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部電影我很早就看了,奈何最近三次元太忙,都抽不出時間來寫寫,然而這種工作強度還要繼續,絕望ing……
言歸正傳,《決戰中途島》是艾默裡奇導演的,以企業號和飛行員貝斯特為主要視角,描述這場扭從根本上扭轉太平洋局勢戰爭前後的影片。和《珍珠港》這類披著戰爭外衣的愛情片不同,《決戰中途島》倒是沒有什麼愛情戲份,而是本格的描述戰爭本身的電影。作為好萊塢的大片,場面上自然不在話下,太平洋戰爭本質是空戰,本片空戰鏡頭非常多,再配合上4D觀影,代入感很強,而且本片不是3D,看起來挺舒服的。(有一說一啊,我覺得某些電影完全沒必要弄3D,且不說看起來沒啥3D感,全程帶了副眼鏡也覺得麻煩)另外要說的一點就是本片的導演組肯定研究過歷史,在整個戰爭流程上沒有什麼問題,一些細節上也有所展示,基本上歷史上有的事都能說到點,也沒有過多的原創內容,所以對於歷史比較熟悉的觀眾看起來會比較舒服。但是,這些卻也成了該部影片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首先,《決戰中途島》是從偷襲珍珠港開始一直講到中途島決戰結束,這時間跨度中發生了許多事,而影片只有兩個多小時,導致的結果就是想說的太多,卻每個都說不細,馬紹爾群島基本就是一場空戰戲,珊瑚海海戰基本直接跳過,列克敦號沒出出場就掛了,而約克城號也就露了個臉,雖然說到了3天修好約克城,但是前面沒鋪墊,會讓不了解即歷史的人看的一臉懵逼。另外片名叫《決戰中途島》,但是真正中途島開打已經是影片一個多小時以後了,前面的鋪墊太長了,連杜立特空襲東京都說了,然而情報戰中關於「AF缺淡水」卻又一筆帶過,總感覺時間分配不夠好。還有就是影片人物出場眾多又沒有介紹,誰是誰必須觀眾自己從片中了解,如果說最慘的是誰,我覺得應該是山口多聞了,他從出場到陪飛龍號殉葬,沒有一個人完整的說出他的名字,連提到「山口將軍」都只有兩三次。人物尚且如此,那戰爭主角航空母艦就更別說了,蒼龍一個被炸鏡頭,大黃蜂和加賀活在臺詞裡,大概只有企業號才能讓人記住,畢竟她才是影片「主角」。
所以說,這部影片可以看成是「歷史粉絲向」電影,沒有點歷史知識根本看不懂,也不知道裡面人物決策的動力與意圖,甚至整個流程都不一定了解。畢竟整個過程中的不少事件單獨拎出來都能拍一部電影。至於最後大決戰拍的太英雄主義都不是問題了,如此彈幕下俯衝投彈都只是常規操作了。(雖然歷史上的確有這操作,不過影片的彈幕是不是太密集了)
總之,看這部電影前必須去了解中途島的前後歷史,這樣觀影體驗會好不止一個檔次,對於不喜歡看「戰爭愛情片」的觀眾來說,這部略硬核的戰爭片倒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