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會害怕鬼呢?對於血腥的恐怖片,可能我們只會覺得噁心,但是對於帶有鬼的恐怖片,可能我們會覺得驚悚,不敢去看。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恐懼也常常有,並且「鬼」這個概念也深入人心了。
相信大家對於鬼都不陌生吧!提起鬼這個詞語,或許不少人都會起雞皮疙瘩,大多數人從小都怕鬼,鬼歷來深入百姓家,是一種很神秘的東西。
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在我小時候,我親戚家一個剛出生沒多久的孩子天天哭,家裡人怕這樣哭下去,會哭出什麼毛病來,於是我奶奶就說:可能是撞鬼可,需要請法師來做做法,可見鬼是多麼的深入人心了。
其實這個和鬼有一定聯繫,但是這個鬼不是人死亡後變成的鬼,而是嬰兒的一種投射行為。這種投射又是什麼?投射其實是一種防禦機制,是把自己的性格、態度、想法和欲望,放到別人身上去。
就像嬰兒一出生就會有被攻擊的焦慮感,但是由於他的大腦發育還不完善,自我也沒有完善起來,這個時候他沒辦法知道是什麼讓自己痛苦,所以他幻想出一個鬼的形象,把自己痛苦的這一部分投射到鬼的身上,認為是鬼在攻擊自己。
當母親不能及時滿足嬰兒的需要的時候,嬰兒也會因此感到痛苦和焦慮,這個時候媽媽變成了壞媽媽,但是他又沒辦法脫離媽媽的照顧,如果脫離照顧,他的結果只能是無法生存下去。如果他知道這是媽媽在攻擊自己,他會感到絕望和不知所措,所以他也把這一部分投射到所謂的鬼身上,以保持自己和媽媽的撫養關係,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
隨著嬰兒的成長,如果媽媽照料的好,讓嬰兒能感覺到媽媽的愛,這種對鬼的恐懼會慢慢潛伏起來,我們會慢慢的忘記對鬼的恐懼,但是不代表這種恐懼消失了,在一定的情景下就會被激發而出現。
就比如我,在十幾歲之前,處在那種懵懂時期,那時候的我天不怕地不怕的,對於鬼也一點都不恐懼。現在還記得在我8歲的時候,我經常和小夥伴在晚上去玩捉迷藏,那個時候還是在農村,農村的晚上有多黑,大家或許也能感受到。我經常在躲的時候,會一個人躲在柴房裡,那時候心裡總是呯呯直跳,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太興奮了。
那我什麼開始怕鬼的呢,反而是在我大學的時候,我才開始怕鬼的,前幾年是我最怕鬼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比如我去電影院看完恐怖片回來之後,我感覺我的生活也變成了鬼片,我變成了被鬼殘害的主角了。
特別是我一個人晚上在家的時候,看著窗簾突然動起來,我會覺得窗簾有隻隨時會衝出來的鬼;當我躺在床上的時候,我會覺得,我的床底下有隻只有半邊臉的女鬼;甚至在我半夜起來,準備去上廁所的時候,我會覺得我的馬桶中會有一隻手衝出來把我拉進馬桶裡,我覺得當時我快自己嚇死了。
直到我對心理學有了比較深的感悟之後,我才知道我怕的可能不是鬼,而是現實的一些東西,只不過是因為我把這部分投射到了鬼身上。
那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小時候我在家裡得到的愛比較多,爸爸媽媽總是陪在我身邊,我知道爸爸媽媽的愛不會離我而去,這種感覺會內化成為我心裡的穩定感,讓我有種被愛保護的感覺。
後面上大學了,離開了家,要和舍友建立新的關係,要和同學處好關係,甚至有時候還想交女朋友,在這個過程中要面對一些失去和挫折,這時候激發了我害怕失去的恐懼,我變得越來越怕鬼,這或許就是嬰兒時期的恐懼被再次喚起了吧,這或許也就是為什麼,我越長大越怕鬼的原因吧。
我知道一些男人白天的時候膽子特別大,晚上如果有人在,他也表現的自己膽子很大,但是只剩下他一個人的時候,他的膽子就會變得小的不得了,有人在的時候他膽子才大,沒有人在就特別小。
舉個例子說明:經常有女生會說,我怕鬼,我好怕呀好怕呀。這時候男人就會說:「有什麼好怕的,有我在」。假如說這個女人不在,這個男人會怎麼樣?
因為我現在是個比較愛看恐怖片的人,所以我常常在電影院看到很多男生在看恐怖片的時候是很鎮定的,但是不知道他們當時內心是什麼感受,或許是怕的要死吧。這裡面其實有一個關係在,只要有一個人在,我們的膽量就會比平時大很多,如果只剩一個人,大家的膽子可能都會變得比較小。
我以前就經常和朋友一起聽張震講鬼故事,但是如果只有我一個人,打死我也不會去聽的。為什麼這之間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因為有一個人在我們身邊,我們就會有一種牽繫感,讓我們覺得比較安全。
那什麼是牽繫感呢?牽繫感就是,我們的心中會去牽掛一個人,同時也希望別有人牽掛著我們,比如男女朋友關係,親子關係,這就是牽繫感,每個人都渴望和別人有連結,就像嬰兒小時候,渴望和媽媽建立連結,如果媽媽這時候常常不在身邊,那麼他就會哭的特別厲害。
所以現在我們能理解,怕鬼其實和小時候的這種經歷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當時我們的媽媽對我們比較粗心,那麼我們對鬼就會有很深的恐懼,因為我們常常缺少這種連結。
那有辦法讓自己慢慢的不怕鬼嗎?
第一,從認知上去理解。也就是明白,鬼是怎麼來的,鬼是因為我們的的投射機制產生的一種產物,是由現實壓力演化而來了,並不是我們傳統中以為的由人死後產生的。
第二,慢慢的去適應情景。比如說可以通過去看恐怖片,慢慢的讓自己暴露在當時的情景下,去適應那種情景,當你慢慢適應的時候,你會發現,鬼其實也就那樣,沒有那麼恐怖,對於膽小的人,不建議一開始就去看特別恐怖的,可以從不太恐怖的開始,一步步去暴露。
第三,需要通過一些方式放鬆,釋放壓力。當你怕鬼的時候,可能也說明你這段時間比較的勞累,壓力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你比如容易胡思亂想,那麼就比較容易產生投射,這時候鬼就比較容易出現了,我建議這個時候可以約關係好的朋友一起去唱唱歌,跑跑步,釋放一下,讓自己的身心有一個調節的機會。
第四,需要增強與周圍的牽繫感。就是可能最近你的身邊能感覺倒的愛比較少,這個時候可能你很孤獨,也就是缺少牽繫感,那麼這個時候可能需要一些親密關係,你可以去交一些新的朋友,有能力的話也可以選擇回到爸媽的身邊呆上一段時間,重新感受一下爸爸媽媽的愛,找回和爸爸媽媽之間的連結,這或許會很大程度的減輕我們的孤獨和恐懼,自然就會減少對鬼的投射。
*作者簡介:愛社交心理,一個致力於解決社交障礙的心理創作平臺,想了解更多社交心理,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