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火遍大江南北的孔雀牌電視機,如今卻已消失不見

2020-12-05 金融科技集中營

對於很多70、80後的人來說,估計大多數都聽說過「孔雀」牌電視機,就是小時候看的那種黑白電視機,當時這種電視機不僅在中國熱銷,還銷往了全球,成了非常火的電視機,可是因為合資,最後就沒了。

八十年代,它是蘇州電器品牌裡響噹噹的四大名旦之一。四大名旦就是紅極一時,聲名顯赫的長城電風扇、孔雀電視機、香雪海冰箱和春花吸塵器。它們鑄就了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蘇州輕工、電子行業的輝煌。

早在1970年,蘇州電視機廠就在蘇州老城區北寺塔東面,拙政園北面成立了,並於當年試製成功第一臺孔雀牌黑白電視機,它是全國最早定點生產電視機的專業廠。1971年又試製成功全國第一臺二英寸黑白投影電視機,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

1973年,這個電視機廠開始掛牌,也成了國內最早的電視機生產企業,兩年之後,這個電視機廠修建成了全國第一條半自動化的電視機生產線,1980年,蘇州電視機廠就成了國內電子行業的骨幹企業,甚至還成立了出口基地。

1986年,是孔雀牌電視機最火的時候,在當年,這個電視機廠創造了320萬美元的收入。並開始進入西歐市場,後來又在其他國外幾個地方進行銷售。

1987年又擁有了外貿權,成為國家二級企業,1988年開始技術輸出,這是當時國人不敢相信的,先後在孟加拉國、泰國等地方輸入技術支持,並且還建立了合作公司,1988年的時候,全年的產值達到了6.22億元。

當年孔雀牌電視機成了全國電子行業的第八名,可以說是非常的驕傲了,後來又開始研製彩電技術,這個時候只有土豪家庭才能買得起孔雀牌的彩電,因為在單片機芯上取得了突破,本來這個企業是可以成為世界級的品牌,結果在1992年,這個企業和荷蘭飛利浦進行合作,最後卻走向了衰敗。

