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黑怕鬼怕怪獸?面對「膽小娃」,家長學會3招讓孩子變勇敢

2021-01-08 尼莫媽媽日記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昨天大學同學曉晴約我一起出去野餐,天氣很好,風也很溫和,我欣然同意,帶著孩子一起出門。

曉晴也已經有了孩子,到底目的地後我們就讓倆孩子自己玩,我和曉晴就坐在草地上閒聊。

同為家庭主婦的我們,話題總是自然而然地落到孩子身上。

曉晴跟我說了孩子的一件事:"最近他不知道怎麼得變得很膽小,怕黑,客廳離睡覺的房間隔了一小段走廊,他就一定要把走廊所有的燈打開。"

"不僅如此,他還經常跟我說怕床底下的怪物,經常對著玩具自言自語,把他奶奶都嚇壞了。"

我聽後安撫道:"這很正常,我家小孩也會這樣。"

其實,不只是曉晴和我的孩子怕黑,很多孩子都怕。

有國外的心理研究人員對176位,4-12歲的孩子進行了調查發現,有73.3%的孩子都怕黑。說明"怕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

所以,當孩子怕黑的時候不要斥責孩子:"都多大了還怕黑!"亦或者強行給孩子下結論:"跟你說了什麼都沒有,怕什麼!"

面對"膽小娃",這裡有三個錦囊妙招送給你。

|為什麼孩子會怕黑怕鬼怕怪獸?

調查發現,孩子不僅僅只是怕黑,他們可能害怕蟲子、怕打針、怕離開父母、怕辣、怕陌生人等等。

美國一位學者總結了2-7歲孩子害怕事物的類型,如圖。

由此可見,孩子怕黑在其恐懼排行榜上仍佔據很大的比重,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怕黑呢?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孩子怕黑,是因為他們的大腦快速發展和運轉,有個對事物的初步認識和判斷,到了感知運動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自我意識的增強,他們慢慢開始探索未知世界,並創造想像。

泛靈心理如果你仔細的觀察身邊的小孩,你會發現孩子很容易跟枕頭"說話",跟布娃娃、玩偶等"談心",甚至問父母要不要讓布偶們"吃飯"……這些都是因為在這一時期,寶寶們會將一切身邊的東西看作是有生命的、有思想甚至有活動能力的好朋友。

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幼兒期的孩子,特別是三四歲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種獨特的心理現象——泛靈心理。

什麼是泛靈心理呢?就是這個時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生命和有意識的東西的一種心理傾向。

一般這樣的泛靈心理存在與6歲之前,6歲前的孩子我們通常稱之為"學齡前"兒童,一是因為6歲是教育上學前和小學的年齡分界點。

二是根據皮亞傑的理論,在2-6歲之間,兒童的認知是屬於理論上的前運算階段,這一階段最明顯的變化是兒童心理表徵活動急劇增加。

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心理幼兒時期孩子們對於事物的認知基本是自己所能聽、聞、嘗、摸到的,處於感官階段。

如果孩子對即將要發生的事情全無了解,又沒有能力去掌控,那當不知道事物會怎樣形成且怎樣發生時,就會產生恐懼感。

就像"摸恐怖箱"的遊戲,即使告訴他們箱子裡不過放了一個雞蛋,也會有人不敢摸,因為他們在看不到箱子裡的東西時,就會有不確定感和恐懼感。。

|當孩子害怕的時候,父母都有哪些錯誤的回應方式?

否定情緒,給孩子貼上膽小的標籤"這有什麼好怕了,都這麼大了還膽小成這樣!"

"根本什麼也沒有,膽小鬼!真沒用!"

……

以上的話語你是否感到熟悉?當孩子想像到一個很恐怖的場景或事物的時候,會表現地很害怕,但許多父母卻覺得是孩子大驚小怪。

在《津巴多普通心理學》裡,把這種恐懼的情緒,不被理解和被否定的做法,叫做"負強化"。

即孩子的恐懼情緒在被父母或者其他人否定之後,會間接的把恐懼強化。

而產生這種情緒的孩子,因為得不到父母的肯定,會更加緊張和焦慮。同時,"膽小鬼"、"真沒用"這樣的標籤也會烙印在孩子心裡,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越來越自卑。

利用恐懼感嚇唬孩子,讓他們形成錯誤認知"再不吃飯,就讓大灰狼把你吃了!"

"在不好好寫作業,光頭強就過來把你抓到森林裡了!"

……

在生活中,這些熟悉的話語,你是否也對孩子講過?

