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水庫現30斤「怪鯰魚」,吃光水庫鯽魚,清道夫和鯰魚雜交?

2020-11-25 騰訊網

近日,湖南衡陽一老鄉在自己養魚的水庫捕魚時,原本投放了大量的鯽魚幾乎捕不到,卻反而撈起一條30多斤的「大嘴怪鯰魚」......

奇怪大嘴魚,有人稱是清道夫和鯰魚的雜交

「我看到像個清道夫,又像個鯰魚,好多人都說沒見過,有的人就說是清道夫和鯰魚雜交的.....」

這位老鄉劉師傅有些氣憤說,他懷疑是這條「怪魚」把他投放到水庫裡的鯽魚苗給吃光了。

這是一條「清道夫和鯰魚的雜交魚」嗎?又是不是它將水庫裡的鯽魚吃光了?

這是一條「吃魚機器」

其實,這是一條兇猛的外來物種,原產於亞馬遜流域的紅尾護頭鱨——這種魚體型龐大,會潛伏在河道障礙物中,等到有魚蝦水族經過時突然發起攻擊。

而以其「血盆大口」的寬度,幾乎同其體型接近的魚都能吞下,貪吃加生長迅速,這種魚最大可長到兩三百斤.....

這種魚即使魚缸裡,也經常攻擊吞食其他觀賞魚,因此,有網友稱其是「名副其實的吃魚機器」......

對水產養殖有經驗的朋友,都知道這樣的「吃魚機器」對養殖魚危害巨大。

確實很可能是它,將水庫裡的鯽魚苗吃光了——可能還有許多其他的小型魚蝦,包括鯉魚、草魚的魚苗等等。

(老鄉撒網卻捕不上幾條鯽魚)

那又是誰將它們放生到水庫裡的?

放生紅尾鯰已成一個日趨嚴重的生態問題

紅尾護頭鱨又稱紅尾鯰,是被當做觀賞魚引入國內的,受到許多觀賞魚愛好者的喜愛。

然而,這種魚也是一種被「棄養」概率很大的魚——因為其生長迅速,且如上所說會攻擊其他的缸魚,因此飼養成本會越來越大,長到一定程度,往往就被主人棄養了。

而因為是自己飼養長大的,「有感情了」,原主人不舍隨意丟棄,往往就隨手放到附近的江河水庫裡......

比如珠江裡,就有大量這種被人放生的紅尾鯰——一些釣魚愛好者甚至稱「每年都能釣起幾條」,可見其在珠江裡的數量也不少。

不過,也有人認為,或許是養魚人在投放魚苗時,不注意一起放進去的——因為紅尾護頭鱨在觀賞魚市場頗受歡迎,因此其魚苗在魚市上隨處可見。

水庫養魚人在購買魚苗時,確實存在混雜了紅尾鯰魚苗的可能,而很多時候在投放魚苗時都不會特意去檢查,因此令其「混」入水庫中......

確實這些推測都有道理,但不管怎麼說,究其根本原因,都是外來物種的引入、管理、繁殖整個過程缺乏嚴格管理。

另外這裡長江君也提醒大家,只要是外來物種,就不能隨便往自然水域投放,尤其是這種兇猛的外來物種,一旦發現就不要放過,食用、掩埋都可以,千萬不要再次放生。

(助力生態,轉發、關注、隨手點個讚都是支持,也歡迎後臺私信我們爆料、吐槽)

