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肺,探索地球上的17個雨林

2021-01-12 騰訊網

1.亞馬遜雨林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 熱帶雨林,也稱為亞馬遜雨林或亞馬遜叢林。它的 面積為550萬平方千米 ,覆蓋南美大部分亞馬遜流域,遍及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蘇利南和法屬蓋亞那。亞馬遜河也穿過森林。巴西約有60%的森林。

據估計,森林覆蓋著3900億棵樹木,分為1.6萬個物種。該地區發現的一些物種包括250萬種昆蟲,大約2000種哺乳動物和鳥類以及數萬種植物。

2.非洲剛果雨林

剛果雨林是世界第二大雨林,總面積為178萬平方千米。它位於非洲中部,也有一條最長的河流流經其中。雨林覆蓋了剛果北部的大部分地區。

剛果河是世界上第二大河流,河流面積為370萬平方千米,被稱為剛果盆地。安哥拉、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共和國、蒲隆地、盧安達、坦尚尼亞和尚比亞等9個國家的部分領土都在剛果盆地。

剛果雨林還因其較高的生物多樣性而得到廣泛認可,其特點是600多種樹種和1萬種動物。它最著名的居民包括森林大象、大猩猩、黑猩猩、霍加皮和獅子。

3.南美瓦爾迪維亞溫帶雨林

瓦爾迪維亞溫帶雨林分布在南美洲南部的智利和阿根廷的西海岸,面積約24.81萬平方千米。被子植物、竹子、蕨類、針葉樹;狹窄的沿海地帶、冰原、冰川和中央山谷突出的森林。由於經常的大雨,這裡的氣候通常是潮溼的。

雨林以智利南部的瓦爾迪維亞命名,並以該市的創始人佩德羅·德瓦爾迪維亞命名。這片森林以特有的植物和45米高的樹木以及稀有動物而聞名。

4.澳大利亞丹特裡雨林

丹特裡熱帶雨林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東北海岸,以理察·丹特裡命名。佔地約2600平方千米。布盧姆菲爾德河和莫斯曼峽谷之間的地區完全被森林覆蓋,也有丹特裡國家公園,它的主要河流是丹特裡河。

這片森林含有一些地球上最早的植物,如石松類植物和松葉蕨綱。它擁有數量最多的稀有動物和植物。

5. 東南亞熱帶雨林

該森林位於亞洲,包括印度尼西亞、寮國、柬埔寨和馬來半島。它曾經覆蓋了亞洲更大的區域,但森林砍伐破壞了大部分雨林。這片森林是許多珍稀鳥類、哺乳動物、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家園。

這裡曾經每公頃土地上有200種不同的樹木,但森林砍伐已經使這些物種處於危險之中。這片熱帶雨林的一個令人吃驚的特點是,它主要以一種樹木為主導,擁有眾多的動物種類,如孟加拉虎、黎明蝙蝠、眼鏡王蛇和長鼻猴等。

6. 北美湯加斯國家森林

湯加斯是美國最大的國家森林,覆蓋阿拉斯加東南部大部分地區。它是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的家園。它覆蓋了海岸山脈的山峰、峽灣、冰川和亞歷山大群島的島嶼。在這裡到處都能找到多種野生動物,有兩種主要捕食者-狼和棕熊。

7. 哥斯大黎加聖埃倫娜雲霧森林保護區

這片森林位於哥斯大黎加保護區,位於阿拉胡埃拉和蓬塔雷納斯省的蒂拉蘭山脈沿線。它由大約105平方千米的雲霧森林組成。它也被稱為雲霧森林地帶。森林覆蓋著繁茂的花園,長滿苔蘚、花朵、蕨類植物,幾乎每棵樹上都有附生植物。

這片森林由6個生態區組成,其中包括2000多種植物,80種哺乳動物,400種鳥類,大約100種兩棲和爬行動物,以及數千種昆蟲。

8. 斯裡蘭卡辛哈拉加森林保護區

辛哈拉加森林保護區位於斯裡蘭卡西南部薩巴拉加穆瓦省和南方省交界處,是斯裡蘭卡現存的唯一一片原始熱帶雨林,1988年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裡60%以上的樹木都是當地特有樹種,其中許多屬於珍稀樹種。保護區裡還生存著很多當地特有的野生動物,並以鳥類居多。保護區還是斯裡蘭卡50%以上的哺乳動物和蝴蝶生存的家園,也是種類繁多的各種昆蟲、爬行動物和珍稀兩棲動物繁衍生息的地方。

9. 太平洋溫帶雨林

它位於北美太平洋沿岸山脈的西側,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帶雨林。它的生態區主要由針葉樹組成。紅杉樹在北加州的南部佔主導地位,它們是地球上最高、最大和最長的樹。

