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寒冬抱窩生下3隻小寶寶

2021-01-08 哈爾濱新聞網

玻璃房裡新出生的小麻雀。市民供片

「頭一回碰到這種怪事,沒想到已經是冰天雪地的12月份,麻雀竟然還能『抱窩』,而且有3隻成活的寶寶現在都出巢了!」28日,兆麟公園鴛鴦守護人、市民車春虎興奮地告訴記者,兆麟公園內的玻璃房住進了一窩幸運的麻雀,並誕下3隻小寶寶,現在雛鳥都能獨自飛出巢覓食了。

上百隻麻雀

因雪躲進公園玻璃房

「等了好多天,今天我終於逮住個機會,用手機抓拍到了這幾隻新出生的『黃嘴丫子』。」車春虎說,這一對「好孕」的麻雀,是11月中旬哈爾濱的那場大暴雪時住進公園的玻璃房裡的,「當時因為雪下得特別大,約有上百隻麻雀都躲進了玻璃房,因為屋裡有暖氣,還有充足的食物。」

因為平時大雨大雪等極端天氣,都會有小鳥飛入這座玻璃房「避難」,所以車春虎也沒過多注意。可雪後絕大部分的麻雀都飛離了玻璃房,只有10餘只還「賴著不走」,有的「淘氣包」還在屋內房梁的保溫防水泡沫層上「叨」出了洞,築窩開始「談戀愛」了。心細的他數了數,一共有3個鳥巢,可接下來一連觀察幾天也不見有啥動靜。

玻璃房裡傳喜訊

麻雀夫婦生下3隻寶寶

直到12月16日,當車春虎再次來到玻璃房時,「玻璃房內傳喜訊」,他聽見了剛出生的雛鳥的叫聲。但由於麻雀夫妻將巢築得太過隱蔽,無法看到新生的「小傢伙」長啥樣。

28日上午,車春虎終於抓拍到了小麻雀,一共有3隻,嘴部都是黃色的,這是新出生的雛鳥最大特徵。3隻雛鳥都活潑可愛,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正在熟悉自己的出生地環境,也與玻璃房內的其他「常住居民」——野生鳥類試圖「聯絡感情」。

車春虎是兆麟公園的「鴛鴦守護人」,常年堅守在公園內保護包括鴛鴦在內的野生動物。他說,從2016年起公園內的玻璃房就成了救助野生鳥類的「過冬房」,屋內有地熱,溫度能保持在13℃,現在玻璃房內住著鴛鴦、孔雀、斑嘴鴨各1隻,再就是這幾隻小麻雀了。

「在冰城寒冷的12月份還有麻雀繁殖後代的現象,我真是頭一次見到,目前只發現這一窩成功了。」令人興奮的是,現在這3隻新生的小麻雀都已成活了。車春虎現在每天早上6點半就趕到玻璃房,準備一些小的麵包蟲餵給麻雀吃。「這些鳥糧有小米、雜糧、麵包蟲等,是『鴛鴦粉』愛心人士捐贈、兆麟公園提供和我個人花錢買的,能夠滿足在玻璃房內過冬的這些鳥類的需求。」車春虎說。

麻雀寒冬生育十分偶然

記者採訪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地學院教授許青,他說,麻雀一般都是每年4月份左右開始繁殖,一年能生下2到3窩雛鳥,這種發生在寒冬季節生育的情況具有較強的偶然性。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玻璃房採光特別好,日照時間長,在周圍的光照等影響下,刺激了麻雀體內性激素的分泌,造成它又開始戀愛和繁殖。另外,玻璃房的溫暖環境十分適宜,有充足的食物供給,也解決了麻雀的「後顧之憂」。

