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鬼、怕黑 、怕怪獸 孩子到底在怕什麼

2021-01-12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對於有沒有鬼,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會出現的話題,特別是在認知程度弱的情況下,孩子更容易覺得世界上有「鬼」。那麼對於一些實際上沒有危險的事物,但是孩子仍然害怕和恐懼,家長們如何正確認識和引導?

情景1

自從貝貝上次從老家回來,每到晚上叫她睡覺時,她都嚷嚷著不敢一個人睡,哭喊著。有幾次直接躺在爸爸媽媽的床上,不走了。貝貝媽媽問她,「有什麼好害怕的?你之前都自己乖乖的睡覺,為什麼現在不自己睡呢?」貝貝顫抖地指著窗戶,說:「窗簾後面有鬼」。爸爸聽到後,安慰著說,「瞎說,寶貝這世界上沒有鬼,我們之前不也睡得好好的嗎~」後來一打聽,原來是貝貝回老家那次,房間對面有個窗戶,窗簾後面躲著一隻夜裡求偶的母貓,在不停地哀嚎。天太黑了,看不到貓,讓貝貝誤以為是鬼。

情景2

萌萌剛剛一歲的時候就學會走路了,有一次在家裡客廳摔了一跤,爸爸聽到「咚」的一聲,趕緊從臥室跑出來說「寶貝摔跤了」?

其實孩子摔倒之後根本沒事,正在顫顫地扶著旁邊的椅子自己往起站,可是看到爸爸這樣驚呼著跑出來,臉上表情立馬就變了,嘴巴扁扁地想要哭,萌萌媽在旁邊悄悄跟萌萌爸招手,示意他不要大驚小怪,爸爸意會到意思,裝作沒事一樣回到了臥室。孩子看沒人注意她,瞬間就恢復了原樣,又自顧自地玩了起來。

上面出現的兩種情景,想必家長們或多或少都有見過,而孩子出現的這種現象被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稱之為「習得性恐懼」。習得性恐懼,講的是個體學習到某一線索會帶來危險,因而對這一線索產生恐懼並做出反應的現象。

這個理論也適用於大人,但你會發現小孩害怕恐懼的事物,在大人眼裡不值一提,甚至覺得反應誇張了,那麼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為什麼會引起孩子的害怕,小孩為何更容易有害怕的情緒呢?

1、來源於周圍人的感染

如同文章開頭的第一個情景描述的一樣,經常看到有孩子摔跤了,父母把孩子扶起來抱在懷裡安慰,明明摔得不是很疼,可是孩子卻一直傷心地哭無法平復,這其實就是「習得」了家長的情緒。除了這些,還有平時接觸的視覺上的信息傳遞。比如給孩子看動物世界,出現有關於危險動物的鏡頭(比如蛇),解說員的聲音就會變得非常凝重,電視背景音樂也會變得非常神秘恐怖,讓人自然而然地感染一種害怕情緒,敏銳地感覺到這是一種危險的動物,從而產生恐懼心理。

2、認知能力有限,對情境的解釋能力弱

隨著孩子不斷長大,想像力也變得越來越豐富。他們會在腦海中想像出各種或美好、或可怕的事物,比如關了燈的房間裡會藏著怪物,小蟲子會吸我的血等等。恐懼來源於未知,孩子的生活經驗並不豐富,遇到一些之前沒有見過的事物會不知所措,因為他們不知道將會發生什麼。比如遇到烏雲密布、狂風暴雨,孩子們不知道這樣的天氣是否是安全的,這種未知會讓他們感到害怕。

3、以往的負面經驗

還有一些恐懼是來自於以往的負面經驗,孩子們把這種恐懼擴大化,遇到相似的情景就會激發他們害怕的情緒。像我們經常聽到有的孩子怕黑,怕有怪獸,怕有一些突發狀況,不敢自己睡。很有可能孩子曾經看到過電視上怪獸會在夜晚出沒,或者看到一些地震、失火之類的場景是發生在夜晚,所以下意識地把這些場景跟自己的真實生活關聯在一起,生怕自己也遇到電視或者電影裡類似的場景會發生危險,所以出現各種擔心,不敢一個人睡。

其實害怕是一種很正常的情緒,而且從某種角度來說,「害怕」能夠保護我們逃避危險,無所畏懼的人反而容易受傷。所以,對某件事物害怕的孩子也不能被稱為膽小。但是孩子害怕的情緒堆積的話,對孩子的心理會造成不良影響。

