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寶寶說話有早有晚?抓住3表現做好4引導,你娃也能早開金口

2021-01-17 騰訊網

後臺收到了一位寶媽的提問:我家孩子快3歲了,一個完整的句子都說不出來;可朋友家的孩子2歲多說話都特別流利,都說男孩說話晚是真的嗎?為什麼寶寶說話還有早有晚?

對於這個問題,想必很多家長都聽過「貴人話語遲」的解釋,面對自家孩子說話晚,總是用以此來安慰自己,難道寶寶說話早晚真的分男、女嗎?

其實這顯然是片面的、不科學的,孩子說話早晚,這和他們大腦發育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語言系統發育緩慢,那說話必然較晚。

同事家的孩子2歲時,可以連續地從1數到20,隨便寫出一個數字也都可以給出正確答案,還能夠背出三五首古詩,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這樣的語言能力已經相當不錯了,在大家眼裡他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天才」。

可同事卻不這樣認為,她並不認為孩子就是天才,之所以孩子能有這樣突出的表現,和自己的教育引導是離不開的

為啥寶寶說話有早有晚?抓住孩子語言敏感期的3表現,你娃也能早開金口

從最初的語言啟蒙教育,到詞語的組織闡述,再到日常交流互動,抓住孩子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做好正確的引導,任何一個孩子都可以變得如此優秀,語言發展期的3大表現:

一、0-12月前語言發育的準備階段

要知道新生兒只會通過哭鬧來表達自己情緒,如果你發現寶寶開始用一些簡單的發音來和你對話,比如「yi ya a」 這類的獨立發音,這說明寶寶試圖用語言來和你交流。

通常到8個月的時候,寶寶的發聲練習將會達到一個高潮,通過改變音量和音調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從9個月開始,寶寶對成人語言開始具有一定理解能力;

10月左右就正式地進入到口語萌芽發展階段。

前期引導做得好,這時候寶寶已經可以完整地叫一聲媽媽或者爸爸,前語言階段最重要的是對寶寶進行語言輸入,讓寶寶多聽是開啟語言發展的第一旅程。

二、13-16個月以詞代句的發展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詞彙量,多數用疊字句來和大人進行交流,通常一個簡單的詞,就能夠概括他們想要表達的一句話,比如「牛牛、奶奶」說明他們要喝牛奶,「喵喵、汪汪」則表示他們對動物的認知。

此外,最重要的是寶寶會經常模仿大人話中詞彙,以達到自己詞彙量的積累,當寶寶開始不再模仿成人的語言,開始能夠自主說出想要表達自己意思的字或者詞時,這表示寶寶的自主語言能力已經產生,正在向一個新的臺階發展。

三、17-24個月簡單語句的爆發階段

當你發現孩子說話方式不再局限於簡單的詞組,開始有意識組合成簡單的複合句,比如「媽媽睡覺、寶寶喝奶」等,他們雖然表達的句式較為簡單,但也說明孩子的語言理解和發展能力有了突破性發展。

如果你發現孩子會說的話越來越多,可以和爸爸媽媽進行簡單的對話,那就要用大量的語言來進行「攻擊」互動,進一步提升他們語言組織能力

如何做好語言發展期的引導?這4點很重要,新手爸媽趕緊收藏

一、頻繁、反覆和孩子對話,增加詞語出現頻率

孩子還理解不了成人的語言時,不要覺得和孩子說話毫無意義,其實真相卻恰恰相反,頻繁、反覆和孩子對話,能夠更好刺激他們語言能力發展,並且積累一定的詞彙量,為他們日後的語言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認真、耐心和孩子對話,增強語言理解能力

有些家長脾氣火爆,沒有足夠的耐心和孩子去對話,常常一言不合就放棄和孩子交流,這樣非常不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更會讓孩子懼怕交流。正確的做法是家長認真、耐心地和孩子交談,引導他們對語言能力的理解,然後有效刺激他們進行表達。

