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的「馬拉松比賽」,橫越大洋,尋找更好的生存水域

2020-09-05 嚶嚶鸚鵡

海洋有一群馬拉松遷徙選手,在上演著生命之旅。海洋是一條我們幾乎看不見的遷徙高速公路,然而研究者們可以通過水下動物的旅程來研究遷徙現象。

海洋中微小動物的遷徙

一些動物只有針尖那麼小,而另一些卻非常龐大,例如體重超過25頭大象的藍鯨。它們為了找尋食物更豐富、更適合繁衍或更安全的地方而遷徙。

海洋旅行者隊伍中最小的一類叫做浮遊動物,它們的長度從2釐米到20釐米不等。這些微小的浮遊動物隨著洋流移動,但它們自己也具有遊行的能力。浮遊動物並不每年按照南北方向遷移,而是每時每刻都在遷移,它們就像乘坐海洋中的電梯一樣上下遷徙,這被稱作垂直遷徙。

垂直遷徙可能是世界上的動物使用最多的一種遷移方式,因為幾乎所有江河湖海中都發生著這樣的遷移,涉及眾多生物。太陽升起的時候,浮遊生物下沉;太陽落下的時候,它們漂浮至水面。

對於這樣的小生物來說,在海水中遊動需要太多的能量,對浮遊生物來說海水就像糖漿一樣黏稠,因此它們必須不斷地遷徙,因為它們的食物(浮遊植物或水藻)位於水面,它們必須晚上漂浮到水面進食。而在捕食者能夠看到它們的白天潛藏水底,並確保低溫。每一天,這些小生物們都要遷徙91-914米,如果按照體重比例來算,這相當於人類每天行走80千米。

魚類的遷徙

很多魚類也遷徙,一些像浮遊動物一樣垂直遷徙。旗魚和錐齒鯊夜晚到水面進食,白天潛藏水底。幼年紅大馬哈魚白天深藏在76米的水底,但夜晚遷徙到9米處來躲避其他魚類捕食者。

還有一些魚類在海洋中進行長距離遷徙,各種金槍魚遍布世界各大海域。像很多海洋遷徙者一樣,金槍魚在冷水中生存,到溫暖的水域產卵,它們將卵子和精子排入溫暖的水域。北大西洋藍鰭金槍魚按照一條巡迴的路線遷徙。它們隨著大西洋洋流、按順時針方向遷徙至墨西哥灣繁殖,之後越過佛羅裡達,沿著新英格蘭和加拿大岸邊一路向北,尋找更好的生存水域。它們可能穿過大西洋、沿著斯堪地那維亞海岸進入地中海。再次回墨西哥灣產卵的時候,它們仍需穿越大西洋。

一些金槍魚每年都會完成一次這樣橫越海洋的往返之旅。它們可能以每小時80千米的速度「急速奔爬」,並且不間斷的每小時遷徙8-16千米。

大白鯊的遷徙

大白鯊是世界上最大的掠食性魚類。直到最近,科學家們還相信這些鯊魚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岸邊,以海豹和海獅為食。但先進的追蹤技術表明大白鯊也有遷徙的行為。被追蹤的鯊魚在秋天從加利福尼亞中部海岸遷徙至北部海岸,但到了秋天,它們進入太平洋,有些甚至遷徙至向西4500千米的夏威夷島。

據記載,大白鯊的遷徙速度在所有動物中是最快的。根據人們用衛星發射器追蹤到的信息,在短短的9個月裡,大白鯊從南非出發,穿越了印度洋,抵達澳大利亞,並最終回到原地。這是一段全程超過2萬千米的遷徙之路,而大白鯊只需要99天,就可以完成單向路程。

在美國佛羅裡達州薩拉索塔的莫特海洋研究室鯊魚研究中心的負責人羅伯特・古特爾指出,這些發現推動了鯊魚研究在生物學方面的進步,它顯示了鯊魚並不是無意識遊動的「海上流浪者」。然而研究者們並不清楚大白鯊為什麼從它們岸邊的獵食區遷徙到遙遠的地方,或許它們為了與非親緣的其他大白鯊交配,但並沒有人知道確切的答案。

