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勞鳥

2021-01-11 寶安日報數字報

劉青海

這幾日,深圳的溫度已經降到最低10攝氏度左右,周日午後,我在陽臺上享受溫暖的陽光,忽然,聽到葡萄架上傳來奇怪的鳥叫聲,循聲望去,卻見一隻美麗的伯勞鳥,在旁若無人地高歌。

我揉揉眼睛,再仔細端詳,沒錯,就是伯勞鳥,紅尾伯勞。它體長約20cm,嘴黑色,喉部白色,背面大部分呈灰褐色,腹面棕白色,尾巴棕紅色。頭側具有黑色的寬帶貫眼紋,從嘴基部起,穿越眼部,直到耳朵後部,猶如超人佩戴的眼罩,威風又神氣,眼罩上方具有白色眉紋。

伯勞鳥雖屬雀形目,卻生性兇猛,嘴前端帶鉤,酷似鷹嘴,腳強健有力,趾端有鋒利的鉤爪,這些均是猛禽的配置,因而有「雀中猛禽」之稱。伯勞鳥最引人注目的習性是其「掛屍」行為,它們喜歡把捕獲的獵物掛在帶刺的樹枝或者鐵絲上,因此伯勞也被稱為「屠夫鳥」,而備受觀鳥者們的注意。

紅尾伯勞是一種中等體型的伯勞,在國內分布十分廣泛,是一種重要的農林益鳥,喜食各種昆蟲,偶爾也吃一些其它小型動物如鼠類、小鳥和青蛙。平時多棲息於開闊的平原地區,單獨活動,常常站在稀疏的矮樹、灌木頂枝或者電線上,靜靜地舉目巡視四周,一旦發現地面上的昆蟲或小動物便立即急飛直下,將其捕獲後再飛回原處啄食。如果發現一隻螞蚱被穿在了樹枝上,那很可能就是棕背伯勞的傑作。

在家鄉讀小學時,有一年夏天,我曾經和哥哥一起親手餵大過一隻紅尾伯勞,因此我與伯勞也算是頗有淵源了。

那時候,村北頭有一條沿河的土路通向廣闊的莊稼地,道路兩旁長了許多粗壯高大的刺槐和榆樹,炎炎夏日裡枝繁葉茂,綠樹成蔭,許多紅尾伯勞會在大樹上築巢。每年6月臨近放暑假,正值它們陸續營巢、準備繁殖下一代的時候。中午放學回家,我經常和小夥伴騎車來這裡尋找它們的巢。我的眼神最好,找到的巢最多。記憶中的大部分巢都是搭在刺槐上,可能是由於刺槐枝條上多尖刺,方便懸掛獵物吧。伯勞的巢呈杯狀,一般在樹冠的枝杈上,周圍樹葉遮蓋得比較嚴實,但站在樹下仔細尋找,並不難發現。

期末考試結束,是長達兩個月的暑假,對於每一個身處那個年代的鄉下孩子來說,那都是一生中的難忘時光,因為各種野趣活動十分豐富。有一年暑假,因為生產隊要修橋,所以要砍幾棵大樹用作橋梁,我們就跟在工人叔叔後,當那棵築有伯勞巢的大樹轟然倒下,我們便擁有了幾隻美麗的伯勞雛鳥。

就這樣我們相遇了。它是一隻半大的紅尾伯勞,一隻棕褐色的小鳥,體型比麻雀略大,鉤嘴短短的,尾巴展開時像一把扇子;稚嫩的黃色小嘴兩側,長著性感的小鬍鬚,十分招人喜愛,我總忍不住上去摸一摸、拽一拽。我們去田野裡捉來螞蚱,餵給伯勞鳥,直到有一天,它長大了,可以輕鬆飛過矮矮的院牆,飛到刺槐枝頭。那也是一個午後,我的伯勞鳥離開了,飛回屬於它的大自然。

