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策略展望2021年科創板:科創50走向長牛 打新預期收益下臺階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摘要

【廣發策略展望2021年科創板:科創50走向長牛 打新預期收益下臺階】廣發策略戴康團隊12月17日發文分析科創板2021年度策略,DDM模型下,分子端盈利持續改善疊加分母端增量資金流入將共同驅動科創50指數走向「長牛」。相比創50,科創50性價比佔優,成長空間更大。打新方面,預期收益率「下臺階」,IPO常態化、玩家數量增長有限、首日溢價率梯度下降,中性情況下漲幅100%、3億元A/C類產品打新收益率預測值下降為7.7%/3.6%。(e公司)

  廣發策略戴康團隊12月17日發文分析科創板2021年度策略,DDM模型下,分子端盈利持續改善疊加分母端增量資金流入將共同驅動科創50指數走向「長牛」。相比創50,科創50性價比佔優,成長空間更大。打新方面,預期收益率「下臺階」,IPO常態化、玩家數量增長有限、首日溢價率梯度下降,中性情況下漲幅100%、3億元A/C類產品打新收益率預測值下降為7.7%/3.6%。

(文章來源:e公司)

(責任編輯:DF506)

相關焦點

  • 2021年投資展望
    3.2021年的一個方向是復甦 邏輯 新冠疫苗 在全球已經陸續開始接種,可以預期的是2021年一個主題是復甦,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導致收入降低的公司在2021年有高成長的機會,關註上海機場,宋城演藝,萬達電影,春秋航空,華住酒店。
  • 科創板開市兩月:打新溢價仍高 二級市場盈利難度較大
    原標題:打新溢價仍高,二級市場盈利難度較大科創板首批25家股票自7月22日正式上市交易至今已近兩個月。隨著市場對科創板運行特點的認識不斷提高,對如何參與科創板交易的理解不斷加深,科創板也從當初的躁動不安逐步回歸相對的理性。
  • 打新翻車:首日就開板 年內已有7股破發
    來源:上海證券報 打新翻車!首日就開板,年內已有7股破發!許盈 「又中了新股,怎麼辦呀!」曾經的股市凡爾賽文學如今卻真成了股民的一個難題。註冊制下,今年新股的發行數量顯著增多,但打新中籤後的買賣難度也在提升,何時賣成了一個問題。
  • 梅東亞:2021降低收益預期 以股票債券均衡配置為主「守正出奇」
    在中國宏觀經濟基本面較好背景下,預計2021年經濟應該會全面走出疫情的影響,中國貨幣政策已經走向正常化,利率債尚未到趨勢性機會的階段,關注信用風險和錯殺機會。他還表示,當前時點從股債比較來看,股票對債券的優勢已經不明顯了,我們建議今年股票債券以均衡配置為主,先降低收益預期,股票漲多了可以逐步換成生息的債券類資產,守住前面兩年的盈利成果。
  • 今天,螞蟻集團打新來了!對市場影響幾何?
    螞蟻集團打新盛況空前「A+H」兩地同步上市的螞蟻集團有望成為全球史上最大規模IPO(首次公開募股),其上市吸引了全球目光,點燃了市場的熱情。螞蟻集團A股10月29日網上和網下申購,發行價68.80元,預計11月5日A+H兩地同步上市。螞蟻集團A股網上頂格申購上限為31.7萬股,頂格申購對應的滬市市值為317萬元。
  • 科創板50成份指數已發布,今日收報1497.23點,23日發布實時行情
    7月22日行情信息圖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柳 陳鋒 上海報導為及時反映科創板上市證券的表現,為市場提供投資標的和業績基準,7月22日盤後,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了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下稱科創50指數)的歷史行情,實時行情將在7月23日發布。
  • 廣發基金譚昌傑解密:我是怎樣做到每年都是正收益
    廣發基金混合資產投資部基金經理譚昌傑給出的答案是:"固收+"策略的絕對收益目標基金。他以年度正收益為基本目標,力爭獲取超越個人房貸基準利率的中長期年化收益率,所管理的3隻偏債混合產品任職時間均超過5年,過往年化回報為5~10%,最大回撤大多數年份低於3%。1月6日至12日,擬由譚昌傑管理的新基金——廣發恆信一年持有期混合,將在中信銀行、廣發基金直銷等渠道發售。
  • 21世紀金牌分析師2021配置攻略!
    ☆電子行業2021年年度策略:聚焦產能、新應用、景氣三條主線廣發證券許興軍團隊產能主線:看好功率、面板和MLCC持續擴張的國內領先企業。功率器件:進入漲價周期,本土廠商迎來加速成長。面板:LCD面板長周期拐點已至,龍頭盈利將大幅提升。MLCC:需求持續向好,國產替代加速,建議關注積極擴產的國內領先MLCC企業。
  • 4隻科創50ETF周二發行,怎麼買?選哪只?先...