這隻被研究者命名為「尼克爾」的大白鯊怎麼確定自己的方向?是什麼指引著它回到了遷徙前被標記的海灣?鯊魚對於蒙曨的光線非常敏感,因此科學家們認為它們或許使用了某地的陽光或月光這樣的視覺線索來導航。來自尼克爾標籤的數據顯示,它遷徙之路60%的時間都在海面按直線遊行。

海洋旅行者們並不全是水生動物,企鵝也通過「遊泳」的方式遷徙。大多數企鵝都能夠一邊進食、一邊在海洋中遷徙數月,它們只在繁殖期返回岸邊。但在水裡追蹤企鵝是很困難的,因此人們並不清楚它們具體的遊行方式。一些企鵝似乎只停留在繁殖區附近的水域,而另些則至少遷徙至距岸邊1000千米的水域。遷徙讓海洋馬拉松的參與選手能夠獲得更多的食物以及更安全的育兒環境。


相關焦點

  • 尋找崇高:在海洋中繪畫的人
    不太常見的是彼得馬修斯使用的方法 - 他有效地讓海洋為他工作。除了油漆,鉛筆和木炭等傳統材料外,他還列出了「地球」,「大西洋水」和「鏽蝕」。馬修斯的作品與薩奇畫廊上市成千上萬英鎊,他說,他的靈感時刻是他在2007年獨自在墨西哥上網時的近乎死亡的體驗。水域變得瘋狂,他失去了衝浪板的繫繩,他「在海洋中徘徊,充滿了恐懼,完全處於海洋的擺布之中」。
  • 馬拉松比賽中,肯亞人獲得了冠軍,與他們那裡的地理環境有關
    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我們的跑步比賽,又稱馬拉松比賽,之所以被稱為馬拉松,是因為馬拉松比跑步更漫長更要有耐心。馬拉松比賽中,肯亞人獲得了冠軍,與他們那裡的地理環境有關肯亞人的馬拉松比賽就在近期的馬拉松比賽中,一位肯亞人獲得了這次馬拉松比賽的冠軍,其實在參加這項馬拉松比賽之前,這位田徑運動員已經連續獲得過很多的獎項都是關於馬拉松比賽的,或許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並不知道,但是這位田徑運動員卻是非常有實力的
  • 市殘聯積極參加2020橫琴馬拉松保護中華白海豚公益行動
    中華白海豚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海洋生態活指標」,目前,海洋塑料汙染已對其生存造成嚴重威脅。保護中華白海豚公益行動作為「2020橫琴人壽橫琴馬拉松」的重要一環,旨在藉助這一萬人級別的賽事平臺,以宣導促進人們了解白海豚、喚起對白海豚資源及其生存環境的保護意識,引導人們自覺行動起來,為保護中華白海豚、保護海洋環境貢獻力量。
  • 日本馬拉松比賽中115名參賽者被虎頭蜂蟄傷
    日本馬拉松比賽中115名參賽者被虎頭蜂蟄傷發稿時間:2016-09-12 14:15:00 來源: 國際在線 中國青年網發生蜜蜂蜇人事件的橋,橋下有一個巨大的蜂巢(網頁截圖)  據日本《朝日新聞》9月12日報導,日本岐阜縣飛驒市神岡町11日舉辦了一場馬拉松比賽,結果115名參賽者在途中被蜜蜂蟄傷。
  • 馬拉松比賽中的領跑員了解一下
    馬拉松比賽中的領跑員了解一下時間:2019-08-19 15:56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兔子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馬拉松比賽中的領跑員了解一下 即Pacer:馬拉松比賽中的領跑員,也稱為配速員或定速員。負責勻速的跑完比賽全程,給參賽選手以速度參考。其中由賽會官方聘請的被稱為官兔,私人聘請的被稱為私兔。
  • 馬拉松比賽中需要兔子,她對性別和長相有要求嗎?
