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層面來看「鬼」:為什麼你會怕鬼?鬼又是個什麼玩意?

2021-01-13 愛社交心理

為什麼大家會害怕鬼呢?對於血腥的恐怖片,可能我們只會覺得噁心,但是對於帶有鬼的恐怖片,可能我們會覺得驚悚,不敢去看。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恐懼也常常有,並且「鬼」這個概念也深入人心了。

相信大家對於鬼都不陌生吧!提起鬼這個詞語,或許不少人都會起雞皮疙瘩,大多數人從小都怕鬼,鬼歷來深入百姓家,是一種很神秘的東西。

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在我小時候,我親戚家一個剛出生沒多久的孩子天天哭,家裡人怕這樣哭下去,會哭出什麼毛病來,於是我奶奶就說:可能是撞鬼可,需要請法師來做做法,可見鬼是多麼的深入人心了。

其實這個和鬼有一定聯繫,但是這個鬼不是人死亡後變成的鬼,而是嬰兒的一種投射行為。這種投射又是什麼?投射其實是一種防禦機制,是把自己的性格、態度、想法和欲望,放到別人身上去。

就像嬰兒一出生就會有被攻擊的焦慮感,但是由於他的大腦發育還不完善,自我也沒有完善起來,這個時候他沒辦法知道是什麼讓自己痛苦,所以他幻想出一個鬼的形象,把自己痛苦的這一部分投射到鬼的身上,認為是鬼在攻擊自己。

當母親不能及時滿足嬰兒的需要的時候,嬰兒也會因此感到痛苦和焦慮,這個時候媽媽變成了壞媽媽,但是他又沒辦法脫離媽媽的照顧,如果脫離照顧,他的結果只能是無法生存下去。如果他知道這是媽媽在攻擊自己,他會感到絕望和不知所措,所以他也把這一部分投射到所謂的鬼身上,以保持自己和媽媽的撫養關係,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

隨著嬰兒的成長,如果媽媽照料的好,讓嬰兒能感覺到媽媽的愛,這種對鬼的恐懼會慢慢潛伏起來,我們會慢慢的忘記對鬼的恐懼,但是不代表這種恐懼消失了,在一定的情景下就會被激發而出現。

就比如我,在十幾歲之前,處在那種懵懂時期,那時候的我天不怕地不怕的,對於鬼也一點都不恐懼。現在還記得在我8歲的時候,我經常和小夥伴在晚上去玩捉迷藏,那個時候還是在農村,農村的晚上有多黑,大家或許也能感受到。我經常在躲的時候,會一個人躲在柴房裡,那時候心裡總是呯呯直跳,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太興奮了。

那我什麼開始怕鬼的呢,反而是在我大學的時候,我才開始怕鬼的,前幾年是我最怕鬼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比如我去電影院看完恐怖片回來之後,我感覺我的生活也變成了鬼片,我變成了被鬼殘害的主角了。

特別是我一個人晚上在家的時候,看著窗簾突然動起來,我會覺得窗簾有隻隨時會衝出來的鬼;當我躺在床上的時候,我會覺得,我的床底下有隻只有半邊臉的女鬼;甚至在我半夜起來,準備去上廁所的時候,我會覺得我的馬桶中會有一隻手衝出來把我拉進馬桶裡,我覺得當時我快自己嚇死了。

直到我對心理學有了比較深的感悟之後,我才知道我怕的可能不是鬼,而是現實的一些東西,只不過是因為我把這部分投射到了鬼身上。

那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小時候我在家裡得到的愛比較多,爸爸媽媽總是陪在我身邊,我知道爸爸媽媽的愛不會離我而去,這種感覺會內化成為我心裡的穩定感,讓我有種被愛保護的感覺。

後面上大學了,離開了家,要和舍友建立新的關係,要和同學處好關係,甚至有時候還想交女朋友,在這個過程中要面對一些失去和挫折,這時候激發了我害怕失去的恐懼,我變得越來越怕鬼,這或許就是嬰兒時期的恐懼被再次喚起了吧,這或許也就是為什麼,我越長大越怕鬼的原因吧。

我知道一些男人白天的時候膽子特別大,晚上如果有人在,他也表現的自己膽子很大,但是只剩下他一個人的時候,他的膽子就會變得小的不得了,有人在的時候他膽子才大,沒有人在就特別小。

舉個例子說明:經常有女生會說,我怕鬼,我好怕呀好怕呀。這時候男人就會說:「有什麼好怕的,有我在」。假如說這個女人不在,這個男人會怎麼樣?

