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當「傳聲筒」

2021-01-08 檢察日報

    2008年第一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我自己都還不知道呢,在外省工作的學生先看到了,打電話祝賀我。原來他是看了《人民日報》。他覺得選全國政協委員是國家大事,所以把名單從頭看到尾,看到了我的名字。 

    這件事讓我感受到了全國政協委員的影響力。雖然說在省上做了兩屆政協常委,可沒有像現在這麼受關注。我也感到了很大的壓力,民眾對政協委員寄予了希望,我要認真盡職責。 

    一封來信 

    我收到過一封來信,是個公務員寫來的。他說自己關心國家大事,但沒政協委員這個身份,想請我代他提一個提案。他建議在每個政府機關單位的門口,都設一個石碑,刻上「為人民服務」字樣,時時提醒公務人員在為誰履職。 

    對這封信提出的建議,我明白他思考的價值。不過,我的想法和他不同。我覺得刻碑也挺浪費的,搞不好有些地方就藉此機會在門口擺上奇石名石。「為人民服務」這種提醒很有必要,但不一定通過立碑這個方式。我於是給他回信,告訴他在適當場合我可以呼籲,但目前不能把它變成一份提案。在我看來,政協委員要和民眾關聯起來,但又不能只當傳聲筒。獨立思考是政協委員的責任,社會各界的訴求是多樣化的,我們要有價值判斷。 

    這位公務員為何找我?我問他了。他說自己在天津工作,關注在天津履職比較活躍的代表委員,從中選了我。可以看出,民眾推銷自己訴求的時候,是有選擇的。 

    政協怎麼開會 

    我當了快20年政協委員,在履職上確實是比較用心的。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被推薦擔任陝西省政協委員;本世紀初,做了天津市政協常委;2008年當全國政協委員。有一件事情,這些年我始終在推動,那就是改革政協開會方式,把委員、民眾、政府三者聯動起來。 

    我在陝西當政協委員時,就想在政協怎麼開會上做點研究。在當時,政協開會是完全封閉的,開會期間說了些什麼,社會根本不知道。我在想,能不能通過公開這個渠道,把開會過程公開化,讓民眾和政協委員形成關聯,把全社會的意見進行整合?於是我提了一個提案,建議把政協委員不涉密的提案,找一份權威的報紙公開報導,也是讓社會監督政協委員,讓民眾看看政協委員們怎樣履職。提案內容公開,社會上有什麼好的意見,可以通過這樣的渠道完成整合。這是我的第一個想法。第二個想法,是把政府對提案的答覆也公開,讓民眾監督政府辦理提案的力度和態度。通過這兩個環節的配合,起到這樣的效果:監督政協委員,監督政府,讓民眾、委員、政府之間形成關聯鏈條;讓會議從封閉走到開放,從有限時間走到無限時間。這樣的探索,對政治體制將產生好的影響,起碼來說,引導公民有序參與政治生活,這就是有價值的。提案當年提出後,引發了不小的震動。 

    這個事兒,我每年都提。到天津後,當地答覆「可以嘗試」,也挑了幾份提案向社會公布了。當年引起挺大的反響,老百姓知道政協怎麼開會了,政協委員怎麼履職了。到了全國政協後,我依舊堅持並不斷完善這個提案。如今,全國政協每年都找一些報紙登政協委員的提案,承辦部門的答覆也刊登出來,每年還會出版好的提案彙編和答覆彙編,提案公開逐漸制度化。雖然還沒有達到我設想的那一步,但比20年前我剛提出來的時候已經進步太多了。 

    按界別議事 

    民眾討論政協委員提案的過程,就是有序參政議政,影響政府的過程。表達民眾的意願,政協委員應該是個很好的中介。政協委員如何提高議事效率和效果?我目前關注的,是如何按照界別議事,發揮好界別的作用,充分反映真實聲音。 

    政協按照界別組織會議,在現行會議制度體系中是獨一無二的。目前來看,不少政協委員界別意識不強,跨界別發言比較隨便,對本界別的真實問題卻反映過少。我認為,強化界別色彩,按照界別定位關注點,才能更好地反映各個方面和領域的真實問題。舉個例子,目前只有自然科學界有院士制度,社科界沒有院士制度,這是很大的歧視,也是不合理的,違背了世界潮流。社科領域的教授不能獲得更高的榮譽,也很難擁有加強研究的動力。 

    國家需要了解各個階層的核心訴求是什麼,最緊要的在於解決什麼問題。這個不能迴避,不能遮掩。不同階層的訴求充分表達,都說真話,說真實訴求,那麼國家立法、國家層面討論政策的時候,是不是能減少盲目性?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我的觀點是,政協委員議政時要按照界別定位關注點,反映各個方面領域的真實問題,讓政協真正起到政治協商、參政議政的作用。 

    (本報記者王麗麗採訪整理)