    對於喜歡跑的人肯定知道這裡所說的兔子是什麼,但是不了解馬拉松的人一定會對其有所誤解,所以為了照顧廣大讀者,小編還是做一下解釋。馬拉松當中的兔子就是指官方配速員,他是每場馬拉松比賽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們的職責就是為精英跑者和大眾跑者去領航,一般不會去參與到獎金的爭奪中來,但也有例外,12月6日第二屆阿布達比馬拉松賽上,肯亞23歲小夥兒基普耶戈是負責為精英選手領跑的「兔子」,卻因為狀態極佳,意外奪冠,獎金10萬美元。
  • 2020橫琴馬拉松中華白海豚公益跑熱力開跑!
    本屆環保公益跑團特邀珠海市殘疾人聯合會、珠海市紅十字會、珠海市慈善總會、珠海市青年志願者協會及社會各界的志願者參加,他們身著中華白海豚T恤,奔跑在橫琴馬拉松的美麗賽道上,活動中還不忘撿拾起賽場垃圾,以實際行動踐行環保理念,以熱情奔跑的姿態迎接新年的到來,成為賽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華白海豚作為我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是「海洋生態活指標」。目前,海洋塑料汙染已對其生存造成嚴重威脅。
  • 環境署海洋衛士劉易斯·皮尤發起7大洋7次長距離遊泳全球活動
    著名海洋遊泳健將、環境署海洋衛士劉易斯·皮尤宣布發起一項新的全球運動,旨在提高公眾和決策者對建設專門海洋保護區重要性的意識。地中海、亞得裡亞海、愛琴海、黑海、紅海、阿拉伯海和北海是全球汙染和過渡捕撈最嚴重的幾大海域,皮尤將在「7大洋7次長距離遊泳1個理由」活動中成為第一位在7大洋中完成7次長距離遊泳的遊泳運動員。
  • 解讀不同季節、不同水域,尋找浮釣鰱鱅的理想釣點
    另外夏季水溫較高,甚至高出適宜鰱鱅生存的水溫,而深水區在整個水域中,相對水溫要低一些,更適宜鰱鱅生存,同時深水也增加了鰱鱅覓食時的安全感!2:夏季作釣小水域的釣點選擇夏季在小水域作釣鰱鱅,選擇釣點上,除了和大水域要求的頂風、側頂風、釣深水,它還要著重於釣「蔭」!小水域岸邊多有樹木、建築物類,它們形成的遮蔭區,是夏季作釣鰱鱅的最佳釣點。
  • 運動員尷尬一刻,馬拉松比賽選手內急拉肚子,沒忍住該怎麼辦
    可能很多運動員在比賽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突發狀況,甚至他們因為大量劇烈的運動,不小心就受傷了,不過在遇到一些可以解決的突發狀況的時候,他們為了最後的勝利,都會選擇最快的方式解決自己的突發狀況,比如有一個馬拉松比賽的時候拉肚子,實在沒有忍住,釋放之後狂飆一舉得冠。
  • 日本最南端的馬拉松|2020年1月26日石垣島馬拉松
    石垣島是衝繩縣內八重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是僅次於衝繩島和西表島的第三大島,位於日本國的南方,雖然屬於衝繩縣,但距離衝繩縣廳所在地的那霸市有410公裡,距離東京將近2000公裡之多。
  • 著名畫家宋明遠創作的當代巨幅海洋畫《大洋新樂章》
    近期,著名畫家宋明遠創作的當代巨幅海洋畫《大洋新樂章》(2018年作140cm×2160cm)橫空出世在畫壇引起強烈反響。此幅作品與其姐妹篇《絲綢之路從遠古走來》(2015年作70cm×1224cm)、《絲綢之路譜新篇》(2016年作,70cm×910cm)構成了中國畫中獨一無二的中華當代「絲綢之路三部曲」,令中國海洋畫派創始人宋明遠蜚聲畫壇。
  • 馬拉松選手比賽遇迷路狗,為避免被踩踏,犧牲成績抱著它跑完全程