三、鼓勵孩子主動講話,通過參照物來教孩子說話

在語言發展期間,媽媽不僅要多和孩子嘮叨,還要鼓勵他們主動去講話,通過遊戲、互動的方式提出問題,讓寶寶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器官、玩具、音樂、動物、稱呼等,來引導他們去認知表達,加強語言能力的提升。

四、創造孩子社交環境,激發孩子語言發展興趣

和同齡人一起玩耍,或者讓孩子處於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之中,都能夠有效激發孩子語言能力,從而對語言交流產生濃厚的興趣,讓他們愛上說話、愛上表達,語言能力高於同齡人。

這世上原本就沒有「天才」,他們之所以優秀都是因為後期家長的引導和培養,與其羨慕別人家的孩子,還不如做好自家寶寶的早教語言啟蒙,才能在幼兒時期乘勝追擊,讓寶寶早日開口說話,這才是當務之急。

留言板話題:你家寶貝什麼時候開口說話的呢?你又是什麼反應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說話晚就是智力有問題?育兒真相:常見的4種原因會影響寶寶說話
    在小區裡面帶寶寶玩的時候,有兩個寶媽聊起了孩子說話早晚的問題:一個媽媽說:我家孩子小時候說話可早了,大概1歲半左右就可以說好多話,而且還能背古詩呢!說完還不忘加一句,我聽老人說「說話早的孩子聰明」。另外一個媽媽接著話茬說:我家兒子說話就晚,都快3歲了,話還說不全。她奶奶說隨他爸爸,他爸爸小時候就說話晚,我還聽說「貴人語遲」呢!
  • 這個時間段引導寶寶說話,他的表達能力要比別人強,後悔看晚了
    三歲的萌萌說話還是不利索,前兩天跟一個兩歲的孩子一起玩,人家小嘴巴巴地能說一段長句子了,萌萌還是把小狗說成「小鬥」的階段呢,平時跟家人交流沒啥問題,父母連蒙帶猜地能知道大概意思,如果是外人,一句話都聽不明白,這可怎麼辦呢,馬上要上幼兒園了,老師這麼跟孩子交流呢?
  • 老一輩都說「貴人語遲」,那孩子說話晚是好還是壞?科學早有解釋
    在孩子所有的技能當中,說話這項能力是大多數家長最重視的。畢竟誰不想聽一聲萌萌的爸爸媽媽呢?而如果孩子一直沒有學會說話,家長難免就會感到著急。但是老一輩的人通常會給出這樣的解釋:「貴人語遲。」那麼孩子說話晚是好還是壞呢?
  • 4-6個月寶寶,有這4個表現,說明寶寶到了出牙期,3點要注意
    表妹家的寶寶是純母乳餵養,現在已經6個多月,還沒開始出牙,她看別人家的寶寶4個月都已經出了兩顆牙,於是也很著急,覺得是不是缺鈣了呢? 很多新手媽媽對於寶寶的成長都有這樣那樣的擔心,出牙問題也是一樣,生怕比別家孩子慢,怕寶寶缺乏營養。那到底什麼時間出牙才在正常範圍內?出牙時寶寶又有哪些異於尋常的表現呢?
  • 「聰明早說話,富貴晚出牙」,寶寶出牙真的越晚越好?別太無知了
    文|啞鈴媽媽俗話說:「聰明早說話,富貴晚出牙」,老一輩認為孩子長牙晚不僅是聰明智商高的表現,還是富貴人。在很多農村地區,普遍有這樣的說法,這樣的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小詩的寶寶今年已經八個月了,仍然沒有長出乳牙,與她同齡的寶寶大多都長出了兩顆小門牙。
  • 7個月娃不會翻身愁壞寶媽,為啥寶寶遲遲學不會翻身?父母別忽視
    7個月娃不會翻身愁壞寶媽琦琦的兒子已經7個月大了,對於翻身這項技能還是沒有掌握,琦琦對此也是很擔心,生怕孩子的身體發育出現了問題。琦琦發現寶寶的兩條小腿兒也很結實,似乎有想爬的衝動,看出了寶寶已經很努力了,但還是做不到。