那麼,當孩子害怕和恐懼時,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1、幫助孩子緩解和表達情緒

當孩子害怕情緒出現時,讓他深呼吸,幫助孩子緩解緊張害怕的情緒。家長不要急著否認,應該帶著尊重的態度認真傾聽,並且可以幫助孩子命名情緒感受,還可以描述當產生這種情緒時可能帶來的身體感受是什麼。比如說,媽媽看到你的身體都縮在一起,一直在往後退,是不是害怕小狗會咬到你?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幫助孩子察覺自己的情緒,並且讓孩子感覺到被理解,而不是認為產生害怕情緒是一件羞恥的事情。

表達情緒的方法還可以藉助遊戲、繪畫。比如,通過角色扮演,讓孩子裝扮成他自己害怕的東西,爸爸媽媽來演孩子,或者給孩子一些繪畫工具,讓孩子把自己害怕的東西畫出來。

2、幫助孩子理解害怕的經歷和場景

通過改變孩子的想法和觀念,來改變他們的行為。比如,有些孩子害怕消防車、救護車的鳴笛聲,因為這種聲音又尖又響,給人帶來緊張感。這時候,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確實這種聲音會讓人聽著不舒服,但是鳴笛聲可以讓馬路上的其他司機都知道消防車在工作,他們要注意讓行,這樣可以讓消防員叔叔及時去救火,保證大家的安全。」

讓孩子了解到他們感到害怕的東西其實是有價值、有作用的,有助於打消孩子的恐懼心理。

還可以通過編好玩的故事,家長們還可以為孩子害怕的經歷和場景編一些有趣、好玩的故事。例如,繪本裡面講的,小羊富絲害怕打雷,羊爸爸把打雷的過程編成「去雲城堡開音樂會」的故事,暴風雨的聲音和圖像在孩子的心裡瞬間就變得友好了。

3、給孩子時間 慢慢適應

家長們需要給孩子時間,讓他們慢慢轉變和適應,要知道克服恐懼和害怕是需要勇氣的。另外,可以讓孩子一次前進一小步,慢慢接受曾經害怕的東西。比如害怕人偶的孩子,我們不建議直接把他們塞到人偶的懷裡,而是可以先讓他們和人偶打招呼,再慢慢地進一步——握握手,然後再試著去抱一抱。

上文分享的方法主要適用於一些對孩子實際上沒有危險,但是孩子仍然害怕和恐懼的事物。如果孩子是遭遇了一些創傷性事件以後,產生害怕等應激反應,需要更為專業的心理輔導,家長也可以求助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

