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因公出差,工作完成後想起網上認識的一個挺投緣的朋友,於是約她出來給我當嚮導一起遊玩。
朋友對我的到來相當高興,說要帶我看最原汁原味的雲南風情,吃最地道的雲南美食。
第二天朋友一早來找我,只見她身穿民族服裝,腰背小籮筐,手拿一個小兜網,她帶我到山邊的一條小溪流邊,指著潺潺流水的小溪道:「今天給你做我們這裡地道的美食,美食就在這條小溪裡面,要我們一起去收集。」看著這清澈的溪水,我心中暗暗感動,覺得這個朋友真夠意思,肯定是要抓河鮮給我吃,聽說雲南盛產娃娃魚,不知道會不會抓上一兩條吃。
朋友已經率先踏進溪水中,彎下腰在溪水中摸索起來,很快就撈起一團深綠的東西出來放到小兜網裡,舉著小兜網對我說:「漂亮吧,今天我給你做這個吃。」我一看她撈起來的東西,頓時被嚇到了,結結巴巴的對她說:「這、這東西能吃嗎?」
朋友的小網兜裡裝的是一團新鮮的青苔,小時候老家的鄉下在水塘、河裡經常見,掛在水裡的石頭上或者水藻上長長的一條條絲狀滑溜溜的那種青苔,那種青苔小時候玩水都不喜歡沾上,因為螞蟥最喜歡藏在裡面,一想起螞蟥我的雞皮疙瘩都出來了。
朋友說:「能吃啊,青苔是我們這邊一種非常美味的天然食材,它生長在清流之下,不受汙染,富含綠色素、葉黃素、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1、B2、B12、和維生素C、維生素D,還含有人體所需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能防治瘧疾,還對消化不良、肺炎、氣管炎有一定治療作用呢!再說了,你們城裡人不是經常吃海苔嗎?那也是和青苔是同一個屬科的,只不過海苔是長在海裡罷了。」
那這個東西要怎麼吃呢?撈夠回去的路上我請教起朋友。
朋友告訴我,青苔在她們這邊可以加工成傣語叫「改些」和「改養」的幹品,「改些」和「改養」的加工方法都差不多,都是將新鮮青苔洗淨,撿盡雜質,拉開苔絲,攤成薄片曬乾,只不過「改養」在曬時要在青苔上撒些薑末和鹽水。曬乾之後的成品,統稱青苔片。
朋友接著說:「青苔的吃法多樣,可以煮湯、可以油炸、可以烘烤、也可以搗碎後糯米飯蘸著吃,其中以烘烤食用最常見。烘烤青苔需用文火慢烤,邊燒烤邊給青苔片上抹油,直至烘熟烤脆即裝盤供食。今天撈的青苔我給你曬著,等你回去時就可以帶回去了,我一會拿些之前曬好的做給你吃。」
在朋友的家裡,我一邊出神的看著她烤青苔,一邊不禁感嘆,我們中國真的是地大物博,各地的風土人情美食料理真的是無奇不有,有生之年一定要多出去走走,多領略一些各地的不同風情!
這樣的「海苔」,你吃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