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害怕的東西有很多,有人害怕蛇,因為蛇能夠以非常快的速度致人於死地,有人害怕蟑螂,因為蟑螂形象恐怖,攜帶大量病毒和細菌,並且總是出現在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很怕黑、怕鬼?
實際上,那些已知的、為人們所熟知的噁心或者兇狠的生物並不能給人帶來極致的恐懼,因為任何事物都有弱點,人們越是了解它們,就越是能夠想出應對的策略。
人類最害怕的並非已知的恐懼事物,而是未知的恐懼事物,如果要用某一事物來指代「未知」,那麼「黑暗」和「鬼魂」將是不二選擇。
幽閉恐懼症是指當人處在封閉空間之中會產生一種焦慮感和恐慌感,而黑暗便是引發這種恐懼的重要原因。
很多人小時候都會害怕黑暗,關燈之後他們會哇哇大哭,感到很不安,聽到父母關門離去的聲音,他們會感到非常焦慮。
除了形成條件反射的孩子之外,那些對黑暗表現出特別恐懼的孩子或許表明了人類對於黑暗的恐懼是刻在基因裡的。
在遠古時期,人類的狩獵活動通常在白天,夜晚則是休息的時間,用於補充精力,人類的眼睛結構也決定了人類不可能在夜間行動。
在遠古人類生活的地方,夜晚的環境可能比現在要危險得多,猛禽、猛獸頻繁出沒,夜間捕食動物相繼出動,這給人類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這種經驗或許作為一種本能被遺傳至今。
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講,人們對於黑暗的恐懼是出於本能的反應。
對於鬼魂的恐懼則完全是由於電影電視中鬼片、驚悚片給人們留下的恐怖印象。
談到「鬼」,人們最先能夠想到哪些形容詞?
「虛無縹緲」「未知」「怨恨」「鮮血淋漓」「透明」或許是人們對鬼魂最經典的印象。
在中國的傳統古裝劇中,鬼魂一直是以「透明靈體」的形象存在的,人在死亡之後,靈魂就透體而出,跟隨著地府官員前往閻羅王處報到。
緊接著便是喝孟婆湯,以消除前世記憶,再是過奈何橋,忘卻前仇舊恨、轉世投胎。因此在中國的傳統古裝劇當中,鬼魂的形象倒是不那麼兇殘可怖。
但是日本的恐怖電影可謂是將鬼魂的恐怖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層次,相比於歐美的血腥恐怖,日本的鬼片更加注重精神恐怖,例如《咒怨》《鬼來電》等等。
在電影《咒怨》中,伽椰子在衛生間附近神出鬼沒,在樓梯間如蜘蛛般骨折爬行,這一切都讓人們體會到日式恐怖片的驚悚駭人。
而在電影《鬼來電》中,導演巧妙地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手機作為線索,增添了電影的真實感,那催命的手機鈴聲以及神鬼莫測的能力讓人們一度對自己的手機產生恐懼感。
相比於中式鬼片,日式鬼片竭力塑造死去之人怨念未消、報復世人的女鬼形象,讓人們對於鬼魂的恐懼感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
在歐美恐怖片中,數《閃靈》《寂靜嶺》《潛伏》《林中小屋》等最為經典。歐美恐怖片力圖營造出「猛鬼」形象,以突然出現、高速移動、面容恐怖等特點來提升鬼魂的恐怖程度。
相比起中式和日式鬼片,歐美恐怖片中的鬼魂更加血腥、無情,它們就像野獸一樣,時刻都能以最快的速度置人於死地。
雖然在不同文化中,鬼魂的形象和特點有所不同,但唯一不變的是他們大都具有殺人的傾向。
人害怕死亡,因此害怕能夠置他們於死地的一切事物。
雖然鬼魂的存在至今沒有人能夠證明,但關於鬼魂存在形式的猜想已經被多次提出,例如有人認為鬼魂就是人死後的靈魂,是一種能量體。
此外,中國傳統文化使人們敬畏鬼神,即使有些人不相信鬼魂的存在,但他們選擇「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畢竟科學能夠解釋的東西很有限,人類對世界和自身的探索才剛剛起步而已。
人們怕鬼的最重要原因還是對於電影電視中鬼魂神秘莫測的各種未知的能力感到束手無策。
畢竟當未知的事物擺在你面前時,即使你再自信,也不會有應對的辦法,特別是以一種未知的方式死去,則會讓人感到恐懼異常。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