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文藝青年」該是一個笑話嗎?

2020-12-04 釣魚心得

五四青年節剛剛過去了一段時間了。當然這句話純屬是無營養的感嘆,我想談的「青年」和青年節的「青年」沒半毛錢關係,或者說我完全不想談任何跟「青年」有關的東西(這個詞本來就很微妙,我可以起個題目,譬如誰左右了青年,青年是一個怎樣的群體,他們有自己的發聲嗎,諸如此類的,但我不敢)。

我沒膽子蹭主流意識形態的梗,再說每年有幾個人關注過五四青年節的,大家心裡都有數。當然我這也不是一篇類似於「文藝青年語詞源流考」的文章,這個做起來老套的夠了,文藝青年在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一個貶義詞(大概是與八九十年代文化場的轉變有關,「文青」於其中生成並被討論),

它指涉的群體又發生著怎樣的變化,它和其他名詞之間發生了怎樣的關係,比如先鋒藝術,或者單純是藝術,還有憤青,解釋不清的,所以不打算給自己挖坑。

另外,我在文章中提到的電影、導演、劇情,純屬是給我當槍使的,我不否認它是一部好電影,但我需要藉助某些部分的批評導入討論,所以有偏激的地方請多原諒。最後,我想說明我不是想要解決什麼問題,更多只是提出問題或者發掘某些問題的端倪。就醬。

我開始想這個問題源於我聽到周圍的一位老師講到一部電影,顧長衛的《立春》,說每年立春那天,他們就有一群大齡文青組織在一起觀摩,然後發出一些感嘆。

話到這裡就打住了,我不明白他話裡指向的文青是怎麼樣的一批人,他們看這部電影的目的是什麼,看完又在感嘆什麼,以及那位老師他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單純的陳述某個事實還是略微的嘲諷或者自嘲。

我也看了這部電影的開頭,大約女主是一名極不得志的醜女人,小縣城的音樂老師,愛唱歌劇,站在廣播大院裡,被一群呆頭呆腦的大爺大媽包圍著、嘲笑著,然後她結識了一位跳芭蕾的男同舞蹈老師,

兩人都受到社會的排擠,這位男同胞為了證明自己正常就把自己班裡的一名已婚婦女同學拉到男廁所「裝模作樣」了一番,電影進行到監獄裡男同舞蹈老師踮起布鞋翩翩起舞……

監獄舞蹈

真是悽美,底下的觀眾泣不成聲,時不時還有點義憤填膺的樣子。我沒繼續往下看了,所以我並不了解這部電影,我不好給出自己完整的評判,只是對於我看到的開頭部分,我是牴觸的,是的,我不喜歡這個部分。

我不太懂導演對文青的理解是什麼,就這裡的觀感來看,他們應該不是個什麼好東西。可能又有人說我是槓精了,你都沒看完,怎麼可以評判這部電影裡導演的意思,興許後面有某種戲劇性的轉折,這種批評有道理的。

但我覺得但凡是一部預設有觀眾的電影,開頭的態度立場在某種程度上是決定性的,我在電影院裡因為這個開頭就已經坐立不安了,對,我槓了,因為我感覺不舒服。

電影女主,正在人群中唱歌劇

但是實際上去看豆瓣裡的評論,除了一群人站的女主,感嘆文青及他們正茂風華的艱難,其他的觀感似乎和我是接近的,為什么女主要設計的那麼醜,歌劇的水平也是一般般,她真的懂藝術嗎,她的醜、倔和被孤立是為了凸顯她對藝術的堅持,還是說她對藝術的某種執念源於她的自卑?

