傍水而建,目力所及之處幾乎全都是一片清新的花園風貌。漫步在日內瓦萊蒙湖之畔,城市的街道、商城、公路,籠罩在一片和諧的田園風光中。向遠處凝望,法拉山和阿爾卑斯山悄然坐落在眼前。
  • 北京部分「高爾夫球童」月薪低於最低工資標準
    北京部分「高爾夫球童」月薪低於最低工資標準   提起高爾夫球童,大多數人想到的是常年在設施高檔、環境優雅的高爾夫綠地中穿梭,緊隨興致勃勃揮桿打球的高爾夫運動者一起談笑風生的輕鬆職業,然而在現實中,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竟然拿著不足最低工資標準的月薪,這樣的工作甚至一幹就是很多年。
  • 別羨慕狗狗不用上班了,你不知道當打工狗有多難
    冬天來了,又到了打工人瘋狂羨慕可以縮在被窩裡不出來的狗狗們了:當狗狗真好啊,可以不用上班!等等,誰說狗狗就一定不用上班了,畢竟,還有這群打工狗的存在!:對不起,不講價,不過我可以犧牲色相...你家大人為啥沒有來?
  • 看到去世寵物「從天堂發來的消息」,我的眼淚不值錢……
    後來有一天,手機突然推送了一條消息,我看完嚇了一跳,立刻截了圖怕它消失。」儘管知道這不可能,她還是願意暗示自己:「雖然是巧合,但是我更相信,是小美在和我打招呼,讓我不要難過。」如果說單看這條消息還不足以打動你,那看完下面熱心網友續寫的小故事依舊無動於衷的……算你是個狠人。反正妹子看到這裡時一個爆哭:不是姐妹你太會寫,是我的眼淚不值錢!
  • 新加坡工資不高,出國還有必要嗎?
    如果不是老闆,創業者,在打工的人當中月薪3-5萬,屈指可數。我想就算月薪1萬以上,在國內應該都不多見!所以各位,求職的話,誠實點吧,要不然我怕......總覺得自己就是扯社會主義後腿的。如果說在國內會門技術,那厲害了,走到哪兒都餓不著。比如說,建築工地木工啊,焊工啊日工資四五百,別說養家餬口,直接步入小康都可以。
  • 網曝男團女團底薪:火箭少女月薪7.5w,R1SE月薪4.5w,賺錢真容易
    近日網上流出一組男團女團底薪:火箭少女7.5w,R1SE有4.5w,注意此處都是月薪,一個人月薪7w5這是打工族?這是皇族吧,比起那些月薪3000的社畜來說,今天是個女團男團成員,都是發財的節奏。根據這份爆料稱哇唧唧哇拿走33% 鵝廠拿走27%原公司拿走20% 團裡的人拿走10% 剩下的3就是回扣並且提到女團們的底薪,炒團是每月75000的底薪外加五險一金,但是不是每個團都是一樣的,比如去年那個糊到底的男團拿45000一個月,這樣算起來也是高薪了好不?
  • 不想打工,想回家養雞,最低養多少只才能保證收入?
    不想打工,想回家養雞,最低養多少只才能保證收入?枯燥無味的打工生活,我相信是每一個打工人都不想做的!但是由於賺錢養家、買房買車等諸多因素造成,我們這些農村打工人還是要離開農村進入城市去打工的,畢竟只有賺錢才能讓我們得生活更充實。但是來說,如果沒有過硬的技術,以及足夠的能力,只是在工廠流水線打螺絲等打工作業是沒有前途的。
  • 「從2300塊月薪的女工,到年薪80萬的程式設計師,我花了10年」
    而有些不願意循規蹈矩的人,水滴石穿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甚至逆天改命。你永遠不知道,這場沒有劇本的即興演出會給你帶來怎樣的驚喜。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家裡沒錢,可以出國留學嗎?最高贊的回覆是這樣的——▲(我家境很不好,家裡人不能提供經濟支持,我高中畢業後沒錢也沒分數沒能去讀大學。
  • 宣稱去韓國打工月薪1萬6,結果被騙去拔蘿蔔...