據估計,大多數紅杉已經存在了2000多年,最高可達90米。它也有許多不同的動物物種,包括黑熊、灰熊、瀕危斑點貓頭鷹、狼等。

10. 孫德爾本斯自然保護區

孫德爾本斯森林保護區位於孟加拉國境內,也覆蓋了印度國土的40%。整個被森林覆蓋的土地面積是10000平方公裡。

它是世界上神秘的自然之一,因為它的位置包括帕德瑪河、雅魯藏布江和梅克納河流域。紅樹林在森林中佔主導地位,它也是皇家孟加拉虎的棲息地。

11. 哥斯大黎加蒙特維德森林

這片森林位於哥斯大黎加,佔地面積超過105平方千米,地處熱帶或亞熱帶山區環境中。。熱帶綠色植被覆蓋了大部分地區,近2500種植物,120種兩棲和爬行動物,數千種昆蟲,400種鳥類,100種不同的哺乳動物。

森林裡還有天然河流、草藥、小溪和瀑布,由於這些自然資源,它總是被稱為「原始森林」。

12.巴布亞雨林

巴布亞雨林由於其茂密的紅樹林樹木而成為地球上種類最多,最獨特的動植物物種之一。它在兩個國家之間共享-西部是印度尼西亞的西伊裡安查亞省和巴布亞省,東部是巴布亞紐幾內亞省。

森林中三分之二的動植物物種都在紐幾內亞。獨特的動物包括食肉鼠、巨型鴿、樹袋鼠等。這片森林也是地球上蘭花種類最多的地方。

13. 薩波國家雨林公園

薩波國家雨林公園位於賴比瑞亞西南部的西諾縣。它是全國最大的保護區,是西非第二大熱帶雨林地區。是西非最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之一。

根據國際保護組織的說法,它是世界上哺乳動物物種多樣性最多的地區,在這裡有許多獨特而稀有的物種,包括侏儒河馬,森林象以及其他稀有鳥類和哺乳動物。

14.博薩瓦斯生態保護區

位於尼加拉瓜北部的博薩瓦斯生態保護區佔地20000平方千米,約佔尼加拉瓜國土面積的15%,成為西半球僅次於巴西亞馬遜的第二大雨林。博薩瓦斯大部分地區尚未開發,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

它具有很高的植物多樣性,並擁有大量無脊椎動物(估計有10萬至20萬種昆蟲)和脊椎動物 。該森林於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生態保護區。

15. 北美可可雨林

可可雨林被認為是美國華盛頓州西部最大的溫帶雨林之一。它是奧林匹克國家公園的一部分,受到保護禁止商業開發。

這片綿延38千米的森林,連同可可河,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千年不變的生態系統之一。這就是為什麼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遺產和生態保護區」。

16.佩魯蒂卡,蘇特斯卡國家公園

佩魯蒂卡位于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與蒙特內哥羅共和國接壤,也是蘇特斯卡國家公園的一部分。它是非洲大陸上最古老、最大的國家公園。佩魯蒂卡是歐洲僅存的原始森林之一,並且得到了高度保護。

這個雨林保護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地點,總面積為14平方千米。據稱這裡是具有300年歷史的植被所在地。作為它的資產之一還擁有63米高的挪威雲杉。

17.婆羅洲

婆羅洲是世界第三大島嶼,亞洲最大島嶼,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由三個國家進行管理的島嶼。婆羅洲的熱帶雨林估計已有1.4億年的歷史,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熱帶雨林之一。

島上的雨林是許多特有動植物物種進化和分布的中心,是瀕危的婆羅洲猩猩僅存的幾個自然棲息地之一。它是許多特有森林物種的重要避難所,包括婆羅洲象、蘇門答臘犀牛、婆羅洲雲豹等。

