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洲 劉昊/科技日報微信公眾號
2018-08-05 22:04
海南省林業工作者在海南島發現了一個瞼虎屬新種——周氏瞼虎,這也是海南島首個由中國人獨立發現的瞼虎屬物種。日前,經過形態學和分子學分析鑑定確認,研究成果在國際權威分類學雜誌《ZOOTAXA》發布,拉丁學名為「Goniurosaurus zhoui」。
在棲息地活動的周氏瞼虎瞼虎屬物種是一類夜間活動的巖石特異性棲息的物種,夜間捕食小型昆蟲,白天隱藏於巖石的裂縫或者洞穴內休息,它們的棲息地主要與巖石或者喀斯特地貌有關。
周氏瞼虎的發現者周潤邦告訴科技日報記者,2015年11月,這個新的瞼虎屬物種被發現棲息於海南島一處典型喀斯特地貌區,四周環繞著溼潤的熱帶常綠闊葉林。
瞼虎屬物種目前共有多少種?瞼虎隸屬爬行綱,蜥蜴目,壁虎科。四足爪尖無吸盤,因此不能像壁虎一樣吸附攀援,只能爬行。
瞼虎屬物種主要分布於越南北部,中國南部,海南島,以及琉球群島。過去20年,海南島周邊及越南北部與中國廣西交界地帶的喀斯特地區瞼虎屬的新物種及新分布記錄被頻繁報導,已經揭示的瞼虎屬物種數量不斷增加。
A-D,周氏瞼虎成年正模標本的頭部、吻部背側、下頜以及洩殖腔區域的顏色和鱗序。E-F,周氏瞼虎成年副模標本前足和後足的鱗序和顏色。「瞼虎屬的物種全球之前發現17種,周氏瞼虎是第18種。海南島之前發現兩種:海南瞼虎和霸王嶺瞼虎。」論文的通訊作者、海南省林業科學研究所梁斌博士介紹說。
對於為何命名為「周氏瞼虎」,梁斌表示,「命名主要考慮兩方面的因素。一是為了紀念發現者的曾祖父周海泉先生,因為老人是一位狂熱的野生動物愛好者,正是由於他的言傳身教,才深刻影響著家族後代熱愛並參與野生動物的保護活動。另外,由於周氏瞼虎是海南島發現的第三種瞼虎,這個命名也是紀念中國歷史上第三個朝代——周。」
在過去兩年的海南島爬行動物調查中,周潤邦和其他林業科研工作者收集了幾隻瞼虎屬物種。「它們看上去與以前發現的海南瞼虎和霸王嶺瞼虎有很大不同。我們利用形態比較證實了這些樣本與其他已知的瞼虎物種明顯不同。」周潤邦說。
梁斌表示,「學術上爬行類的鑑定主要是定量描述比較物種的各種形體特徵,包括鱗片、身體關鍵部位的長度、數量等,這些特徵新物種與海南已有的海南瞼虎和霸王嶺瞼虎以及所有已知的瞼虎物種都是不同的。周氏瞼虎的背部顏色是淡紫褐色,海南瞼虎是深紫褐色,霸王嶺瞼虎是黃灰色。我們也比較了三種瞼虎的卵的形態,也明顯不同。」
發現周氏瞼虎有什麼研究價值?覆蓋有豐富的熱帶常綠森林的大面積的喀斯特形成區,為獨特的動植物提供了多種不同的棲息地。
在海南,霸王嶺瞼虎通常被發現棲息於高地森林裡的花崗巖或石灰巖附近,而周氏瞼虎生活在典型的咯斯特地貌區,由熱帶常綠闊葉林環繞。「周氏瞼虎的發現,意味著海南島瞼虎屬物種的棲息地跨越了寬廣的範圍,如進一步系統研究可能揭示更多的物種多樣性。」梁斌說。
在棲息地活動的周氏瞼虎周潤邦和梁斌等海南林業工作者經過分子學鑑定與形態學比對,發現海南島的3種瞼虎在進化上是有關聯的,霸王嶺瞼虎屬於最原始的瞼虎種群,海南瞼虎則是最新的進化種類,最新發現的周氏瞼虎則是介於霸王嶺瞼虎和海南瞼虎之間的過渡物種,對於該物種譜系等方面研究有重要價值。
(原文題為《Science •活物誌丨快來看,在海南島發現的瞼虎屬物種長啥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周氏瞼虎 新物種 海南 壁虎
相關推薦
評論(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