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42年6月4日凌晨,黎明前的黑暗中,北太平洋中途島附近的海面上,在相距約370公裡的兩端,美國與日本的兩支艦隊正在忙碌的進行作戰準備。
一場二戰太平洋戰爭中決定性的廝殺,即將開始。
4時15分,22架美軍偵察機從中途島起飛。5分鐘後,美軍約克城號航空母艦上,同樣執行偵察任務的轟炸機衝過飛行甲板,升入晨曦初起的天空。
再過僅僅6分鐘,4時26分,日軍赤城號航空母艦閃亮著一排排白色信號燈,零式戰機率先騰空,緊接著俯衝轟炸機也一架接一架起飛,行進的方向就是400多公裡外的中途島。
南雲忠一中將站在艦橋上,看著部下的飛行員自信堅定的奔赴戰場。他是這次戰事的第一線指揮官,儘管在內心深處,他對這次行動未必多麼情願。
43天前的4月22日,南雲剛剛率領他的艦隊回到日本的柱島軍港,就被告知海軍高層決定進攻中途島。
四個多月前,南雲艦隊成功偷襲了珍珠港,開啟了太平洋戰爭。在他們製造的爆炸和燃燒煙塵中,美國太平洋艦隊元氣大傷。
隨後南雲又駛入南太平洋,東衝西殺,戰果輝煌。
可是在他身後數千公裡的日本本土,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將,心中卻始終籠罩著陰雲。
「我們的潛在敵人是美國」,從1920年代起,日本就把美國當成了未來的對手。
但是山本並不贊成與美國開戰。做過駐美武官的他,知道這個國家巨大的軍事和工業潛力,日本遠不是對手。
然而山本終究是一個民族主義者,當東條英機政府決意攻擊美國之後,他又盡心盡力為日本的侵略籌劃可行性方案。
於是有了珍珠港之戰。山本原打算一舉殲滅美國太平洋海軍的全部主力,包括其中的航空母艦。讓美國人至少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裡,沒辦法阻擋日本橫掃東南亞。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儘管日本飛機將美軍打得滿地找牙,但至關重要的美國航空母艦卻毫髮無傷,因為他們那天都沒有在港灣停泊。
因為珍珠港的硝煙,山本幾乎被日本人捧成戰神。但他自己知道,這一戰並不完美,美國對日本擴張的威脅依然存在。
所以當南雲掃蕩南太平洋的時候,聯合艦隊就在研究怎樣消滅倖存的美軍航母艦隊。
他們盯住了中途島。
02
中途島離日本4000多公裡,距離珍珠港所在的美國夏威夷2000餘公裡。聯合艦隊的軍人設想,如果日軍佔領此地,可以更近距離的再轟炸珍珠港,甚至佔領夏威夷。
也正因為中途島這樣重要,山本他們認為,一旦對這裡發起攻擊,美國海軍主力必然出手救援,到時美軍航母必然出現,日本海軍就可以乘機完成珍珠港沒有實現的目標,摧毀美國航空母艦,讓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能力徹底崩塌。
可是上一級的海軍軍令部反對這個計劃。他們認為山本這樣做太冒險,中途島即便被佔領,要守住也不容易,因為距離日本太遠,補給困難。他們主張聯合艦隊繼續在南太平洋徵戰,攻打這裡東部的斐濟與薩摩亞,那樣將會切斷美國給澳大利亞的運輸補給線。如果山本想誘使美軍航母出戰,那裡才是最能打疼美國人,迫使他們不得不出動海軍主力保駕護航的地方。
但是山本寸步不讓。他認為只要打敗美軍航母,美國通向澳大利亞的補給線「便無論如何也不能保持」,而「進攻中途島,我們有把握把敵之航空母艦部隊吸引出來並在決戰中加以摧毀」。
山本還有一個殺手鐧,他讓人告訴軍令部:「如果他的計劃不被採納,他可能辭職。」
當初軍令部不同意山本襲擊珍珠港的時候,他也宣稱要辭職。
山本在聯合艦隊的聲望很高,讓他有底氣對上司指手畫腳。軍令部原本就怕他三分,每次聽到他要不幹,都只能選擇退讓,這一次也不例外。
不過軍令部也開出了自己的條件,山本必須同意在進攻中途島的同時,派艦隊向更北面的阿留申群島展開攻勢,以及派軍艦支援南太平洋的軍事行動。
山本答應了。曾經一同參加空襲珍珠港的6艘日本主力重型航母中,瑞鶴號和翔鶴號隨即南下,去協助攻打索羅門群島等地。
但是軍令部與聯合艦隊還是在具體作戰細節上爭論不休,直到被一場意外事件終結。
4月18日,南雲還在歸國的途中,艦隊收到消息,美國飛機轟炸了東京。
