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己一直是個戰爭影片迷,所以對反恐片、二戰片都還比較喜愛,比如《黑鷹墜落》、《珍珠港》、《帝國的毀滅》等。看到去年11月上映的二戰題材大片《決戰中途島》,豆瓣評分7.7分,因此便迫不及待地觀看了它。
場面大氣磅礴,轟炸效果震憾
作為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大片,而且又涉及到美國本土的重大事件,自然是大手筆、大製作、大場面。導演羅蘭.艾默裡奇是全球著名的電影人,曾經拍攝過《哥斯拉》、《愛國者》、《2012》等赫赫有名的災難大片,素有「災難片大師」之稱,雖然是初次嘗試拍攝戰爭題材的史詩片,但是在特效方面自然是輕車熟路、信手拈來。而且整部影片也是用他擅長的全景式寫實手法完美再現了當時的激烈場面。
無論是美國與日本的飛機在空中的對訣,還是雙方飛機互相轟炸對方的航母和艦隊,以及各種巨型軍事裝備發生爆炸、倒塌、火災時的場面,人們在戰火中的掙扎、痛苦、哀嚎,都讓人感到深深的震憾。據工作組透露,為了突出影片的效果和真實性,攝製組除了運用特效技術外,還前往珍珠島實地拍攝,同時在加拿大蒙特婁搭建了巨大的電影場景,來還原當時的歷史畫面。
真實還原多個歷史著名事件
本片全長136分鐘,並沒有單純的講述1942年6月發生的美日之間的中途島戰役,而是往前追溯了半年,先從中途島戰役的起因——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開始講起。影片採用了平鋪直敘的手法,講述了二戰中很多著名的戰役和事件,比如日本偷襲珍珠港、轟炸東京、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戰役等。
同時影片中還豐富地塑造了二戰中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他雖然是珍珠港事件後才臨危受命被任命的,但是因為中途島戰役而一戰成名,還有在中途島戰役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的美國情報官萊頓和羅徹福特,以及轟炸東京而出名的著名飛行官杜立特,以擅長俯衝轟炸而讓敵人聞風喪膽的王牌飛行員貝斯特也在影片中對他的性格和能力有精彩的描述。
日本這邊有偷襲珍珠港的主要策劃人、時任海軍大將、赫赫有名的山本五十六,還有日本海軍高級將領山口多聞、南雲忠一等。喜歡研究二戰的朋友,真心推薦欣賞一下這部二戰大片。
對戰爭細節交代詳盡,堪稱一本軍事教科書
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對戰爭的細節交代得非常清楚。比如情報對戰爭的影響,如果說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由於美軍的情報失誤,那麼中途島戰役的勝利,則是美軍吸取教訓,成功破譯日本情報而設計的圈套,從而取得了勝利。
還有航母編隊的組成,不僅僅有巨大的航空母艦,還有巡洋艦、驅逐艦、核潛艇、艦載機等組成,而空中戰鬥力量又分為戰鬥機、偵察機、魚雷機、轟炸機等等,它們各有各的任務和目標,但是又相互配合。在電影中我們還看到了赫赫有名的「鸚鵡螺號」潛水艇,雖然在攻擊時放了幾枚空炮,但是還是讓觀眾見識到了它的偵察和攻擊威力。
除了這些,影片還對美日雙方的戰術進行了大量的描述。一場戰役的勝利,不僅僅是靠人力和武器的優勢,現代戰役的取勝還有很多其它的因素,比如情報、指揮官、戰略、戰術、甚至士氣等。而中途島戰役作為二戰中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案例,其成功的原因就有很多,至今也是很多軍事院校的學習教材。而導演真實還原了當時的許多場景和細節,可以說是一本不折不扣的軍事教科書。
口碑不錯,票房一般,難道大片已風光不再
影片上映後,雖然評分口碑都不錯,但是全球票房一般,只取得了2.94億,但是好在收回了成本。著名的導演加上強大的演員陣容,配上大氣震撼的特效,這樣的結果未免讓人唏噓。
有媒體分析原因並指出,主要是上映時機不對,本片選擇11月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既不是熱鬧的春節檔,也不是悠閒的暑期檔,而且前期的宣傳也不是很有力度,也許是導演羅蘭對自己太過自信。眾所周知,檔期的選擇對於影片的成功也是影響巨大的。不過我相信,對於這樣一部製作精良的大片,一定會在後期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