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都說「貴人語遲」,那孩子說話晚是好還是壞?科學早有解釋

2020-12-07 崔氏育兒堂VIP

文丨崔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孩子的生長發育在每一個階段都是十分重要的。每當孩子學會了一項新的技能時,家長都會喜笑顏開。在孩子所有的技能當中,說話這項能力是大多數家長最重視的。畢竟誰不想聽一聲萌萌的爸爸媽媽呢?

而如果孩子一直沒有學會說話,家長難免就會感到著急。但是老一輩的人通常會給出這樣的解釋:「貴人語遲。」那麼孩子說話晚是好還是壞呢?

------導語

01案例

寶媽小紅和丈夫婚後不久便成功懷上了孩子。兩人的兒子十分聰慧,比同齡的孩子學技能也來得快。在同齡的孩子還不會爬不會笑的時候,小紅的兒子就已經學會了這些技能。

但兒子學其他方面的技能很快,唯獨遲遲不會說話。對此,小紅感到十分擔心。家裡的老人見狀,反而覺得這是一件好事。老人認為「貴人語遲」,只有天資聰慧的孩子才會晚說話。

小紅聽完將信將疑,但始終無法放下心來,於是帶著兒子去醫院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兒子的語言能力確實是出現了一些問題,好在檢查的及時,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02 分析

其實,「貴人語遲」這句話是出自論語。原文是這樣寫的:貴人語遲,敏於行卻不訥於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意思指的是有思想有內涵的人,常常不會多說話,也不會搶著和別人說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多做少說。

但這個詞到了現代,常常就被老一輩的人誤解,以為晚說話的孩子就是「貴人」,而聰明的孩子通常都是晚說話的。其實這樣的說法沒有什麼科學依據。

孩子的說話能力其實是和他們的身體發育以及父母的訓練有關。

03父母怎麼做才能更好地讓孩子掌握說話的能力呢?

1. 不同階段教寶寶不同的語言

在成長的不同階段,孩子的語言發育情況都是不同的。家長要了解孩子在不同階段語言能力的特點,以此作為參考。

在平時陪伴寶寶的過程中,父母可以從這些特點出發,引起寶寶的興趣,從而訓練他們的語言能力。這麼做才能符合寶寶生長發育的特點,同時又促進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

2. 不要重複錯誤的語言拼音

在寶寶語言發育的重要階段,很多父母會希望寶寶能夠多和不同的人接觸說話。寶寶的語言能力發育得並不完善,在和別人說話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一些錯誤的語音拼音。

此時父母不應該著急糾正。如果父母不斷地在孩子面前重複錯誤的語言,那麼很有可能會干擾孩子的語言發展,從而對寶寶的語言發育產生不良的影響。

3. 不要打斷寶寶的說話

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需要父母一點一滴地引導。當孩子表現出自己想要說話或是想表達自己的意願時,父母千萬不能打斷孩子的表達。比如寶寶想要某件東西時,父母不應該在孩子未表達清楚時就幫他們做好。

而是應該先等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之後,父母再滿足他們的需求。否則父母的做法將會嚴重打斷寶寶說話的積極性,讓孩子變得不愛說話。

總而言之,父母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成長變化,關注孩子的能力發展情況。一旦發現孩子出現了問題,那麼就要及時帶孩子就醫。否則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04提問環節