相關焦點

  • 網傳平度水庫現巨大吃人鯰魚? 警方:系謠言
      平度灰埠鎮北肖家水庫現巨大吃人鯰魚的消息在網上迅速傳播引起網友和市民關注。根據網傳,有高官子弟與朋友一起到水庫遊水溺亡,之後發現驚天秘密——是一條有三米多長,頭有一米多寬的吃人鯰魚,而宰割還發現其肚中有人的骸骨。事後,平度警方介紹,該消息系謠言,另外近期該水庫也未出現溺亡事件。
  • 嵊州南山水庫驚現吃人鯰魚? 警方調查稱子虛烏有
    嵊州南山水庫  原帖  《恐慌,嵊州南山水庫,驚現吃人的鯰魚》  嵊州南山水庫。最近有人與朋友一起到水庫遊水溺死,才發現驚天秘密!  有一條長三米多、頭寬一米多的吃人鯰魚!宰割鯰魚後,驚人地發現:在其肚中竟然有人的骸骨!  經國家安全局立案調查,發覺在水庫最近發現骸骨的地方與溺水人沉下去的地點不同,經過分析,以前有幾十人溺水死亡,估計水下有怪物,且大多數是此怪物在水下犯的案。派人下水去調查。就發現了巨大的吃人魚的蹤跡。
  • 廣東湛江市赤坎區水庫清道夫魚泛濫 疑似放生惹的禍
    ,身長花紋,這種長相怪異、被叫做「清道夫」的魚在赤坎水庫已經泛濫成災了!27日,赤坎水庫管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保守估計,水庫內目前生活著超過10萬斤清道夫魚,不僅破壞了生態平衡,還嚴重威脅水庫壩體安全。目前水庫已組織開展捕殺行動。他提醒廣大市民,清道夫乃外來入侵物種,市民切莫盲目放生。  10萬斤「水中屠夫」  昨天上午,記者在雷州青年運河管理局赤坎水庫看到,工作人員正圍捕這些「水中屠夫」。
  • 荒野水庫,收穫3條攻擊性野生大魚,秘密釣點爆釣大黑魚和大鯰魚
    荒野水庫,收穫3條「攻擊性」野生大魚,秘密釣點爆釣大黑魚和大鯰魚,坐上鄰居的摩託車大概行程在40分鐘左右就進入一條崎嶇的小路,之後又行程了10分鐘終於到達鄰居的秘密釣點,鄰居要求騎摩託車是正確的,不然開汽車又要走很長一段路程。
  • 網傳江西水庫現巨型食人魚 當地稱純屬造謠(圖)
    ,稱萬年大港橋水庫有一條有3米多長、頭有1米多寬的吃人鯰魚,鯰魚被捕宰殺後,在其肚子中竟發現人的骨骸!記者在網上看到,「人人網」2012年6月15日發表了一個題為《萬年大港橋水庫驚現吃人怪物那東東好大啊!!》的帖子,其來源顯示也同樣是「黃經緯的日誌」。日誌中說,萬年縣大港橋水庫每年都有好幾個人溺水死亡。直到最近有人到湖中遊泳再次溺亡,一個驚天秘密才被發現:湖裡竟有一條3米多長、頭有1米多寬的吃人鯰魚。
  • 鯽魚、草魚、鯪魚、黑魚、鯰魚的釣法解析,領悟透能秒殺一切水域
    春季為採食旺季,晝夜均在不斷地採食;夏季採食時間為早、晚和夜間;秋季全天採食;冬季則在中午前後採食。吃食方面,鯽魚屬於雜食性魚種,無論是植物根莖葉還是藻類,包括活餌都在它的食譜範圍內。垂釣時間選擇春天釣鯽魚是非常好釣的,這時候的鯽魚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鯽魚急需大量食物補充體力,甚至可以達到全天候覓食的程度。而到了夏天隨著體力的補充完畢,大鯽魚會向深水遊進。
  • 水庫深藏巨物,生吞水鳥愛吃羊肝,村民蹲守釣起足有一百三十公分
