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老哥橋洞下釣起「怪蛇」,這東西他們不吃,在中國卻百元一斤

2020-12-05 騰訊網

印度的氣候、環境、水域生態,跟中國很近似——更像是三十年前的中國。

特別是印度鄉下的江河裡,生活的野魚,大都跟我們農村水溝裡的近似。

比如下面這種「蛇形怪魚」——刺鰍魚!

這位印度老哥在河邊的橋洞釣魚,忽然一抖碗,水中拉起一條「怪蛇」..

沒錯,就是刺鰍魚,中國的農村河溝裡,很常見的一種魚鰭——不過,這條刺鰍魚的碩大,可能讓很多釣魚愛好者吃驚..

這條大刺鰍,看起來體型足有40-50公分,估計有一公斤重!

這條大刺鰍在空中瘋狂掙扎,釣魚人的魚竿被拉的時彎時直,可見其力道之兇猛...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應該都對這種魚不陌生——可是,估計都沒見過這麼大的刺鰍魚!

其實,這在印度很常見,在印度的河溝裡,最多的就是這種刺鰍魚,而且體型驚人——據說曾經有人釣起過一米長,拳頭粗的刺鰍精。。。

為何刺鰍魚在印度,卻如此瘋狂生長?

首先就是,印度的水質,據說特別適合這種魚——刺鰍魚其實是一種非常喜歡腐食的野魚!

而在印度,一般的動物殘骸(據說還有人的屍體)、糞便等,會隨手丟到河裡,這就養活了大量的刺鰍魚。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印度,這些魚幾乎沒有人吃...

這是因為,印度人信奉宗教的多,篤行這些野生動物、野魚,也有靈性的,因此很少吃這些魚...

相反,在國內,刺鰍魚因為肉質細嫩,口感爽彈,早就是一種高級魚鮮——不少地方賣價在100多一斤,高價驅使大量捕撈,有些地方已經被下地籠、電魚的搞絕跡...

國內很多地方刺鰍都已絕跡,即使有,個頭也很小

雖然前幾年,印度人鼓吹2020年經濟趕上中國,讓人感覺有些妄自尊大。

並且印度的國內生活環境糟糕、基礎設施落後,仿若三十年前的中國,可是這種對自然的敬畏,似乎頗值得我們學習!