相關焦點

  • 孔雀電視機:火得一塌糊塗,80後童年的幸福,被合資品牌毀了
    孔雀電視為80後的童年創造了很多美好的回憶,在我們國家非常受歡迎。從蘇州電器的"四大名旦"到無人問津,品牌經歷了怎樣的巨變?上世紀80年代,中國蘇州的輕工業和電子製造業發展迅速,蘇州電器的"四大名旦"享譽全國,分別是長城電扇、孔雀電視機、春花吸塵器和香雪海冰箱。
  • 火遍全球的中國電視機,因合資破產,成80後童年永遠的回憶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電視機的故事,可能對於很多80後的中國人來講,依然還記得小時候看的那種黑白電視機,當時這種電視機不僅在中國熱銷,還銷往了全球,成了非常火的電視機,可是因為合資,最後沒了,這個電視就是孔雀電視機。
  • 孔雀電視機廠最後的「老鄰居」將搬遷
    斑駁的白色牆面,青灰色的瓦片,北園路上這些不起眼的建築見證過「老蘇州」孔雀電視機廠的輝煌,而不久之後住在裡面的居民也即將搬遷。從10月28號開始,北園路上孔雀牌電視機廠最後的34戶"老鄰居"們,陸陸續續開始準備搬離這熟悉的地塊。
  • 30年前,一臺孔雀牌電視機就是蘇州人結婚的標配
    在蘇州革命博物館裡,有一臺老式短波收音機,木質機身漆面已斑駁,造型古樸簡單。蘇州革命博物館講解員許清文介紹道:「70年前在國民黨當局封鎖下,解放區的訊息就靠著它源源不斷傳遞到蘇州的。」其實在那個時代,普通老百姓家裡最重要的家電之一也是一臺收音機。隨著特有的「滋滋滋」聲,人們不斷地轉動天線試圖調到最清晰的收聽狀態。但是,不是每家每戶都可以買得起一臺收音機。
  • 80年代的黑白電視機,人們購買電視機,看電視的興奮表情
    歷史老照片 80年代的黑白電視機,人們購買電視機,看電視的興奮表情1980年代,電視機依舊是絕對的奢侈品,雖是黑白的電視機,但卻吸引了無數人。當年,農村的電視機非常少,有的村幾乎沒有,偏遠農村更不用說了,就連電也沒有通,即使有錢買電視機也無法播放。
  • 80年代,農村有電視機家庭的不多,那時你們村看的是什麼節目
    雖然在1958年,我國就有第一臺國產「北京」牌電視機,但電視機真正進入農村千家萬戶,還是在事隔差不多30年後,也就是1990年代,那時農村才逐漸每個家庭,都擁有一臺電視機,也開啟了港臺影視的黃金時代。而我鄰居家的電視機能買人家幾臺,唉,有海外的親戚就是豪啊。當時每天夜幕降臨後,大人們幹完農活,鄰居家就會把電視機搬到自家院子裡,然後把天線固定在樹上,村裡的其他人就陸續帶著自家的椅子,坐在院子裡大家一起看電視、聊天。在當時那個年代,全村人都會看的是什麼節目呢?
  • 懷念 曾經火過大江南北的Ta 成都人你還記得嗎?
    暴露你年齡的時刻到啦~【BP機】活躍年代:上世紀90年代初風靡指數:❤❤❤❤❤「BB、BB……」BP機發出的聲音曾經響遍大江南北,那時候最流行的話也不是「我給你打電話」,而是「有事就呼(call)我」。
  • 憑《大俠霍元甲》火遍大江南北,事業正紅皈依佛門,妻子一直陪伴
    而憑藉著這部劇,他火遍了大江南北,並且在娛樂圈中有了一定的名氣。憑《大俠霍元甲》火遍大江南北,事業正紅皈依佛門,妻子一直陪伴值得一提的是,在演這部戲的時候,黃元申已經是三十三歲了。而憑藉著這部劇他獲得了中國電視金鷹獎,可以說這是對於他演技的最好認可。
  • 曾火遍大江南北的幾款摩託車,幸福250在內,你擁有過哪一款?
    在那個摩託車還是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有過無數火遍大江南北,成為一代人記憶的經典摩託車,今天我就簡單說幾款,看看你對哪款印象最深。嘉陵本田70嘉陵現在早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好在它曾今輝煌過,還是留給了人們足夠厚足夠溫暖的回憶,嘉陵本田70這款摩託車就為不少人增添了生活樂趣。而且它油耗低,駕駛操控便捷靈活,為生活帶來了極大方便。
  • 李榮浩致敬周星馳,寫了一首歌,零差評,火遍大江南北
    李榮浩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位歌手,近幾年火得非常快,他的音樂才華很好,嗓音也很迷人。李榮浩之前為了致敬周星馳寫了一首歌,火遍大獎南北,而且還零差評。周星馳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位演員,可以說是具有代表性的喜劇演員。
  • 電視機的「黃金年代」
    很多人嘈雜地圍坐在電視機前一起看電視節目的景象,現在恐怕已經絕跡了。如今,挨家挨戶都擁有了電視機,而且還都不止一臺,即使是一家人也可以各有選擇,互不幹擾。而我們孩提的那個年代,誰家擁有了一臺電視機,那可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
  • 曾經他們的歌紅遍大江南北,卻突然銷聲匿跡,如今的生活怎麼樣了
