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潮白河觀鳥作業:難得一見的翹嘴鷸與長趾濱鷸

2020-08-19 沒著落

北京順義蘇莊閘橋下遊的潮白河,露出沙土的河床上長滿了高過膝蓋的荒草,因雨水或洩洪而形成的一條溪流和片片水窪,使潮白河這段河流並未枯乾致死。五月那時的阿穆爾隼熱潮已退去,進入八月上旬,遷徙候鳥先頭部隊已悄悄進駐這片幾乎被遺忘的荒地。 在悶熱炙烤像蒸籠的河床上觀鳥需要勇氣和體力,不到一小時便險些中暑,次日清早再次約友共同前往,兩個小時已滿足而歸。本圖文為上周末順義蘇莊潮白河觀鳥作業,歡迎指正。

針尾沙錐-大沙錐

林鷸

磯鷸

牛背鷺

黑翅長腳鷸(亞成)

阿穆爾隼(小隼已長大)

蒼鷺

灰椋鳥

林鷸(群)

紅頸濱鷸(左)與長趾濱鷸(右)

長趾濱鷸(左)、翹嘴鷸(中)、林鷸(右)

林鷸(左)、翹嘴鷸(中)、林鷸(右)

長趾濱鷸

黑翅長腳鷸與林鷸

長趾濱鷸

金眶鴴

長趾濱鷸

黑翅長腳鷸(左)、翹嘴鷸和長趾濱鷸(右)

翹嘴鷸

紅頸濱鷸(上)、長趾濱鷸(下)

林鷸

長趾濱鷸(左)、翹嘴鷸(右)

翹嘴鷸(在京難得一見)

林鷸與翹嘴鷸

黑翅長腳鷸(左、右)、翹嘴鷸(中)

翹嘴鷸

麻雀(群) 謝謝欣賞!

