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部下「臺中三狗」也分級別,司馬懿最恨哪條?他幹了什麼

2020-12-04 正聊三國

曹爽被控制,他為何還會被滅族?這個問題好像沒什麼意思。不過大家好像還不知道他是因為什麼藉口而滅族的,這一條線可謂精心設計的典範。

曹爽兄弟的結局

早些年間,那個曹爽的耳目中常侍張當選擇了先帝數個才人獻給了曹爽。司馬懿決定,從這個張當開始問,就把張當先抓起來。然後張當表示曹爽與何晏有謀反的意圖,最重要的是曹爽早就暗中準備兵馬,將要在今年三月份發動叛亂。

曹爽

現在就幹掉曹爽嗎?不,先拿下何晏。

何晏入獄後,來了個公卿大臣廷議,最後給何晏的三族判了死刑。這還沒完,終於轉到曹爽了,最後審出了曹爽是宗親,世受國恩,還曾是先帝的託孤大臣。但是他居然包藏禍心,藐視先帝的託孤,和何晏,鄧颺等人圖謀不軌,大逆不道。

最終,曹爽,曹羲,曹訓,何晏,鄧颺,丁謐,畢軌,李勝,桓範,張當等人全都伏誅並被夷滅三族。

想立威的鄧颺

這個人是鄧颺,勸曹爽策劃伐蜀行動最終半途而廢只為了立威的那位。

司馬懿

根據《魏略》記載,鄧颺字玄茂,是雲臺二十八將之首鄧禹的後裔,還有比較知名的後裔是蜀漢的鄧芝,如果稍有影響的還會想到漢桓帝的皇后。

鄧颺是大族,年少的時候就在京師很有名氣,曹叡時期曾任命為尚書郎,升為洛陽令,但是因某事被連坐免官,就是當時鄧颺和李勝為人浮華,曹叡很不喜歡,他們因此免職,事後補救又請回來封為中書郎。

正始年間,被封為潁川太守,轉為大將軍長史並升為中尚書。鄧颺還有一個愛好,那就是可以用女人來跟他換官職。曾經有一次臧艾被鄧颺推薦位高官,那條件是什麼的?就是臧艾將他父親的小妾獻給了鄧颺。

此事一出,鄧颺被人們稱為「以官易婦」。最重要的是,他推薦的人大多都是這麼操作的。

鄧颺憑藉這個有點,和何晏並列為:「何晏選舉不得人,頗由颺之不公忠。」最終因為鄧颺作惡多端,曹爽事發,被夷滅三族。

司馬懿最恨的狗

所謂的臺中三狗,司馬懿有一個最恨的人。

司馬懿

丁謐,字彥靖。為了摸清他,就得聊聊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叫丁斐,早些年就和曹操在鄉裡共同起勢,曹操非常信任丁斐。丁斐這個人有個毛病,就是特別貪財,因此總有人想要彈劾他,曹操卻數次原諒丁斐,官職一度升為典軍校尉,曹操探討決意的時候,基本都離不開他的身影。

建安末年,他跟隨曹操進攻吳國,在出徵路上丁斐的老毛病又犯了,他想起自己家裡面的牛羸弱且數量少,就投投將官方的牛籤到自己家,被人告狀後入獄免官。曹操聽說後就調戲丁斐:「你的印綬在哪?」丁斐知道曹操在調戲自己,就表示印綬換餅吃了。曹操大笑和左右的人說:「老有人讓我治丁家,我並非不知道他不乾淨,但我有丁斐,宛如偷東西的狗,雖然會偷東西,但是他卻能逮耗子,兩者取其輕而已。」最終曹操恢復了丁斐的官職。幾年後,丁斐病亡。

丁斐這些壞毛病,他的兒子早些年間並沒有,而且還有很多優秀事跡。丁謐年少不肯出遠門交往朋友遊玩山水,而是喜好博覽群書,他的早期評價和司馬師基本一樣(為人沈毅,頗有才略)

太和年間,他在鄴城經常借住在別人的空屋子中,而有曹魏的其他諸侯王也看上了這間房子,不知道丁謐提前已經住下,就直接推門而入了。丁謐見到了這位諸侯王,翹著腿躺著不起身,還問自己的奴僕來者何人,讓他哪涼快哪待著去。諸侯王非常生氣,就告訴曹叡,曹叡認定丁謐有罪並關押在鄴城,最後還是念他是功臣的兒子,就放出來了。

曹叡其實一開始不怎麼認識丁謐,但通過此事他得知丁謐是丁斐的兒子,丁斐和自己爺爺關係很好,再加上他有較好的名聲,就封丁謐為度支郎中。當時武衛將軍曹爽和丁謐關係很好,就連連推薦他給曹叡,稱丁謐可大用。沒等來,詔書,卻等來了曹叡駕崩。

