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尿毒症患者越來越多?提醒:少吃這4種食物,腎會感謝你!
尿毒症是每個人聞之喪膽的疾病,患者只能依靠血液透析、胸膜透析或腎移植來維持生命。雖然尿毒症不是癌症,不過比癌症還可怕。尿毒症並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除了跟遺傳有關外,不良的生活習慣也佔了一大部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這4種食物易誘發尿毒症,勸你少吃
1、高磷食物
進入體內的磷元素需通過腎小球過濾排出,高磷飲食可增加腎臟負擔,降低腎臟過濾功能,進而對腎臟帶來損傷,所以要少吃乾果類、動物內臟以及水產品等高磷食物。
2、楊桃
楊桃是常見的水果,不過其中含有神經性毒素,對身體帶來一定損害,特別是腎臟,易引起腎小球腎炎等。
3、各種紅肉
無論是牛肉還是羊肉都屬於高嘌呤食物,攝入太多會升高血尿酸水平。尿酸主要在腎臟中排洩,尿酸水平升高可增加腎臟排洩負擔。另外牛羊肉中含有太多動物脂肪,不易被消化,會促進腎動脈硬化,使得腎臟萎縮變性,進而誘發動脈硬化性腎病。
4、重口味食物
雖然鹽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但攝入太多鹽分會增加體內鈉元素,增加腎臟負擔,引起水鈉瀦留,進而誘發尿毒症。因此要減少鹽分攝入,成年人每天的吃鹽量不能超過6克,少吃醃製食物,如鹹魚、醃菜和臘腸等,烹調食物時少放醬油或雞精等調味品。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除了控制飲食,還要做好這4點來預防
1、定期檢查肌酐
肌酐是肌肉的代謝產物,約20肌肉可代謝出1毫克肌酐,肌酐通過腎臟排洩。當腎臟發生病變後,肌酐不能及時排出,只能在腎臟中儲存,因此肌酐是判斷腎病的重要指標。肌酐每升在133~177毫摩爾,提示腎功能不全代償期;肌酐在177~442,提示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肌酐在442~707,提示腎衰竭期;肌酐達到707以上提示尿毒症期。
2、保證有足夠睡眠
熬夜或睡眠不足的人易出現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同時也會降低免疫力,使得腎病復發,增加患上尿毒症機率。因此要保證有足夠睡眠,23點之前必須睡覺,每天至少睡夠7~8個小時。
3、多運動
長時間坐著不動可壓迫大腿和臀部的膀胱經,易引起膀胱經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膀胱功能失常,腎臟和膀胱息息相關,坐著不動可影響腎功能。因此要減少久坐時間,保持適度運動,讓腎臟得到足夠血液滋養。
4、控制夫妻生活次數
夫妻生活太頻繁會損傷陽氣,使得各種器官出現功能性障礙,導致男性腎虛,女性易出現腎水不足,因此需控制夫妻生活次數,不要縱慾。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溫馨提示
平時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多喝水多排尿來排出體內代謝廢物,減輕腎臟負擔。中醫認為黑色能入腎經,不妨多吃黑豆黑芝麻、桑葚等來補腎精。不能有憋尿的壞習慣,長期憋尿可導致泌尿系統感染,如腎盂腎炎或尿道炎等。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會在腎臟中排洩,若濫用藥會損害腎臟,甚至誘發尿毒症。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