那麼各位家長們,還記得你家寶寶是什麼時候說的第一句話嗎?第一句話或者單詞是什麼?歡迎在評論區秀娃哦!(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我是崔氏育兒堂,更多有價值的育兒資訊,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寶寶開口說話的早晚,暗示了孩子智商的高低?老一輩人:貴人語遲
    但是,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都不同,有的孩子開口比較早,9、10個月就已經能清楚地叫人了,但有的小傢伙開口則比較晚,一歲多了說話仍是磕磕絆絆的,而這時老一輩人就會說:「這時貴人語遲,別著急!」寶寶們開口說話的早晚,真的暗示了孩子智商的高低嗎?
  • 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提升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父母該怎麼做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父母耐心的引導孩子。但是,也有孩子說話要比同齡人更晚一些,有的長輩會用「貴人語遲」來安慰紓解自己的擔憂,但是這種說法並不科學。01孩子說話比同齡人要晚,寶媽很擔心小程的媽媽對自己兒子的情況很是擔憂。
  • 「貴人語遲」和「說話較早」的孩子有什麼區別?李玫瑾:差距很大
    「貴人語遲」和「說話較早」的孩子有什麼區別?李玫瑾:距離很大小孩的言語發育有一定的規律,一般來說,孩子宣布的第一個聲音就是哭叫,生後一個多月,由於口形的不同,能夠分別宣布不同的元音。當然,每個孩子的言語發育有其個體差異,有的早有的晚,但如果孩子到了兩歲還不會說話,或沒有任何溝通性的言語,可能是疾病的信號。那麼會說話就代表沒問題了嗎,也不盡然,其實大部分新手媽媽很簡單忽視小孩子的說話問題。孩子講話支支吾吾,表達能力差,分明聽得懂指令,也會眼神溝通,可就是不開口,乃至有的到了小學,才發現孩子連毛遂自薦都說得磕磕巴巴,言語表達能力堪憂。
  • 說話晚就是智力有問題?育兒真相:常見的4種原因會影響寶寶說話
    孩子的發展都有一定規律,每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就會掌握一項新的技能。俗話說:3個月會翻身,6個月會坐,8個月會爬,9個月會扶站,10個月會扶走,1歲可以獨自行走。這是大部分孩子發展的基本規律,但是孩子都有個體差異,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嚴格符合這個規律。
  • 為啥寶寶說話有早有晚?抓住3表現做好4引導,你娃也能早開金口
    後臺收到了一位寶媽的提問:我家孩子快3歲了,一個完整的句子都說不出來;可朋友家的孩子2歲多說話都特別流利,都說男孩說話晚是真的嗎?為什麼寶寶說話還有早有晚?
  • 寶寶說話晚,或是身邊「高級翻譯」幫倒忙,父母學著「笨點」才行
    而坐在旁邊椅子上的另一個媽媽,心中則五味雜陳,聽著人家孩子嘰裡呱啦地說個不停。而自家寶寶說話卻還是磕磕絆絆,甚至不願意張口,差不多年紀的孩子,差距怎麼會這麼大呢?「貴人語遲」有道理嗎?從前有「貴人語遲」一說,因此很多家長都不著急,認為這樣的孩子更加聰慧,不用擔心。其實卻是曲解了它的真正含義。
  • 古人說「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是迷信還是科學?又有什麼禁忌?
    比如「晚不梳頭,早不說夢」這句話,就讓現代人很不解。晚不梳頭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是:晚上不要梳頭髮。其實,這和某些地方的喪葬習俗有關。有些地方會在晚上給死者穿衣、梳頭,以保佑死者升入天堂。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只有死者才能晚上梳頭髮。
  • 為什麼有的孩子說話晚而且同時還口齒不清呢?
    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爸爸媽媽幾乎把所有的愛都給了自己的孩子。有人說,孩子是他們看著長大的,其實孩子是他們一手帶大的。成長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堅持和努力,而父母則是守護孩子健康成人的保護神。在他們的照料下,孩子不斷在成長的道路上學習到新的技能和知識。
  • 智商低下的孩子,一般有這幾個特徵,中一個家長就要重視起來
    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優秀的人,但當事情與自己的期許背道而馳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及時應對,不要自己騙自己。朋友昨天告訴我這樣一件事,她前段時間去看望老同學。老同學幾年前結婚了,現在有一個兒子,不到兩歲。剛開始看到孩子的時候,覺得孩子胖乎乎的很可愛。但是相處了一會她發現,孩子有些不對勁。比如,孩子的眼睛是呆滯的,不會和她交流。逗他的時候,沒有反應。
