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糖果媽媽獨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嬰兒用品真是琳琅滿目,商家為了方便娃,也是想破腦袋出了各種「神器」。不過有些神器確實有些「雞肋」。
前段時間,一個寶媽在朋友圈裡,曬出了一張寶寶手上戴著卡通圖案的防抓手套。形狀看起來就像是日常用的搓澡巾,不過是超小呆萌版的。
雖然很可愛,但沒忍住跟朋友「科普」了一下:「最好不要給孩子帶防抓傷手套!」
想要讓孩子減少抓傷臉,注意剪指甲就好了,戴手套雖然可以防抓傷,但明顯弊大於利,容易因小失大。
為什麼不建議給寶寶戴防抓傷手套?
嬰幼兒時期,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手是寶寶了解世界的「橋梁」。如果給寶寶帶上手套,就相當於將這座橋攔腰截斷,對於孩子的心理髮育和腦部發育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1)影響寶寶腦部發育
寶寶在0-3個月階段,手部揮動是出於無意識的狀態,神經系統發育還不成熟,大腦對於手部的控制能力有限,可能會出現無法控制抓傷自己和媽媽的問題。
但正是通過這種無意識的行動,開始逐漸連通大腦、手部和眼睛的神經系統,刺激腦部發育,逐漸形成有意識的動作。
如果這一階段給寶寶戴上手套,手套的桎梏就會影響寶寶正常發育。給寶寶戴手套只是安心一時,從長遠來看還是弊大於利的。
2)影響寶寶抓握「精細動作」訓練
給寶寶的手套上手套,雖然有移動的活動空間,但阻斷了寶寶的手部與外界事物的接觸。
一般寶寶在0-3個月的時候,喜歡玩自己的手,還會吸吮。這一階段寶媽可以給寶寶手腕上套一個鈴鐺手鐲,訓練寶寶的手部動作。
4-8個月的時候,主要是訓練寶寶的抓握動作,可以買各種各樣的搖鈴,讓寶寶握在手裡揮動。如果給寶寶戴手套,即使能夠抓握搖鈴,但觸覺上的阻斷,讓寶寶失去了對材質的直接觸感,手部的敏銳度訓練也會受到影響。
3)影響「口腔敏感期」的探索
有的寶媽給寶寶戴手套,不止是阻止寶寶抓傷自己,還擔心寶寶吃手會「病從口入」。某寶中還有一種斷吃手的「神器」,果然是萬能的某寶。
寶寶成長都會有一個階段,不僅喜歡吃手,還喜歡把什麼都放在嘴裡嘗一嘗。
一般在寶寶6-12個月月齡的時候,都會有這種問題,寶媽們不用太擔心,孩子的這一表現是進入了「口腔敏感期」。
這一時期千萬不要給寶寶戴手套!
寶寶是通過口腔來進行對這個世界的探索,通過啃咬的動作,去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認知。
不過這一階段,寶媽要注意物品的擺放,一些不能入口的就不要擺在寶寶伸手可以夠到的位置,也要注意室內的清潔,不要強行阻止 寶寶吃手哦!
4)影響寶寶觸覺感知能力的探索
寶寶的很多感知能力,都是通過手部來完成的。例如,寶寶到處爬的時候,通過手部的觸感傳遞給大腦,刺激大腦發育。
寶寶還通過反覆扔東西,來逐漸建立自己的空間感。
如果寶媽給寶寶戴上手套,這些體驗都會大打折扣,對於寶寶的認知形成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5)更容易養成吃手的習慣
寶寶的成長發育中,手很重要,如果戴著手套,不僅阻擋了寶寶的觸覺,還很有可能錯過寶寶的「口欲期」的發展。
有研究認為,寶寶長大後吃手,與幼時吮吸不足有關,吮吸是嬰兒與生俱來的欲望,當吮吸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等他長大後,就會表現出「非營養性吮吸」。
這種行為跟媽媽小時候給寶寶戴手套有著一定的關係,因為戴手套的緣故,口欲期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很容易出現「補償性」的吃手。
給寶寶戴手套還存在潛在風險:
寶寶因為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對於痛覺感知比較差。給寶寶戴手套,如果不小心手套中的線頭沒有處理乾淨,容易出現手指被線頭勒住的問題,如果發現的晚了,會對寶寶造成身體上的傷害。
想要減少寶寶自己抓傷臉「破相」,寶媽可以勤剪指甲
1)要買寶寶專用指甲刀
寶寶的手太小了,成人指甲刀比較大,用起來不方便也容易誤傷。要準備寶寶專用的指甲刀,給寶寶定期修剪指甲。
2)剪完一定要修好
給寶寶剪指甲,不要剪完就完了,一定要修一下指甲邊緣。都知道剛剪完的指甲很鋒利,更容易讓寶寶劃傷自己。
3)找好時機再剪
很多寶寶一剪指甲就哭,可以選擇在寶寶熟睡的時候,再偷偷給寶寶剪指甲,可以減少哭鬧。
糖果愛叨叨
寶寶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但寶媽不用太過焦慮,有些過程必須寶寶親身經歷才能成長。
互動話題:養娃的時候你買過最沒用的「神器」是什麼?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