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的雪被染成紅色?到底發生了什麼?科學家:地球在警告!

2021-01-09 柏銘

推薦語:北極冰原受地球氣溫上升的影響越來越大,出現各種特殊現象也就會越來越多見,這類現象其實在氣溫暖和的海洋中是很常見的現象,如今也出現在北極冰原可以看出北極的溫度上升得實在太多了

下文轉載自作者:趣說科學

文/行走天涯

北極的雪被染成紅色?到底發生了什麼?科學家:地球在警告!

北極和南極是我國氣候最嚴峻的兩個地區,這裡根本沒有人能夠維持最基本的生活。因此也就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無主之地。對於科學家來說,研究地球的環境以及地球的生命力。只需要研究北極和南極的氣候就能得到一定的體現。為何說全球氣溫一直在不斷上升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呢?科學家是如何發現到地球的氣溫一直都在不斷的上升之中的呢?

科學家從研究北極和南極就得到了答案,特別是北極地區更加明顯,科學家竟然發現北極的雪居然被染成了紅色。首先雪是白色的,雪在什麼情況下才會被染成紅色呢?科學家通過研究北極的紅色的雪之後,就發現原來這些紅色的雪並不是真正的雪,而是被紅色的海藻所映成了紅色。看上去才像是紅色的雪,其實還是白色的雪!

只是,北極氣溫都在零下攝氏度。北極又怎麼可能會出現紅色的海藻類生物呢?原來這還是得說到北極的冰川已經在不斷的消融之中了。這裡不僅被冰雪覆蓋著,還出現了一片海域。又由於溫度一直在不斷地升高,使得很多海洋生物都喜歡來到北極生存,這裡天敵比較少。是一個非常天然的適合繁殖生命的場地。然而對於北極熊以及一些好低溫的生物來說,可能就要走上瀕臨滅絕的道路了。

這種氣候的突然變遷對於北極生物,以及人類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從紅色的雪的出現,科學家就應該知道這其實是地球對我們所發出的警告。意思全球的氣溫都在上升,不僅只有北極的冰川消融了。未來受到溫室效應氣體的影響,人類很難繼續在地球上生存下去。除非人類能夠保護好地球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