相關焦點

  • 被稱之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為何有人叫它人類禁區?
    亞馬遜雨林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佔地550萬平方公裡,跨越了9個國家,佔據了全球森林的百分之20,被稱為地球之肺。 但是在亞馬遜雨林的深處確實處處充滿了危險,生存難度極大,普通人不可能走進亞馬遜雨林的深處。
  • 亞馬遜雨林裡有什麼?曾是「地球之肺」,為何成了「人類禁區」?
    熱帶雨林對地球氣候至為重要,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熱帶雨林更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這片雨林遍布動植物,但卻成為了人類禁區,它到底有多可怕呢?它的面積超過了550萬平方公裡,抵得上兩個印度了,雖然降雨量十分豐富,但全年悶熱潮溼,溫度也在20度以上,亞馬遜雨林有「世界動植物王國」的稱號,即使現在地球環境不斷惡化,但在亞馬遜雨林裡也能發現很多新型的動植物種類,成為了許多生物探險家的天堂。「生命禁區」的來歷那為什麼亞馬遜雨林成為了「生命禁區」呢?
  • 亞馬遜雨林不是真正的地球之肺,它的氧氣只夠該區域生物自己用?
    筆者:三體-小遙眾所周知,地球擁有一個巨大的生態循環系統,其中又被分為無數個小的循環圈,無數生物在此繁衍生息,才有了我們看到的生機勃勃的景象。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更加深入的研究發現,熱帶雨林在所有生態系統中擁有更加豐富的物種多樣性,並且在整個生態循環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亞馬遜雨林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同樣至關重要。據悉,亞馬遜雨林被人們譽為「地球之肺」,作為哺乳動物體內的重要器官,肺部承載著幫助人們呼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氣的任務,可見亞馬遜雨林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 巴西亞馬遜雨林大火已燃燒16天!大片森林被毀!地球之肺正面臨不能承受之重!
    隨著大火繼續肆虐「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今年遭受了創紀錄的火災襲擊。
  • 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實則是人類禁區,其內到底有多恐怖?
    「幾秒內就能將落水的動物,啃食殆盡」「只要是活著的,就算是神,也吃給你看」這是真正的人類禁區,地球之肺,整個森林遍布毒蟲猛獸,巨蟒的原始叢林,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從直升機拍攝的圖片中可以看到,原始雨林中依舊有著原始的部落生存,從其穿著以及眼神可以看出,這些部落是真正的與世隔絕。
  • 地球的主肺將被切掉!科學家預言:2064年亞馬遜雨林或徹底崩潰
    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橫跨8個國家,面積達550萬平方公裡,佔地球雨林總面積的一半,森林總面積的20%。去年亞馬遜森林火災肆虐的時候,全世界都在和巴西展開罵戰,要求巴西撲滅森林火災,不再破壞亞馬遜雨林,各國政要、明星紛紛登場,社交媒體上一片喧囂。為什麼亞馬遜森林火災會引發全世界如此大的動蕩呢?
  • 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探險家的天堂,地球之肺
    亞馬遜叢林自然資源豐富,每平方公裡不同種類的植物多達1200種,物種繁多,生態環境複雜,生物多樣性保存完好,還享有「生物科學家的天堂」和"地球之肺」的美譽。亞馬遜叢林然而,人類毫無節制的開發已使這片號稱「地球溫室」的珍貴雨林道受了嚴重的破壞。隨著熱帶雨林的減少,數年後,至少有50萬至80萬種動植物種滅絕,雨林基因庫的喪失將成為人類最大的損失之。
  • 非洲中部雨林的火也不小,地球這「第二個肺」卻為何沒獲足夠關注?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實時全球火情衛星圖像顯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安哥拉、尚比亞和剛果(金)三國發生多處大火,剛果盆地雨林也有火情出現。剛果盆地雨林是僅次於亞馬孫的全球第二大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的第二個肺」。這片位於非洲中部的雨林總面積為330萬平方公裡,其中三分之一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其餘分布在加彭、喀麥隆和中非共和國等。
  • 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動物的天堂卻成為人類禁區,到底有多恐怖?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生物,那麼亞馬遜雨林就是這個生物的「肺」,是肺部帶來了氧氣排放出了二氧化碳。而亞馬遜雨林同樣具有這樣的功能,大量的植物資源可以消耗地球上的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產生充足的氧氣。亞馬遜河雨林,覆蓋了南美洲亞馬遜盆地的大部分地區,在大約7000000平方公裡的盆地內,其中5500000平方公裡都被雨林覆蓋。亞馬遜雨林在南美洲橫跨9個國家:巴西、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蘇利南以及法屬蓋亞那,是地球上總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總面積的五分之一。