    長大了都知道,所謂魚怪,就是各種大魚、大蛇等巨型掠食者,在水中穿梭、翻騰留下的魅影。比如一位釣魚人,就在水庫裡釣到一條體型驚人的巨型鯰魚,讓人瞠目結舌!「一百三十多公分,渾身金黃色....好多人說幾十年沒見過這麼大的魚....」村民說,附近的老鄉都被震住了。
  • 湄公河鯰魚:在泰國胖的像「豬」,在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巨鯰原產於越南、柬埔寨、寮國和泰國的湄公河幹流,在緬甸和中國西南部的湄公河流域也有出現過。如今在泰國,巨鯰已被引入到水庫和河流繁殖,但至今種群還不理想,我國於1986年,從泰國引進在南方試養。但實際上,巨型鯰魚被引入我國後,並沒有預期想像當中發展的那麼好,別說上百斤的大鯰魚了,通常一二十斤的巨型鯰魚,都非常難得見到一次。
  • 男子釣到條魚,魚嘴像鯰魚,魚皮比「清道夫」硬,誰認識它?
    有的釣魚達人喜歡在河裡釣魚,經常能釣到清道夫魚、鯰魚、鯽魚等魚類,有的人就比較喜歡海釣,喜歡釣一些金槍魚、三文魚、螃蟹之類的海鮮。看看他們釣魚還是蠻有意思的。最近我剛關注的一位國外的釣魚達人,他經常去釣魚,但是釣上來的魚我很多都不認識就比如他這次釣上來的魚吧,就特別奇怪,現在就帶你去看一下,這條魚還挺肥的,一條差不多有10來斤的樣子,個頭也很大,在釣到它之後,光是往上拉,就費了半天勁兒。等把這條魚拉上來一看,果真是一條很大的魚,它渾身的顏色是灰褐的,魚鰭上帶著桔紅色。
  • 網傳江西一水庫發現巨型食人魚 官方回應稱不實
    (圖)  當地回應:子虛烏有 最大的魚不超過40公斤  調查揭秘:一組鯨鯊解剖標本圖片被移花接木  連日來,網絡和(江西)萬年縣坊間流傳著一個關於該縣大港橋水庫驚現食人魚的消息,稱萬年大港橋水庫有一條有3米多長、頭有1米多寬的吃人鯰魚,鯰魚被捕宰殺後,在其肚子中竟發現人的骨骸
  • 鯰魚和小鯽魚,家鄉那條河
    綠油油河水下,一條漂亮小鯽魚跟在一隻筷子長鯰魚身後。「跟你說多少次了,不要跟著我。」大鯰魚兇兇的對小鯽魚道。小鯽魚弱弱的不說話,待到鯰魚遊走,她又跟在後面。不知漫無目的遊走了多長時間,突然,鯰魚發現了懸浮的美食,興奮甩著尾巴就要去吃。「四周無依,空懸水中,此必釣餌。」小鯽魚焦急的勸說道。
  • 野釣鯰魚怎麼釣 早春釣鯰魚 絕殺方法
    認識一下鯰魚鯰魚又名塘鯴顯著特徵是周身無鱗、體表多黏液、頭扁口闊、上下頜各有4根條鬍鬚,分布廣泛,在江河、湖泊、溪、塘、水庫。到處都有它的蹤跡。仲春至仲夏(4~7月)為最佳食用季節。鯰魚是肉食性魚類,鯰魚愛吃葷食,對家畜、家禽的內臟更是情有獨鍾。
  • 臨沂附近釣魚的地方有哪些 盤點最適合野釣的水庫
    臨沂完莊水庫   在蒙陰說起完莊,除了在本村及附近居住的和釣魚人外,沒有幾個知道的,但是提起地下銀河,肯定有很多人都聽說過,甚至去玩過。地下銀河就在完莊水庫大的西側,完莊的釣位很多,只是因為周邊有溶洞,水庫好像有點漏水,反正水位下降很厲害。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吃鯰魚,鯰魚到底還能不能吃?