她偏偏要在瞧不上她的人群中唱歌,她是表明態度還是故意討人嫌,或是故作文青的姿態嗎?到這裡,文青在電影裡絕對不是一個積極的立場了(雖然電影裡沒有直接把標籤貼在主角們的頭上,但根據觀影感受來看,至少它導向了文青這個話題,回應甚至加強誇張了觀眾對文青的印象)。

更弔詭的是,這位不討喜的女主旁邊還被安排上一位男同舞蹈老師,他生活的艱難當然多半是他「非正常」的性取向帶來的,但偏偏要和芭蕾藝術搭上關係,和一個唱歌劇的女主搭上關係,到底是什麼樣的匠心獨運哦,

性少數和所謂的藝術群體要被劃成同盟,他們的確是人群中的邊緣,是少數群體,並且在當代話語空間中愈來愈以自己受排斥的位置而驕傲,與普羅大眾劃清界限,並做出對抗的姿態,那麼為什麼在這部電影裡面,為少數群體做代言的是一個很難讓人理解或者同情的醜女人,是暗示藝術曾經的審醜傾向嗎(笑)……

我已經無力再去理解導演的用心了,也許是一種扭曲的反諷?我或許該看看觀眾的感受。攝影機掃過空地裡遺世獨立卻被醜化的女主,掃過粗魯平庸且模糊的大眾的面孔,已經是一種惡意了,它甚至還誘引一批青年人為此而哭泣,是不是一個閃閃發光的文青的血色美夢在他們的眼淚裡冉冉升起了?

於是又一批了不得的豆瓣青年站出來了,其中有一篇就搬出了魯迅先生,借他老人家的嘴道出黃皮膚藝術家骨子裡的造作,我嚴重懷疑這篇文章的立場。

原先他的立論是很有說服力,他看到的是被先鋒藝術毒害的青年,這一批青年每年一批接著一批的被生產,他們站在文青的前列,高舉藝術和人生的大旗,

但實際組織他們的導演很多是不成熟的所謂藝術片導演,青年不過是為人利用後又丟棄的可憐信徒(這就讓人開始反思青年這個群體,他們到底是怎樣的一批人,被迫工具化的嗎)。

罵的真叫人痛快!但搬出黃皮膚還是沒必要的,搬出國族問題還是過於偏激了,這無疑是站高高在上的在西方立場向下對中國藝術現狀的高傲審視,這還是過分了,整個藝術圈子裡有多少迷人又迷惑人的勾當,我們普通人不清楚,也沒功夫操這個閒心,未必就有誰比誰高尚的話。

所謂文青和所謂藝術之間到底是怎樣的距離,究竟是藝術的某種蠱惑力還是別的什麼,比如無處消耗的精力和熱血,比如需要得到價值認可卻無處施展或者毫無能力施展的社會空間,究竟哪些真正誘引了文青,可能更需要我們思考。可能我們還是不可避免地需要考慮「青年」這個詞。

那麼我們該把文青打入地獄,去觀賞和崇拜一些草根藝術家嗎,或者更進一步的,某些流量明星嗎?當然也沒這必要,所謂的草根藝術家更多呈現在舞臺上的,已經被某種體制製造加工過了,他們也炒作新聞,

也擺出一些與眾不同的姿態了,然而還要帶著草帽,穿著所謂象徵農民的花布棉襖(某種民眾審美的惡意象徵,而絕不是某種立場的展示),他們已經不能代表大眾了。

很抱歉,我很不客氣的用了草帽姐的照片,我對她個人沒有任何惡意,她也是體制運作內的人,她並不能決定自己的出場,沒有草帽姐,也會有千萬個草帽人物取代她

那流量明星呢,哦,對於消遣娛樂來講,他們再合適不過,他們的名字可以成為某種風向標,為我們指明信息流匯聚的方向,再講,玩B站的誰不愛打籃球的坤坤呢?但他們的意義僅限於此就好,不需要再進一步強化了,

比如成為新一代青年的模範,榮登大舞臺,發出青春的響亮號角什麼的,不過反過來,或許這樣也可以的,他們製造出的理想或者烏託邦可能更單純平和,他們的粉絲即使會動不動就公開宣戰、開罵,

罵到把對方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一遍,戰況尤其激烈,他們畢竟也站不到憤青的行列裡面去(說破了大天,他們又能激化怎樣的社會矛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們和平且安全。至少比宣言打倒一切反同者甚至高舉其他什麼口號的青年更和平且安全。

坤坤律師函警告!