  • 學語期寶寶不好好說話,喜歡模仿貓狗叫,實際原因竟是這樣的!
    而小寶寶的這種表現,並非語言發育遲緩,恰恰相反,他正是進入了語言發展的其中一個階段:模仿發音。當寶寶進入模仿發音的階段,意味著他離說話已經不遠了。多種發音練習,能夠為寶寶日後的語言學習打下基礎。對寶寶而言,模仿發音可是既有趣又能促進言語發展的的活動呢!
  • 寶寶吃奶時的表現暗示了性格?三種性格表現,你娃是哪種?
    的確,每一個寶寶吃奶時都有著不同的表現,就讓我們一起來探析這其中的性格謎語。寶寶吃奶時的表現暗示了性格?三種性格表現,你娃是哪種?中國思想家孔子的名言中有這樣一句話「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這句話形容人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會像人的天性一樣自然穩固,而一個人的性格同樣會受到行為習慣影響,單從吃奶表現上面就可以看出一二。
  • 專家:抓住矯正「黃金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抱著寶寶出去玩的時候,總有人對你指手畫腳: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這時候呢,有的家長就會受老一輩影響:快!停!下!科大大做夢都想有個圓滾滾的後腦勺,然後變成科帥帥,你們竟然還想給娃睡扁頭?雖說睡出來的扁頭,除了顏值外沒啥別的影響。但是!
  • 想讓寶寶「出口成章」?家長用4個方法,有效提高娃的表達能力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寶寶長大後能夠聰明伶俐,有好口才可以博得大家的喜愛,在以後工作中有更好的機會。不過天不如人意,家長越是對寶寶的期望大,娃長大後反而會變得很內向。其實,寶寶的語言能力和家長的正確引導有很大關係,想要養出「小小外交家」,家長就要做好這些事。
  • 1歲半的娃會20首中英文歌,日常對答如流?做好4個細節你也行
    「這麼快就會說話了,我家也是1歲半,都不肯開口!」對方爸爸看著自己兒子,調侃到:「兒子,你真笨。」開口慢,真的是因為孩子笨嗎?為什麼有些娃開口早?1、女娃的語言天賦,天生就比男娃好。昨天我聽到老人家說:「一歲男娃走,女娃會開口。」意思是一歲的時候,男娃大多學會走路,女娃會先學會開口說話。
  • 早給孩子穿鞋,能早學會走路?教孩子學走路先摒棄誤區再把握時機
    孩子在走路之前就應該有個爬的階段,不要越過爬就走,也不要剛會爬就去走,多爬行更有利於早學會走路。(3)用學步車學走路省心雖然一直強調不要給孩子用學步車,但是有的家長還是會給孩子用。孩子在學步車裡是省心了,但是並不利於孩子學走路,容易讓還沒有做好準備的孩子提前練習走路,導致孩子的大腿肌肉發育不良。
  • 寶寶屬老虎的?為啥總愛咬各種東西?其實是娃到了「口腔敏感期」
    為什麼兒童成長過程中會有敏感期?原因在於孩子到了一定的身心發育階段,他們會開始對很多問題或事情出現求知慾和敏感性。很多家長在帶娃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寶寶們總喜歡拿起什麼就放到嘴裡咬一咬。寶寶屬老虎的?為啥總愛咬各種東西?朋友家的六個月大的寶寶,就非常喜歡咬各種各樣的東西,某次還把爸爸的臭襪子放進了嘴巴裡。
  • 孩子成了「電視迷」,粗暴制止適得其反,做好引導讓它成為好幫手