如今,家鄉那條曾經有伯勞築巢的小路,已經修成了寬闊的柏油路,兩旁的榆樹和刺槐早已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筆直的白楊樹,去年回去時,我沒能在樹上發現伯勞的鳥巢,也許伯勞去到了山裡,有更多刺槐的地方做窩了吧。只有在麥田間的電線或矮樹上,偶爾還能看到單只的紅尾伯勞,它們瞭望著空曠的原野,有時還和成群的麻雀在空中追逐、打鬧,在豫西的天空中繪幾個匆忙的黑點。

二十幾年後的2020年年末,我在深圳的陽臺上,居然邂逅了一隻美麗的伯勞鳥,儘管這隻一定不是那一隻,但我還是激動地笑了。現在伯勞屬於國家保護鳥類,深圳生態真好,連美麗的伯勞鳥也飛到了我的院子。

相遇,總可以勾起童年的回憶,看到它在枝頭歌唱,我仿佛聽到一位久別重逢的老朋友帶來家鄉的消息……

相關焦點

  • 金雕無視伯勞鳥,後果很嚴重,被伯勞騎在頭上欺負!
    只是在大自然中,也常會以弱勝強的案例,有攝影師曾拍攝到:一隻金雕被一隻伯勞鳥騎在頭上欺負,這是金雕少有的狼狽不堪的時刻。在一棵大樹上,一隻金雕停留在樹枝上,一隻伯勞鳥在上空飛來飛去,金雕也許只是短暫停留,想在樹枝上休息一會,但可能這棵大樹是伯勞鳥的大本營,是伯勞鳥的棲息地,將金雕看做成入侵者,一場爭鬥不可避免。
  • 《詩經》裡的伯勞鳥
    古人以物候辨識天氣與季節,伯勞的「夏至鳴而冬至止」的特性,成了天然時鐘。據《左傳》記載,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上古五帝時,帝少昊曾以鳥名設官職,所設掌管冬夏至的官伯趙氏,就是伯勞(《左傳.昭公十七年》)。帝少昊時的百鳥之王鳳鳥,早就消失成了傳說。而伯勞從上古綿延到今天生生不息,想想看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蹟。
  • 一隻默默無聞的伯勞鳥
    不過這些鳥都不好養。有一種鳥特別好養,我們那裡土名叫:嘎嘎,因為它叫的聲音就是嘎嘎嘎嘎。現在才知道學名叫伯勞鳥。伯勞鳥羽毛長得不怎麼好看,灰不溜秋的,但是雙眼炯炯有神,好像老鷹的眼睛一樣,而且嘴巴也像:有帶鉤子的喙。
  • 兇猛的小型食肉猛禽——伯勞鳥
    近期,在鄭州西郊賈魯河畔用手機長焦鏡頭拍到一隻伯勞鳥,它就在那一家九口疣鼻天鵝的棲息地附近活動。伯勞鳥又叫屠夫鳥,是一種小型的肉食類猛禽。其嘴形大而強,上嘴先端具鉤和缺刻,略似鷹嘴。翅短圓,通常呈凸尾狀。腳強健,趾有利鉤。
  • 伯勞鳥受傷「求助」志願者
    何女士救下的紅尾伯勞鳥。志願者供片21日上午,龍江野生動植物保護團隊的成員在野外救助了一隻紅尾伯勞鳥,此鳥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她試圖讓這隻鳥飛走,可小傢伙卻落到了何女士身上不走。怕它獨自留在野外遇到危險,何女士將它帶回家,精心照料。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地學院副教授許青看過照片後,確認這是一隻紅尾伯勞鳥,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有「雀中猛禽」之稱。這隻紅尾伯勞可能是誤食了被藥死的蟲子,或者是被其他動物捕捉造成驚嚇及傷害,暫時失去獨自飛行能力,待其恢復體力後即可放飛。
  • 伯勞鳥被視「害鳥」 為何成為畫家至愛