相關焦點

  • 請開除只會做「傳聲筒」的員工 | 獵雲網
    但這個部門有一半都是「傳聲筒」型的員工,平時工作只會傳話,不會思考,更不會去積極改進工作方法,所以效率一直很低。為此他叫苦不迭,尋求我的建議。今天的文章,我就和大家聊聊這個在職場中最普遍的存在,傳聲筒員工。同時也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啟示。1. 「傳聲筒」員工,是團隊效率的隱性殺手首先,什麼樣的員工容易成為傳聲筒呢?
  • 幼兒大班傳聲筒遊戲教案
    活動時間:2019年10月21日活動類型:益智遊戲活動名稱:一、活動目標1.感知空心的傳聲筒能傳出清晰、響亮的聲音。2.能兩兩為一組進行紙杯傳聲筒遊戲。3激發求知慾、好奇心,喜歡玩科學小遊戲。二、活動重點感知空心的傳聲筒能傳出清晰、響亮的聲音。三、活動難點激發求知慾、好奇心,喜歡玩科學小遊戲。四、活動準備製作好的紙杯傳聲筒。五、活動過程(一)導入部分教師和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玩「打電話」的遊戲。教師:「丁零零,您好!」
  • 如何避免成為一個「傳聲筒」員工
    但這個部門有一半都是「傳聲筒」型的員工,平時工作只會傳話,不會思考,更不會去積極改進工作方法,所以效率一直很低。為此他叫苦不迭,尋求我的建議。今天的文章,我就和大家聊聊這個在職場中最普遍的存在,傳聲筒員工。同時也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啟示。全文3586字,閱讀需要6分鐘,下面進入正文。
  • 中班科學教案:奇妙的傳聲筒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奇妙的傳聲筒 分頁標題#e#   幼XX:聽到了。   師:其他小朋友聽到嗎?
  • 合肥市大西幼暢和分園:好玩的傳聲筒
    6月15日上午,合肥市大西門幼兒園教育集團暢和分園中一班的孩子們踏上了一次科學探索之旅 「好玩的傳聲筒」。首先,老師拿出已經做好的「傳聲筒」,請一位小朋友把一個紙杯空心的那一邊對著自己的耳朵,另一個紙杯則由老師拿著在說悄悄話。「你聽到我說什麼了嗎?」老師發問,「老師老師,我聽到了!可是聲音有點點不清楚。」問題出現了,「請大家動腦筋想一想,我們怎麼才能聽得更清楚呢?」
  • 各種場合交往中,希望不要被當作「傳聲筒」
    習慣上,人們把這種喜歡搬弄是非·轉述他人話語的人稱為「傳聲筒」。從表面上看,他們似乎認識很多人,但真正視他們為朋友的人可以說少之又少,大家都唯恐避之而不及。「傳聲筒」一般只是為了圖口頭上的快活,心裡憋不住話,或許他們根本也沒有什麼壞意,然而結果卻是非常的糟糕的,既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 傳聲筒有了崇高感,機器人也會被致敬
    也就是說,記者僅僅是做了信息通報者的傳聲筒,而並沒有真正履行記者的重要職責。 由於工作原因,我很熟悉媒體的運作情況。可以說,廖某的上述兩篇報導所反映的,倒不是個人有什麼「不稱職」問題。她背後還有所在的媒體機構,如果她粘貼複製的報導不合格,不應該被刊發,之所以刊發了,就說明是被其所在媒體機構認可的。這才是關鍵。
  • 《王牌對王牌》:宋丹丹創新玩法,傳聲筒史上第一次!
    在節目播出的第二期請來了小品大咖宋丹丹,但是她在節目中創新玩法,節目組沒有阻止她的行為,傳聲筒史上第一次。宋丹丹是一位深受大家喜愛的小品演員,她從1989開始春晚,在春晚的舞臺上長達十年,宋丹丹和趙本山老師創作的小品影響了幾代人。
  • 家委會不能成為學校的傳聲筒、白手套與替罪羊
    有些收費可能是家委會的意思,但也有不少收費其實是學校和老師的意思,但是政策不允許學校和老師收費,就授意家委會成員提出來,家委會成為學校和老師的傳聲筒,如果有家長對收費有意見,家委會又可以成為學校的「替罪羊」,成為學校推卸責任的工具。 還有一些學校,將本應由學校組織的活動都交給家委會去承辦,以減輕學校的工作。作為回報,家委會成員的子女,可能會受到更多的關注。
  • 廣州藝術節國外演出多:傳聲筒奏全新音樂(圖)
    來自日本的伊芙工作室將把小朋友玩的傳聲筒遊戲升級為音樂演奏方式,帶來一場妙趣橫生的傳聲筒音樂會。美國的鋼琴姐妹花要彈奏雙鋼琴。而來自韓國的芭蕾舞團則將上演帶著「思想光芒」的芭蕾舞。  時間:11月8日~10日  地點:蓓蕾劇院  日本「遊戲」:用傳聲筒原理搭建巨大豎琴  還記得小時候玩的聽電話遊戲嗎?把絲線與兩個紙杯的杯底連接,以紙杯為聽筒的兒時遊戲,如今變身為一種全新的音樂演奏方式。
  • 《王牌對王牌》傳聲筒環節,關曉彤為何從不在第一棒?原來如此