    科創50指數是科創板推出一年之後公布的第一隻指數,也是目前科創板唯一一隻指數,該指數由科創板當中50隻流通市值最大、流動性最好、最具市場代表性的股票組成。科創50ETF的發行,投資者將藉助公募基金新工具,正式開啟科創板指數化投資的新起點。
  • 萬人排隊、2小時搶光,螞蟻打新有多火?
    機構調查:預計美國第四季度GDP年化增長率為4%,2021年第一季度為3.7%,此前結果分別為5.3%和4.0%。萬人排隊、2小時搶光螞蟻打新有多火?2000億槓桿資金湧入螞蟻集團IPO招股引爆港股打新氛圍。10月27日螞蟻集團在港股正式開啟招股,多家港股券商人士向記者介紹,當天上午打新火爆,有港股券商交易軟體網絡擁堵,有投資者哭笑不得,稱第一次排隊打新。每手50股,散戶一手入場費僅為4040.3港元。
  • 資金熱捧科創50ETF總規模超260億元 新基發行中小基「看熱鬧」
    首批科創50ETF上市以來,受到資金熱捧。截至11月24日,4隻ETF上市7個交易日,基金總規模達到261.79億元,比上市前增長51.16億元,7天規模增幅達到24.29%。25日,道瓊指數突破3萬點整數關。受益於此,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基金收穫喜人業績,表現最好的品種年內收益率已超過93%,創QDII基金史上最佳收益紀錄。
  • 2021園區科創板第一發!
    2021園區科創板第一發!2021園區科創板第一發!恭喜浩歐博!截至目前,公司產品已覆蓋了50餘種IgE過敏原及80種食物特異性IgG過敏原,可檢測的IgE過敏原數量國內領先。自免檢測業務或成未來爆點在自免檢測領域,浩歐博是國內少數將納米磁微粒化學發光技術應用於自身免疫性疾病檢測的廠家。
  • 金牛私募大佬定調2021:長牛不變 分化加劇
    展望2021年,金牛私募投資經理們普遍表示,A股有望延續長牛、慢牛的趨勢,股票資產的吸引力將持續提升。市場將延續結構性行情,板塊間的分化將加劇。需警惕部分行業的估值泡沫,關注盈利增長,以盈利增長來對抗估值收縮。
  • 天風證券:科創類企業如何估值?科創板與當年創業板是否可比?
    科創板漸行漸近,策略部分再系統地討論兩個問題:  (1)從背景環境看,19年的科創板與09年的創業板是否有可比性?  (2)若類比創業板,科創板推出對市場會有哪些影響?  (3)制度背景有異:當前無預先繳款制度與網下配售鎖定期,且科創板上市後前5日無漲跌幅限制,因此,科創板對市場資金的佔用要明顯小於當年的創業板,但上市後5日的流動性衝擊可能更大。  基於以上幾點,我們認為,科創板推出後的市場表現,與09年首批創業板公司上市後的表現具有可比性。
  • 買方熱推打新策略 押注低估值底倉模式
    支撐這一行業現象的原因,除了較高的打新潛在收益,新股數量的增加也提高了打新策略的勝率。記者統計Wind數據發現,若以招股時間統計,今年年初至8月27日,包括主板、創業板、科創板等在內的各IPO市場共有278隻新股已經宣布招股,而去年同期的新股數量只有112隻,這意味著在註冊制改革加速推進的背景下,新股發行數量已經較去年增長達1.48倍。
  • 2021年該賺什麼錢?基金大咖解讀
    來源:新浪財經1月6日,新浪財經2021投資策略會火熱進行ing!展望2021年,民生加銀基金副總經理於善輝在策略會上表示,2021年春季躁可期,而躁動的方向大概率會圍繞著前期調整的比較充分的板塊,其中計算機、電子行業春季躁動預期較高,新能源或許也不會缺席。
  • 2021分化繼續?獨家調查30+新財富最佳私募,一致預期...
    日前,新財富就2021年短中長期如何布局A股、個股及板塊選擇、宏觀經濟走勢、債市投資展望及投資風險點等市場關心的問題,向首屆新財富最佳私募投資經理發放問卷,並根據回收的30餘份問卷(回收截至2020年12月28日)整理成獨家寶典,以饗投資者。參照過往,每年11月後,A股會進入三季報披露完畢的空窗期,市場對基本面的看法較為明朗。
  • 博時基金張存相:2021新形勢下的MOM投資策略
    來源:新浪財經張存相 博時基金資產配置投委會副主任委員1月6日,「新價值 新投資」博時基金2021年權益投資開年論壇在線上全網播出,本次論壇集結數位博時重量級投資大咖,共話新一年FOF投資布局、MOM投資策略、消費板塊動向、GARP策略、智能化科技浪潮以及第四次工業革命等熱門話題。
  • 行情躁動,海外投行力挺,少年牛記憶牛情緒牛…你認為是什麼「牛」?
    而更受關注的,似乎還是申萬宏源(000166)提出「記憶牛」,他們表示,復盤視角下,春節之後A股的加速上漲行情,也是多種樂觀預期疊加的結果。部分投資者認為「寬信用」將見效,認為2019年神似2009年;部分投資者看好金融供給側改革預期支撐非銀金融板塊估值,認為2019年神似2014年;而更多的投資者看到了「經濟差,貨幣寬,科創板落地在即,改革轉型再加速」,認為2019年神似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