    今天我要聊一聊曾經紅得發紫,卻突然消失的明星,現在怎麼樣了,要說這偌大的娛樂圈裡面新老更迭的速度是非常的快的,有的人想火,可是怎麼也火不起來,有的人正在火的路上,就已經涼了,有的人,正在巔峰的時候,卻突然選擇了退隱,這娛樂圈著實是有魔力一般,不過還是那句話,風水輪流轉嘛,鐵打的娛樂圈,流水的明星,能在這偌大的娛樂圈保持長盛而不衰,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今天我就來說說這兩位曾經紅得發紫,卻突然消失的明星
  • 80年代的電視機一臺能賣500,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看完長見識了
    80年代的電視機一臺能賣500,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看完長見識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過去的人們連溫飽都很難解決,現在的人們吃穿基本不用愁。電視也是一樣,過去的人們可能一個村就一臺電視,現在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是數位電視,想看什麼就能看什麼。
  • 一葉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掀起80年代退魔熱潮的《孔雀王》和荻野真
    上世紀80年代,日本東京街頭,有一位20歲出頭的待業青年,拿著自己的原稿去千代田區小學館編輯部投稿,日理萬機的漫畫編輯看了之後,皺著眉頭自言自語「你這畫的到底是神馬?」然後就被退還給青年。
  • 它們曾經很流行時髦,但現在有的卻已消失……
    那些如今已經在市場上買不到的產品,它們是歲月留下的「秘密文件」,反映了社會的變革和進步,向人們展示了那個時代的方方面面;也是匆匆歲月留下的痕跡,讓人們對它們的懷念一直縈繞在心頭。也許每個人心裡懷念的已消失產品都各不相同,小人書、老式縫紉機、碟片、磁帶機、大哥大、尋呼機……那些曾經陪伴青蔥歲月的老物件,你現在還留存著嗎?有哪些已經買不到的產品,讓你一直念念不忘?
  • 他曾一夜之間火遍全國,兄弟決裂,妻子棄他而去,如今已成傳說
    「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晚一些」,相信很多人對這句歌詞還記憶猶新,這就是出自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當年的刀郎正是憑藉他獨特的嗓音和這首歌,紅遍大江南北。在以前那個年代,刀郎和一眾歌手是娛樂圈的頂梁柱,但隨著新鮮血液的不斷注入,那個年代的歌手逐漸沒落,刀郎也不例外。
  • 盤點永遠「消失在電視上」的動畫,網友:都是童年的回憶!
    對於很多朋友來說,最早接觸到動畫片的方式肯定是通過自家的電視機了,而當年在電視機上也能夠看到很多優秀的動畫片 ,而現在,這些動畫片卻都消失在電視屏幕上了,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這些動畫!不少網友表示:都是童年的回憶!
  • 他曾因一首《縴夫的愛》火遍大江南北 現在年過半百卻妻離子散
    而今天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曾經靠著一首歌紅遍大江南北的尹相傑,上個世紀80年代,尹相傑靠著和於文華合唱的一首《縴夫的愛》紅遍大江南北,而現在卻過的比普通人都慘,被小20歲的女友拋棄。尹相傑,1969年出生於北京,要不是當年的一首《縴夫的愛》,憑尹相傑的長相和才華,在娛樂圈很難發展,1994年,他搭檔於文華演唱的一首《縴夫的愛》,紅遍大江南北,成為家喻戶曉的歌手。
  • [安徽]咱家的「快樂牌」電視機
    參加有獎徵文活動 贏取42寸等離子電視    【安徽網友投稿】:我很小的時候,做生意的父親僱了一輛拖拉機「突突突」拉回一個方方正正的大紙箱子,鄉親們七手八腳小心翼翼地抬下來,打開才知道是一臺17寸的長虹電視機。咱家的電視機成了我們村有史以來第一臺電視機,整個小山村都為之轟動,左鄰右舍端著碗、叼著煙、抱著孩子來我家看電視,一時間成了一種習慣。
  • 因一首歌而火遍大江南北,拒絕籤名被砍掉下巴毀容,今賣馬桶為生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因這首歌而火遍大江南北的一位歌手,卻因為拒絕籤名而被砍掉了下巴毀容,如今賣馬桶為生。這位歌手就是陳少華,陳少華發現自己的音樂才能還是因為哥哥,當時自己去哥哥的歌廳幫忙,沒有想到這次偶然與音樂結緣,竟然徹底改變了陳少華的一生,他的哥哥決定要給他出錢做專輯,第一張專輯就大火大賣,兩個人都看到了前方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