這是一次很勉強的空襲。一批美軍轟炸機從位於安全航程之外(因為怕受到日本近海艦艇的攻擊)的航母大黃蜂號上起飛,費力的來到日本上空,稀稀落落丟下一些炸彈,造成不大的損失。然而無法返航的美國飛行員不得不飛到中國降落,其中有些人被當地的日本佔領軍俘虜。
但是卻沉重打擊了日本人的自尊,特別是天皇受到了空投炸彈的威脅,讓負責近海防空的山本無比自責。
日本軍方迅速轉變了對中途島的態度,在他們看來,如果早佔領這裡,美國人就沒這麼容易跑到日本附近實施轟炸。
幾乎所有人都開始堅決支持山本,南雲的部下參謀們倒是有不少人這時候站出來反對,但他們的主要理由也只是,艦隊作戰多時,需要休整。
南雲沒有明確表態。他當初曾反對山本的偷襲珍珠港計劃,結果他雖然直接指揮了攻擊珍珠港的行動,卻還是讓自己的聲望降低了。現在的他至少不想再公然挑戰山本的權威。
而且不論贊成還是反對,日本海軍多數都還是認為,不管怎麼樣,聯合艦隊都能打贏這一仗。
03
4時45分,日軍飛機雲集在南雲艦隊上空,它們分別從赤城、加賀、蒼龍、飛龍這四艘航空母艦上飛起。還從兩艘巡洋艦上起飛了三架偵察機。
本來瑞鶴號與翔鶴號也可以參加行動,那將重演襲擊珍珠港時六艘日本重型航母齊上陣的景象。
可是因為山本與軍令部討價還價之後的妥協,它們被派到南太平洋,在索羅門群島的珊瑚海與美軍艦隊激戰。雖然擊沉了美國列剋星頓號航母和兩艘艦船,擊傷了約克城號,但日本艦隊不僅損失了輕型航母祥鳳號和另外四艘艦船,翔鶴號也連中三枚炸彈,飛行甲板被毀,它勉強返回日本,不得不進行大修。瑞鶴號雖沒有受傷,但飛行員傷亡嚴重,人員一時補充不齊(日本每艘航母與它上面的飛機是同一編制,不像美軍艦載飛機獨立建制,可以在不同航母間調換),不能參加戰鬥。
失去了兩艘航母戰力的山本,又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去進攻阿留申群島。
儘管如此,日本人的自信並沒有減弱,因為他們用來攻擊中途島的艦隊仍非常強大。
就在南雲北面500多公裡的海上,浮現著日本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龐大的身影。山本就在這艘巨艦上,還有另外31艘軍艦在他周圍。
此次作戰,山本總共出動水面艦隻206艘,飛機近700架,編成幾支部隊分頭行進,是日本海軍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出徵。
這也就難怪日本人信心爆棚。之前在柱島的時候,當有人問到如果航空母艦遇到沒有戰機護航,遭受意外攻擊的情況該怎麼辦?南雲手下一位素來謹慎的參謀脫口而出:「鐵袖一觸。」意思是我們一定能打垮他們。
即便從柱島啟航以來,遭遇大霧,被美國飛機和潛艇發現,甚至登陸部隊搭載的運輸艦隊遭到美軍魚雷機攻擊,一艘油船被擊中。日本人依然堅信,自己一定能獲得勝利。
山本、南雲及屬下不知道,美國人也在等待著給他們致命一擊。
按照山本的預想,日軍佔領中途島以後,美國艦隊才會知道消息,然後從夏威夷出動,過來重新奪島。
可是此時此刻,美國第16、17兩支特混艦隊,包括3艘航空母艦,已經在中途島水域等著向日本開火。
「所有的艦艇都在海底躺著呢。」珍珠港遇襲之後,新上任的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上將,對自己的妻子說了這一句話。
這話雖然誇張,但尼米茲的沮情緒喪卻是非常真實。
直到這次保衛中途島行動開始的時候,珍珠港內還在打撈被日本偷襲擊沉的軍艦。
04
局勢對美國十分不利。日本主力重型航母共有6艘,美軍在太平洋原本有5艘航母,但其中薩拉託加號1月被擊傷,遲遲沒能修復。列剋星頓號沉沒在珊瑚海。約克城號也負傷,好在經過快速搶修,還能一戰。剩下完好無損的就只有大黃蜂號與企業號。現在的海上,他們與日本是3:4的比例。而且從這半年多慘澹的戰況來看,美軍絲毫沒有勝算的把握。
美軍這時的飛機也已陳舊,性能遠不如日本的零式戰機。飛行員缺乏作戰經驗,對手日本飛行員卻訓練有素,技能實力足以碾壓他們。
就連魚雷的質量,當時的美國也比不上日本。
但是山本當初的觀點一點也沒錯,美國的潛力驚人,不容小視。當許多日本人還陶醉在勝利中的時候,美軍正悄然扭轉著自身的劣勢。