  • 朗聽|《水深而流緩,人貴而語遲》
    壓低聲音,貴人風範 我們身邊常見到這樣的情況: 火車上,有人肆意滑著短視頻,聲音外放,旁若無人;餐廳裡,有人高談闊論摔酒瓶,吹起牛來一個賽一個起勁兒。 網上有一句流行語,如果嗓音能解決問題,驢都能統治這個世界了。
  • 農村老話常說「蜜蜂遲歸,雨來風吹」,看蜂識天氣,都有啥道理?
    農村有很多關於天氣變化和自然現象的俗語,比如「喜鵲枝頭叫,出門晴天到」,這些老話都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養蜂人靠天吃飯,最重視天氣,不過,關於看蜂識天氣卻出現了兩種不同的俗語,農村老話常說「蜜蜂遲歸,雨來風吹」,可是也有俗語說「蜜蜂歸巢遲,來日好天氣」,那到底是風雨還是好天氣呢?
  • 「聰明早說話,富貴晚出牙」,寶寶出牙真的越晚越好?別太無知了
    文|啞鈴媽媽俗話說:「聰明早說話,富貴晚出牙」,老一輩認為孩子長牙晚不僅是聰明智商高的表現,還是富貴人。在很多農村地區,普遍有這樣的說法,這樣的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小詩的寶寶今年已經八個月了,仍然沒有長出乳牙,與她同齡的寶寶大多都長出了兩顆小門牙。
  • 「薦讀」水深而流緩,人貴而語遲
    梁實秋說: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有的人氣勢洶洶舌燦蓮花,卻等於什麼都沒說;有的人從容不迫輕言輕語,卻擲地有聲如沐春風。一個人的修養,體現在這些言談的細節上。網上有一句流行語,如果嗓音能解決問題,驢都能統治這個世界了。自古貴人聲音低。說話的音量裡,是能看見一個人的靈魂的,能讓人感知你是兇惡還是善良,是狠毒還是溫柔,是冷漠還是慈悲。
  • 老祖宗告誡:「晚不梳頭,早不說夢」,啥意思?現在還有道理嗎?
    但我們對於老祖宗的話,不能說是完全的相信,也不能全部否認。能流傳至今,還能從老一輩人口中聽到到的俗語自是有一定的道理。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晚不梳頭」,字面上理解就是晚上不能梳頭。很奇怪是嗎?晚上梳頭又怎麼啦。其實在古時候的「梳頭」,並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梳頭髮」,而是指化妝和做髮型。
  • 成都兒童語言障礙,孩子吐字不清、說話晚是發育遲緩嗎?
    成都兒童語言障礙,孩子吐字不清、說話晚是發育遲緩嗎? 時間:2020-12-24 14:46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成都兒童語言障礙,孩子吐字不清、說話晚是發育遲緩嗎?成都兒童語言障礙,孩子吐字不清、說話晚是發育遲緩嗎?
  • 老一輩的「說頭」很科學
    據我所知,她家寶寶上個月就出生了,一直沒見她在朋友圈提起,怎麼都過去十天了才公開喜訊?婆婆聽到我的疑惑後笑了起來,說當初我生樂樂的時候,婆婆也特別提醒過老公別立刻發朋友圈,沒想到我當時壓根兒就沒打算發,所以她才沒有繼續說。婆婆說,寶寶出生後不能立刻公開喜訊在老家是傳統,基本老一輩都會提醒年輕人,寶寶出生後隔上幾天再公開。原因倒不是封建迷信,老一輩的「說頭」很科學,不如大家聽聽看。
  • 三翻六坐七滾八爬,老一輩常說的寶寶發育過程,有多少科學依據?
    想必很多人都有聽過老一輩說的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按照這樣的趨勢去發展的,所以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在這個時間段內就容易產生焦慮。 -引言 每次把孩子放到床上的時候,他都只知道滾來滾去,完全掌握不了手腳並用地爬。 這個時候朋友就非常的焦慮,總是聽婆婆說七滾八爬,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都快要九個月了,還沒有掌握爬的技能呢?是不是自己的孩子發育比較遲緩呢?
  • 孩子幾歲說話才算「晚」?了解這6個心理學知識,輕鬆教娃說話!
    婷婷以為,孩子上幼兒園都有個適應過程,慢慢就會好起的,就依然堅持送兒子去。有一次,婷婷送完孩子沒馬上離開,發現幾個孩子在欺負兒子。可兒子因為語言發育遲緩,受了委屈也不能很好表達,沒法和老師說,只能蹲在小角落,偷偷地哭,很委屈、很害怕的樣子。
  • 一歲四個月孩子還只會叫爸爸媽媽?一個小方法,孩子早說話
    鄰居家寶寶潤潤,已經1歲4個月了,但是只會叫爸爸媽媽,外婆,其他話根本不說,有時候急了還會發脾氣,看著這小小的人兒,居然還摔東西,把潤潤媽媽氣壞了,但是孩子這麼小,也捨不得打,捨不得罵的。平時自己又總上班,主要是外婆帶他,看起來,兒子也是很不願意聽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