    宋徽宗、李安忠、李迪等名家都有伯勞鳥作品傳世,近現代著名畫家張大千、于非闇等也喜畫伯勞鳥。由於伯勞鳥在不同的作品中有不同的意象,畫家所畫的伯勞鳥也有不同的品種,因此很有必要對伯勞鳥的品種和文化內涵有所了解。   全世界的伯勞鳥有數十種,在我國有11種,主要有紅尾伯勞、虎紋伯勞、棕背伯勞、灰伯勞等。
  • 伯勞鳥,一種兇殘的小型猛禽
    伯勞,也許大家都很陌生,因為它一般生活在深山老林子裡,自平原至丘陵、山地 均有分布,但較多見於丘陵至低山區,所以平時我們很難見到它們的蹤影。伯勞鳥素有小型猛禽的稱呼,因此它們多以昆蟲為主食,小型鳥類和其他小型動物也經常被其捕食。
  • 一隻啄木鳥在腐木上啄蟲,遭到伯勞鳥的警告,結果卻是伯勞被嚇飛
    在鳥類世界中,也有很多兇猛的食肉的鳥類,例如伯勞鳥就是兇猛的食肉動物,它們體型雖小,卻是以小形獸類、鳥類、蜥蜴等為食。有攝影師就拍攝到一隻伯勞鳥準備偷襲啄木鳥的一幕(拍攝時間不詳):當這隻啄木鳥在一塊腐木上啄蟲時,遭到一隻伯勞鳥的警告,伯勞鳥對啄木鳥是虎視眈眈,結果很意外,是伯勞被嚇飛。
  • 自然界的「檀香刑」鳥中劊子手伯勞
    然而在自然界也有這麼一個劊子手,專門對小動物施以這種酷刑,它就是伯勞鳥。在野外我們經常看見掛在荊棘上的青蛙、小蛇、小魚、小老鼠等小動物的乾屍,沒錯,全都是伯勞鳥幹的。伯勞鳥是一種謎一樣的生靈,殘暴、兇猛、好鬥卻又懂得感恩。
  • 被稱為鳥中屠夫的伯勞鳥,為什麼喜歡懸掛屍體,它是真的殘忍嗎?
    這種鳥的其中一個就是接下來要給大家說到的:伯勞鳥。強大的捕食能力不了解伯勞鳥的人初看到伯勞鳥時,都會被它的可愛小巧外表所蒙蔽,都會認為這種小鳥就跟平常所看到的吃蟲子的麻雀差不多,不過比麻雀長的要好看些。
  • 成語「勞燕分飛」中,「勞」是伯勞鳥的簡稱
    「勞燕」指伯勞和燕子兩種鳥,「勞」是伯勞的簡稱,和「辛勞」無關。「勞」和「燕」分別朝不同的方向飛去,比喻夫妻、情侶別離。因此,它們的姿勢是「分飛」。如果寫成「紛飛」,那就錯了。典故出自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古辭·東飛伯勞歌》 :「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 生性兇猛的伯勞鳥,到底是怎樣極其殘忍的對待獵物呢?
    這裡是「小狐探世界,我探你來看」伯勞鳥是一種食肉小型雀鳥,因生性兇猛,也被人們稱作是「屠夫鳥」,也有「雀中猛禽」之稱。除了老鷹之外,估計伯勞鳥是鳥類中最殘忍兇猛的鳥類了吧。伯勞鳥還有一個奇特的技能,就是可以模仿其他鳥類的叫聲。
  • 號稱「雀中猛禽」的兇殘「屠夫鳥」,鳥類中的開膛手——伯勞鳥
    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狠鳥,雖然不是猛禽,可是它的習性和兇殘程度甚至比起猛禽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它就是聲名遠揚的雀形目狠鳥——伯勞。兇殘至極的「社會鳥」——伯勞伯勞鳥在全世界約有30餘種,而僅僅分布在中國境內的就有多達15種,可以說它是一種在國內分布甚廣的鳥類。
  • 在五蓮有一種鳥叫伯勞,你聽說過嗎?