曹爽輔政,提拔丁謐為散騎常侍,不久後轉為尚書。這時,丁謐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他為人外表好像多大略,但內心卻是一個多猜忌的小人,這也讓他得罪不少人。在臺閣之時,就丁謐事兒最多,而且全是昏招,彈劾別人跟家常便飯似的,臺中其他人因此事非常困擾,導致了很多事情無法傳達執行。

在曹爽的眾位謀士中,雖然何晏,鄧颺與丁謐地位相同,但是何晏和鄧颺不愛帶著丁謐玩。那丁謐的生存大法是什麼呢?當然是巴結曹爽啦,而且曹爽還非常聽從丁謐的建議。

當時有人從文字上攻擊何晏,鄧颺和丁謐為「臺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當,一狗憑默作疽囊」。簡單來說,就是這仨廢物,只有丁謐最被曹爽最重視。再簡單點來說這三條狗都咬人,而丁謐最厲害。

那司馬懿為何最恨丁謐呢?只因為三件事。

1:逼迫郭太后出居別宮,為了全面控制權力。

2:調遣樂安王去鄴城。

3:派遣文欽回到淮南地區。

很多事情史料無法再查的很細緻,但如此一個人掌握機要,導致全國亂套,好像這是司馬懿最討厭的。

當然,也許最討厭的原因還是因為他是曹爽謀臣。

才說了丁謐,鄧颺,其他人也會按順序光臨的,別著急,請持續關注小弟接下來的文章。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由全網正帳號:「正聊三國」原創。對漢末三國西晉正史感興趣的朋友請多多關注。歡迎大家多多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他生在三國時代,被稱為臺中三狗,創造三個第一,最後被誅殺三族
    何晏自幼就非常聰明,曹操也很喜歡這個小孩子,待他如自己親兒子一般,對外也給他「公子」般的待遇,甚至後來還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他。那麼何晏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竟然被一代梟雄如此喜愛呢?因為何晏辯才極佳、玄學功底十分深厚,知名度又很高,他順理成章地得到了曹爽的重用,平步青雲,官至侍中、吏部尚書,可是何晏到底不是個治國之才,只喜歡巧取豪奪,既不務實肯幹,也不恪守本分。當時的人有言道:「 臺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當,一狗憑默作疽囊。」
  • 他是馬背上的英雄,卻不懂政治爭鬥,被司馬懿以謀反之罪處死
    司馬懿和曹爽一樣,都是魏國時期的重臣,司馬懿更是四世元老。司馬懿和曹爽為魏國的發展出謀劃策,保護著魏國的領土,抵禦著吳國、蜀國的進攻。曹睿死後,司馬懿和曹爽同為託孤之臣,朝堂上除了年幼的曹芳,就屬他兩人勢力最大,地位最高。
  •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龍虎鬥,司馬懿被打成了縮頭烏龜
    司馬懿這輩子最怕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他的主子曹叡,另一個就是疆場上的對手諸葛亮。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其中第4次,第5次的對手就是司馬懿。兵員主要為南中夷族和青羌的無當飛軍沒有後顧之憂的諸葛亮令魏延、高翔、吳班兵分三路迎戰魏軍。
  • 臺中男子殘殺女友母親和3條狗 並將人屍狗屍裝一箱
    (圖片來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6月28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發生恐怖人狗箱屍案!一名男子苦追青梅竹馬的王姓女子多年不成,昨天上午他拖著大行李箱,到王女於南投縣埔裡鎮老家,持刀殺害王女母親,連家中三條小狗也不放過,再將人、狗屍體裝進行李箱,搭計程車回臺中租屋處。原本他打算搭高鐵到高雄再殺死王女,但找不到人,臨時轉念向高雄警方自首。
  • 愛一個人就送他哈士奇,恨一個人也送他哈士奇!
    愛一個人就送他哈士奇,恨一個人也送他哈士奇很早之前,我就萌生了養一條狗的想法。要養就要養最猛的狗,什麼金毛拉布拉多我通通都看不上,要養就要養哈士奇。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狗中...哈士奇。小男孩見到我的狗滋遛滋遛舔冰棍舔得不亦樂乎,小宇宙一下子就爆發了。跟他媽媽嚎起來:連狗都有冰激凌吃,我沒有!!!!然後小男孩就有了冰激凌吃。我一直覺得小男孩的冰激凌應該分一半給我的狗。