    小可在寶媽群裡問道,她有一枚4歲多的男寶寶。「我娃現在看電視看得都不下樓玩了,每天一睜眼就是要看電視,不給看就哭鬧折騰。」小可的消息看起來很無奈。這時嘟嘟媽媽說:「我記得你娃不是一直不怎麼看電視嗎?」「是啊,這不就這段時間,每天在家無聊的時候就看看,誰知道一發不可收拾。」原來小可的寶寶一直很少看電視,但是一看就不可收拾的成了「電視迷」關於孩子看電視的問題,是寶媽們最常拿來閒聊的話題。
  • 孩子不愛說話的原因有哪些?父母引導孩子多說話,有這3種方法!
    3.天生的生理因素有的孩子由於一些生理原因,的確就說話晚,語言發育能力較同齡人差一些,比如舌頭特別寬、短,顎部、牙齒或嘴唇畸形,這時父母可留心觀察,也可到醫院讓醫生來鑑別一下。不過在孩子幼小階段,出現口齒不清、發音不準確是很正常的,父母不必太放心上。4.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先天的,也有後天的。
  • 「3月認母」寶寶開始認媽媽的4個表現,您家寶寶有嗎?
    我是小編孕小二才子,我家寶寶5個月就會認人了,那時候母乳不夠,叫他喝她姑姑的,他就是不喝按著他頭,她就是反抗,通過母乳就可以辨別媽媽!是不是好厲害呀寶寶多大開始認人?關於寶寶幾個月大開始認為情況不一,有一些小寶寶兩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認人了,有些寶寶長到七八個月大的時候,還沒有認人的表現,老一輩的人經常說「3月認母」,意思就是說寶寶在3個月的時候,就能認出媽媽,是得到一定證實了的。
  • 寶寶2歲只會叫爸爸媽媽,發音不清楚,算不算說話晚?怎麼辦?
    在眾多疑問中,問的最多的是孩子說話晚的問題。尤其是孩子2歲之後,只會叫爸爸媽媽,發音不清楚,家長才開始著急。但是孩子說話晚既不能食補又不能醫補,只能幹著急。「哎呀,是不是這孩子智商有問題?」「細思極恐,不會是啞巴吧?」
  • 寶寶說話晚,或是身邊「高級翻譯」幫倒忙,父母學著「笨點」才行
    這句話要重點考量一下,你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真的都懂嗎?如果一個孩子的語言表達欠佳,其實在非語言溝通上也是遲緩的。眼神飄忽不定,不懂得通過肢體和接觸來表達需求,甚至表達出完全相反的意思。如此也是溝通不暢了。寶寶不愛說話啥原因,很多與父母做法有關寶寶在學說話的過程中,父母很容易犯下這4種錯誤,參照對比下,別好心幫倒忙了!1.
  • 寶寶這個階段就能自主進食,抓住時期,營養差的寶寶也能跟上來
    全職媽媽帶娃很細心,寶寶三歲了還需要大人餵飯,幼兒園老師:學會自主進食再來入園! 原來,妞妞雖然很聰明,但是在自理能力方面卻表現得很差,不僅不能夠自己去上廁所,吃飯的時候還需要老師追著喂。 幼兒園班上有20多名學生老師不能圍著妞妞一個人轉,於是無奈之下,老師最後只好建議妞妞媽媽先把女兒帶回家裡照看,最起碼等到能夠自己吃飯了再來入園。
  • 五個月寶寶還不會翻身?三個原因四種方式,爸爸媽媽學起來
    從兒童動作發展來說,寶寶會翻身後,其他的大動作也會接踵而來。但「三翻六坐」並不適合每個寶寶。還有以下的原因,可能是寶寶翻身晚的主要原因。寶寶五個月還不會翻身,或許是這三方面原因嬲菲家的寶寶,剛滿五個月,她全職在家帶娃,所以關注的比較詳細。寶寶什麼時候開始抬頭,什麼時候會「咿呀呀」學語,這些都在她的視線內。可最近她發現,寶寶怎麼還不會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