相關焦點

  • 哈爾濱好心人餵養麻雀九年,從3隻發展成幾百隻
    10月9日下午16時,在香坊區成標街與南直路交口處的一家食雜店門前,一位老漢看著一群麻雀在地上吃著小米,顯得十分興奮。在和這位老漢交談中得知,這位老漢姓於,今年63歲,是這家 「龍濱食雜店」的業者,他從小就喜歡麻雀。
  • 屋簷下的麻雀
    萬丈紅塵任意撻伐,細微美好歌以詠志,這期中就包含了對麻雀眷戀故土的熱烈謳歌。試想寒冬來臨,雁陣驚寒而南飛,鴻鵠逐暖而遁逃,北方的天空一下子變得分外寥落冷清,不見鳥痕,不聞鳥語。惟餘麻雀與人毗鄰,寄身寒樹枯枝,棲息屋簷電線,小小身影,激活冬日天空;喁喁私語,點破冬日寂寥。給寒冬帶來靈動的剪影,給兒童帶來嬉戲的樂趣。
  • 麻雀的日常
    原因是,麻雀不僅僅吃掉一部分糧食,更主要的是,麻雀的主要職能是保護莊稼捉害蟲。按照三七開的原則,麻雀的功大於過。從此,麻雀不再被列為「四害」了,成了莊稼地裡的「守護神」,漸漸地受到了人們的保護和尊重。 麻雀遍布在世界各地,城市和鄉村的每個角落都有。在我國北方,大家都習慣地叫它小家雀兒,意思是與人為伴。
  • 居民天天餵養麻雀 數百隻麻雀準時飛到進餐
    不一會兒,數百隻麻雀飛到窗臺上吃了起來。沒有想到一餵就是兩年多。據鄰居胡先生介紹,我每天一早起床烤山芋,看見幾戶人家天天給麻雀餵小米。也許是吃出了甜頭,第二天,麻雀們又飛了過來。他們又抓出了一把米。就這樣,他們開始天天給麻雀們餵食,餵食的時間是早上七點鐘,傍晚5點多鐘,他們準時餵上一些米。
  • 露臺上的「麻雀食堂」開辦3年
    成群的麻雀飛到她家廚房窗外露臺。在這裡,它們每天可以吃上美味的大米。居民成女士說,這群麻雀,他們已餵養了3年。現在,這個陽臺已成為了「數十隻麻雀」的「食堂」。只見露臺上有一隻碗。成女士打開廚房紗窗,然後從米袋子中,抓了兩大把大米,放入碗中。隨後,成女士將紗窗關上,「稍等一會兒,它們就飛過來了。」果然,只等了十幾秒鐘,麻雀就飛過來了。
  • 老人從小養大2隻麻雀,看著麻雀長大他流下口水,企圖大飽口福
    馬大爺養大2隻麻雀後流下口水,如今企圖大飽口福。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馬大爺是浙江省一名七旬老人,他自幼喜歡小動物,表示頓頓都不能少。喜愛小動物的馬大爺也有飼養寵物的愛好,他從3年前飼養一對麻雀當寵物,如今麻雀長大了他十分開心。馬大爺看著這對可愛的麻雀忍不住流下口水,他多麼希望能讓麻雀參觀一下自己的胃部結構,然後讓胃酸將這兩隻小可愛融化。
  • 捕殺麻雀20隻以上就犯法!菏澤一男子獵殺30隻麻雀被刑拘
    麻雀,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鳥類,也曾成為一些人舌尖上的美味佳餚。殊不知,麻雀雖小,隨意捕捉也犯法。近日,菏澤一男子使用三唑侖、白酒、玉米糝,捕殺麻雀30隻,因涉嫌非法狩獵罪已被東明縣公安局刑事拘留。  12日12時許,東明縣公安局東明集派出所民警巡邏至轄區井店村附近時,發現一男子鬼鬼祟祟,行跡可疑,遂對其進行盤查,在其駕駛的兩輪摩託車後備箱內發現30隻已經死亡的麻雀,隨後將其口頭傳喚至派出所。  經訊問,姜某對其使用三唑侖、白酒、玉米糝捕殺麻雀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 情侶柴犬生下3隻小寶寶,一起看護它們寸步不離,畫面太治癒了
    情侶柴犬生下3隻小寶寶,一起看護它們寸步不離,畫面太治癒了!現在寵物狗的種類是非常多的,我們隨口就可以說出很多狗狗的名字。像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狗狗,一般都有貴賓犬、博美、比熊、雪納瑞、巨貴、哈士奇、金毛等。
  • 窗戶前撒小米三年 引來數十隻麻雀啄食
    每天7時,年過六旬的張先生和老伴都會準時打開窗戶,給等在外面的小麻雀餵食。3年時間裡,在他們家窗口吃食的麻雀從最初的十多隻增加到二三十隻。張先生家住瀋陽市蘇家屯區銀杏路。說起餵麻雀,兩位老人的話匣子一下打開了。
  • 小麻雀,在我家搭了個窩
    陽臺邊一個荒廢很久的空調出口不知哪天被這對麻雀夫婦鵲巢鳩佔,每天早上嘰嘰喳喳叫得你睡意全無。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和麻雀道早安。麻雀的飛不如說是跳更為精準。你看,面對盤子裡的美食,雀媽媽可是警惕著呢,上躥下跳折騰老半天,總擔心屋內的人是否下了什麼套。你瞧,稍有動靜,身子居然可以斜歪成這樣打探我的行蹤。呵,天哪,分明對我不信任嘛!
  • 夫婦每天投米餵麻雀 一吹笛200隻麻雀來開飯