  • 西晉王朝奠基者73歲的司馬懿被一個夢奪去性命,他到底夢見了什麼
    有數據顯示,而當時飲食營養條件和醫療保健條件下,人均壽命不足50歲,因此司馬懿的長壽在當時可謂是極為罕見的奇蹟。三國的帝王將相們,很少有人能超越司馬懿的壽命,他的老對手諸葛亮活了53歲,五虎將之一的馬超才46歲就病死,司馬懿的主子魏文帝曹丕活了39歲就一命嗚呼。 不過,司馬懿雖然長壽,但他卻並非富貴善終。《晉書》記載,嘉平三年(公元228年)六月,七十三歲的司馬懿偶感小恙,在家臥床休息。
  • 曹氏三代君王皆能制衡司馬懿,為何至曹芳時代便被司馬懿奪了權?
    同時還將伐吳大軍的後勤保障任務全權交於司馬懿,信任程度不言而喻。隨著時間的推移,曹丕對司馬懿的提防之心與日劇增。曹丕在司馬懿身邊安插了一名線人,時時刻刻監視著司馬懿的一言一行,觀其是否有不臣之心。這名線人即柏夫人,還曾為司馬懿誕下一子,這便是後來誘發八王之亂的司馬倫。司馬懿應該了解柏夫人的身份,故每日仍然謹言慎行,全身心投身政務,但仍然沒有消除曹丕的疑心。
  • 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曹爽哪一集死的?司馬懿怎樣殺了曹爽?
    古裝三國題材歷史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熱播正酣,最新劇情裡張春華死了,這令司馬懿悲痛不已並陷入癲狂,這個熬死曹家幾代人的權臣終於完全露出他的黑化後的本樣了。處在喪妻之痛的司馬懿誓要殺曹爽三族7000人來陪葬, 歷史上曹爽一家人全都沒能逃出司馬懿的魔抓。那麼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曹爽怎麼死的?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介紹。
  • 《三國演義》中的司馬懿怎麼死的?司馬懿的死竟然與他有關係?
    司馬懿的一生可以說是充滿鬥爭詭計,縱然天縱奇才,是一塊石頭也經不起浪一直的拍打,和時光的流逝,他和諸葛亮一樣,都是累死的。思慮最傷神,也傷身。司馬懿的一生,為了不出席曹操的邀請,開始裝病臥床不起,一裝就是好幾年,曹操曾經派人去刺殺司馬懿,拿刀架在司馬懿的脖子上,司馬懿像個中風病人一樣,留著哈喇子一動沒動。前期司馬懿和曹操鬥,後來又和諸葛亮鬥,諸葛亮死了和曹爽鬥,又是裝病。司馬懿一生活在陰謀和計謀裡,他和諸葛亮一樣累,諸葛亮也活在計謀裡,但是比司馬懿心態陽光些,這樣的生活,消耗人的精力精神是相當的嚴重。
  • 五胡亂華真的不能全怪司馬懿,後代這四件蠢事,至今令司馬懿難以翻身
    劇中主人公司馬懿,在此劇播出之前,不管是文學作品還是歷史形象一直是一個不冷不熱的人物,唯一一部對他描寫比較多的名著《三國演義》也是在七十回之後,司馬懿這個人才低調登場的。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三國之所以最後統一,與司馬懿這個人是分不開的,正是由於司馬懿發動政變控制曹魏,才有了後來三分歸一的歷史,可為什麼司馬懿在歷史上存在感這麼低呢?
  • 地緣詳解司馬懿滅遼之戰
    不過公孫氏三代都臣服於曹魏,這條分界線自是萬萬不能跨的。因此毌丘儉很輕鬆的就穿越伴海道進抵遼河西岸,然後渡過遼河,進軍遼東郡最西部,位於遼河東岸的「遼隧」縣(遼寧海城市西北高坨鎮)。一進入遼東,毌丘儉就迎來了好消息。當初跟隨袁尚兄弟遁入遼東的舊部及烏桓人,比公孫淵更害怕遭到清算,見魏軍北伐遂主動前來歸降,總計有五千餘人。有了這麼良好的開端,正式開戰後看起來將一帆風順。
  • 林更新一句「我恨」恨遍天下人 林狗的我恨到底是什麼梗?
    林更新我恨是什麼梗林更新發文風格向來直來直往,20日曬出照片,沒想到被粉絲抓包「衣服穿反了」,為此還回抓包網友「我恨你」,反而吸引大批網友趕來調侃!為了讓林更新內心重新充滿愛,網友用了各種辦法挽尊。
  • 我在哪?我要幹什麼?賭狗其實都是哲學家
    我在哪?我要幹什麼?        經典的哲學三連開篇。        我上學的時候,是最喜歡哲學課的,因為睡得香。        那些晦澀難懂的定義和句子,什麼本我、客我、本心……一聽就困,讓晚上經常失眠的我如獲至寶。
  • 英雄分析:賽季末衝分想要玩法刺,司馬懿到底值得一練嗎?
    比較熱門法刺主要有上官婉兒,司馬懿,不知火舞,而上官婉兒與不知火舞一直都是大家推薦的中單法刺,司馬懿則比較少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那麼他到底值得一練嗎?司馬懿作為一個法刺,玩法特點並不像上官婉兒還有不知火舞,這兩個法刺的優勢是來源於自身的高機動性,還有本身技能機制所帶來的高上限。