相關焦點

  • 京郊潮白河觀鳥作業:迷途的半蹼鷸與彎嘴濱鷸
    繼上周末在北京順義蘇莊閘橋下潮白河觀鳥後,本周再次吸引我前往。上次是因為難得一見的翹嘴鷸,這次半蹼鷸的出現被迫讓我起了兩個大早。半蹼鷸在中國為夏候鳥和旅鳥。>半蹼鷸與黑翅長腳鷸彎嘴濱鷸彎嘴濱鷸與長趾濱鷸
  • 北京順義潮白河實拍:長著華麗偽裝羽色的扇尾沙錐
    在北京順義蘇莊閘下遊的潮白河段,已有鷸、鴴、沙錐等小規模水鳥出現,其中不乏翹嘴鷸、半蹼鷸等京城難見種類。兩個周末的觀鳥拍攝中,還分別遇到針尾沙錐(大沙錐)和扇尾沙錐,這些長著一副長喙和華麗羽毛的傢伙,與周邊的環境融為一體,除非在開闊的淺灘覓食,平時幾乎很難發現,我喜愛這些沙錐的程度甚至超過那些難見的鳥種。
  • 北京順義潮白河實拍:黑翅長腳鷸瘋狂追趕澤鷸
    在北京順義蘇莊閘下遊的潮白河段,已有鷸、鴴、沙錐等小規模水鳥出現。在拍攝扇尾沙錐的同時,不知為何一隻黑翅長腳鷸不停追趕著一隻澤鷸,而這隻澤鷸也沒有遠離的意思,一直在這片淺灘處來回躲避,甚至扎入水中。黑翅長腳鷸屬本地留鳥,而澤鷸遷徙暫短經停此地,這隻黑翅長腳鷸瘋狂追趕澤鷸而沒對周邊其它鷸下手,究竟何其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 北京順義溫榆河實拍:長著華麗偽裝羽色的扇尾沙錐
    在北京順義蘇莊閘下遊的潮白河段,已有鷸、鴴、沙錐等小規模水鳥出現,其中不乏翹嘴鷸、半蹼鷸等京城難見種類。兩個周末的觀鳥拍攝中,還分別遇到針尾沙錐(大沙錐)和扇尾沙錐,這些長著一副長喙和華麗羽毛的傢伙,與周邊的環境融為一體,除非在開闊的淺灘覓食,平時幾乎很難發現,我喜愛這些沙錐的程度甚至超過那些難見的鳥種。
  • 北京順義潮白河拍鳥作業,這麼小的地方棲息著如此多的鳥
    在北京順義潮白河向陽閘下的一小片河道內,棲息著很多禽鳥,其中還有北京不常見的鳥種。帶著一群幼崽的綠頭鴨媽媽穿過黒翅長腳鷸的地盤>牛背鷺與黒翅長腳鷸,牛背鷺闖入了長腳鷸的巢穴。在北京難得一見的一對彩鷸
  • 去年爽約的日本鷹鴞來了 九年不見的大濱鷸也來了 武漢迎來最佳...
    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目前正值候鳥遷徙季,北遷的鳥兒們在江城上演著「大匯演」。普通市民固然大飽眼福,專業的觀鳥人士也喜獲豐收。剛剛過去的一周,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們觀鳥的種數和數量,都比前期多,其中包括難得一見的大濱鷸和日本鷹鴞。「太難得了!」顏軍說。
  • 濱鷸識別
    (Calidris alba 長20-21cm)最大特點是後趾缺失,憑藉此特徵可以和其他濱鷸區分,但是有時會看不清後趾,因此介紹一下和紅頸濱鷸區分。16-18cm),黑腹濱鷸(Calidris alpina 長16-22cm)和彎嘴濱鷸(Calidris ferruginea 長18-23cm)歸為一類,繁殖羽四者比較好區分。
  • 北京順義潮白河實拍:黑翅長腳鷸與毛茸茸的幼崽
    在北京順義潮白河向陽閘至減河公園這段三、四公裡的河道內,棲息著二三十對黑翅長腳鷸。在這段河道裡棲息的黒翅長腳鷸大多都已產卵,有的已孵化出幼崽。長腳鷸幼鳥破殼後就不用父母餵養自己便可四處覓食,長腳鷸父母每天為保護巢穴和幼鳥奮不顧身與同類及其它水鳥大打出手,到處都能聽到它們大聲的吼叫聲。
  • 廣東十佳觀鳥勝地出爐 廣州南沙溼地公園上榜
    廣東十佳觀鳥勝地出爐 廣州南沙溼地公園上榜金羊網  作者:張愛麗、林蔭  2018-12-21 文/金羊網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林蔭圖/金羊網記者 宋金峪秋冬時節,正是觀鳥好季節。
  • 2018廣東首批十佳觀鳥勝地名單 廣州南沙溼地公園上榜
    觀鳥時間:全年均可,4-8月以繁殖留鳥為主,秋冬季至翌年春季低海拔河谷區域可見大量遷徙候鳥。  2、海豐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汕尾市海豐縣境內,是亞太地區南中國海遷徙水鳥的重要通道。  可見鳥類:黑腹濱鷸、三趾濱鷸、綠頭鴨、斑嘴鴨等。  觀鳥時間:水鳥及遷徙候鳥為主。
  • 廣西觀鳥目的地│欽州
    對於觀鳥人來說,來北部灣當然是來看鳥的啦!北部灣的三個主要城市都很有特色,北海自然不用說了,冠頭嶺的秋季猛禽遷徙季節已經是鳥人們每年的節日,防城港和欽州這幾年也逐漸因為勺嘴鷸(Calidris pygmaea)和小青腳鷸(Tringa guttifer)還有其它珍稀水鳥的發現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欽州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在近代史上也很有地位。
  • 十年一見的大濱鷸,隔年相遇的日本鷹鴞,在武漢,你能邂逅哪些鳥?
    沉湖一片藕塘中的大濱鷸 楊睿攝19日,對武漢市觀鳥協會來說,是喜獲豐收的日子:上午在沉湖發現了一隻大濱鷸,在武昌江灘巧遇一隻日本鷹鴞。武昌月亮灣,偶遇日本鷹鴞 雷進宇攝「太難得!」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翻閱記錄發現,大濱鷸上次有記錄是在2010年,上次遇見日本鷹鴞是在前年。時值遷徙季,往北回遷的鳥兒正在江城大匯演。
  • 118種鳥類現身 刷新觀鳥圖鑑
    (通訊員 陳園園 記者 張源源)昨天,2018江蘇省暨南京市「愛鳥周」系列活動之第二屆「震旦杯」城市觀鳥邀請賽在紅山森林動物園落幕。由專業觀鳥者和業餘隊員共同組成的10支隊伍在短短12個小時內,記錄下118種鳥類身影,並為南京觀鳥圖鑑更新了大濱鷸、白額燕鷗等鳥種。
  • 黑腹濱鷸:為勺嘴鷸放哨
    飛翔中的黑腹濱鷸。    不久前,本報報導了「世界極危鳥種勺嘴鷸重返雷州灣越冬」的消息,引起了許多觀鳥愛好者的興趣。日前,他們滿懷熱情前往雷州灣紅樹林保護區,想對勺嘴鷸進行遠距離拍攝,卻被一大群黑腹濱鷸攔住去路。為了不幹擾鳥兒們,攝影師們最終放棄了拍勺嘴鷸,並稱黑腹濱鷸為「勺子的義務哨兵」。    是日,觀鳥攝影師們來到發現勺嘴鷸的雷州灣紅樹林保護區。這裡有大片的紅樹林,為鳥類棲息提供了安全的庇護之所,灘涂上有豐富的小魚小蝦小貝類,吸引了大量的海鳥聚集於此。
  • 寧夏發現鳥類記錄新種黃腹鷚、斑胸濱鷸、尖尾濱鷸
    來源標題:寧夏發現鳥類記錄新種黃腹鷚、斑胸濱鷸、尖尾濱鷸 4月28日,寧夏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記錄愛好者王雙貴在涇河溼地拍到寧夏從未記載過的新鳥種尖尾濱鷸,這是本月以來寧夏固原六盤山地區發現的第三種寧夏未曾記錄的鳥類
  • 118種鳥類現身 刷新南京觀鳥圖鑑
    4月21日,2018江蘇省暨南京市「愛鳥周」系列活動之第二屆「震旦杯」城市觀鳥邀請賽在紅山森林動物園落幕
  • 全國觀鳥高手南京角逐 12小時記錄百餘鳥類
    龍虎網訊  昨天,2018江蘇省暨南京市「愛鳥周」系列活動之第二屆「震旦杯」城市觀鳥邀請賽在紅山森林動物園落幕。由專業觀鳥者和業餘隊員共同組成的10支隊伍在短短12個小時內,記錄下118種鳥類身影,並為南京觀鳥圖鑑更新了大濱鷸、白額燕鷗等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