相關焦點

  • 老家河裡,蛇魚泛濫,一天釣幾十條,以前不敢吃,現在上百一斤
    稍微一有空,就躥到河邊、橋洞下釣個痛快。趕到水邊,略帶水腥味的空氣讓人興奮,環境安靜清新——農村河裡的水很清澈,都是從山裡發源來的。不過,這次沒有釣到意想中的大鯉魚、大鯽魚,反而發現河裡全是這種蛇魚,一下午釣了幾十條!
  • 廣州釣友,半夜珠江釣起條「大泥鰍」來,白肚青背,似蛇似鱔
    然而,在這天寒地凍的環境下,有的釣魚人常見的鯽魚、鯉魚等常規魚種釣不到,卻釣起一些平日裡難見到的稀奇「怪魚」來……比如下面這位廣州釣友……半夜珠江裡竟釣起條「大泥鰍」來?廣州的釣魚愛好者羅師傅在珠江夜釣時,頗受了幾分「驚嚇」——半夜時分一次黑漂之後,他激動提竿,竟直接從水裡拖出一條「白花花的大泥鰍」來,讓他嚇了一大跳……這條肚皮雪白的「大泥鰍」上岸後不停地蹦跳,雪白的肚皮、滑膩的外形看起來確實頗有幾分嚇人,這位釣友一時之間也是不敢上前……這大冬天裡的,還能從江裡釣起蛇來?
  • 溪流探釣馬口魚,釣獲60多條百元一斤的溪水石斑魚
    瀑布溪流探釣,野釣名貴溪水石斑魚,釣獲60多條馬口魚和石斑魚。釣魚一門學問,方方面面都考驗著釣魚人。特別是野外探釣,跋山涉水尋找名貴溪水石斑魚。我們從垂釣之初就要未雨綢繆。要想有好的收穫,我們就要針對性地調整,將垂釣過程中影響釣獲的因素減小或剔除。只有這樣才會釣獲百元一斤的溪水石斑魚。
  • 清泉溪流探釣,野釣百元一斤的軍魚,釣獲4條稀有紅尾魚和馬口魚
    清泉溪流探釣,野釣百元一斤的軍魚,釣獲4條稀有紅尾魚和馬口魚。今天晴空萬裡,豔陽高照,氣溫二十多度,非常適服的野外釣魚天氣,這就是為什麼我跋山涉水前來探釣的原因。提著魚竿開車奔去那段熟悉的清泉溪流,邂逅野生馬口魚,偶遇名貴軍魚和稀有的野生紅尾魚。
  • 邕江釣起半米多長「蛇形魚」釣友:這東西,能吃嗎?
    他說,在邕江還是第一次釣到這種魚,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吃? 鄧先生釣獲的蛇形魚大約有2斤左右 二、邕江釣起的「新魚種」是什麼魚,能不能吃?
  • 溪水源頭釣魚,探釣名貴野生馬口魚,收穫15條百元一斤的馬口魚
    溪水源頭釣魚,探釣名貴野生馬口魚,收穫15條百元一斤的馬口魚。常釣馬口魚的粉絲釣友都知道,馬口魚喜歡乾淨清澈的溪流環境,零汙染的水域,因此我也曾不辭辛苦地獨自驅車前往大山河流的溪水源頭,去搜尋那夢幻般的溪流釣場。
  • 釣魚釣到條「蛇」?你們釣魚時遇過嗎?其實是300元一斤的好貨!
    釣魚人經常在珠江釣起各種稀有物種(不是保護魚類),比如前段時間有人釣到重達近300斤的巨魾,還有其他大魚的新聞。就在前幾天,有一個釣友在珠江又釣到了一條怪物,一看還以為是蛇,挺嚇人的。這魚確實跟蛇長得非常相似,有一個長長的身軀,第一眼看上去以為是蛇,太正常不過了。其實,它並不是蛇,而是我們常說的「白鱔」。
  • 有人連續兩天釣起,白色似蛇
    其實拋開幻想和神秘元素不談,這裡面還有一定的道理:每年的汛期,江河洪水洶湧,往往會一些藏匿在江河湖泊深處的「魚王、怪魚」,裹挾到下遊河道中,被人發現捕獲.....
  • 「它」是廣西特有魚類,外形像「蛇」,外地人沒見過,一斤100元
    「它」廣西特有魚類,外形像「蛇」,外地人沒見過,一斤100元我國是世界第三大國家,國土面遼闊,在這塊土地上大江大河波濤洶湧,小河小溪河網密集。因此我們國家的魚類資源非常的豐富,每個地方都有各種不同品種的魚類,這一點釣魚的朋友應該是比較了解的,釣魚的人每天都能釣上各種不一樣的魚類,而這也是釣友最喜歡的。除了一些經常能釣到的魚類外,在我們國家還有很多稀有的魚類,有些魚類分布範圍極小,只生長在某個地區的水域裡。
  • 有人洪湖釣起十幾斤「醜陋鯰魚」,網友:印度鯰魚吃不得
    水位上漲,湖中野生魚群也是紛紛靠岸覓食,甚至一些「湖中怪魚」也現身岸邊被人釣起。 湖北網友@啊猴稱,自己父親在洪湖釣魚時,就釣起一條從來沒見過的「怪魚」——樣子不僅怪,還奇醜無比,甚至令人有點「噁心」。
  • 新安江裡衝出「白蛇魚」,似蛇似鱔,桐廬釣魚人連續兩天釣起
    其實拋開幻想和神秘元素不談,這裡面還有一定的道理:每年的汛期,江河洪水洶湧,往往會一些藏匿在江河湖泊深處的「魚王、怪魚」,裹挾到下遊河道中,被人發現捕獲.....比如最近新安江水庫(即千島湖)洩洪,下遊江河裡,不少人就發現一種奇怪的「白蛇魚」出沒......