其實這樣的做法也十分不妥,這個時期的孩子很容易受到泛靈心理的影響,他們很容易混淆現實和虛構,認為現實中真的存在所謂的妖魔鬼怪。

"大灰狼""大怪獸",孩子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上的恐懼和壓力,甚至會在夜晚產生夢魘,這非常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反之,父母應該慎用恐嚇的話語,或者讓孩子看含有血腥暴力或是有恐怖情節的電影和書籍,而應該用正面的、健康的話語來引導孩子,幫助其樹立客觀的、真實的看世界的眼光。

|怎麼幫助孩子克服恐懼,變成勇敢寶寶呢?

用繪本幫助孩子認識恐懼因為幼兒時期的孩子很喜歡聽父母講故事,因此,念繪本自然而然地就成為幫助孩子克服恐懼的一個好工具。

比如在繪本《各種各樣害怕》裡,就告訴孩子,恐懼是一種很正常的情緒,不僅是你,爸爸媽媽、叔叔阿姨、每個人都有。

有人怕黑、有人怕水、有人怕蛇、有人怕獅子等等,當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害怕的東西時,就不會感到自卑和緊張。

類似的繪本還有《我好害怕》《我怕黑》《小老鼠的漫長一夜》《我要來抓你啦》《弗洛格嚇壞了》《勇氣》《鴨子騎車記》等等。

用遊戲法化解恐懼說起孩子的天性,許多人自然而然就會想到玩。所以,用遊戲的方法化解恐懼,也能起到好的作用。

比如孩子害怕用風筒吹頭髮,這怎麼辦?我們可以說,寶寶,我們接下來玩一個讓頭髮飄啊飄的遊戲,一秒變仙俠。

在孩子恐懼的事情裡,加入遊戲元素,會讓孩子減少恐懼,增加樂趣,自然就不會再害怕了。

系統脫敏法,慢慢減少恐懼和害怕系統脫敏法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又稱為交互抑制法。它是美國學者沃爾帕創立和發展起來的。

