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經常坐高鐵外出的小夥伴來說,不管是旅遊還是出差,很多人都會自帶個水杯和小食品,為什麼不直接在高鐵上買新鮮的盒飯、小吃和飲料呢?因為高鐵上的盒飯和飲料實在是太貴了,一般人會都過不了這個心理關。
對於高鐵盒飯等價格貴問題,曾有人大代表在兩會期間提出過,之後部分線路也有過改善,但之後又逐漸不了了之了。當時主要改善是提供15元低價盒飯的情況,但現在政策還有,但是一般情況下,你不可能買到這樣低價格的盒飯,答覆是賣完了,而實際上根本就沒有準備(最多象徵性的準備2盒),只提供40元以上盒飯,60元、88元才是高鐵期望的配備標準。
就在這幾天,小編坐高鐵,因為趕時間有些出汗,不想用車廂裡的熱水,就想買高鐵上的礦泉水,可只有一種水提供,10元一瓶的崑崙山,還有兩種8元的茶飲料,儘管很不情願,也做了幾秒鐘的思想鬥爭,最終還是在美女乘務員的眼神下,買了10元一瓶的水!
很多小夥伴也和我一樣,想同一個問題,高鐵上你賣的這麼貴,那作為乘客都會自己買了帶上車,這樣銷量很少。如果賣得便宜點,那大家坐車不就不在便利店,都會在高鐵上買,在高鐵上吃飯,這樣不也很賺錢嗎?
其實,鐵路部門儘管國有,但還是以追求經濟效益為中心的,尤其是高鐵,都是用銀行貸款建起來的,還本付息壓力很大,在高鐵上高價售賣,就是用低成本賺有錢人的錢,很不是用高成本薄利多銷賺普通人的錢!鐵路部門的主業在運輸,不想在快節奏的高鐵時代,僱傭大量人員賺取平價餐飲及零售的錢!
鐵路部門之所以這樣做,根源還是屬於壟斷的、隨機的一次性消費,這在中國大部分景區物價貴道理差不多的。
通常情況下,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小區、市場,我們買日常東西一般只接受不同地段等有幾毛錢或幾塊錢的差距。如果看到常見物品高標價大家就會離店而去!實際上大多數店鋪也會自覺以正常市場價銷售,因為做生意的目的是賺長期錢,而不是一錘子買賣!
而在高鐵上,除了壟斷因素外,還有隨機一次性消費因素。畢竟我們不是天天坐高鐵消費,即使經常坐也會有所準備。消費的核心原因就是當前急需所導致的,畢竟餓了要吃東西!當然了,部分人會選擇忍者,只有部分有錢人或忍不住的人來消費。就好比國外的某些高科技產品,咱們生產不出來,但是又必須用,所以就只能按對方的定價來算帳。
其次,很多高鐵餐車是屬於外包公司的。就拿60元盒飯來說方,毛利大概40,可能約15塊是要交給鐵路公司的,剩下25元外包公司還要分,其中包括餐車工作人員,為餐食服務的的搬運工人等各個環節的費用,剩下的是外包公司的淨利潤。
對於大家想到的薄利多銷,不太現實,因為高鐵上寸土寸金,鐵路部門不太騰出更多空間設置更多更大的冷藏櫃,也不想僱傭更多人員做餐飲服務,否則就是費力不討好。
你想想,高鐵上賣10元一瓶的礦泉水,一瓶大概可賺6-7元,而賣普通的評價礦泉水至少需要賣出5瓶,而且大家都知道價格,加價多了還有怨言!
要想在高鐵上買盒飯,可以去找餐車,而餐車一般在列車的中部,比如8列車廂就在4或5號車廂,而16列車廂就在8或9號車廂裡。當然,在吃飯時間段,列車工作人員會主動詢問或在廣播播報的。
當然,現在可以在手機上訂外賣了,但網上訂餐就需要提前一段時間。另外就是取用有些麻煩。
總而言之,在高鐵上訂盒飯、買飲料小吃都是比較貴的,所以建議大家根據路途長短,適當準備點小吃或飲料吧。再不然就選擇訂外賣,大家根據實際情況去選擇吧。
你在高鐵上買過盒飯或飲料嗎?歡迎大家分享觀點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