那我們該如何看待文青呢?我還得援引豆瓣熱心網友的某些答案(被我當作靶子真是萬分抱歉),他們有不少的一批宣言要以出世的態度來入世,我如果說這一批人還沒能真正入得了社會就顯得我也是擺作一副了不起的姿態了,

所以我只能說,我不懂「入世」和「出世」的具體意涵,應該是古代文學詩歌裡面入世出世的翩翩君子嗎,他們的「世」多大程度上是政治傾向上的而不是所謂藝術的「世」就不說了,但我們可以嘗試思考,

詩歌裡面的東西流傳到現在究竟被多少代藝術家嚼成什麼樣了,寫作者在想什麼,當時的境況究竟是什麼樣的,為我們註解的評論家藝術家到底是我們中的人,還是我們外的人,文

化傳播的每一環節是誰在操控,以及我們該如何看待歷史和詩歌,實證主義式的還是浪漫主義式的,這種浪漫是否含有一種誤導,而實證或許也是一種永遠到達不了的徒勞?

陶淵明像

說出這種話的骨子裡還是標榜自己是個「文青」,入世的文青算作文青嗎。順帶我們也可以思考一下人生的意義、梳理一下歷史的進程,然後就會發現,沒有文青群體存在的人生或者歷史似乎有點不對勁了(如果我們拿現在這種被擴張變形的文青概念去套的話),

我們只能單純的認為他們/我們被毒害了嗎,就到此為止了嗎,可笑的文青式孤傲與激情褪去,剩下的瑣碎和真實給人什麼樣的空虛,流量和抖音代表的另一種全民狂歡又在什麼時候偷渡進來,文青與流量之間什麼時候是合謀,什麼時候成為彼此對抗和平衡的力量?