相關焦點

  • 我的孩子怕黑、怕鬼怎麼辦
    因此,他們會怕黑、怕巨大的聲響、怕鬼,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發展現象。  我的孩子怕黑、怕鬼怎麼辦?  幼兒對黑暗的恐懼大部分是源於他的想像。這時的寶寶們想像力豐富,分不清現實與想像的界限,想像黑暗中有鬼,有大灰狼等讓他害怕的東西,所以在黑暗中他容易把恐懼擴大化,這是這個年齡孩子的認知特點。
  • 孩子怕黑又怕鬼,孩子膽子變小的源頭是什麼?父母應該從根源抓起
    要想解決小寶寶的怕黑和怕鬼的情況,就要明白孩子膽子變小的源頭,從而幫助寶寶消除恐懼心理。5歲「小男子漢」離不開媽媽,一關燈立馬變身「帕瓦羅蒂」小孫有一個5歲的兒子,這兩天小孫發現孩子的表現有點奇怪。先是晚上害怕去上廁所,哪怕廁所僅僅離著臥室很近的距離,孩子也會讓小孫陪著一起去,就連半夜上廁所,寶寶也會搖醒小孫,讓媽媽陪著。
  • 孩子怕黑、怕鬼怎麼辦?還能不能愉快地過寒假了!
    怕「鬼」的孩子怎麼辦?孩子今年已經4歲,從懂事開始,她就一直不敢單獨睡覺,最近不知道從哪兒聽來了一串鬼故事,上廁所都要有人陪才敢去,如果沒有人陪同,她就一直忍著,甚至尿褲子。這種情況家長怎麼辦?怎樣才能讓孩子相信世界上並沒有鬼呢?有的家長會對寶寶怕鬼、怕黑的「慫樣」嗤之以鼻,認為孩子不夠勇敢,沒有「男子氣魄」。
  • 孩子怕黑怕鬼怕怪獸?面對「膽小娃」,家長學會3招讓孩子變勇敢
    曉晴跟我說了孩子的一件事:"最近他不知道怎麼得變得很膽小,怕黑,客廳離睡覺的房間隔了一小段走廊,他就一定要把走廊所有的燈打開。""不僅如此,他還經常跟我說怕床底下的怪物,經常對著玩具自言自語,把他奶奶都嚇壞了。"我聽後安撫道:"這很正常,我家小孩也會這樣。"其實,不只是曉晴和我的孩子怕黑,很多孩子都怕。
  • 你家的孩子怕黑、怕鬼嗎?試試這三招!
    近日同事憂心忡忡的詢問:「我兒子已經快邁入青春期了,但他還是很怕黑,晚上睡覺一定要開燈睡。」、「有時候半夜醒來,明明哥哥也在同個房間的下鋪睡著,但他還是害怕的硬要來父母房間一起睡…」我想起了從小就相當怕黑、怕鬼的自己…小時候成長的老家,屋子後方是一大片空曠的地,漆黑的夜晚靠近屋後的窗戶總可以聽到猖狂的風恣意呼嘯著。
  • 孩子是個「膽小鬼」怕這怕那,怎麼辦?3個小妙招解決問題
    告訴孩子先關燈5分鐘,這5分鐘期間你會陪著他(她),關燈後讓孩子在黑暗中觀察,一一告訴你他(她)看到了什麼。孩子慢慢習慣了黑之後,看到的東西會越來越多。發現關燈後依然可以看到很多東西,他就沒那麼怕了。怕黑是因為一下子看不清東西,人仿佛被扔在一個未知的空間,面對未知人就會恐慌。
  • 孩子怕黑怕鬼該怎麼辦?試試這幾個辦法!
    文 | 小馬益智 怕鬼,其實是孩子對未知事物一種本能的恐懼。 比如做噩夢、不敢自己睡覺、產生恐懼等 「我家孩子怕鬼啊!」
  • 孩子睡覺怕鬼,不敢一個人睡,怎麼辦?
    「我家孩子今年7歲了,特別怕黑怕鬼,不敢一個人睡,怎麼安慰都不行,睡覺不讓關燈關門,一丁點聲音就害怕的不行,怎麼辦呢?我都快愁死了」這是一位7歲孩子的媽媽近日來的困擾。
  • 男星也有怕的東西?鄧倫膽小鬼,王甜甜怕黑怕鬼,看到戰哥:無比心疼!
    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害怕的東西,可以是那些可怕的動、植物,也可以是那些客觀存在的事物,不過因為每個人的經歷和想法都有所不同,所以害怕的東西自然也是不一樣的,就算是成年人也免不了會有害怕的東西,所以男星自然也避免不了,那麼他們害怕的東西都是什麼呢?一起來看下吧!
  • 《天天向上》錄製密室逃脫,怕黑怕鬼怕密室的王一博怎麼通關?
    導讀:《天天向上》錄製密室逃脫,怕黑怕鬼怕密室的王一博怎麼通關?據悉,在10月8日錄製的《天天向上》節目任務是密室逃脫遊戲。那麼,對於怕黑怕鬼更怕密室的王一博來說,他該怎麼通過呢?眾所周知,王一博看上去很高、很帥、很man,但是他也有自己內心的恐懼,那就是怕黑怕鬼怕密室。
  • 為什麼很多成年人也很怕黑、怕鬼?我研究了大量恐怖片發現了真相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很怕黑、怕鬼? 實際上,那些已知的、為人們所熟知的噁心或者兇狠的生物並不能給人帶來極致的恐懼,因為任何事物都有弱點,人們越是了解它們,就越是能夠想出應對的策略。
