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這是無數前人經過血淚試煉得出的結論和教訓。所謂白首相知猶按劍,不到關鍵時候,你是很難分辨出誰是真心誰是假意的。
創業做生意更是如此,因為你需要用人去達成目標,如果你看錯了人、用錯了人,那損失可能就會很慘痛。這樣的例子並不罕見,比如國美當初的黃陳之爭,未嘗沒有識人不明的錯處。
另外,如果你不懂得識人,那就做不到人盡其才,量才為用。你看馬雲曾說最怕CFO當CEO,結果張勇就是CFO當CEO,這就體現了馬雲的看人、用人的靈活性。如果換個頭腦固執的老闆,張勇又哪有機會坐到CEO的位置上?
因此說,識人不明和用人不慎是創業的大忌。創業做老闆,不會看人、用人是不行的。
曾國藩到現在還為人們所推崇,不僅是他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也是因為他的經驗和方法同樣能用在我們的職場和人生當中。
在看人方面,曾國藩絕對是一個宗師級別的高手,他的看人之術被眾多管理者學習研讀,從而在交友做事上趨利避害,事半功倍。
「觀人之法,以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為主」。曾國藩指出,用人極難,聽言亦殊不易,全賴見多識廣,反覆思考,審慎籌劃,方寸中有一定之權衡。
上位者的用人之道,歷來講究「聽其言必責其用,觀其行必求其功」,聽言觀行是根本法訣。
從歷史來看,曾國藩叱吒官場數十年,在識人用人上幾乎沒有犯過大的錯誤,這就是道行。
對於鑑別人的賢愚忠奸,曾國藩認為形體和相貌是次要的,而「神骨」才是第一位的。
我們平常接人待物的時候,一般都是看對方的表面,比如長得如何,說話有沒有禮貌,如果對方長得好看,說話也好聽,那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會很好。然後,慢慢接觸,說不定就會成為好朋友。但這種看人的層面是很淺薄的,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你以為的只是一些錯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