    五蓮有伯勞——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洪凝河,穿越縣城西部的河,通過二次綜合治理,成為一條生態的河,市民休閒娛樂散步鍛鍊身體的河,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以白鷺為主等珍稀鳥類的樂園。在這裡活躍著一種生性兇猛兇悍、素有"小猛禽"之稱的伯勞鳥,此鳥屬中小型雀類,嘴大而強,先端具利鉤和缺刻,嘴鬚髮達。翅短圓。尾長。頭較大,具有寬闊的黑色過眼紋,額和頭頂前部淡灰色,背面呈灰褐色,腹面棕白而無雜斑,尾羽呈棕紅色。伯勞鳥性格兇猛兇悍,有一套在空中抓住飛蛾的本領,對飛鳥好不手軟,追逐捕獲。
  • 個子小,膽子不小,小小伯勞鳥敢襲大海雕
    然而,一種個頭僅比麻雀大點兒的伯勞鳥,卻顛覆了人們對這句話的認識,這種小個子鳥,不僅時常把小型鳥類和動物當作自己的「盤中餐」,還敢主動出擊比自己大數倍的鷹、雕等大型猛禽。11月30日,新疆鳥友劉忠德在瑪納斯溼地目擊並拍攝到的灰伯勞襲擊白尾海雕圖片,就向人們展現了大自然中這一另類現象。
  • 棕背伯勞,鳥中佐羅
    棕背伯勞是一直都很喜歡的鳥,模樣很是神氣,今年年初在家帶表弟觀鳥,是為數不多被他記住的鳥了,還給取了「蒙面超人」。這次就分享近一年以來拍過的棕背伯勞以及它的表親。拍攝於上海南匯8月,一般就這個樣子在剛入鳥坑時,棕背伯勞就是一直很想見的鳥,還以為很少見,直到見過一次以後,才知道原來它就是個菜鳥(鳥圈裡代指常見鳥),在上海地區恐怕是除這邊的「四大金剛」(指上海地區非常見的四種鳥:麻雀、珠頸斑鳩、烏鶇、白頭鵯)最常見的了。也很有識別點,棕黑兩色,黑色眼罩最易識別,鳥中佐羅就它了。
  • 通州:兇猛伯勞鳥被雨淋懵 市民救助恢復元氣
    請教專家後,驚魂未定的小邵才知道,這隻看上去可愛的小鳥竟是號稱鳥類「屠夫」的伯勞,生性兇猛,捉昆蟲、青蛙、老鼠甚至其他小型鳥類,常將獵物倒掛起來將其殺死,撕碎吃掉。小邵聽長輩說伯勞是鳥類中的天才,會模仿過很多鳥的叫聲。這次能遇見伯勞鳥,小邵覺得是近兩年環境好了,鳥兒也多了。
  • 青蛙為何離奇「上樹」 原是棕背伯勞鳥儲存食物
    楊先生的妻子同時曾在院子裡看過一種奇怪的鳥,比麻雀稍大,脖子處是黃色的,所以他和妻子都認定這種鳥是「頭號嫌犯」,但又沒有什麼「證據」。  就在幾天前,剛剛落光了葉子的桃樹又出現了小青蛙的屍體,楊先生和朋友顧先生這次決定要找出「真兇」。  記者聯繫了金洲動物博物館的館長劉鳴,他分析「真兇」最有可能的是「棕背伯勞鳥」,這是我市的常見鳥類之一。
  • 伯勞造句和解釋_伯勞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鳥名。別名:屠夫鳥、胡不拉、鶪、鵙。額部和頭部的兩旁黑色,頸部藍灰色,背部棕紅色,有黑色波狀橫紋。喙大而銳利。吃昆蟲和小鳥。善鳴。古代多借指離別的親人或朋友。
  • 啄木鳥啄木偶遇灌木霸主伯勞鳥,一個眼神直接勸退,它才是高手?
    但事實上,啄木鳥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任勞任怨,很可能是一位隱藏的「狠角色」,比如在某次與「灌木霸主」伯勞鳥的正面交鋒中大獲全勝,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大家對伯勞鳥可能還不是太熟悉,打個比方,如果說老鷹相當於鳥類中的「獅子老虎」,那麼伯勞鳥就相當於鳥類中的「平頭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