相關焦點

  • 北極的雪被染成了紅色,到底發生了什麼?專家:大自然的警告
    現在溫室效應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而且隨著地球人口數量的增多,現在問題是越來越嚴重了。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現在地球的氣溫逐步上升中,夏天也越來越熱了,但是冬天卻變得越來越暖和了。
  • 北極出現紅色的雪,你知道是為什麼嗎?自然界給予的警告
    在人們的印象中,雪一直都是潔白無瑕的,但如今北極出現了紅色的雪,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人類與地球並不是徵服與被徵服的關係,但二者卻可以互相影響。因為全球變暖的原因,地球也曾發出過一些警告,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特殊現象。
  • 南極「血雪」異象,北極「黑色海水」!地球的「病」很嚴重了
    而隨著溫度的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冰山出現倒塌,冰川不斷融化面積越來越小,要知道,現在環境保存比較完整的可能只有南北極了,已經算是地球最後的「淨土」。南極「血雪」異象,北極「黑色海水」!地球的「病」很嚴重了而現在南極也出現了環境問題,隨著全球溫度上升,南極現在已經打破了高溫紀錄,冰川面積不斷減少。而且出現了大量的「血雪」異象。
  • 南極出現大量紅色「血雪」,科學家擔憂的事情正在發生
    科學的本質是人類對自然的認知與探索,科學家們通過各種方式來開拓人類的視野,如果沒有科學這門學科,那麼人類文明也不會發展得這麼快。在人類足夠了解所處的環境後,科學就慢慢演變了一種工具,就像遠古時期的人手中拿的「火種」一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火種」點亮了人類的進化之路,而科學則讓人類變成了地球上唯一充滿智慧的生物。
  • 美國衛星拍到的北極照片,科學家深感擔憂,霍金警告要實現了嗎?
    自從人類進入科技時代以來,地球環境也在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我們時常說,人類的命運與地球環境息息相關,如今地球環境的惡化性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科學家也正在利用先進的設備密切關注地球環境的改變。在夏季的時候,北極也突破了38度的高溫,生活在西伯利亞地區的人們也首次去到水裡遊泳,這幅現象也是百年難得一見。這樣的現象也引起了科學家的擔憂,目前的環境形勢並不是一個好兆頭。美國衛星拍到了什麼?
  • 南極升溫後,大量血雪出現,它到底是什麼?
    2020年2月9日,巴西科學家在南極北端西摩島測得20.75℃的氣溫。這是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南極氣溫首次突破20℃。需要說明的是,這是在西摩島(靠近南極半島最北端)一個測量站得到的數據,不能代表南極大陸主體的情況。
  • 2020年的地球怎麼了?未來北極或會消失,人類又該去哪呢?
    挺拔寬廣的森林被一場來勢洶洶的野火給籠罩,這場大火足足燃燒了4個月之久,數10億野生動物因為這場大火永遠的消失在了地球上。在森林中隨處可見四處逃竄的松鼠和考拉,天空也被染成了一片紅色。直到今年1月份來臨,澳大利亞終於下了一場雨,這場大火才慢慢被熄滅。非洲蝗災本來以為這只是2020年的一個小插曲,沒想到這只是地球環境改變的「開場」。
  • 北極發現史前生物遺體,南極出現大片「血雪」,擔心的事在成現實
    自從踏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人類的生活就仿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也經常能聽到很多關於地球環境的新聞,而其中聽到最多莫過於地球環境的惡化,像是臭氧空洞、氣候反常現象,各種全球性的衛生影響大事件等等都伴隨著我們的生活。
  • 神秘生物入侵南極,「血雪」遍地,引發科學家關注
    正因如此,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進程的不斷加劇,南極大陸永久冰川加速消融,已經引起了全球環保人士和科學家的密切關注,而最近發生的事情,則更加讓人擔心:一種神秘生物入侵南極,大片冰雪變成血紅色,景象恐怖。南極部分地區的冰雪為何會變成這種令人感到驚悚的血紅色?「血雪」是從哪裡來的?
  • 極光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只出現在南極和北極?
    我們中國最靠北,也就是中國地圖上最靠上面的那個城市叫漠河市,在這裡,到了晚上你偶爾會看到天空發出非常奇異的光,這種光有時是綠色的,有時是紅色的,有的時候還會是紫色或者藍色。這種光變化奇妙,用語言簡直難以描述。這就是極光。在中國,只有在漠河能看到極光,因為漠河是我國最靠近北極的城市。
  • 北極什麼時候出現第一個無冰的夏天?科學家作出了最悲觀的預測!
    北極的冰蓋如同冰箱一樣,對於調節地球的氣候至關重要。它不僅影響區域氣候,而且影響全球的天氣模式和海洋環流。隨著更多海冰融化,變暖的步伐加快,氣候系統的平衡也隨之而來。目前科學家們的一個共識是,北極夏季在本世紀的某個時候肯定會出現無冰狀態。
  • 地球危險了?阿爾卑斯山傳出一個信號,科學家警告:人類要重視了
    值得注意的是,阿爾卑斯山脈除了是一個旅遊點之外,還是一處很具研究價值的「寶庫」,吸引了大批科學家團隊來此搞研究。在對阿爾卑斯山脈的研究過程中,它竟傳出一個信號,地球危險了?科學家立即警告:人類要重視了!
  • 300多名科學家,在北極科考389天,目睹了北極的消亡
    提到北極,很多人的印象是那裡冬季漫長,氣溫寒冷。四面都是冰川和海洋,是一片沒有人類生存的廣闊神秘的淨土。隨著近幾年生態環境的改變,全球氣候變暖後,北極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冰海開始全部融化直至消失,北極熊瀕臨絕境,為了勘探北極目前的情況,300多名科學家在北極科考了389天,目睹了北極的消亡。
  • 地球南極為什麼比北極冷?南北極有什麼我們未知的東西?
    編輯 / 侃侃君今日科普話題地球上最神秘的南極和北極常年都被冰雪覆蓋者,想必大家都十分好奇這兩個地方有什麼區別?上面到底有著什麼我們未知的東西?其實北極和南極最大的區別在於:北極是一片海洋,南極則是一塊大陸。
  • 地球上最神奇的兩個地方:南極和北極!人類有什麼不可思議發現?
    因此人們總說,南極大陸目前是地球上最古老最神秘的一片大陸,它的面積約為1400萬平方公裡,南極大陸中約有97%的面積被冰雪覆蓋,相反,北極三分之二的區域為海洋,三分之一為陸地,南極和北極雖然都很冷,但是兩者的溫度卻截然不同,南極的平均溫度為零下50度,北極的平均溫度在零下18度左右,令人詫異的是,人類曾在北極發現了4.6萬年前的屍體,令人們不禁質疑,地球究竟怎麼了
  • 南極與北極的極光為何有所不同?科學家終於找到了答案
    令人眼花繚亂的綠色與紅色極光經常閃耀在地球北極與南極上方的夜空當中。幾十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當極光在這兩個區域同時出現時,其閃爍模式應該能夠彼此對應。但在2009年,他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這樣的結果讓科學家們感到驚訝,甚至有些沮喪。
  • 科學家警告地球上的昆蟲正在快速消失
    【科學家警告地球上的昆蟲正在快速消失】周一,《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研究報告,康乃狄克大學昆蟲學家大衛·華格納(David Wagner)及多位科學家向世界發出警告,稱氣候變化,殺蟲劑,除草劑,光汙染,入侵物種以及農業和土地用途的變化導致地球上每年大約有1%至2%的昆蟲正在快速消失。
  • 北極相繼發現史前生物,科學家發出警告:還有更危險的東西!
    在很多人的眼中,南北兩極一直是聖地一般的存在,但是近些年來,地球的環境面臨著巨變,南北兩極發生的異象也越來越多,科學家也不免感到擔憂。在2020年,科學家便在北極圈內有了很多重大的發現,他們在厚重的凍土層中挖掘出了數具史前生物的遺骸,這些事情生物都生活在數萬年前的地球上,誰能想到經過了數萬年的風吹日曬,這些生物的遺骸仍然保存得非常完整,就連毛髮也清晰可見。
  • 2020年到底怎麼了?科學家警告,澳大利亞叢林大火或會捲土重來
    在2020年裡,地球上發生了很多事,其中熊熊燃燒的澳大利亞叢林大火無疑是引人關注的重大事件之一,統計數據表明,這一場大火焚燒了超過5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向大氣層中排放了超過3.5億噸的二氧化碳,造成了33人喪生,成千上萬的人被迫逃離家園,除此之外,還有數量高達30億的動物受到嚴重影響,其中大約有5億的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和鳥類在大火中死亡
  • 補完南極換北極科學家在北極發現超大臭氧層破洞
    紫外輻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對大氣有增溫作用,同時保護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遠紫外輻射的傷害,透過的少量紫外輻射,有殺菌作用,對生物大有裨益。1982年首次發現南極臭氧層破洞後,各國隨即籤訂《蒙特婁議定書》,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避免南極的臭氧層破洞繼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