  • 這魚南方才有,腦袋像蛇,尾如雀鱔,比黑魚珍貴,70元一斤
    這些年,很多人為了釣魚,也真是下了血本,不過也收穫了不少朋友,見識了許多珍貴稀有的魚類。比如,藏在鄉間清澈河流裡的這種魚,它的腦袋像蛇,身如雀鱔,70元一斤,很多北方人聞所未聞,即便一些南方朋友也只知其名、鮮有見其貌。
  • 體重約2兩,價格百元一斤,魚中珍品,吃過不想再吃別的魚類
    導讀:體重約2兩,價格百元一斤,魚中珍品,吃過不想再吃別的魚類文:三農小七冰封萬裡終將解凍北方有破冰釣魚南國有賞花垂釣苦盡必將甘來嚴寒之後必迎春風若春光明媚,許你溪邊垂釣只不過它的魚須比較細長,一共有4根,溪石斑魚的體色灰褐色,腹部顏色偏白,下側面顏色淡黃,體側有橫向條紋6條,尤其是雄魚的橫紋更加明顯。溪石斑魚很漂亮,而且在水裡特別靈活,對水質的要求也很高。屬於原生態的野生魚類,價值很大,若您能釣到,那是福氣,也是運氣。
  • 廣州釣魚人珠江釣起「怪鯽魚」,渾身烏黑,這是汙染了?
    比如廣州一位釣魚愛好者,在珠江垂釣時(手竿蚯蚓魚餌),就釣起一條令人目瞪口呆的「墨鯽」——一斤多重,可以說是罕見的大板鯽,但卻全身烏黑如墨,連眼珠都是墨黑色……這條鯽魚黑成這樣,是喝了墨汁嗎?還是如一些網友所說的「水質汙染所致」?網友:烏龍鯽鯽魚是釣魚愛好者都很喜愛的魚種,這種墨黑色的怪鯽魚,也是引發許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
  • 長江支流巖坎邊探釣清波魚,收穫300元一斤的長江野生名貴清波魚
    長江支流巖坎邊探釣清波魚,收穫300元一斤的長江野生名貴清波魚,天氣晴朗,空氣清新,長江支流也有這樣的藍天白雲,水流表面看似平靜,但下魚竿後魚漂走的非常的快,魚墜觸底有大約四米多的深度,我採用牽著魚漂緩行不停的衝釣清波魚。
  • 國內指甲大小的「螃蟹」,曾1元一斤沒人吃,現50元一斤吃不起!
    說起海鮮,想必大家都還是比較喜歡吃的吧,國內的海鮮種類成千上萬種,就連國外的進口海鮮,現在也還是在中國養殖起來了,所以人們的選擇開始多了起來,其實小七比較喜歡吃的,那就是螃蟹了,而且現在這個季節的螃蟹是最肥的,也是最新鮮的,建議大家平時去吃街邊上買海鮮的話,一定要買螃蟹了,因為營養價值高,還好吃
  • 釣到一條魚誤以為是鯰魚,殊不知是珍貴淡水魚,130元一斤很少見
    釣到一條魚誤以為是鯰魚,殊不知是珍貴淡水魚,130元一斤很少見關注釣之娛,天天有新料!釣魚這麼多年,大大小小的淡水魚基本都釣到過,對於魚類的認識也算是半個專家了,當然咱們國家的淡水魚類有成千上萬種,而且不同的地域孕育的物種也有所不同,比如下面這種魚,常被人誤以為是鯰魚,殊不知是珍貴淡水魚,市場賣到130元一斤,而且有價無市。
  • "天哪,什麼東西?"男子深夜出海釣魚,竟釣上來個怪傢伙​
    聽到鈴響,他連忙收線,結果釣上來的東西,當場把他嚇蒙了:「天哪,那是啥東西?」深夜在龍王塘釣上來怪蛇市民林先生是釣魚愛好者。7月9日晚11點多鐘,林先生駕船出海,在龍王塘海域釣魚,事發位置距離岸邊有數百米遠。
  • 長得像芹菜,俗稱「蛇不見」,蛇見到就怕,百元一斤成稀罕貨
    導讀:長得像芹菜,俗稱「蛇不見」,蛇見到就怕,百元一斤成稀罕貨在農村的大山裡,生長著許多的野生植物,而大多數野生植物因具有獨特的價值,被生活在山區的農民朋友當成寶貝,而隨著人們對這些有價值的野生植物的開發,使得它們其中絕大部分都成了市面上搶手貨,比如近幾年十分的火的香椿、刺老芽、
  • 人稱「蛇包穀」,200一斤不好找,見到請注意
    歡迎收看「百味生活坊」20191129期盆栽生活話題。本期內容主題是:「人稱蛇包穀,200一斤不好找,見到請注意。」全文721字,大約3分鐘可以讀完。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植物,有的廣為人知、家喻戶曉;而有的則是鮮為人知,默默地生長著、奉獻著,很多為村民提供了零用錢。有的花枝招展,招人喜愛;有的卻有點嚇人,但是往往嚇人的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