  • 「地球之肺」窒息,亞馬遜大火讓土著居民面臨死亡威脅
    據英國《鏡報》9月14日報導,隨著大火的肆虐,亞馬遜雨林的守護者——部落居民面臨死亡威脅,有科學家認為亞馬遜雨林的大火將對全球氣候造成巨大影響。
  • 2019年,巴西大火重創「地球之肺」,2020年,這一情況愈發嚴峻
    為了消除火情、最大化維持社會穩定,巴西政府出動了大批救援力量,無人機、噴灑水車、直升機……所有與救災有關聯的裝備都已投放「戰場」,但效果並不明顯,巴西的大火仍在燃燒,且有愈燒愈燃旺之勢。巴西官方宣稱,為了消除火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據悉,10月8日當天,巴西一架軍用直升飛機發生故障,一頭栽進潘塔納爾溼地,致使三名人員受傷。
  • 地球上最原始的荒野環境之一「大熊雨林」
    大熊雨林是地球上最原始的荒野環境之一,這片廣闊的溫帶雨林由BC省中部海岸一路向北,綿延曲折約400公裡。大熊雨林(Great Bear Rainforest)是這個星球上存世最大、保護最完整的溫帶雨林,並且也是在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還可以看到科默德熊(靈熊)的地方。。
  • 地球之肺再受傷害!亞馬遜雨林單日火災數量創15年來新高
    8月4日,據外媒報導,亞馬遜雨林地區正遭受大火肆虐,2019年的災難性火災或將重演。報導稱,巴西航天局表示,亞馬遜雨林已經發生了數千起火災,而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來自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INPE)的數據顯示,7月份共記錄到亞馬遜雨林6803起火災,高於2019年7月的5318起。巴西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 Brasil)的另一份分析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巴西7月30日登記的火災數量已超過1000起,創下2005年以來7月單日的最高紀錄。
  • 世界之肺被薰了近一個月,亞馬遜雨林大火怎麼就撲不滅?
    巴西亞馬遜雨林被稱為世界之肺,然而八月的大火已經在全人類的肺上燃燒了近一個月的時間,仍然沒有撲滅。在科技已經如此發達的今天,為什麼對森林大火無計可施呢?昔日地球的驕傲迅速變成人類心頭上最頭疼的傷疤。曾經的大興安嶺火災,包括今年四川大火,據報導亞馬遜雨林近年來發生火災的頻率越來越高了,不知道是不是給人類敲響的警鐘,是時候讓它「戒菸」了。那麼怎麼就撲不滅呢?咱們先來看看森林燃燒需要什麼?已經消防員應對森林大火都有哪些常用措施。第一,森林要繼續燃燒,一定要有空氣,其次還要有燃料(也就是樹木),當然也得有火苗。
  • 亞馬遜雨林是綠色天堂,實則是「人類禁區」?它有什麼可怕之處?
    亞馬遜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同時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這裡森林茂密,樹木高聳,有著世界流浪第一、長度第二的亞馬遜河,河中的水生動植物更是數之不盡。但是,儘管這樣,這裡的許多地方也被稱為「人類的禁區」,這是為什麼呢?亞馬遜雨林到底有哪些恐怖之處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亞馬遜雨林可能存有地外生物?專家:這生物確實不屬於地球
    自從人類開始進行宇宙探索後,尋找外星生命就一直是關注的熱點。那到底有沒有外星生命的存在?我們所幻想的外星生物模樣會不會確有其形?外星生物有沒有來過地球?等等這些問題讓人們是又好奇又有點擔憂。為了滿足大家對外星生物的好奇,影視媒體也針對外星人這類題材進行了許多的拍攝。但迄今為止,我們尚未發現真正的外星生命。
  • 亞馬遜雨林裡有什麼,才被稱為「人類禁區」,看看就知道多恐怖了
    地球已經存在了數十億年的時間,誕生了許許多多的生命,有著各種各樣的地理環境。其中有很多曾經在地球上繁盛一時,但最終卻在漫長的歲月中消亡。目前,雖然人類的科技在不斷的發展,對世界探索的程度也越來越深,但是依舊有很多我們未能發現和了解的地區存在,那些地方太過危險,被稱為是「人類禁區」。
  • Netflix出品記錄片《我們的星球》,聚焦地球環境與地球生物。
    記錄片《我們的地球》由Netflix出品,探索自然世界的獨特又寶貴的奇蹟,用令人驚豔的攝影和技術,並以前所未有的拍攝方式探尋了地球上尚存的野生區域和那裡的動物居民。作品分8集,拍攝耗時 4 年,拍攝地遍布全球 50 個國家地區,600 多名工作人員參與其中,從偏遠的北極荒野、神秘的深海到廣袤的非洲地貌和南美多樣化的熱帶雨林,關注全世界生境多樣性的廣度,看地球萬物如何相互依存。
  • 亞馬遜雨林43年後到臨界點?地球無論發生什麼,人類都無法避開
    下面,我們就針對亞馬遜雨林地區進行一個說明,整體上來說,亞馬遜雨林也是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之下逐步走向「脆弱」的狀態,並且當亞馬遜雨林徹底失去之後,人類可能再想還原它基本不可能了,
  • 亞馬遜雨林大火重現,人類的噩夢又來了,現已變成不毛之地!
    亞馬遜雨林大火重現,人類的噩夢又來了,現已變成不毛之地!地球上有兩種災禍是難以抵禦的,一種是天災,另一種是人禍。天災亦指自然災難,例如火山、地震、海嘯等,它們的突如其來,導致無數人喪命。其實每個人都感受到今年地球的變化,全球變暖導致溫度驟升,無數地區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