或許我們該下一個文青式的結論,不然問題就問不完了——文青是可笑的,人生也是,就圖一樂吧,然而這也是困難的。

相關焦點

  • 文藝青年也能追到女生嗎?文藝青年的把妹技巧
    在古代文藝青年之間的愛戀多數是書信傳情,如今我們可以通過陌陌或者微信之類的網絡聊天工具和對方加深感情,所以說不管是書信文字或者是網絡文字,口出成章或者是下筆如神文字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尤其是文藝青年。了解古代文清情感方面的最好方法是看他們的文學作品。我們如今最為熟悉的就是《詩經》。更接近我們的是:唐詩,宋詩,元曲。但是要說這最符合「談論愛情,利用文字撩妹」這種行為,當然我並不是指古代只有詩經這一個作品是表達男女之愛的。然後,為什麼您說古人「談論愛情而非歌曲呢?與詩歌和音樂相比,言語風格明顯不同。在清代李東奇曾說過一句:「詩詞多媚俗。」
  • 文藝青年到底是個什麼青年
    關於文藝青年的討論卡卡:阿鋒,你是我的文藝男神,好奇你有沒有什麼文藝的事兒?阿鋒:當一個詞形成一個標籤的時候,這個詞已經被異化了。就是說你用什麼去歸類一個人的時候,意義就變化了。你說的沒錯,我覺得我是個徹頭徹尾的文藝青年,但我所謂的文藝青年不是看了什麼書,什麼電影,我覺得應該是一個人理解世界的方式。
  • 文藝青年|作家|青年_鳳凰讀書
    苗煒/作家不知從何時起,文藝青年被妖魔化了。我搜羅一下網絡上關於文藝青年的描述,大體是這個樣子——— 某輛開往尼泊爾邊境的大巴上,某個女青年痴呆呆地望著窗外,她要去加德滿都,口袋中沒幾個錢,到了加德滿都不能坐飛機看珠峰也不能參加徒步,只能在便宜的旅社坐著。
  • 文藝青年鑑定三部曲,這三部電影你沒看過,還好意思稱文藝青年?
    能看懂文藝片的不一定是文藝青年。但作為一個文藝青年,你如果沒有聽過這位大師,那你有生之年必須要補完。大家好,歡迎觀看本期的品影師太。本期給大家推薦的是導演伍迪艾倫的電影《咖啡公社》、《藍色茉莉》和《安妮霍爾》。
  • 為什麼現在的小姑娘都喜歡搞文藝的文藝青年呢?
    不知道怎麼回事兒,當你聽到文藝青年這四個字,就會使你聯想到屌絲這個詞。當然了那都是過去,現在的文藝青年還是蠻受美女們歡迎的。以前的文藝青年流浪在街頭留著長發背著個小包,要不然手裡拿了一把吉他一看就是搞藝術的。現在的文藝青年都是什麼樣的呢?
  • 文藝青年到底在找什麼?
    巴黎浪漫嗎?因為文藝青年一直以來都處於一種尋找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歸屬從來不是他們所擔心的問題。此時的花迷茫了,失落的文藝女青年開始流落法國街頭。這註定是要發生一段故事才會告終的,於是,花遇見了法國建築工人馬修。馬修用暴力手段佔有了花,花起初是感覺受到了侮辱,但是慢慢的她卻對馬修產生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感情。
  • 你是文藝青年,還是……
    吃貨青年文藝青年身體和心靈,必須有一個在路上。嘴和胃,必須有一個在咀嚼,有一個在消化。吃貨青年文藝青年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嚮往的地方。這個地方必吃的美食我早已查好。吃貨青年文藝青年帶上相機拍遍漳浦每個角落。
  • 中國的文藝青年什麼樣
    反主流文化隨之產生,它的擁護者被叫做「文藝青年」,簡稱「文青」。這個詞與英語的「hipster」一詞最接近(編者註:hipster一般指二三十歲的亞文化男女青年,崇尚獨立思考,反文化,欣賞藝術、獨立搖滾樂,具有創造力)。    典型的文藝青年是什麼樣子呢?中國版維基百科——百度百科引用作家、音樂家郭小寒的話說:「我是一個很典型的文藝青年。
  • 別被網絡謠言誤導,女生嫁給理工男絕對比文藝青年更幸福
    理工男因為其獨特的表達方式與習慣性的思維總顯得笑料不斷,但是與一直深受女性歡迎的文藝青年相比,理工男的好瞬間被碾壓,可不要忘記那句老話,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案例:機契如意王內容:北房三間圖片:源自網絡一對閨蜜的真實經歷,分別嫁給了理工男和文藝青年,兩個人的幾年後的幸福又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 2018年立春是幾月幾號幾點 2018打春是什麼意思和立春是同一天嗎