    居住在高區王府花園15號樓的唐鳳連,6年來始終堅持在自家閣樓陽臺上撒小黃米,為上百隻麻雀構築了「覓食天堂」,引來許多麻雀爭食。 記者 王茂忠 攝昨日,趙一鑫在陽臺上撒小米。
  • 近千隻麻雀電線上聚會
    電線上麻雀「開會」。「 快來看,低壓線上棲息不少麻雀,它們嘰嘰喳喳歡樂地叫著,久久都不願離開。」昨天上午,有村民反映高淳縣椏溪鎮境內老椏公路邊,一處低壓電線上棲息了不少麻雀,數量近千隻,嘰嘰喳喳叫個不停,這一奇觀引來不少路人觀看。在這處長約50米的低壓線上,密密麻麻的麻雀在低壓線上棲息,低壓電線下是一片草灘,草灘裡也有不少麻雀,它們時而飛下草地,時而飛上低壓線上。儘管公路上車來人往,但這些麻雀似乎並不怕人,遲遲不肯離去,這一奇景持續了將近1個小時,這群麻雀才肯離去。
  • 深圳市蛇口好心市民接力餵養一千多隻麻雀(圖)
    深圳蛇口出現麻雀滿天飛的亮麗風景線  從去年5月開始,在深圳蛇口近海路深圳市水務集團泵站管理所內,每天早上7時和下午5時,一千多隻麻雀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塊40多平方米的空地上,一位老人一邊嘴裡念念有詞,一邊給麻雀餵食……今年3月,老人辭職回了四川老家,這些麻雀曾一度斷糧,相繼飛走,最少時僅剩下幾十隻,很多好心市民得知此消息後,開始接力出資餵養這些麻雀,終於保住了這道亮麗的風景線
  • 他因貪吃抓了44隻麻雀,如今被公安局取保候審...
    他因貪吃抓了44隻麻雀,如今被公安局取保候審...民警到場時人贓俱獲,此時已有100餘只麻雀被獵殺。審訊過程中,幾人交代,他們使用彈弓與強光燈,相互配合獵殺麻雀。之所以獵鳥,一是為了玩,再就是為了吃肉。此案中,4人獵捕了135隻麻雀,已涉嫌非法狩獵,或將面臨3年以下有期徒刑。
  • 老人7年餵養千隻麻雀(圖)
    信報訊(記者王丹)昨日17時,記者在順義區石園東區23號樓門前看到,近百隻麻雀盤旋在2樓住戶窗臺前。住在此處的70歲鞏老太太說,她已經餵養了千隻麻雀長達七年,大部分居民非但不嫌棄還把這當成一景。近百隻麻雀在窗臺前上下飛舞。
  • 許昌破獲捕鳥大案 查獲700多隻麻雀160隻斑鳩,5人被刑拘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杜文育 實習生 張藝瀟 文圖當場查獲的麻雀9月11日,許昌市森林公安局民警對查獲案件的鳥類進行清點,查獲麻雀731隻,斑鳩160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鷹1隻。當日,李某、王某、萬某等5人已被刑拘。
  • 在香港,有30萬隻麻雀需要善待
    到現在,它在法例下成受保護動物,只可看。香港觀鳥會更要刷它的存在感,進行普查,要知道香港麻雀有幾多、生存形態。該會高級研究專員彭俊超帶點不可思議口脗說:「我們以前做水鳥調查,有幾萬隻,已好開心,但香港麻雀真的非常多,5年間數目都在30萬隻左右。」全港18區中,以屯門、深水埗及沙田的麻雀最多。
  • 我想養只麻雀做寵物
    「一隻麻雀!」一個男孩說。小沛伸長脖子往盒子裡看去,果然是一隻麻雀。那麻雀儘可能地讓自己的身體蜷縮在角落裡,它看上去很不安。「哎呀,讓我摸摸!」小沛非常感興趣。「不行,不要摸!」另一個男孩說。「你們準備把它怎麼辦?」小沛很不滿。「去餵我家的黑貓。」其中一個男孩回答。
  • 老麻雀大白貓小麻雀
    就在這時,忽然那隻大白貓在我們前面的土場上狂奔起來。我們大家一下都靜了下來,靜觀這突發的情況。原來是一隻老麻雀正在追逐這隻大白貓。網圖 侵刪我們都怔怔地細細觀看。這一看,才發現大白貓嘴裡正叼著一隻小麻雀呢。原來是老麻雀要來救這隻小麻雀的。老麻雀原先在土場前面的麥地邊帶著剛會飛的小麻雀玩,她沒有注意到附近的那隻大白貓。其實這隻大白貓在那裡侍機很久了。大白貓趁小麻雀不備,一個老虎撲食就叼住了那隻小麻雀。老麻雀發現了,就立刻衝過來,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她的小孩子。
  • 市民以餵養麻雀為樂 每天定時來上百隻"蹭飯"(圖)
    >  廣西新聞網記者 唐柳鳳 實習生 莫春華  「小區裡怎麼會有那麼多麻雀在南寧市北湖路東三裡9號的中鼎小區,當小區外來人員提到這些麻雀的時候,居民都會說:「這些麻雀是黃大姐的寵物。」原來,小區的黃大姐就以給一群野生麻雀餵食為樂。從2007年至今,短短3年中,黃大姐已經和這群麻雀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昨日上午,記者在中鼎小區裡看到,小區1棟的牆上和旁邊的電線桿上停了約20隻麻雀(如圖),它們時而在電線桿上嬉戲,時而飛到地上啄地上的米粒,很是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