  • 終於知道愛狗恨狗之間,它們的矛盾點是什麼了
    現在養狗的越來越多了,而現在因為狗狗出現了比較大的分歧,有人愛狗有人恨狗,今天就站在中立的角度說說這個問題,他們愛狗和恨狗之間,矛盾點是什麼。一、恨狗人有些恨狗的人的三觀是比較扭曲的有些看到路邊睡覺的狗都能直接踹飛,看到狗狗痛苦他會更開心。有一件事是這樣的,一個人看見拴著的狗狗,立馬走上去狂踹狗狗,被人錄下視頻,有人評論就兩手拍好,到後面那個惹怒狗狗的人被狗咬了,評論區直接就開始嘲諷,這狗會咬人不能養,說這狗該死等等。我就納悶了,養狗的主人已經把繩子拴好了,它能想像有人會故意想要打死他家的狗狗嗎?
  • 曹操「稀裡糊塗」收養的他,卻成為了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剋星」
    曹操「稀裡糊塗」收養的他,卻成為了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剋星」文/風馬牛也相及相信大家對於我國文學領域的代表作——四大名著,都不會陌生,它是我們從小看到大的文學經典。而在真正的三國歷史中,曹操麾下就有一個能人,是曹操在「稀裡糊塗」的情況下收養了他,使他成為了曹操的養子。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成為了三國中,最耀眼的軍師諸葛亮、司馬懿的剋星。這個人,就是曹真。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在《三國演義》中,曹真的形象。在當初諸葛亮於王朗對罵,並把王朗「罵死」那一回中。曹軍的主帥就是曹真,只不過當時的曹真被當作了一個平庸無能的將領。
  • 《老九門》揭秘:分上三門、平三門、下三門 最後的結局分別是什麼?
    原標題:《老九門》揭秘:分上三門、平三門、下三門 最後的結局分別是什麼?   尹新月是誰?她是張大佛爺張啟山的夫人,但在原著中不叫尹新月,沒名字,來自書香門第,叫關三小姐,張啟山為她點了天燈追上的她,是狗五鼓動他的,狗五和解九為此打過賭。
  • 司馬懿奪取政權,靠著司馬師的3000死士?他是怎麼豢養這幫人的
    司馬懿被罷權在家,雖然空有輔政大臣的頭銜,可是實權都在曹爽那邊。他也只能幹瞪眼,周圍都是監視他們家的眼線,司馬懿不死,曹爽是不會放鬆的。晨會兵司馬門,鎮靜內外,置陣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初,帝陰養死士三千,散在人間,至是一朝而集,眾莫知所出也。事平,以功封長平鄉侯,食邑千戶,尋加衛將軍。及宣帝薨,議者鹹雲「伊尹既卒,伊陟嗣事」,天子命帝以撫軍大將軍輔政。
  • 司馬懿觀看龜蛇大戰突然頓悟,連諸葛亮都被他搞死,成為最後贏家
    也許他們並不知道,但是歷史上出現這樣的事情也不在少數,已經不算什麼了,那麼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個因為一個動物改變歷史的故事。三國時期,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而蜀國的劉備卻因為自己的失誤,早早就去吃盒飯了,就剩下諸葛亮在孤軍奮鬥,諸葛亮的六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這是在說明魏國命不該絕麼,還是諸葛亮的能力已經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走向了下坡,其實打敗諸葛亮的,正是一直隱忍不發的司馬懿,那麼在三國裡諸葛亮作為智慧的化身,幾乎是沒有人能打敗他,那麼司馬懿又是靠著什麼打敗他的呢?
  • 諸葛亮的致命弱點是什麼?司馬懿作為老對手,看得一清二楚!
    並且因為他對劉備的忠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得到了古時眾多統治者的肯定和褒獎,但人們常說,最了解一個人的,就是他的對手,對於諸葛亮的評價如何,作為他一生的對手,司馬懿才是最有發言權的。剛剛起兵之初,郭嘉作為曹操帳下,最為有謀略的智囊,是極有可能與諸葛亮平分秋色的,偏偏郭嘉英年早逝,使得諸葛亮難尋對手,直到司馬懿的橫空出世,諸葛亮才真正遇到了難纏的對手,起初司馬懿在曹操的陣營當中是不被重用的,雖然司馬懿頗有謀略,但是野心也是極大,生性疑心極重的曹操對於司馬懿,有著天生的不信任感,不得不說,曹操的疑心是極為正確的,經過曹家數代努力奮鬥的成果,最後確實被司馬家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