因為我現在是個比較愛看恐怖片的人,所以我常常在電影院看到很多男生在看恐怖片的時候是很鎮定的,但是不知道他們當時內心是什麼感受,或許是怕的要死吧。這裡面其實有一個關係在,只要有一個人在,我們的膽量就會比平時大很多,如果只剩一個人,大家的膽子可能都會變得比較小。

我以前就經常和朋友一起聽張震講鬼故事,但是如果只有我一個人,打死我也不會去聽的。為什麼這之間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因為有一個人在我們身邊,我們就會有一種牽繫感,讓我們覺得比較安全。

那什麼是牽繫感呢?牽繫感就是,我們的心中會去牽掛一個人,同時也希望別有人牽掛著我們,比如男女朋友關係,親子關係,這就是牽繫感,每個人都渴望和別人有連結,就像嬰兒小時候,渴望和媽媽建立連結,如果媽媽這時候常常不在身邊,那麼他就會哭的特別厲害。

所以現在我們能理解,怕鬼其實和小時候的這種經歷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當時我們的媽媽對我們比較粗心,那麼我們對鬼就會有很深的恐懼,因為我們常常缺少這種連結。

那有辦法讓自己慢慢的不怕鬼嗎?

第一,從認知上去理解。也就是明白,鬼是怎麼來的,鬼是因為我們的的投射機制產生的一種產物,是由現實壓力演化而來了,並不是我們傳統中以為的由人死後產生的。

第二,慢慢的去適應情景。比如說可以通過去看恐怖片,慢慢的讓自己暴露在當時的情景下,去適應那種情景,當你慢慢適應的時候,你會發現,鬼其實也就那樣,沒有那麼恐怖,對於膽小的人,不建議一開始就去看特別恐怖的,可以從不太恐怖的開始,一步步去暴露。

第三,需要通過一些方式放鬆,釋放壓力。當你怕鬼的時候,可能也說明你這段時間比較的勞累,壓力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你比如容易胡思亂想,那麼就比較容易產生投射,這時候鬼就比較容易出現了,我建議這個時候可以約關係好的朋友一起去唱唱歌,跑跑步,釋放一下,讓自己的身心有一個調節的機會。

第四,需要增強與周圍的牽繫感。就是可能最近你的身邊能感覺倒的愛比較少,這個時候可能你很孤獨,也就是缺少牽繫感,那麼這個時候可能需要一些親密關係,你可以去交一些新的朋友,有能力的話也可以選擇回到爸媽的身邊呆上一段時間,重新感受一下爸爸媽媽的愛,找回和爸爸媽媽之間的連結,這或許會很大程度的減輕我們的孤獨和恐懼,自然就會減少對鬼的投射。