    導語:立春和打春是同一天嗎?立春實際上就是打春的意思,只是打春叫起來不是很好聽,人們多稱為立春。一般民間都叫「打春」,那麼「打春」到底是什麼意思?「打春」一詞是怎麼來的呢?是不是每年都要「打春」,如果每年都要「打春」,2018年幾點立春打春?我們一起來了解關於「打春」的相關知識。
  • 豆瓣試水內容創業 文藝青年願意為情懷付費嗎?
    原標題:文藝青年願意為情懷付費嗎   在一個喧囂的時代,你還會為詩歌付費嗎?豆瓣就在嘗試做這麼一件看起來小眾甚至不靠譜的事兒。   今年3月豆瓣推出了內容付費產品「豆瓣時間」,第一期內容就是北島的詩歌課。上線之初,就不被看好。
  • 什麼樣的文藝青年更受青睞?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常常一個潦倒的文藝男卻依然能夠吸引一大批女粉絲。看似對生存沒什麼幫助的藝術能力為什麼會受到異性青睞呢?或許這是因為藝術成就高的人創造力高,而這是性選擇的一個因素。不過,本文不打算討論文藝青年為何受青睞,而是要討論,在文藝青年中,什麼樣的更受青睞。
  • 對話張向東:文藝青年怎麼了?
    一時之間,朋友圈討論的大概只有兩個字眼:文藝青年,佩服。在昨晚宣布離職之前,張向東約了超哥,在他位於東四的時差空間咖啡館促膝長談。 很多人不知道,張向東投資了一家咖啡館,依然保持文藝範,時常辦些藝術拍賣、展覽。 向東說,他有14輛自行車,最貴的就是牆上掛著的這輛,3、40萬。剛從廣州回來,趕到咖啡館,他早已剪掉了飄飄長發,多了些穩重、幹練。
  • 文藝青年這種病,得好好治
    文藝青年身上總有一種迷一樣的氣質,讓人捉摸不透。我,自認為曾經也是一枚文藝青年。寫詩,寫小說,攝影,畫畫,當一個理想主義者。沒事兒就擺出一副思考狀的樣子,不是吾故意為之,而是由內而發……於是別人就叫你——文藝青年,於是就沾沾自喜了。
  • 單身文藝青年
    《我們結婚吧》第八季開始報名  單身文藝青年  想「脫光」先寫對名字  信息若不真實  我們會在審核時pass掉哦  河南商報記者 逯彥萃 熊玉偉  實習生 梁靜雯  近日,鄭州的氣溫頻頻飆高,愛情的火苗也在熊熊燃燒
  • 為什麼「一般青年卡硬碟,文藝青年卡CPU,2哈青年卡殺毒軟體」?
    想知道你的電腦為什麼會這麼卡嗎?人常說「一般青年卡硬碟(內存)、文藝青年卡CPU、2哈青年卡殺毒軟體」,你是哪種青年?而對於文藝青年,他們常常要進行創作,因此常常會用到大量的設計軟體。如Photoshop、Adobe After Effects等,當做一個比較複雜的設計時,會對電腦CPU造成相當大的負荷,從而引起電腦卡頓。
  • 杜甫《望嶽》:如何做一名真正的文藝青年
    作為一位真正的文藝青年,這當然是不成問題的問題。當代人習慣於將某位詩人的作品名作為其簡稱。杜甫做過檢校工部員外郎,北宋王洙輯有杜甫詩1405篇,編為18卷,題為《杜工部集》,因而我們習慣於叫杜工部。同樣,唐肅宗年間,王維曾任尚書右丞,所以我們稱之為王右丞。
  • 村上春樹,一個翹課頹廢的文藝青年,是如何蛻變成文學泰鬥的?
    凌晨三點,酒吧裡走出一位微醺的青年,他蓄著長發,下巴上留有少許胡茬,身穿牛仔衣,喇叭褲,腳蹬一雙尖頭皮靴。他蹲在馬路沿,揉了揉太陽穴。此刻恰逢幾位妙齡少女相談甚歡地走來,他聞聲立刻起身,背靠一旁的樹幹,曲起腿,叼起煙,凹了個自認為很帥的造型。待她們走近,他雙指夾下煙,挑起嘴角吹了聲口哨,孰料竟破了音,逗得來人一陣嬌笑。
  • 這首歌,唱出上海青年文藝工作者的心聲
    上海新文藝工作者聯合會主席黃豆豆平常就非常熱心於志願服務和公益活動,武漢疫情也讓這位「大忙人」有了難得的空閒。年初一一大早,豆豆老師一邊擦窗一邊想著怎麼聲援武漢,既然「聲援」何不用「歌聲」表達心聲呢?但是難題來了,唱什麼歌好呢?小夥伴們跳舞在行,唱歌行不行呢?非常時期大家聚在一起安全嗎?但不管怎樣豆豆老師還是將自己的想法在「新藝聯」的群裡發了,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完成這次公益行動。
  • 798藝術區,一個藏身於北京熱鬧城區中的,文藝青年聚集地
    而如今的798成為了文藝青年聚集的地方,而我覺得這裡更像是哈利波特中的霍格沃茨魔法學院,來到這裡處處充滿著藝術的驚喜。798藝術區因為最早期是工廠,所以第一批進駐的藝術家們,將原有的工廠進行重新的規劃定義,設計並改造,有些還在保留原來的建築物之上,加以創新。而798如今更像是被藝術家的魔杖,變成了極具有創意的地方,這裡儘是國內外大師的精心隨性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