    在比賽的過程當中他們心中唯一的執念就是拿到一個更好的成績。然而有一位馬拉松的運動員,為了一隻素不相識的狗狗,放棄了自己的成績,就是為了保護它的安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感人的故事吧。43歲的凱吉拉(Khemjira Klongsanun)是一名來自泰國的業餘馬拉松運動員。在本月20日的時候,她參加了一場馬拉松比賽,而在馬拉松的途中,她遇到了一隻迷路的狗狗。
  • 我們問了幾位參加2020上海馬拉松的選手,他們比賽都聽什麼?
    —— 這次比賽參賽人數縮減到 9000 人,使得參加上馬比搶限量鞋款還難。 所以,我們比賽前問了幾位今天參加上海馬拉松的專業選手,他們都準備聽些什麼樣的音樂?
  • 大學生競賽知識點:極地大洋
    648.極地海洋在氣候系統中有什麼特殊作用? 全球的大洋環流構成一個循環往復的大輸送帶,海水不僅流遍各個大洋,也會在垂直方向運移。極地海域受到最強的冷卻,結冰析鹽過程又增大了海水的鹽度,低溫高鹽的極地海水具有較大的密度,從海面下沉,成為深層和底層海洋的「通風口」。
  • 「奮鬥」萬米後,大洋底部還有什麼是我們沒見過的?
    對於這種生物為什麼可以在如此寒冷超高壓的環境中生存有一種說法是這種生物能通過從周遭的環境中吸收各種物質從而在體內富集高水平的鉛,鈾和汞元素圖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3年07期 繪圖/譚希光大洋中脊如果說在陸地上地殼隆起的地方叫山脈那麼在大洋裡就叫做大洋中脊又稱為中央海嶺和地表山脈總是斷斷續續不同的是
  • 海洋史詩,極端生命的生存大戰
    史蒂芬·帕魯比,史丹福大學生物學教授,霍布金斯海洋研究站主管。其子安東尼·帕魯比,美國知名科學作家、小說家。《極端生存》以小說的生動敘事風格和科學的精準陳述,探秘了海洋中10種神奇的極端生命,是一部關於生存與進化的「新博物學」,一部海洋世界版的 「博弈論」,一個別開生面的「生物學思維大課堂」。
  • 藏藍警色綻放興安馬拉松賽場
    11月29日上午在位於桂林興安的紅軍長徵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走紅軍長徵路興安馬拉松暨2020興安靈渠古運河馬拉松鳴槍開跑!近3000名跑者組成歡樂的海洋用汗水與拼搏交織榮耀用歡呼與吶喊點燃激情
  • 2018康乃爾·吉林市國際馬拉松暨全國馬拉松錦標賽(吉林市站)第二...
    2018康乃爾·吉林市國際馬拉松暨全國馬拉松錦標賽(吉林市站)距正式比賽還有12天,下面,我代表賽會組委會,向大家介紹本屆比賽信息。  今年,我市舉辦的第三屆吉林市國際馬拉松很榮幸再次被列入「奔跑中國」馬拉松系列賽中,同時被中國田徑協會列入全國馬拉松錦標賽分站賽和「我要上奧運」分站賽,著力打造品牌賽事宣傳、服務健康中國建設。
  • 日本鹿兒島指宿市舉辦油菜花馬拉松比賽
    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 人民網東京1月18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晴空萬裡的1月14日,日本鹿兒島縣指宿市舉辦了第37屆指宿油菜花馬拉松比賽。鼓隊成員上林山愛結(6歲)說:「學校裡朋友的媽媽也參加了比賽,我擊鼓為她加油。」 跑道上的看點是1千萬株盛開的油菜花。有的選手還在途中停下腳步,用手機等拍下了一片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