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暴雨,在一些地方造成洪澇災害,然而在湖北洪湖,卻是一場「及時雨」,緩解了水位過低之急。
水位上漲,湖中野生魚群也是紛紛靠岸覓食,甚至一些「湖中怪魚」也現身岸邊被人釣起。
湖北網友@啊猴稱,自己父親在洪湖釣魚時,就釣起一條從來沒見過的「怪魚」——樣子不僅怪,還奇醜無比,甚至令人有點「噁心」。
他將其發到網絡上之後,許多人看了也是嘖嘖稱奇,洪湖還有這種魚?
——其中有人稱這是一條「印度鯰魚」,食腐為生,千萬別吃它!
並非是什麼印度鯰魚,而是一種「美國鮰魚」
其實,這是一條外來物種「班真鮰」,也叫「雲斑鮰」,它體短而肥,頭大而扁,長得確實是「醜怪無比」,但其肉質卻非常的鮮嫩且無細刺。
雲斑鮰是湖北水產研究所,1984年從美國加州水產中心引入的經濟魚種,經過幾年的人工培育、研究,已在湖北各地的養殖市場推廣開來。
而在21世紀初,雲斑鮰養殖逐漸在全國養殖業中流行,廣東、四川、雲南、廣西等成為雲斑鮰的養殖重地。
當然,作為雲斑鮰的「老本營」,湖北地區雲斑鮰的養殖也是不少,而洪湖流域又號稱我國淡水養殖第一市場,自然也是有養殖雲斑鮰的。
因此,這當然不是一條食腐為生的「印度鯰魚」,而是一條雲斑鮰。
只是不知道這位老兄釣起來的「十幾斤雲斑鮰」,是一條從養殖水域逃入洪湖養殖成魚,還是多代雜交後的「野生雲斑鮰」?
(每年一發大水,難免有許多養殖雲斑鮰被衝入自然水域)
雖然不知道是什麼魚,但還是被做成美食
這位湖北網友表示,雖然當時並不清楚這是什麼魚,且看起來醜陋,但還是將其料理乾淨,且剖開魚身後,發現魚肉雪白乾淨,沒有異味。
於是也是將其做成美食,一半魚做成麻辣魚,一般紅燒,吃起來都很美味......
——看來在我們大部分人身上,吃貨屬性都很是強大。
雲斑鮰雖然看起來「醜怪難言」,但確實是可以食用的淡水魚,且相對本土的鯉魚、草魚等,食用價值更高,要不然也不會從國外引進。
不過,作為一種引入的養殖品種,雲斑鮰如今已逐漸入侵我國各大自然水域。
因此,我們建議大家在垂釣、捕魚時碰到這種魚,不要放生,儘量帶回家、或者送人食用!
(助力生態,轉發、關注、隨手點個讚都是支持,也歡迎後臺私信我們爆料、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