  • 孩子怕黑不敢一個人睡,怎麼辦?12個方法讓孩子大膽一個人睡
    媽媽:「這有什麼好害怕的呀!爸爸媽媽就在旁邊房間呀!」貝貝:「媽媽,不要關燈,關燈有怪物!」爸爸:「你怎麼這麼膽小!黑有什麼好害怕的呀!」貝貝:「衣櫃裡有怪物會爬出來的!嗚嗚......」不知道各位爸爸媽媽有沒有遇到過貝貝家的情況,孩子不肯獨自睡,怕黑,怕衣櫃裡有怪物,怕床底有巫婆......這樣類似的經歷呢?怕黑,真的是孩子膽小怯弱的表現嗎?其實不然。
  • 這個關於「怪獸」的繪本故事,送給每個懼怕黑暗的孩子
    01你小時候也怕黑嗎?一個人躺在床上,小手緊緊裹著被角,後背緊貼牆邊。支稜小耳朵,捕捉周圍空氣中的細微聲響,大氣都不敢喘,總感覺黑暗中潛伏著什麼可怕的怪物。等我們長大之後,也許可以把小時候的怕黑經歷,當作談資來聊。但是「怕黑」這個詞兒,絕對是每個人的童年噩夢。
  • 因為怕鬼,我被送進精神病院:怕鬼的人,潛意識都在害怕什麼?
    這裡面到底有什麼玄機?01你害怕不是鬼而是你內心的秘密其實,怕鬼只是表象,真正的恐懼藏著她的潛意識裡。心理學認為,我們日常「有意識」的念頭佔 5%,只是冰山一角,其餘 95% 都是隱藏在水下的潛意識。人性的秘密,大多都藏在潛意識裡。
  • 爸媽育兒寶典系列 孩子怕黑怕狗?——如何完美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孩子怕黑怕狗?——如何完美幫助孩子克服恐懼每個孩子都有害怕的東西,比如我女兒在4歲半之前都一直害怕淋浴噴頭。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小朋友害怕的東西,蜜蜂、狗、針、橋、黑暗、高處、大聲喧譁、嘔吐物,甚至紐扣。
  • 怕黑、怕鬼、怕孤獨,那又怎樣?
    習慣躲在脆弱的殼裡說堅強看,什麼風風雨雨從來都沒有怕過這個世界最懂我的只有夜晚那滿屋的光成年人的世界裡,什麼都那麼不易,認識一個朋友原生家庭條件並不好,但是畢業幾年生活還算美滿,成家立業,該有的都有了。
  • 孩子晚上怕黑,寶媽別打破「分房睡」規則,了解這3招輕鬆搞定
    如果沉浸在黑暗之中,他就會異常的恐懼、害怕,這種習慣是從分房睡之後就已經形成的,我們也不知道到底應該如何去糾正。」相信很多家長都曾遇到過這樣的事情,自家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是無法改正晚上怕黑的習慣。看到這樣的情況,寶媽們也是非常的擔憂。孩子看起來這麼脆弱,長大之後到底應該怎麼辦呢?實際上,孩子怕黑是比較正常的。
  • 從心理學層面來看「鬼」:為什麼你會怕鬼?鬼又是個什麼玩意?
    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在我小時候,我親戚家一個剛出生沒多久的孩子天天哭,家裡人怕這樣哭下去,會哭出什麼毛病來,於是我奶奶就說:可能是撞鬼可,需要請法師來做做法,可見鬼是多麼的深入人心了。其實這個和鬼有一定聯繫,但是這個鬼不是人死亡後變成的鬼,而是嬰兒的一種投射行為。這種投射又是什麼?投射其實是一種防禦機制,是把自己的性格、態度、想法和欲望,放到別人身上去。
  • 怕失去工作、怕衣食金錢匱乏,怕寂寞無聊,怕痛苦和疾病,怕死亡
    怕失去工作,怕衣食金錢匱乏,怕鄰居或大眾對你的評語,怕成就不夠大,怕失去社會地位、被人譏諷歧視,或是害怕痛苦和疾病,怕受人控制,怕沒有愛與被愛的因緣,怕失去妻兒,怕死亡,怕活得像行屍走肉,怕寂寞無聊、不能活出別人對你的期待、失去信仰等。那麼,你知道自己的恐懼是什麼嗎?通常你會如何處理它?你只想逃避,不是嗎?或發明一些理念及影像來掩飾它們。然而,愈想逃避,愈助長了恐懼的威勢。
  • 怕黑怕怪物?孩子的恐懼心理,不懂真相的爸媽常踩坑,娃越發害怕
    父親並沒有責罵兩個亂跑的孩子,反而編撰了一個童話,幫助姐妹兩克服恐懼。每個人的童年記憶中,總會有恐懼害怕的事情。大部分的家長,在看見孩子有驚恐的表現時,總會撫摸頭部,並且帶著去看看,究竟恐懼的是什麼。孩子的想像力是非常豐富的,尤其是在接觸很多圖片和影像以後,就會情不自禁的將自己代入其中,就好像親身經歷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