簡單來說系統脫敏法,就是讓孩子一步步地去接觸自己害怕的東西,當他能接受一個階段的東西後,再慢慢給他一些層次高的刺激,最後變得不害怕。

如果孩子怕怪獸,那我們就給孩子看許多Q版的可愛的小怪獸,或者加入一些關於怪獸的漫畫或者書籍,讓孩子了解其實怪獸也沒有那麼恐怖。

害怕恐懼是一種情緒,當孩子說:"媽媽,我害怕"時,不要立刻否定孩子,也不要給孩子貼上"膽小鬼"的標籤。

接納他的感受並表示理解。抱著他並溫柔而堅定地告訴他,媽媽一直都在!同時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幫他們認識害怕和恐懼,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我是尼莫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怕黑又怕鬼,孩子膽子變小的源頭是什麼?父母應該從根源抓起
    要想解決小寶寶的怕黑和怕鬼的情況,就要明白孩子膽子變小的源頭,從而幫助寶寶消除恐懼心理。5歲「小男子漢」離不開媽媽,一關燈立馬變身「帕瓦羅蒂」小孫有一個5歲的兒子,這兩天小孫發現孩子的表現有點奇怪。先是晚上害怕去上廁所,哪怕廁所僅僅離著臥室很近的距離,孩子也會讓小孫陪著一起去,就連半夜上廁所,寶寶也會搖醒小孫,讓媽媽陪著。
  • 孩子夜晚怕黑怎麼辦?家長多給孩子陪伴,引導孩子告別膽小
    害怕是一種常見的表現,比如怕高、怕疼、怕黑等。孩子也和大人一樣,都有七情六慾,也知道害怕。生活中孩子常見就有怕黑,沒有燈光不敢走,不然狠狠地抱住家長的大腿,通過哭喊還表達內心的恐懼。我的朋友的女兒就有怕黑的習慣,在夜晚不敢出門,晚上睡覺還要有燈光,不然很難入睡。平時晚上睡覺還要有人摟著開著燈光才行,不然就會出現哭鬧來表達害怕。朋友一直說是孩子太小,等長大就好了。
  • 怕鬼、怕黑 、怕怪獸 孩子到底在怕什麼
    情景2萌萌剛剛一歲的時候就學會走路了,有一次在家裡客廳摔了一跤,爸爸聽到「咚」的一聲,趕緊從臥室跑出來說「寶貝摔跤了」?其實孩子摔倒之後根本沒事,正在顫顫地扶著旁邊的椅子自己往起站,可是看到爸爸這樣驚呼著跑出來,臉上表情立馬就變了,嘴巴扁扁地想要哭,萌萌媽在旁邊悄悄跟萌萌爸招手,示意他不要大驚小怪,爸爸意會到意思,裝作沒事一樣回到了臥室。孩子看沒人注意她,瞬間就恢復了原樣,又自顧自地玩了起來。
  • 《天天向上》錄製密室逃脫,怕黑怕鬼怕密室的王一博怎麼通關?
    導讀:《天天向上》錄製密室逃脫,怕黑怕鬼怕密室的王一博怎麼通關?據悉,在10月8日錄製的《天天向上》節目任務是密室逃脫遊戲。那麼,對於怕黑怕鬼更怕密室的王一博來說,他該怎麼通過呢?眾所周知,王一博看上去很高、很帥、很man,但是他也有自己內心的恐懼,那就是怕黑怕鬼怕密室。
  • 你家的孩子怕黑、怕鬼嗎?試試這三招!
    、「有時候半夜醒來,明明哥哥也在同個房間的下鋪睡著,但他還是害怕的硬要來父母房間一起睡…」我想起了從小就相當怕黑、怕鬼的自己…小時候成長的老家,屋子後方是一大片空曠的地,漆黑的夜晚靠近屋後的窗戶總可以聽到猖狂的風恣意呼嘯著。
  • 孩子怕黑、怕鬼怎麼辦?還能不能愉快地過寒假了!
    怕「鬼」的孩子怎麼辦?孩子今年已經4歲,從懂事開始,她就一直不敢單獨睡覺,最近不知道從哪兒聽來了一串鬼故事,上廁所都要有人陪才敢去,如果沒有人陪同,她就一直忍著,甚至尿褲子。這種情況家長怎麼辦?怎樣才能讓孩子相信世界上並沒有鬼呢?有的家長會對寶寶怕鬼、怕黑的「慫樣」嗤之以鼻,認為孩子不夠勇敢,沒有「男子氣魄」。
  • 我的孩子怕黑、怕鬼怎麼辦
    因此,他們會怕黑、怕巨大的聲響、怕鬼,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發展現象。  我的孩子怕黑、怕鬼怎麼辦?  幼兒對黑暗的恐懼大部分是源於他的想像。這時的寶寶們想像力豐富,分不清現實與想像的界限,想像黑暗中有鬼,有大灰狼等讓他害怕的東西,所以在黑暗中他容易把恐懼擴大化,這是這個年齡孩子的認知特點。
  • 孩子為什麼膽小?真正的原因都在你身上,家長要學會這樣引導
    面對孩子膽小,大家通常會怎麼做?這樣鼓勵孩子:怕什麼?有什麼好怕的?你看隔壁家***都不怕,像他學習一下!雖然菌菌明白大家都是想讓孩子更勇敢一點,但是有一個非常殘酷的真相,菌菌今天必須告訴大家:這樣鼓勵孩子,不僅沒用,還可能起反作用!
  • 孩子晚上怕黑,寶媽別打破「分房睡」規則,了解這3招輕鬆搞定
    相信很多家長都曾遇到過這樣的事情,自家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是無法改正晚上怕黑的習慣。看到這樣的情況,寶媽們也是非常的擔憂。孩子看起來這麼脆弱,長大之後到底應該怎麼辦呢?實際上,孩子怕黑是比較正常的。在生活之中,孩子的心理如果沒有得到父母正確的引導,自然而然會對一些他們想像中較為恐懼的事物產生不安心理。
  • 怕黑怕怪物?孩子的恐懼心理,不懂真相的爸媽常踩坑,娃越發害怕
    父親並沒有責罵兩個亂跑的孩子,反而編撰了一個童話,幫助姐妹兩克服恐懼。每個人的童年記憶中,總會有恐懼害怕的事情。大部分的家長,在看見孩子有驚恐的表現時,總會撫摸頭部,並且帶著去看看,究竟恐懼的是什麼。孩子的想像力是非常豐富的,尤其是在接觸很多圖片和影像以後,就會情不自禁的將自己代入其中,就好像親身經歷了一般。
  • 睿智燈塔-孩子晚上怕黑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黑暗恐懼