    廣告裡說去韓國打工包吃包住月薪16000元,結果去了韓國不僅沒賺到錢,還因「打黑工」被遣返了。今年年初,老張的出國「淘金夢」碎了,但新昌警方卻以此為線索,破獲了紹興市首起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案。「這個案件很有典型性,希望能給有出國打工想法的人一個警示。」7月19日,新昌警方披露了該案件偵破始末。
  • 傳成都搬屍工月薪4萬5 成都殯儀館館長回應:月薪3000多
    傳成都搬屍工月薪4萬5 成都殯儀館館長回應:月薪3000多 2015年12月05日 10時04分
  • 中國愛麗打工也能偶遇樸燦烈,都暻秀同行,羨慕能摸燦烈卡的妹子
    根據偶遇燦都的愛麗表示,自己是在便利店偶遇樸燦烈與都暻秀的,因為這位愛麗在日本留學,當天晚上正在便利店打工。當時樸燦烈正在購買拉麵和薯片,她還用韓語問了一句「是燦烈嗎?」沒想到我們呆萌的燦烈回了一句「大丈夫」,估計是沒聽懂這位愛麗說的意思。而我們的鵝王都暻秀在門口等著去購物樸燦烈,他並沒有進去購物,看來燦都cp晚餐是薯片和拉麵了。
  • 「在廣州月薪5000,今年我不敢回家過年...」成年人回家過年究竟有...
    「在廣州月薪5000,今年我不敢回家過年...」成年人回家過年究竟有多難? 工作沒了,不想父母擔心 有位外來廣人說: 工作已經三年了 之前在天河裡打工
  • 5個「月薪過萬」的專科專業,只要肯吃苦,工資不輸本科生
    很多人有著這種煩惱,平時成績不理想,過不了本科線,但是又不想復讀,高考過後會糾結是上專科還是就此下學打工,關於這個問題,會明確告訴大家去專科學校要比不上學強,專科學校的教育也是高等教育之一,和普通的本科不同,專科學校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大學畢業後找工作也有更多的選擇,畢業後「月薪超過萬
  • 西安80後新加坡打工 一年半掙了17萬玩了6個國家
    按照她的說法,出國打工不僅僅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多看這個世界  穿行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有序的布局、整潔的道路,真讓人心曠神怡……作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新加坡居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卻一直在世界各類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而且新加坡也是華人密集聚集區,這也讓國內「淘金客」趨之若鶩。
  • 在臺灣被問知道大陸很多月薪2000嗎?我笑了
    我這麼說自然很多同學就不開心了,為什麼不開心就不用我多說了吧。但是臺灣人有一點就是性格都比較溫和,很少有人會心裡不認同嘴上說出來。但是那個同學還是沒忍住發出了疑問,大陸很多人一個月只拿著兩千人民幣的工資,難道你不知道嗎?你周圍難道沒有嗎?然後表示可以給我看他們公司在大陸算是分公司的工資表。
  • 你的月薪告訴你養不起
    月薪多少才可以養貓現在有很多人都喜歡養貓,但是還有一部分想養但是沒有money,更沒有資本。一個月的工資剛夠自己在大城市生活下去,還養貓?那到底月薪多少才能養貓呢?這不,前幾天就有人花5000元給貓買了個廁所吶,就是這個網友們紛紛表示連養貓都養不起了,一個貓廁所都要5000了,我一個月才掙5000塊了。
  • 打工小夥:很吃香
    因為現在很多三甲醫院的護士招聘要求,學歷已經從大學專科提升到大學本科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從中專的衛生學校出來就能應聘了。看到這裡有網友又有疑惑了,只是一個護理專業。有必要讀985這樣的名牌大學嗎?只要普通本科就可以了,而且也沒聽說過985大學有護理專業?
  • 飼料廠老闆最愛吃的虧:月薪一萬招新人,卻留不住月薪六千的骨幹
    一名老員工在飼料廠勤勤懇懇幹了五年,一直幹到生產經理的崗位,要說能力與態度都還是不錯的,可五年來月薪卻只漲了五百塊錢,從五千五到六千。這位老員工又要租房又要養家餬口,於是和老闆提出希望漲薪,老闆說了一大堆公司的困難以及該員工的表現,還信誓旦旦的表示一定不會虧待了他。老員工走出辦公室就跳槽了,新公司開出的薪水是月薪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