*作者簡介:愛社交心理,一個致力於解決社交障礙的心理創作平臺,想了解更多社交心理,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因為怕鬼,我被送進精神病院:怕鬼的人,潛意識都在害怕什麼?
    這裡面到底有什麼玄機?01你害怕不是鬼而是你內心的秘密其實,怕鬼只是表象,真正的恐懼藏著她的潛意識裡。心理學認為,我們日常「有意識」的念頭佔 5%,只是冰山一角,其餘 95% 都是隱藏在水下的潛意識。人性的秘密,大多都藏在潛意識裡。
  • 心理學:憑直覺選一個時鐘,測你最近會被什麼鬼纏身?
    心理學:憑直覺選一個時鐘,測你最近會被什麼鬼纏身?所以你最近不要輕易沮喪,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倒黴鬼才會儘快的離開你的身邊。B:你最近容易被豔鬼纏身,你最近容易被豔鬼纏身,這不是說你最近會有什麼特別好的桃花運,恰恰相反,被豔鬼纏身的你不會有什麼桃花運,它會為了霸佔你不斷地趕走你身邊的異性。
  • 雖然人常說怕鬼,其實人和鬼根本沒有分開——鬼的種類
    宣化上人 一九八一年二月五日 開示鬼的種類很多,一般人皆以為鬼是猙獰可怖,青面獠牙,其實這不一定。有時鬼能化做人身,乍看之下,以為是個人,其實是鬼。若你是開了五眼的人,鬼就不能欺騙你了。鬼又能變畜生,諸如馬牛羊犬、魚類、小白兔等。為什麼能變呢?因為他有神通。或者變為螞蟻、蚊蟲、蒼蠅、雀鳥、蜜蜂等。
  • 勞士頓是個什麼鬼?
    勞士頓是個什麼鬼?相信很多表友第一次聽到這個品牌的時候,反應都和筆者一樣,這個聽起來像「勞力士和江詩丹頓的合資品牌」是一個什麼鬼?當你「百度之後」,你會查到一些關於這個品牌的官方介紹,當然這些都是官方的一面之詞,對於表友想要徹底了解這個品牌,幫助也非常有限。
  • 「鬼節」談鬼:人死為鬼,鬼死是什麼?
    而現在,書評君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人死為鬼,鬼死是什麼?長年累月,鬼界是不是要人口爆炸?他們是怎樣管理鬼的數量的?婚姻和家庭制度是怎樣的?收集和記錄民間奇異故事的蒲松齡(1640-1715)。我們的祖先就被困擾過。
  • 小學生搞笑小紙條,如果你怕鬼怎麼辦?
    你還記得小學時的本人最怕什麼嗎?這兩位小先生在上課的時分就探討起了這個話題,對於怕鬼,他們有什麼樣令人笑哭的設法主意呢?同學說道:「你怕不怕鬼哦?」「一般怕吧」另一個小學生回答。「那我教你怎麼樣能不怕。」這位同學感覺獵奇:「怎麼做?」於是他開始了不怕鬼教程啦:你睡覺之前對著氛圍說「幫我關下燈,感謝。」燈沒關就說明沒有鬼。「那如果燈關了呢?」
  • 小藍鬼,是個什麼鬼?
    藍鬼,是什麼鬼?在之前的文章中,筆者不止一次寫過這款腕錶,就是大家俗稱的「白金藍水鬼」。無論是已經停產的「全藍水鬼」,還是剛上市的「藍圈黑盤水鬼」,都是18K白金材質的外殼和表鏈,公價也在30萬元左右。
  • 萬聖節炒熱了「鬼生意」,人們為什麼越來越愛「看鬼」?
    在各種恐怖片扎堆上映、商家也忙著推出各種萬聖節主題商品時,做「鬼的生意」成為了一種新的流行趨勢。有恐怖片相伴的萬聖節才對味兒10 月 27 日,由古天樂、蔡卓妍、佘詩曼、林家棟主演的國產恐怖片《常在你左右》正式上映。作為香港經典恐怖片《陰陽路》系列的 20 周年紀念版,這部片子從開拍起就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什麼鬼」用英文怎麼說?
    原標題:「什麼鬼」用英文怎麼說? 今天是「鬼節」, 所以我們就來聊聊「鬼」的話題, 學習一下「什麼鬼」這隻鬼用英文怎麼說? 「鬼」的常用英文是Ghost, 「什麼」的英文是What, 所以「什麼鬼」就是 What ghost!
  • 人死為鬼,鬼死之後是什麼?——古人的離奇腦洞
    但人死為鬼,難免讓人思考鬼是什麼樣的存在。鬼會死嗎?鬼死之後又成了什麼?中國古代有人回答了這個問題,杜撰了一個答案,那就是:鬼死為聻(jian)。01《子不語》:城隍殺鬼不許為聻袁枚所著的《子不語》第三章有一篇《城隍殺鬼不許為聻》,講的就是有個鬼在人間為非作歹,被城隍(陰間的地方官,好比人間的知府、縣令)逮住,處以腰斬之刑,也就是鬼已經被死了。旁邊的官差問到:「允許把它押送到鴉鳴國做聻嗎?」
  • 我的孩子怕黑、怕鬼怎麼辦
    隨著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從懵懂到初步認識,他們受到的外界幹擾也在增多,對那些黑暗、巨大、血腥的事物會產生非常恐懼。因此,他們會怕黑、怕巨大的聲響、怕鬼,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發展現象。  我的孩子怕黑、怕鬼怎麼辦?  幼兒對黑暗的恐懼大部分是源於他的想像。