    儘管喜歡吃魚的人有很多,而鯰魚卻是越來越很少有人願意吃,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因為鯰魚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的中下層,多在沿岸地帶活動,白天多隱於草叢、石塊下或深水底,一般都是夜晚出來覓食開展活動。一般在立秋後鯰魚藏於深水處或者在汙泥裡過冬,它們和其它的魚類一樣也會冬眠不吃食;因為鯰魚是屬於肉食性魚類,它的生存環境相對於其它的魚類來說並不是有多衛生,也許在我們的觀念裡因為它所吃的食物不乾淨所長的肉質肯定也不是那麼清潔有關。因為鯰魚所吃的食物在我們一般的人看來本來就髒,而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現在有很多的人不吃鯰魚也是屬於很正常不過的事了。
  • 有人洪湖釣起十幾斤「醜陋鯰魚」,網友:印度鯰魚吃不得
    水位上漲,湖中野生魚群也是紛紛靠岸覓食,甚至一些「湖中怪魚」也現身岸邊被人釣起。 湖北網友@啊猴稱,自己父親在洪湖釣魚時,就釣起一條從來沒見過的「怪魚」——樣子不僅怪,還奇醜無比,甚至令人有點「噁心」。
  • 長江支流野河,釣獲一條6斤中華倒刺䰾魚,還釣獲20斤的巨口鯰魚
    長江支流野河,釣獲一條6斤中華倒刺䰾魚,還釣獲20斤的巨口鯰魚,中華倒刺䰾是長江支流的名貴魚類,野生的中華倒刺䰾真的太稀有罕見了,由於長江近期的汙染問題,中華倒刺䰾已經面臨易危的情形,還有野生的長江巨口鯰魚也很少發現了,畢竟這種長江特有的巨口鯰魚想釣到絕對是運氣的問題。
  • 土鯰 大口鯰 鬍子鯰和埃及塘鯴的區別 釣鯰魚的秘籍
    國內常見的鯰魚有四種種,分別是:鯰魚(土鯰)、大口鯰魚、鬍子鯰(塘鯴)和埃及塘鯴,四種鯰魚比較常見。 土鯰分布範圍較廣,在我國各大江河湖泊都可以看見它的身影,土鯰屬於中下層魚類,土鯰有四根鬍鬚,僅有一對較長,身體打多呈土黃色,土鯰背鰭很小,臀鰭較長,尾鰭較小,生性兇猛,怕光,平時喜歡躲在洞裡面,以小魚、小蝦為食。釣土鯰的方法和釣黃骨魚類似,可以用蚯蚓、雞肝、鴨心、雞腸等腥味的內臟都可以釣到土鯰。
  • 鯰魚和塘鯴傻傻分不清楚?記住這三點,保證買不錯,一看一個準
    現在大家都懂得養生了,知道吃魚類食物能夠給身體帶來很多的營養物質,因此喜愛吃魚的朋友們也越來越多,但是一說到魚類,有的魚長得還算正常,像是鯽魚鯉魚,都挺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的,帶魚就稍稍差一點,魷魚更是長得沒有美感可言,但是就算不好看也架不住魷魚味道鮮美啊!
  • 三岔湖放魚上萬斤;魯班水庫鯉鯽魚均有魚口
    這周呢,天氣和氣溫也終於穩定些了,釣魚接待們都表示漁情整體都比前半個月要好得多。上周末,三岔湖主壩附近放了上萬斤的鯉魚,所以這一周都是釣放生魚為主。魯班水庫呢,鯽魚和鯉魚的魚口都還不錯,雖不到爆護程度,但不至於去「泡竿竿」了。
  • 三門峽水庫排沙,撈魚人徹夜等待「流魚」:這比打工掙得多
    近期黃河三門峽水庫開始排沙,滾滾水流夾帶著大量泥沙傾瀉而下,河水頓時變成「黃面粥」,含沙量瞬間衝高到257千克每立方米!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要知道在排沙前,黃河水的含沙量不過5千克每立方米左右。△一位村民撈到大花鰱在三門峽下遊的平陸縣,距離水庫不遠,剛好是「流魚」的第一站地。