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寶寶經常「抓破臉」,寶媽心疼干著急,婆婆:戴上手套?
文/程爸育兒
在寶寶2-3個月的時候,小手就開始亂抓了。經常揮舞手臂的寶寶,這個時候也是對外面世界的探索,所以屬於很正常的生長發育現象。不過呢,當寶寶的臉上、頭上有溼疹而痒痒的時候,寶寶就會嘗試用小手去抓撓一下。如果用力過猛的話,臉上頭上都會被抓傷。程爸的寶貝也是,不經意間第二天早晨一看,就會看到寶寶臉上一道細細的血痕。很明顯,是寶寶又把自己抓傷了。
不只是程爸爸的寶寶,其實所有的寶寶都會經歷這麼一個令大人揪心的過程。一想到寶寶抓傷自己就會覺得心疼。而在育兒群裡,寶媽們也都在討論,還有些婆婆看不過去,直接想給寶寶戴上手套。不過,給這麼小的寶寶戴手套合適嗎?
1、為防止寶寶抓傷自己,寶媽們招數也不止一個
除了按照婆婆的說法給寶寶戴手套外,為了防止寶寶抓破臉,還有些寶媽會特意給寶寶穿袖子長一點的衣服,因為用袖子可以擋住寶寶的小手。儘量不讓寶寶的小手露在外面。除此之外,有些激進的媽媽爸爸們,因不想看到寶寶被自己抓的血淋淋的,只好一到晚上就把寶寶包裹起來,或者是直接將寶寶的小手給「捆起來」。可以說面對寶寶抓傷自己這一個小問題,就已經讓不少寶爸寶媽頭疼了。
2、到底要不要通過上述手段來阻止寶寶抓傷自己
小月齡的寶寶,這個時候的小手對生長發育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不管是感知外面世界還是探索世界,小手都不應該被包裹起來。畢竟寶寶的小手不僅是感知器官,也是運動器官。寶寶要想及早了解這個世界,手是最直接的接觸「工具」。所以我們不應該把小手束縛住。
況且小手的發育也需要一個過程,從無意識、不協調的大動作到有意控制的精細動作,從手眼協調到手口互動,每一個動作的養成都需要時間。倘若及早將寶寶的小手用手套包裹住,或者是捆起來,都是不利於發育的。
3、如何正確防止寶寶抓傷自己
如果不通過外部的一些幹預來阻止寶寶抓傷自己的話,那有什么正確的方式可以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呢?其實要想防止寶寶抓傷自己,寶媽們只需要做好兩件事就可以了。
多餘寶寶互動,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程爸爸親自試驗過,在寶寶抓撓自己的時候,如果及時與寶寶互動,轉移寶寶的注意力。這個時候寶寶的抓撓行為就會停止。勤給寶寶剪指甲。晚上的時候,寶寶和大人都在睡覺,所以難以避免寶寶抓傷自己。這個時候就需要寶媽寶爸們把前期的功課做足了。給寶寶買個嬰幼兒專用的指甲剪,定期修剪一下指甲。
寶寶的手部發育,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至關重要。這不僅關係著運動協調,而且關於著輔食添加的時間以及將來寶寶自己吃飯的效率。所以我們要給寶寶足夠的空間、機會去觸摸世界。這樣才能夠鍛鍊寶寶的協調能力,同時對寶寶的智力發育也有幫助。如此便可以讓寶寶更加「心靈手巧」。
這期的育兒知識就分享到這啦,感謝寶爸寶媽們的閱讀,如果覺得有價值,記得點讚、收藏和分享一下哦,我們下一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