  • 人死了以後變成鬼,鬼還會再死嗎?
    人死了以後變成鬼,鬼還會再死嗎?在中國古代曾經流行過一種闢邪的民俗。而這個民俗的來源可以告訴我們,鬼在世間死後會變成什麼。《太平廣記》卷七五引唐張讀《宣室志.馮漸制鬼》:「河東馮漸,名家子,以明經入仕,性與俗背。後棄官隱居伊水上。
  • 你想知道鬼是什麼嗎?
    為什麼能變呢?因為他有神通。或者變為螞蟻、蚊蟲、蒼蠅、雀鳥、蜜蜂等。譬如:春天時百花盛開,在花叢中有一群蜜蜂在採蜜,其中就有很多是鬼的化身。在花叢裡有真的蜜蜂,也有假的蜜蜂,真的蜜蜂是循業受報,假的蜜蜂是鬼所變化,牠們到各處去吃花蕊,飲花露。所以不要以為鬼一定是看不見的,你天天與他打照面,還不認識哩!所謂「對面不識觀世音」,也可以說:「對面不識鬼!」
  • 如果在未來,科學證明了「鬼」的存在,會帶來什麼影響?
    大家好,我是一隻喜愛科學的小老鼠,歡迎關注我~如果在未來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家證明了「鬼」的存在,會帶來什麼影響?所謂的「鬼魂」只是封建迷信,是不可能的存在的,其實在這裡指的並不是傳統文化上的「鬼」,而是在人類死亡後,意識的歸途。現代科學家證明,在大腦死亡後,意識也會隨之消失,一切都會停止。但是人類的意識真的會消失嗎?死亡後就真的什麼都不存在了嗎?
  • 人死了以後叫「鬼」,我們來聽聽科學是如何解釋「鬼」的
    因此很多人都是很害怕鬼,千百年來有很多傳說裡面都是有鬼的,就算到了21世紀依然還有關於鬼的傳言。不過儘管有無數的人聲稱自己見過鬼,可是就目前而言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鬼的存在。很多的科學家在經過大量的科學研究以後證明其實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鬼的存在。可是那為什麼千百年來的人都相信有鬼的存在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從科學出發來解釋這個世界上到底為什麼會有鬼呢?
  • 161-基督徒會被鬼附嗎
    那麼還有一種說法,世人特別喜歡談論這個鬼的問題,所以我們作為基督徒來講,我們不要經常談論魔鬼的事情,這不是一個好的方法。不要讓這樣鬼的話題總是從你的嘴裡說出來,我舉個例子來講,你比如說一個人喜歡喝酒,會說這個人是什麼?酒鬼。那麼一個人喜歡賭博呢?賭鬼。喜歡吸菸呢?啊,你看怎麼總是和鬼扯到一起去了呢?問題是,真的人家喜歡賭博,就是賭鬼了嗎?
  • 怕鬼、怕黑 、怕怪獸 孩子到底在怕什麼
    貝貝媽媽問她,「有什麼好害怕的?你之前都自己乖乖的睡覺,為什麼現在不自己睡呢?」貝貝顫抖地指著窗戶,說:「窗簾後面有鬼」。爸爸聽到後,安慰著說,「瞎說,寶貝這世界上沒有鬼,我們之前不也睡得好好的嗎~」後來一打聽,原來是貝貝回老家那次,房間對面有個窗戶,窗簾後面躲著一隻夜裡求偶的母貓,在不停地哀嚎。天太黑了,看不到貓,讓貝貝誤以為是鬼。
  • 傳說中的鬼和殭屍為什麼怕太陽?或許沒你想像的那麼複雜
    為什麼所有神話故事裡的鬼怪都怕陽光呢,這樣的說法又起源於何時?是有歷史典故還是另有其他原因,不妨讓我們從古代神話故事中尋找線索吧。有人說,鬼是至陰之物,而太陽光是至熱、至陽之物,所以鬼怕陽光。這個理由也算合情合理,不過這只是電視劇和電影裡的設定。在早期神話中,鬼的力量很強大,比如在唐朝志怪小說《玄怪錄》中,某些鬼並不怕陽光。
  • 《鬼吹燈》是個什麼鬼?
    《鬼吹燈》系列小說結構宏大,故事情節複雜,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直接看改編過的某一部電影、電視劇,難免會看得雲裡霧裡、不知所以。本文通過介紹盜墓專用名詞以及主要故事線索,幫你快速了解《鬼吹燈》是個什麼鬼。《鬼吹燈》與《盜墓筆記》兩者都是盜墓題材的小說。
  • 為什麼中國古代人都怕鬼,紀曉嵐的父親卻不怕鬼?
    雖遇邪魔鬼魅,一身正氣的人如幽室裡熾熱的爐火,無論多堅固的冰凍也會融化自消。一、成人之美得貴子揚州尚書高銓的父親早年販貨京口,在客店中常嗅到安息香的香味。一日忽見壁縫中伸進一枝香。高父在孔隙中見到隔房一少女獨坐。第二天問店主,原來是店主的女兒。又問:「她為什麼不嫁人?」回答說:「良婿難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