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蛙類保護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對於目前存在交叉管理、養殖歷史較長、人工繁育規模較大的黑斑蛙、棘胸蛙、棘腹蛙、中國林蛙(東北林蛙)、黑龍江林蛙等相關蛙類(以下簡稱「相關蛙類」),由漁業主管部門按照水生動物管理。
對其他蛙類,兩部門將本著科學性優先和兼顧管理可操作性的總體原則,共同確定分類劃分方案,適時調整相關名錄。各地漁業主管部門、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要依法依規推進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調整。
同時各地漁業主管部門要加強相關蛙類的養殖管理,強化苗種生產審批和監管。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頒布的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確定的養殖區和限養區內從事養殖生產的,要依法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本級人民政府核發養殖證。
通知強調,各地漁業主管部門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加大相關蛙類野生資源保護力度,利用活動僅限於增養殖群體。除科學研究、種群調控等特殊需要外,禁止捕撈相關蛙類野生資源;確需捕撈的,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報經相關漁業主管部門批准,在指定的區域和時間內,按照限額捕撈。各地漁業主管部門、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把蛙類保護與當地森林等自然生態系統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嚴禁在自然保護區開展捕撈利用活動;積極會同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非法捕撈、出售、購買、利用相關蛙類野生資源的行為。
據了解,同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社會廣泛關注的狗和蛙都沒有列入《目錄》。
農業農村部負責人就《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答記者問對此進行了說明,表示現在狗的用途更加多樣化,體現為寵物陪伴、搜救警用、陪護導盲等功能,與人類的關係更加密切。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的家畜家禽中沒有狗,國際上普遍不按畜禽管理。狗雖沒有列入《目錄》,但也不屬於野生動物,並不意味著不能養。而蛙類是兩棲動物,不屬於家畜家禽範疇,不能列入《目錄》。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目錄》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可以調整的。在畜牧業發展和生產實踐中,如果確有必要列入《目錄》的,農業農村部部將按照《畜牧法》規定,根據發展實際,經過科學認真評估論證後,依照法定程序對《目錄》進行調整。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