美軍在南太平洋的抵抗正在變得越來越強,並且取得一些小勝利。珊瑚海之戰雖然損失了列剋星頓號航母,但也讓日本的翔鶴、瑞鶴兩艘航母喪失了戰鬥力。
翔鶴號還呆在維修的碼頭,同樣在珍珠港受傷的約克城號,僅僅用了兩天多一點的時間就恢復航行,來到了中途島附近。
更悲催的是,山本的攻擊計劃還沒落實的時候,美國人已經判斷出他即將進兵中途島。
在珍珠港的一個地下室內,美軍密碼專家監聽著大量的日本海軍電訊往來。他們一點點的破譯了日軍的密碼,甚至可以根據指法的輕重,判斷出這是哪個報務員在發報。
當山本和下屬還在確定進攻方案的時候,尼米茲已經接到情報部門的報告,日本海軍主力的下一個目標可能是中途島。
密碼專家注意到日軍電報中經常出現「AF」這個地名代號,他們判斷這就是中途島。為了確認,他們故意「釣魚」,讓中途島的電臺用明碼向珍珠港發報聲稱淡水不夠,結果很快日本人就在電訊中報告,AF缺淡水。最後結論就這樣出來了,日本人就是要攻打中途島。
到了5月25日,美軍密碼專家分析研判了各種信息後,報告尼米茲,因為瑞鶴號不能參戰,日本將出動4—5艘航母,在6月3日前後開戰。這與真實情況幾乎一模一樣。
到了3日,也就是真正開戰前一天,上午從中途島起飛偵察的美軍飛機,就發現了日本艦隊的蹤影。只不過他們看到的不是日軍主力,只是其它方面的輔助艦隊,包括運送登陸部隊的船隻。當晚這支運輸艦隊就遭到中途島美軍飛機的兩輪攻擊,打傷了前面提到的那條油船。
而日本方面始終對美國艦隊的存在全然不知。山本原計劃派水上飛機向夏威夷方向偵察,但這麼長的航程,需要在中途找一個落腳加油點,可是日本人很快發現,選定的那個地方已經有了美國人,只好放棄這次偵察。
山本還準備用潛艇在中途島和夏威夷之間的水域設置警戒,讓日本有可能及時發現美國艦隊已經出動。但是潛艇部隊的負責人,天皇的弟弟小松輝久,卻沒有讓部下在作戰計劃裡把這件事明確寫出來,因為他認為完全沒有這個必要。他就這樣糊裡糊塗的耽誤了時間,日本潛艇沒能按時到達設定的警戒線。不過這已經無關緊要,因為在山本預定的設立警戒線的日期之前,美國艦隊已經從那裡穿行過去了。
就在這種種隱患中,行動開始,在南雲頭上的天空,108架日本軍機在他的目送下,向東南朝中途島飛去。
05
一架身份不明的飛機進入了美國飛行員霍華德·艾迪上尉的視野,這是5時20分,日軍向中途島進發35分鐘後。
艾迪就是從中途島起飛的22架偵察機隊列的一員,在他們起飛後,中途島又派出15架空中堡壘轟炸機,去尋找昨晚被擊傷一艘油船的那支日本運輸艦隊。
按照日本的作戰計劃,他們只準備派出7架偵察機,到5時的時候才慢騰騰的起飛了5架。
美國方面卻一次就可以分別出動幾十架飛機執行偵察,四處搜尋對手。
又過了大約十分鐘,艾迪看到了日本艦隊的蹤影,日本人也看到了他,南雲艦隊前端的兩艘軍艦施放煙霧,告知後面的同伴發現了美軍飛機。
「發現一艘航空母艦」,5時34分,艾迪向中途島報告。因為日本軍艦相互距離比較遠,加上天空有雲層遮擋,飛在高空的美軍飛行員沒能看到南雲艦隊的全貌。
10分鐘後,另一位美國飛行員威廉·蔡斯上尉報告:「大批敵軍飛機朝中途島而來」。
8分鐘後,蔡斯再次報告:「發現兩艘敵軍航母和戰列艦」。
中途島方面迅速反應,6架最新式的魚雷機和4架雙引擎中程轟炸機分成兩隊,在6時許先後起飛,直奔日本艦隊。其後又陸續起飛了27架轟炸機。
艾迪和蔡斯的報告也傳到了附近的美國艦隊。弗萊徹中將既是第17特混艦隊司令,又負責統一指揮兩支特混艦隊。他在6時07分下令給第16特混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中將,要他即刻前進,「一旦定位完成,就立即對敵軍航母進行攻擊」。
10分鐘後,日本軍機飛臨中途島,他們集中隊形,準備攻擊。
然而僅僅四分鐘後,6時21分,這些日本人忽然發現,前方出現了大群美國戰機。
蔡斯報告發現敵機之後,只過了一分鐘,中途島的雷達就探測到了日軍飛機。這時候美軍的雷達已經普遍使用,日本艦隊卻還沒配置這種裝置。
中途島戰機又紛紛升空,迎向日機方向。
未完待續……想看下一集《決戰中途島24小時:雷霆激戰》的小夥伴,請關注魚羊史記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冷雪飛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