    標題在講傳聲筒環節,關曉彤為何從沒在第一棒,可現在一直在說華晨宇,似乎有些跑題,其實不是。從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傳聲筒環節,花花經常出現在第一棒。大家可以回想一下,這個遊戲環節,一般處在第一棒的位置都是誰?相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沈騰,沈騰出現在第一棒的次數很多,其次是楊迪。
  • 《王牌對王牌》方言版傳聲筒,看了不笑算我輸
    但是小編每次最愛看環節就是經典板塊傳聲筒了,這期更牛,不僅請到好多外國嘉賓,還是方言版的傳聲筒,簡直是難上加難,但是「笑果」十足。第一輪題目是東北版:波稜蓋兒 卡馬路牙子上 磕禿了皮了。 雖然林更新很有自知之明的提前告知隊長沈騰,自己以前玩過,很不厲害。但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隊友說:就想看看你有多不厲害。
  • 從「傳聲筒」向「擴音器」轉變
    原標題:從「傳聲筒」向「擴音器」轉變   網際網路全時空傳播的特徵,使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報導能夠衝破地域限制,也為地方媒體提高傳播力和影響力提供了重要機遇。地方黨報應積極參與全國性的重大主題報導,主動從「傳聲筒」轉為「擴音器」。
  • 最經典環節,王牌傳聲筒,還能有這麼多花樣
    進行的遊戲是王牌傳聲筒,第一棒是潘長江,潘老師還表演了小兔子,然後是歐陽娜娜,需要傳遞給蔡明。讓那後是大張偉。大張偉直接說,我知道了,然後就傳遞給了沈騰。這一輪是八個字。沈騰好聰明啊。直接猜到了,動如脫兔,靜如處子。這一輪迴答正確。回憶的下一段是《我愛我家》中的一段。第一棒是賈玲,需要傳遞的是一些帶有啊的名字的那一段。然後再傳遞給第三棒的時候,就忘得差不多了。就說了個開頭,和結尾。
  • 保姆貓陪玩當傳聲筒心累,一個眼神說明一切!
    畫面中的傳聲筒是女兒科學課的作品,已經被Kobe玩到線都打結了,女兒突然心血來潮,把塑膠蓋放在Kobe的耳朵想跟它講話。可以看得出來Kobe相當無言,但還是配合姐姐的通話遊戲,當個稱職小保姆,但內心的無奈全寫在臉上。
  • 《王牌對王牌》傳聲筒遊戲,華晨宇再現小燕子,關曉彤秀速記能力
    節目中遊戲欄目眾多,而在傳聲筒遊戲中,咱們的暖男華晨宇再現小燕子,將小燕子背詩的那一段演繹得活靈活現。不過,接力棒的關曉彤也不甘示弱,通過其優秀的速記能力,順利地從花花這裡獲得了大量的臺詞信息。看過《王牌對王牌》的觀眾對於「傳聲筒」遊戲欄目一定不陌生,在這個遊戲欄目中,第一個人需要將制定的臺詞傳到下一個隊友那裡,然後由下個隊友依次傳遞下去。
  • 文件紙作「傳聲筒」,中山桂山公證處把公證知識「送」到老人耳邊
    文件紙作「傳聲筒」,中山桂山公證處把公證知識「送」到老人耳邊 2020-12-01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好「傳聲筒」架起「連心橋」
    本報訊(記者侯博通訊員張增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民權縣委宣傳部在做好部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同時,充分發揮宣傳輿論導向陣地作用,當好活動的「傳聲筒」,匯聚宣傳正能量,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在活動開展中架起了幹群「連心橋」。
  • 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中傳聲筒遊戲規則是什麼?
    傳聲筒遊戲規則:每隊輪流參賽,每隊任選5名成員,每個成員用隔板隔開,第一人將對手所出題目,演繹給隊友,只能通過音效和動作表達,依次傳遞給下一位隊友,最後一名隊友,猜測題目上的信息。猜對得一分,最終積分高的一隊獲勝。
  • 江津夏壩:院壩會變「傳聲筒」
    賀錫良的事情只是個縮影,據介紹,夏壩鎮今年秋季已召開24場秋季院壩會,場場有回音,每一場除了對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經濟普查和「兩委」 換屆選舉等內容進行解讀講解外,夏壩鎮黨委政府還要求各駐村組就該村(居)春季院壩會沒能當面解決的事情的辦理結果進行通報,院壩會成了真正的「傳聲筒」,既讓老百姓的聲音及時的傳到機關部門,又讓老百姓更了解黨委政府的工作,也更理解更支持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