    每個孩子從出生起,生活環境和性格都會有一定的差異,而這些因素也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性格,有的孩子長大後性格活潑開朗,有的孩子卻性格內向、不愛說話,還特別怕黑,就連晚上自己睡覺都覺得非常害怕,這讓很多家長十分疑惑。那麼,孩子晚上怕黑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黑暗恐懼呢?朋友家的女兒園園,從小就特別怕黑,平常都不敢一個人呆在家裡。
  • 孩子嘴笨不僅是情商低,教孩子學會表達到能說會道,家長要用3招
    「童言無忌」大概指的就是這樣的情況,可是往往「聽者有心」,不會表達、「嘴笨」的孩子不僅會被說成情商低,還會被說成沒禮貌、沒家教等等。嘴笨的孩子不討人喜歡,被說情商低,3招教孩子學會表達從孩子還不會說話開始,家長就開始教孩子說話,但是能說話不代表會說話。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會說話、會表達的孩子往往情商更高更招人喜歡。
  • 孩子害怕「想」出來的恐懼?一招幫你解決
    ●0-2歲的孩子,會害怕突入起來的聲音,害怕比自己體型大的動物(除了自己家從小一起長大的寵物),害怕醫生和打針,害怕陌生人以及和媽媽分離。 ●3-4歲的孩子,怕黑,怕被親人留下不要自己,怕妖怪(比如床下的妖怪,窗外的影子,都會讓孩子聯想到妖怪),怕噩夢。
  • 孩子怕黑的根源,其實是因為「泛靈心理」
    實際上,孩子怕黑不喜歡夜裡獨處是常有的事兒,家長只要掌握了幼兒在泛靈期的泛靈心理,便能輕鬆解決孩子對於暗黑怪獸的畏懼心理了。一、孩子怕黑,其實是「泛靈心理」在作怪「泛靈」說的是在某個特定時期內,孩子會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東西,在他們的眼中,「萬物皆有靈」,這是一種心理傾向,常在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出現。
  • 孩子是個「膽小鬼」怕這怕那,怎麼辦?3個小妙招解決問題
    @練攤兒學苑【教育專欄】04期,文/墨沙墨一、怕黑的孩子怎麼教?有的孩子怕黑,熄燈不敢睡覺。怎麼辦呢?訓練訓練就好了。怎麼訓練呢?告訴孩子先關燈5分鐘,這5分鐘期間你會陪著他(她),關燈後讓孩子在黑暗中觀察,一一告訴你他(她)看到了什麼。孩子慢慢習慣了黑之後,看到的東西會越來越多。發現關燈後依然可以看到很多東西,他就沒那麼怕了。怕黑是因為一下子看不清東西,人仿佛被扔在一個未知的空間,面對未知人就會恐慌。
  • 孩子不願自己睡,是黏人還是膽小?父母做好3點,孩子越來越勇敢
    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爸媽也逐漸詢問了孩子害怕分房睡的原因,多數孩子說出了原因,原來是怕黑。父母明白孩子怕分房睡的原因之後,就給孩子安上了適合夜晚的小燈給孩子夜晚照明,可結果還是效果不盡如人意。 小叮噹今年已經快五歲了,每次分房睡這個問題困擾這他的父母,媽媽問了好幾次原因,小叮噹都說不出個具體的原因來。
  • 這個關於「怪獸」的繪本故事,送給每個懼怕黑暗的孩子
    其實對於3-6歲的孩子來說,怕黑,不敢獨自入睡,絕對是一種正常現象。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一階段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種獨特的心理——泛靈心理。孩子往往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思想、有生命的東西。他們會和玩具講話,給布娃娃起名字,對他們而言,玩具不是虛構的物品,而是現實世界可感知的真實朋友。
  • 孩子不敢一個人睡覺,與「泛靈心理」有關,4招教你事半功倍
    很多寶媽私下聊天時,都會吐槽自己的孩子,10歲了還不敢一個人睡覺。其實這種恐懼感是人與生俱來的,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會恐懼害怕。孩子的想像力豐富多彩,他們會覺得晚上有「鬼」或者「怪獸」來抓他們,甚至一些孩子還會害怕陌生人。這些都讓家長煩惱不已。
  • 爸媽育兒寶典系列 孩子怕黑怕狗?——如何完美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孩子怕黑怕狗?——如何完美幫助孩子克服恐懼每個孩子都有害怕的東西,比如我女兒在4歲半之前都一直害怕淋浴噴頭。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小朋友害怕的東西,蜜蜂、狗、針、橋、黑暗、高處、大聲喧譁、嘔吐物,甚至紐扣。
  • 孩子對你說害怕時,父母說「別怕」沒用,最好能這麼做
    但是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會出現怕黑的現象。孩子怕黑,家長給孩子講打怪的故事,讓孩子從此不再怕黑,網友評論:「孩子的勇敢不是與生俱來的,孩子的勇敢是父母的愛與細心滋養出來的」。面對孩子怕黑,家長有效的引導會讓孩子變得勇敢和有力量。網友家的女兒,今年五歲,非常的怕黑,每次天黑之後,去廁所,都要爸爸媽媽帶著,不敢一個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