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西遊記》中孫悟空的授業恩師,菩提祖師的真實身份,一直以來都是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封神演義》裡的接引道人,有人說他是西天的如來佛祖,還有人說他是太上老君的化身。阿森對這些說法卻不以為然。
阿森通過通讀《西遊記》得出來一個結論,菩提祖師的身份,其實另有其人。孫悟空和武當山的被稱為蕩魔天尊的真武大帝,其實是同門師兄弟,而真武大帝則是菩提祖師門下的最得意的弟子。
孫悟空在菩提祖師門下學習的時候,只是因為在師兄弟面前表演了一下變化,就被師父逐出師門。最開始讀西遊記還覺得菩提祖師有點小題大做,通過對《西遊記》長時間的思考和多次閱讀,阿森才明白,原來菩提祖師這樣做有他這樣做的道理。
菩提祖師選擇弟子的標準是沉穩和低調。孫悟空剛到方寸山時,並沒有直接去敲門,而是在門口摘松子吃,接孫悟空的童子出現時,他立刻躬身施禮,菩提祖師問孫悟空姓什麼時,他回答說「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雖然回答會意錯了菩提祖師的意思,但菩提祖師對他這個回答顯然還是很滿意的。孫悟空一開始給菩提祖師的印象還是很好的,這很符合祖師招收弟子的標準。
但孫悟空在剛剛學到一點皮毛的時候就開始炫耀,雖然這是他的師兄們要求的,可孫悟空在方寸山待了二十年還是沒有摸透師父的秉性,這明顯是一種考驗,考驗的正是孫悟空的心性。很可惜孫悟空沒有通過考驗,所以他才被逐出師門。相反菩提祖師卻摸透了孫悟空的脾氣,並預言說,「你這去,定生不良。」菩提祖師的預言真的應驗了,後來孫悟空確實惹出了種種禍端。菩提祖師不是唐僧,他不會單單因為一件事就趕孫悟空走,孫悟空在方寸山二十年的表現早已經顯露出他的性格,因為變化松樹趕走他,只是師父找的一個藉口罷了。
反觀真武大帝,他為人處事都順應了師父的心,孫悟空在大鬧天宮時,擋住孫悟空的人正是真武派來的王靈官,他並沒有親自動手。孫悟空在取經路上用到真武大帝的皂天旗時,是哪吒代為施展的,孫悟空和唐僧等人在小雷音寺遇到困難,向真武大帝求助時,真武也只派了龜、蛇、龍神等人前去相助,逞能露臉的事情,真武大帝一件都沒有做,但是他卻得到了師父的重用,被封為蕩魔天尊。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猜到我的想法了,菩提祖師的身份正是道教身份最高的人物——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尚且能化胡為佛,身份更高的元始天尊更是精通三教之精義。孫悟空在取經路上說出「三教合一」正是想明白了這一點。原著中關於菩提祖師的描述「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不正是包含了三教的所有姿態麼?
菩提祖師在傳授給孫悟空修行心法時,已經透露出他對孫悟空的期望「月藏玉兔日藏烏,自有龜蛇相盤結。相盤結,性命堅,卻能火裡種金蓮。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可惜孫悟空並沒有達到菩提祖師的預期,但龜蛇盤結五行顛倒的境界在他門下,有一個人達到了,這個人就是真武大帝。
所以真武大帝被菩提祖師,也就是原始天尊安排,披髮跣足,踏騰蛇神龜,領五雷神將、巨虯獅子、猛獸毒龍,收降東北方黑氣妖氛,也被封為天尊。而孫悟空則因為學藝不精,後來被安排護送唐僧西天取經,只做了西方教的一個小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